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凿壁借光的故事 正文

凿壁借光的故事

2016-12-09 07:33:25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凿壁借光的故事

国学故事之-----

凿壁借光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凿壁借光》的故事。

西汉时候,有个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休息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终于使自己成为一名很有学问的人,还成了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西汉丞相。

篇二:凿壁借光的成语故事

凿壁借光的成语故事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不识字,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诵读一遍你家的书的机会。”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最终成了大学问家。

匡衡能够讲解《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鼎”是匡衡的小名。人们竟是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镇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同这个人讨论《诗经》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他,对他十分佩服,急忙羞愧地倒穿着鞋跑了。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那个人说:“我什么也讲不出来了。”不顾匡衡而去。

凿壁借光,成语典故。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的故事。现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凿壁偷光的故事发生在山东邹城市钢山街道杨下村。据《汉书·匡衡列传》记载,西汉丞相匡衡幼年时期,由东海郡逃荒迁居此地,因家贫,白天打工干活,夜晚凿壁借邻居杨老太纺线灯光读书。后匡衡封为丞相,为报杨老太借灯读书之恩,专程回故里探望,此时杨老太已故去。后来此村改名为杨下村。

篇三:趣味小故事:凿壁借光

凿壁偷光

1. 西汉时期,有个穷人家的小孩叫匡衡。

(一个小孩走过来,挥手打招呼:我就是。)

2. 他自幼爱好读书。

(行走读书,躺在床上读书,挑水读书,背柴读书。)

3. 却因此犯下一些小小的错误。

(跳动着几个字:比如?)

4. 忘记了吃饭。

(坐在地上看书,手里拿着筷子,饭放在旁边,狗正大口地吃着)

5. 放跑了自家的牛。

(骑在牛背上看书,牛从树下走过,他被挂在了树枝上,做出抓耳壮,旁白:牛呢?)

6. 点燃了自家的小平房。

(坐在炉灶前生火,左手持书,右手持着一支点燃的火把塞到了身旁的柴堆中)

7. 于是他没有书读了

(起火的屋前,匡衡流泪,旁白:熊孩子的书被烧了;家人流泪,旁白:熊孩子把家当都烧了)。

8. 其实以上都是虚构的,当然接下来的事情都是真的!

(出现

9. 匡衡于是决定离家出走。 然后出现旁白:逗你玩的。)

(匡衡忧伤背着小包出走,其父母在身后流泪)

10. 其实是帮村里的地主打短工。

(匡衡高兴地跳着离家,其父母在身后欢呼,旁白:多挣点)

11. 地主有一个很诚实的名字:文不识。

(地主在数着钱,旁白:别烦我,数着了)

12. 但是他家却藏有很多的书。

(地主倒拿着一本书读,旁白“装”)

13. 阿衡干活很认真(其实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

(左手握着稻穗,右手拿着镰刀,回头笑得很邪恶)

14. 结账的那天,他向老板摊开了自己的想法。

(匡衡将一本书高举着,旁白:不要工资,我要看书)

15. 于是老板生气地骂他是个神经病。

(地主笑得露出了大牙,旁白:神经病,但是我喜欢!)

16. 于是阿衡又可以读书了。

(行走读书,躺在床上读书,挑水读书,背柴读书。)

17. 同时他又开始犯错了。

(匡衡低头,旁白:人艰不拆)

18.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

(不耐烦的表情,真啰嗦)

19. 一个夜晚,匡衡坐在床上诵读诗书。

(匡衡夜读的场景)

20. 突然一道昏黄的灯光穿过墙壁,射到他的床前。

(咦,那是什么?是光耶,好神奇。)

21. 于是又一道灵光射进了他的脑袋里。

(头顶的灯泡亮了)

22. 熊孩子找出了爸爸平日做工用的锤子和凿子,对着透光的小缝凿了起来。

(锤子、凿子、电钻、等各种工具轮番出现)

23. 隔壁住着一位杨老太,日夜纺纱忙。

(一位老太纺纱的场景)

24. 她有意或许是无意地忽视了隔壁熊孩子的行动。

(老太太悠闲地纺着纱,墙上有声音响,旁白:打雷收衣服了。)

25. 任凭一个大洞在自家的墙壁上裂开了。

(匡衡拿着锤子和凿子,威武地立在了破洞前)

26. 从此,匡衡夜夜伴着微弱的烛光和杨老太纺纱声苦读经书。

(匡衡读书,文字飘动。)

27. 然后就长大了,后来当了丞相。

(一个丞相帽子落在了他的头上)

28. 看书不忘点灯人,多年后,当了丞相的匡衡回村探访杨老太。

(骑着大马,带着队伍,旁白:衣锦还乡)

29. 杨老太早已过世。

(杨老太之墓)

30. 故事到此可以结束了

(这么快,舍不得,流泪图标)

31.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像古人一样发愤学习。

(头悬梁,锥刺股,闻鸡你还不起舞?)

32. 当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不要去掏别人的墙壁,因为并不是每一个邻居都叫

杨老太。

(匡衡惊恐地立在了破洞面前,锤子和凿子从手中脱落,破洞对面站着一个凶恶的巫婆)


凿壁借光的故事》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262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凿壁借光的故事
相关文章
  • 凿壁借光的故事

    凿壁借光的故事国学故事之-----凿壁借光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凿壁借光》的故事。西汉时候,有个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