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作文大全 > 满分作文 > 传统与现代话题作文 正文 本文移动端:传统与现代话题作文

传统与现代话题作文

2016-12-20 06:15:4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传统与现代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0年9月课程考试《写作概论》论文卷纸

要求: 1.满分100分。

2.论文字数在1500字以上。无错别字。

3. 抄袭、不按规定题目写作的论文以“0”分记。

4. 有明确、具体的内容,分析清楚;作用定性分析要清楚;

论点、论据充分、确实,结论完整;

评定成绩

评语:

题目:传统与现代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包括传统、习俗、社会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及世界观等多方面内容。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

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

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篇二:2016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与名人对话”导写示例

阅读下面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如果有一种“时空转移心灵交流”器,能把你想说的话传递给古今中外任何一位名人,那么,你将选择哪一位名人向他倾吐心声呢?

请以“与名人对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话题中的“名人”可以是某位历史人物,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某个艺术形象。2、除歌外文体不限。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导写]

这个话题重点考查习作者的想象力和认识水平,它鼓励考生扩大课外阅读,积极展开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大胆发挥想象)。事实上,这类“与名人对话”的典范之作并不少见。如杂文名篇《谏屈原书》,开篇即对屈原“为了区区楚王,而轻掷千钧之躯”的举动提出异议,接着向屈原献上“三策”——“弃官从文”“半官半谑”“为官则油”,也就是要屈原同流合污、丧失人格以谋求一己之私,甚至弄虚作假、误国害民。这当然是借古讽今,深刻批判了当前社会上某些不正之风。其妙处在于文章主题是通过写信规劝古人的方式揭示的,独具机智幽默之美。又如中学生优秀习作《冷月祭诗魂》,由“赠苏东坡”“致李商隐”“赠李白”三部分组成,形式新颖别致,而且巧妙化用古诗词名句入文,文笔优美,挥洒自如。

本文的关键是选择与谁对话。内容上既可以从大处落笔,也可以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商榷;体裁上可以灵活多样,比如写成书信、采访记、童话、小剧本等。

[例文一]

八戒,让我带你走进新时代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猴子敏捷,又练就一身好武艺,再加上能说会道和“齐天大圣”的头衔,老大的地位不可动摇。沙僧终日言语不多,挑着担子,任劳任怨,虽道行不够,不能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去化斋,但长伴师父身边,所以老实忠厚非他莫属。可猪兄你,虽没有猴哥七十二般变化,也有三十六招架式;没有闹过天宫,好歹也是天蓬元帅下凡;不能上天入地,逗着观世音开心,可也没惹着谁啊?为什么就非得背个好吃懒做的骂名呢? “什么?猪兄你说什么?噢??你说你也为此深深思考了一千多年,可就是苦思不得其解?”没事,就让小妹我为你分析一番。

首先,猪兄,可不是我说你,“树要皮,人要脸”,你怎么就背着那身臭皮囊一千年都不肯变呢?高高的猪鼻子,大大的猪耳朵,还有那“九个多月”的大肚子,你说在崇尚“瘦身”的今天还有谁看得上你呢?谁说投错了猪胎就没得救了?美容店、整形手术、减肥食品??凭你的知名度,随便挑几家做个形象代言人和产品效果展示人,“唰唰唰”,三下五除二,缺陷就全没有了,还能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解决了形象问题,我就要探讨一下你为人处世的方式了。《西游记》里不乏你和猴子对骂的情景。要知道有些话是“人前说不得,人后说得”的,何况那孙猴子尖嘴猴腮、伶牙俐齿,你根本占不到半点便宜,就更应该免开“猪”口了。猴子没耐心,整天跑得没影儿,他不在的时候,你再稍微发发牢骚,多对师傅说几句体贴的话,不就行了?你以为沙僧就真的老实,其实他最精明了,整天守着师傅,不知说了多少甜言蜜语蛊惑“师”心呢!

另外,对于你的一些不轨行为,我也要略作评说,虽然这属于你的个人作风问题。俗 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又有一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见你酒后失态,偶有春心也是很正常的。但做事情要考虑对象,嫦娥真的忍得住“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凄凉?非也,她是早找到坚实的“后盾”了。要不然,在封建社会,她遭到你的非礼,怎么会不怕背上“行为不检点”的恶名而告发你?玉皇大帝怎会当下把你贬下凡间?说你猪兄赶不上时代潮流吧,这些你都没看出来!

最后,告诫猪兄,你贪吃、贪睡虽不是什么大错,但千万不能因此让人揪住你的小辫子。在新世纪不管做人还是做猪,都要时时小心、处处谨慎、步步为营啊。

[点评]

这篇文章把现代生活中的各种不良现象与猪八戒这个喜剧人物对接起来,构思上有匠心;语言诙谐幽默,杂文味较浓。

[例文二]

林黛玉,片言谁解诉秋心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每次默默吟诵你的诗,都有一种莫名的悲伤涌上心头,你心中的烦恼和痛苦无法被人理解,竟然抑郁而终,恐怕不会想到后世的人们却称你为整天哭哭啼啼、心胸狭窄的林妹妹吧!为什么他们看不到你更高贵的一面?你的才学,你那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甘当封建贵族阶级叛逆者的超凡品质,多少次让我为你如痴如醉。

你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堪称第一才女。你不仅爱读诗,王摩诘的五言律诗,老杜的七言律诗,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你都熟记在心;你也爱作诗,而且造诣颇深。在《问菊》中你以“孤标傲视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抒发了对菊花高傲风骨的赞美,我想这也是你的自我评价吧。在《咏白海棠》中你又以“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的海棠作为你别致高洁的思想性格的化身。

你有纯真的心灵,并执著于追求自己的那一份感情。你和宝玉自幼两小无猜,因封建礼教的束缚,彼此不敢言明内心的感情,但是,你始终没有放弃,而是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琴声中,那富有生命的琴声,仿佛是你痴痴的身影。

你爱哭,甚至会为落花而感伤,所以你葬花、吊花。可是,这仅仅是为了残花吗?如果你有同薛宝钗一样的身份、地位,你自然不必如此哀伤,只因寄人篱下,苦苦守候那遥遥无期的理想,触景生情,不免悲哀,这怎么能说是心胸狭窄呢?

你爱看《西厢记》,还默默记诵。可这本书在那时可谓是人人皆知的禁书,你只是一个弱女子,可是内心却反抗着封建贵族阶级,不愿意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你渴望自由的空气,也渴望有一个知己为你排忧解难,而这在贾府极其沉闷的空气里,是不可能得到的,也许这正暗示了你的悲惨命运。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泪迹已模糊。”你流尽一生眼泪,悄然离开人世,留给我们的只有你未诉的“秋心”和千万缕泪线,可惜这世上理解你之“秋心”者,少矣!能为你而黯然神伤者,少矣!能为你平反者,就更少矣!

[点评]

本文作者对林黛玉情有独钟,巧妙结合黛玉的遭际和诗文,倾吐了对她的同情、理解与欣赏,意在为她平反。由于作者在字里行间融入了深情,使文章读来颇为感人。

[例文三]

平等,真的如此艰辛?

——致夏洛蒂·勃朗特的心灵告白

“虽然我不美,又贫穷,但我们是平等的,就像我们死后都会经由墓地平等地跪在上帝面前一样。”夏洛蒂,简·爱的这段肺腑之言是否就是你追求平等的告白和宣言?

你的确难以算是美人,出生于贫穷的牧师家庭,又从事着遭受英国上流社会鄙视的家庭教师的职业。才情并茂却无用武之地。作为一名女性,在只有美貌绝伦或显赫出身才能出人头地的社会,你似乎注定了与成功无缘。于是,你将理想寄托于笔端,塑造出独立、自尊、自强而最终获得幸福的新女性简·爱。我知道,你是在追求平等,外貌美好与平凡的平等,物质富有与贫乏的平等??而其中的灵魂是男女平等。这种追求是女权运动思想的萌芽。 在你用心血凝成的《简·爱》中,女主人公幼年的悲惨境遇赋予其敢于反抗、追求最起码的平等的性格和勇气。在爱情观这一万能的试金石上,简·爱顽强地接受了考验,自尊和坚强在她寻求平等无私的爱情的举动中一览无余。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使我看到了你对现实的不满和怨愤。面对沿袭了数千年、植根于全社会的男尊女卑的传统陋习,你这种全新的观念的展现,对陈旧的思维定势不能不说是个重大的挑战。至此,相信女性们应该对自己依附男性的地位和“绿叶”的角色开始有所怀疑。

如同所有的变革一样,你看到,它的开端并不起眼,人们依然故我。男性依然在社会上扮演着主宰者的角色;女性,依旧躲在男性身后的阴影里。寥寥可数的新女性只是昙花一现,立即就会湮没于社会舆论的汪洋中。而你即使不甘平庸,也不得不平凡地为人妻母,将希望由自身移植到丈夫及儿女身上。实在是孤掌难鸣啊!在顽固地遵循着传统的古老国度中,你的思想只能随生命而终,只有在天堂默默地继续祈祷和祝福。

时隔两个多世纪,你难以料想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是多么迅猛。但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还将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你无法想象“花瓶”的新生意思,无法感受当今社会上“女强人”的内心苦闷。消除意识形态上的落后原本是极艰辛的啊。

夏洛蒂,你并不幸福,因为你生活在一个漠视女性、鄙视女性的时代。

夏洛蒂,你又该是幸福的,因为你将为女权运动蓬勃发展的后世永远铭记。

[点评]

这是一篇立意上见新意的颇为大气的佳作——虽然所谈的是男女平等、女权运动这样一个大题目,但内容上并未流于空泛。文中不少语句富有意蕴,耐人咀嚼,显示出作者比较扎实的语言表达的功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传统与现代话题作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05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传统与现代话题作文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