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曹操——《观沧海》 正文

曹操——《观沧海》

2016-12-09 07:36:3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语文课文笔记整理-曹操《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一、文学常识

1、 选自《曹操集译注》。

2、 曹操(155-22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b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曹操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3、 体裁:乐府诗。表达方式:感怀写景诗。

二、字词注释

三、句子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文。 方位:向东;地点:碣石山;对象: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表明了视线为俯视。“何”字更表现了诗人的情感:惊讶,赞美

“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

从不同角度、层面描绘了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抒发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

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

用虚景描写将读者引入到更宏大壮美的景象。在诗人心中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国立业的伟大抱负。大海的形象不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么?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为合乐而歌所加,一般与正文无意义上的关联。但是在本诗中恰恰与诗人所创造的意境水乳交融,从而引发读者更丰富而激越的想象。

四、总结

中心思想: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国立业的伟大抱负。

写作手法:动静结合;借景抒情;虚实结合

篇二:曹操的《观沧海》

中考古诗词鉴赏 ·曹操的《观沧海》

(2014-09-17 07:59:28)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中考古诗词鉴赏 ·曹操的《观沧海》作者:杏坛归客的博客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试题

1.这首诗以“”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参考答案

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2010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

吉利,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

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

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

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注释】

①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有二,这时指的大碣石山。一说即指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②澹澹(dàn):水波摇荡貌。

③竦( sǒng )峙(zhì):耸立。

④星汉:银河。

【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鉴赏】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歌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观沧海》通过对于沧海的描绘和歌咏,表现出壮阔的胸怀。

赏析中华古典诗歌理当知人论世。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曹操借许攸之计,挥鞭北指,以少胜多,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是年九月,曹操在归途中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一中国的壮志豪情。

诗的开头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平稳起头,交代诗人观海的地点、观察的方位,从这个方位正让我们明白诗人是登山俯视大海,这为后文的理解作了铺垫,因为站在不同的方位观海,得到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虽纯为叙事,但言语之间也流露了第一次览观大海

时的兴奋而庄严的心情,使人感到沧海不是寻常的景物:“观沧海”也不同于随意登临。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6句的描写是写实,是对大海的直接描写,除了刻画海的博大动荡之外,也写出了有关景物的萧瑟气氛。虽然着墨不多,却使人想见整个海景,并似乎感觉到诗人此时的心情。这几句诗看起来并不是精心刻画,而只是现现成成地说出了目中所见,心中所感,但却更显得质朴自然,错落有致,了无雕琢的痕迹。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 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个宏伟的境界,是对大海的间接描写。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宇宙间的奇观,创造了一个博大宏伟的境界。这几句是写—个想象的境界。这寥寥16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样博

篇三:曹操《观沧海》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观沧海曹 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①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有二,这时指的大碣石山。一说即指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②澹澹(dàn):水波摇荡貌。③竦( sǒng )峙(zhì):耸立。④星汉:银河。【阅读训练】:一:(1)、①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②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③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2、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1)、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 (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 ?3、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5、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6、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二: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三:1.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3分)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2.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3分)3.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动景,“?”写的是静景。(1分) (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写错一处本题即不得分)(1分)4.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5.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四1、“澹澹”是形容 的样子,“竦峙”是写 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 的感受。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 句是实写,后 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 , ”;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 。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4、这首诗的主旨是【参考答案】:一:1:观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苍凉慷慨 3:博大4: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5:秋风刮过,平静的海面顿时化作汹涌的怒涛“洪波涌起”,大海有着掀起揭天巨浪的无穷威力,这句诗句有着明显的旬征意义这两句,体物形象,场景壮大,格调激扬亢奋,表现了一世枭雄的广大胸襟6:日月仿佛是从大海里出来的;灿烂的银河,仿佛也是从海里出来的!在大海的怀抱中,巨大的日、月、星辰只是它的宠儿而已这四句浅显明白,但意境阔大,气势豪迈真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仿佛大海孕育了宇宙天地,缔造了世界万物,生发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所以沈德潜说:“有吞吐宇宙气象”此评确当,洵非过誉二: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三:1: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苍凉慷慨,悲壮激

昂。3: 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4: 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意对即可)(2分)5: 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2分)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1分)四:1、水波动荡 山岛巍然屹立 生机蓬勃2、B3、观 六 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百草 秋风洪波 日月星辰 海水呈青苍色4、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曹操——《观沧海》》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274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曹操——《观沧海》
相关文章
  • 曹操——《观沧海》

    语文课文笔记整理-曹操《观沧海》曹操·《观沧海》一、文学常识1、选自《曹操集译注》。2、曹操(155-22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bó州)人,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