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新凤霞个人资料 正文

新凤霞个人资料

2016-12-09 07:39:23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新凤霞的资料

新凤霞,评剧青衣、花旦,籍贯江苏,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于苏州。由人贩卖到天津。 童年时期随“姐姐”杨金香学习京剧,十三岁拜王仙舫、邓砚 臣、张福堂等学习评剧,十五岁即开始担任主演。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乌龙院》、《女侠红蝴蝶》、《可怜的秋香》、《双婚配》、《三笑点秋香》等剧目,在天津、上海、济南、秦皇岛等地获评剧观众的好评。 1949年北京解放后,新凤霞来到北京组织了北京凤鸣剧社担任主演。1950年,在共产党的戏改方针的指引下,成立了北京首都实验评剧团,新凤霞任主演兼团长。1951年,新凤霞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解放评剧团任主演兼副团长。1953年,新凤霞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评剧团一队任演员。1955 年,中国评剧院成立,新凤霞在中国评剧院一团任演员、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名誉主任。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凤霞怀着对党深厚的感情和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到党的文艺队伍中,走上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艺术道路。她亲自执笔创作演出了以她个人经历 为题材的大型评剧现代戏《艺海深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巧儿》是新凤霞青年时代主演的一出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剧目。在这出戏中,新凤霞成功地塑造了刘巧儿的艺术形象,并创造了有其自己特点的评剧疙瘩腔唱法。《刘巧儿》公演及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后,在全国掀起了学唱刘巧儿的热潮,人们通过《刘巧儿》了解了评剧,通过《刘巧儿》知道了新凤霞,新凤霞的名字从此走进了千家万户,新凤霞演唱艺术从此确立并得到广大评剧观众的喜爱。在《刘巧儿》的创作过程中,新凤霞得到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热情帮助,新凤霞和这些同志愉快合作,首开了戏曲工作者与新文艺工作者联手创作的先河,为戏曲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做出了示范。继《刘巧儿》之后,新凤霞在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创作的评剧《祥林嫂》中成功地塑造了在封建社会受尽摧残迫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艺术形象,她的唱腔也展现了深层次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发展了新派演唱艺术 。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擅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已摄成影片。

新凤霞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以《刘巧儿》一剧获演员一等奖。

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令人痛心的是,新凤霞在十年动乱时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以至无法再登上心仪的舞台,她便坚持写作,著有:《新凤霞回忆录》、《以苦为乐》、《我当小演员的时候》、《少年时》、《新凤霞说戏》等。她是齐

白石的徒弟和义女,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内涵雅趣。

1998年4月12日,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

篇二:新凤霞

【楼主】谁是周总理眼中的美女(组图)

?

1954年周恩来与新凤霞亲切交谈,右为阳翰笙

周总理曾经说,三天不喝茶,不能不看新凤霞。邓颖超去世的时候,她的玻璃板下还压着新凤霞的剧照。周总理喜欢听新凤霞的戏,在总理的眼中,新凤霞是个值得尊敬的漂亮女人。总理与新凤霞的爱人吴祖光也有着极深的友谊。

年轻时代的新凤霞

1

年轻时代的新凤霞

2

年轻时代的新凤霞3

一代画师齐白石也赞赏新凤霞,就因为她戏唱得好,长得好。为此,还收她为干女儿,教她绘画。

新凤霞和

义父齐白石

这个漂亮的女人究竟有多美?让时光倒流六十多年,看看她和吴祖光的爱情故事,便会知道她的美不仅来自于外表。

新凤霞剧照

1

新凤霞剧照2

那年,吴祖光从香港回来。老舍介绍他和唱评剧的新凤霞认识。表面上看,两个人很不不般配,吴祖光

出身于诗书世家,而新凤霞出身贫民,她的父亲是卖糖葫芦的,母亲不识字,她要靠唱戏养活一大家人。

吴祖光

然而,喜欢听戏的吴祖光第一次见到新凤霞就对她有好感,他欣赏她甜脆的嗓音,在舞台上表演时的脱

俗扮相。那时,吴祖光并不知道,在他们见面前,新凤霞已久闻他的大名了。

新凤霞剧照

3

新凤霞剧照4

篇三:经典老照片中的女神

经典老照片中的女神,美得令人窒息! 看腻了如今娱乐圈中那些大眼挺鼻尖脸的整容女星了,每个都长得一个样,每个都毫无特色。

今天,就带大家看看我们中国影坛上有那些真正的美人!一起来养养眼吧!

李丽华,原籍河北,1924年出生于上海。现定居美国的李丽华,一生共主演了140多部影片, 这位时常被同时代影迷提起的高产女星,是中国影坛上一颗自始至终散发着耀眼光芒的明星。

王晓棠,女,原籍江苏南京。1934年1月4日生于河南开封。1984年起任导演。 198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92年9月起任厂长,后兼任党委书记,1998年8月当选中国

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7月晋升少将。

王丹凤,原名王玉凤,原籍浙江宁波,1924年8月23日出生于上海,中国著名电影演员。 曾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

王丹凤夫妇应美国白宫邀请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里根总统就职典礼。90年代初移居香港。

夏梦(1933年2月16日—)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是50-60年代香港长城

电影制片公司首席女演员,

香港青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合伙人、电影制片人。她是江苏苏州人,生于上海。

外形艳而不媚,贞静平和,娴雅大方,兼之身材高挑,有“上帝的杰作”之美誉。

蒋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女声乐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蒋百里的三女儿,钱学森之妻。 2012年2月5日上午11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2岁。值得关注的是,其相貌气质与中国著

名表演艺术家赵雅芝非常相象。

杨淑敏(1927-1998)艺名新凤霞,小名杨小凤。天津人。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开始任主演。 在十年动乱中,杨淑敏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离开评剧舞台后的杨淑敏,在丈夫吴祖光的鼓励下,

开始坚持写作、和绘画。

秦怡于1922年1月31日生于上海的一个封建大家庭,自幼就对文艺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在上海就

读的时候,

秦怡就曾参加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抗战时期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

当时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称为抗战大后方重庆影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

上官云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江苏江阴长泾镇人,名均荦,字超群,小名亚

弟,又名韦亚君。

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影协会员,上海影协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和第三、

四届常务委员。

香港著名影星、“一代玉女”尤敏1936年8月19日生于香港,曾在澳门圣心中学读书。她出身戏曲

之家,父亲是当时著名的粤剧名伶白玉堂。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名噪一时,对于中国影坛的贡献值得人们永远怀念。

胡因梦,1953年出生于台湾台中市,祖籍辽宁沈阳。著名电影明星,作家,翻译家。

闻名于世的美女、才女,被誉为“七十年代台湾第一美女”。先后就读于台湾辅仁大学德文系,美国新

泽西西东大学大众传播系,纽约模特学校

陈晓旭(1965.10.29—2007.5.13),著名演员、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扮演者。

1984年凭借独特的气质与修养得以出演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一角,

1987年《红楼梦》播出后,其对黛玉这个人物的诠释,深受众多观众的喜爱,名声享誉海内外。

翁美玲,香港著名女演员,1959年5月7日出生,1983年,翁美玲主演由金庸武侠小说原著改编

而成的古装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

轰动华人世界。剧中她扮演冰雪聪明却又刁蛮任性的小魔女黄蓉,成为银幕上永恒的经典,火速成

为众多影迷心中的偶像。

巩俐(Gong Li,1965年12月31日—),著名国际影星,是目前在国际影坛最具成就、地位和影

响力的华人女星。

1987年首次与导演张艺谋合作,凭借影片《红高粱》的一炮打响,巩俐被海内外广为关注,成为第

一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演艺界明星。


新凤霞个人资料》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285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新凤霞个人资料
相关文章
  • 新凤霞个人资料

    新凤霞的资料新凤霞,评剧青衣、花旦,籍贯江苏,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于苏州。由人贩卖到天津。童年时期随“姐姐”杨金香学习京剧,十三岁拜王仙舫、邓砚臣、张福堂等学习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