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诗歌鉴赏 > 金星现代舞表演视频赏析 正文

金星现代舞表演视频赏析

2016-12-05 11:23:5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论金星的现代舞之美

赏析金星的现代舞之美

【摘要】我们在生活中,多少都有些掩饰自己的成分。而剥去掩饰的伪装,心灵最真实的那一部分便完全袒露了出来。不过,要袒露真实,必须有勇气!勇气浇铸在人的思想基石上,让智慧磨砺出光亮,让灵魂从尘封的世俗中复苏,这是圣人们的心灵所走过的轨迹。而在心灵轨迹的旅程中,有一个奇异的人物值得我们关注,而她的贡献远超出了我们的思想。 他就是金星,天空中最亮最孤独的那颗星。她注定与众不同,永远会有孤独,永远属于自己的一个空间。孤独对她来说,是跟舞蹈联系在一起,可以把这种自我意识、这种感觉用肢体表达出来。 金星说:“舞蹈就是我,我就是舞蹈。我的自然价值是无可取代的,我是特别的,就要用我的舞蹈去表现我的特别。”

【关键字】变性、拓荒者、新舞蹈、<半梦>

金星,出生于沈阳,朝鲜族。她是一名芭蕾舞者,也是“上海金星现代舞蹈团”团长兼艺术总监。1988年,金星在赴纽约专习现代舞的期间产生了把自己的性别由男变成女的念头。手术过程中,却出现了医疗事故,导致金星左腿的小腿肌肉神经全部坏死,她不仅无法跳舞,后半生更可能要在轮椅上度过。此时,金星显出极大的毅力与耐力,她每天拖着身体,带着伤口到医院扎针灸。从轮椅到双拐,又到单拐,两个月后,金星终于站了起来。1996年初,金星在出院后第三个月拖着没有温度的左腿演出《红与黑》专场。这是中国内地第一次公演现代舞,一时座无虚席。演出完毕,满场观众起立鼓掌,他们被金星的舞蹈折服了。变性是金星的一次重生。

大家关注金星也许是由于她的变性之举。但作为一名舞蹈者,她更吸引关注的是为世界舞蹈艺术带来的贡献。金星是现代舞的拓荒者,现代舞是在反对古典芭蕾的封闭、僵化的前提下产生的文化现象。当时,有“现代舞之母”之称的依莎多拉·邓肯向陈腐的古典芭蕾旧世界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舞蹈革命。但邓肯从来未想到建立什么新流派,而只是想从芭蕾的清规戒律中获得一种身体与精神上的自由,所以邓肯只能算是先驱者。1936年,舞蹈家吴晓邦先生把现代舞从日本带到中国,并称之为“新舞蹈”,这是中国现代舞最早的引进

和起源。而金星在1988年去美国的时候,第一次接触了现代舞。由于金星以前在学习古典舞的时候就不太擅长于面部表情,她突然发现现代舞很适合自己。后1993年金星回国,她在北京保利大厦做了第一场现代舞晚会《半梦》,以梁祝故事为题材。现代舞是一种态度,转换成肢体语言,呈现在舞台上,回归自然。对生活的态度,个人生命内涵,可以跳到死为止。它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跳,是真正在表达自己,你的面部表情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不是故意去做作的,是自然的流露,注重的是灵魂和思想,而且要摆脱以往的技术束缚。现在,这种新鲜感并没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而消退,而我的作品在环境的变化中也在不断变化,我的舞蹈内容更丰富了。舞蹈演员不是比技术,最后比的是文化修养,对生活态度的认同。在舞蹈作品中,很强调中国人的呼吸方式,实际也同时向西方观众呈现了微缩的一套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 欧洲现代舞的一个误区是自娱自乐、孤芳自赏。光是圈内人自己跟自己玩,就没意思了。她这么多年的创作,其实都力求让观众知道什么是现代舞。她的创作是和观众对话,而不是和圈里人对话。

舞台上的旋转不仅仅是舞蹈,而是她灵魂的诉说。生命是痛苦的,过程是美丽的。所以,而她把这种生命的痛苦,融入肢体语言里,使人们感受到了我们共同经历的痛苦。这种痛苦是和美同时存在的。相信自己的行为方式并把这种真实的感受,化为生命呈现在舞台上。听着嘹亮的声音穿透音乐的节拍,有一种腾空而起的刚毅,而她的身形在柔媚与刚健中交错变换。刹那间不要去管金星是谁,不要去想她有过多少不寻常的过去,那一刻,只会感到她在用生命舞蹈,演绎孤独、演绎人的张力。在连续看过几遍金星现代舞录像后,逐渐感悟到一种不能言语的深层次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怪异而奇妙的感受,她向你展示的肢体语言,有着很高的艺术品位和人生的内涵,但又是极容易与你心灵沟通的。它触动了你的灵魂,迫使你的灵魂从你的影子里悄然潜游出来,然后静静坐在你的对面,向你演示着什么。金星的现代舞就是这样奇妙,能抓住你灵魂的视线,贯穿在你脑海里的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诗意。它像一个神秘的精灵,蒙着面纱,徘徊在你的心里,始终不肯离去。

【小结】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我们所了解的,永远是某人的某个方面;我们愿意向别人展示的,也只是自己的几个点。由这几个片面的点和面,决定了彼此的印象和好恶。

参考文献----崔玉平《传奇舞蹈家:变性人金星画传》,团结出版社 。

吴易梦《男人到女人:舞魔金星》

篇二:从现代舞看金星的女性意识

从现代舞看金星的女性意识

何为现代舞,为何而动,为何而舞;让舞动成为交流,还是仅仅抒发自我。激情、自由、开放、自我、冒险、求新、交流。显而易见,这些有关现代舞的形容词已经为我们勾画出一个清晰的轮廓。这些议题在现代舞产生到后现代舞或者后后现代舞的今天,被你来我往的现代舞台和舞者不断推翻更新排列重组,但依然在胶着中和自我否定中蓬勃发展,因此又产生了更先进的概念“当代舞”。

美国作为一个多元化并存的新生国家,饱含了乐观精神和自由观念。在这样一个生存环境中,现代舞不断地叛逆、造反与独立的行为,成了一种更新的力量。正是在这个时代的大启迪中,金星赶上了现代舞的蓬勃期,她在美国打下基础,继而远走欧洲,接受新一轮的裂变和洗礼,回归祖国,在一派洪荒的现代舞荒原上开始她的耕耘。

我用“洪荒”这个词很危险,可能会遭到内行的质疑,不怕,外行之于内行,辩证关系好比守旧和进步。

关注中国现代舞的启蒙和发展,当欧美的现代舞正如火如荼之时,以吴晓邦为首的新舞蹈艺术的先驱们,以“和着时代的脉搏跳舞”的至理名言和以《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饥火》等为代表的“20世纪经典”之作,被视为"中国现代舞"的珍贵精神财富。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拉开到今天,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们与属于西方现代派艺术体系的“现代舞”,从创作理念到表现形式都具有明显差异性。再拿这些作品和香港及台湾的现代舞作《足尺》、《盲》等做一个比较,不难看出中国现代舞状况可以说依然一片荒原。

这片荒原在80年代后期,以艺术文化中心首都北京和改革开放的城市广州为基地,产生了代表性作品《希望》,舞蹈呈现出崭新的舞蹈意象,生动、生命质感的舞动,好像现代舞魂终于徘徊于中国大地,寻寻觅觅。

金星来了。

金星的现代舞时代来了。她带着朦胧诗的自由和美感,印象派或者野兽派的激情,抛弃格律的束缚,彻底解放肢体,以自己的语言语境尽情舞蹈。

金星生于1967年的特殊中国,女性思想和女性意识是她成长的大环境里最鲜明最矛盾也最蛮横和尴尬的特殊历史时期。时间仿佛忽悠进入黑黝黝隧道,在期待光明出口的同时,在轰鸣的时代列车上,狭小封闭的空间里,在马上就被男权同化的女性意识里做自己自由飞翔的梦。

什么是女性意识,乐黛云教授从三个层次理解:第一是社会层面,从社会阶级机构看女性所受的压迫及其反抗压迫的觉醒;第二是自然层面,以女性的生理特点研究女性自我;第三是文化层面,即以男性为参照,了解女性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独特处境。

金星成长的大背景,幸运或不幸地被框架在新中国成立到文化革命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戴锦华教授在她的《涉渡之舟》绪论“可见与不可见的女性”里说:“以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为标志,中国妇女获得了一次空前的历史机遇”一个在“五四”文化革命之后被艰难扶植的女性性别意识却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新历史时代和男性平分了辽阔天空,性别意识悄然流失,几近同化。这个时期的社会表象和机制使得女性的社会意识变得模糊甚至尴尬。一方面是能顶半边天的时代英雄式的外部展现,和男性在政治、社会、文化甚至心理层面的平权和抗衡,女性成为某种社会象征:党——母亲;祖国,母亲。当所有的时代最强音、浩大壮观的舞蹈都献给党和祖国的时候,真正的、迷人的、女性特有的阴柔和从属,那种微妙的保持两性世界互补的美好掩藏到不为人知的角落,慢慢蜕化成为心灵的另一场《半梦》。金星是幸运的。我说她幸运,还在于“男性”这个标志在她成长的最初,带给她一种天生的类似“男性特权”的特殊馈赠。非常自然,毫无矫饰。一个被宠爱的小男孩在心灵成长

期所受到的关爱和优越感使得她的性格形成、发育乃至完善的最初,掺杂了女性所不可能拥有的仅属于中国社会对于男性所给与的骄傲、强势和自信。没有什么肥料比幸福的童年更能庇护稚嫩的生命,滋养根系健康且稳固地恣意生长。

从金星的作品来看她的女性意识,我们要先从她的舞蹈语言来翻译其从激情到成熟的微妙变化,同时,也从她的舞蹈语言看到真诚怎样和观众来了一次《红葡萄酒》式的醉痴迷。她像一篇日记、一则寓言,或是内心的自我对话...激情在红酒的渲染下终于逃脱旗袍的规矩,脱下高跟鞋,好多话好多事不也是观众迫切想说的想做的?这就是共鸣。

从激情到淡然,十年的探索,她舞来《海上探戈》。

她始终没有离开女人。在逐渐成熟的晕光里,由《序幕》里走失的午夜到记忆的独白,回忆层叠,倒叙出《四喜》和《雷雨》,女性的困惑与挣扎,抑或是爱情的苦苦纠缠和迷惘,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两情围困,生,死,爱。历史的绵延,生命的绵延,也是金星现代舞语言的不竭灵感。

《四喜》的题材由于中国社会特有的妻妾成群的阶级等级制度,成为一个有趣的命题,这个喜,终究是在无形的男权的核心家庭里如鱼得水的喜,还是女人对于自己从属地位的妥协,甚至麻木,或者再彻底一点,是对于这种从属地位的接受,她们的“喜”,从始至终处于“卑”的体位,无论如何,一种谎言式的自我安慰,使得这些卑微的女人在行使自己卑微的权力时,被畸形地引导进对同类的摧残和践踏。

再看金星的《雷雨》,繁漪在舞台上的挣扎控诉甚至妖娆的千娇百媚,无不体现着女性“在低矮的天空”以最大的破坏能量反抗着男权、父权的家庭核心,她可能被侮辱被侵害,也可能被消灭被同化——忍耐,如同“四喜”那样,活着,生着......

实际上,我们透过这一系列的女性塑造,仿佛看到女性在经历、经验、遭遇和命运上探究着文化传统上对于女性的命题。

金星把浪漫和缠绵闪电一样划过灵魂,《半梦》从金星选择以梁祝的音乐起,这个作品就已经触及女性意识的深度思考,当舞台一侧缠绵出那个红色的精灵,谁还怀疑在灵魂的深处,无不掩藏着一半热烈飞扬的精灵,但是在面对严酷的现实,另一半的梦仅仅只能承载在各自的女性本质里幻想和追求。在半梦里,不如说那是金星诠释女姓的一种理想的平衡的态度。那结尾的黄丝带,蒙太奇般带出来1971年《纽约邮报》关于黄丝带那个打动了几代人的,令人怦然心动的浪漫,爱——是不朽的传奇,穿越古今,没有界限,不分时空和肤色。

在她看似流于表面的自我意识的后面,实则蕴藏了强烈的对于女性的怜悯和热爱,《半梦》正是产生于这种觉醒的爱之歌。

金星始终是一个乐观的理想主义者,这个理想的坚持需要超人的自信和超人的忍受寂寞的能力。前面说了,她的自信一部分来自于生命最初的男权优势,一部分来自于她的觉醒,女性意识的觉醒,这个觉醒冲破几乎不可穿透的世俗的乃至亲情的大逆行,催生了她的二次生命。她曾经说,手术之痛是可以想象和忍受的。说她超强的忍受寂寞的能力,则来源于她对舞台的尊敬和热爱,尽情舞蹈过后,曲终人散,鲜花落寞,回过身去,分分秒秒的寂寞,才是属于她的“孤独旋转”时。

当她真正把自己重生,那种勇气和果断,恰恰反讽了男性强权的不可一世。每一双眼睛都是刀剑如丛,每一张嘴都是沙石横飞。她的境况好比独自求生的扁周,沙漠里倒下的胡杨,旷野里不甘枯竭的一线灵泉。

在她的身上我们还看到一种自觉的使命感,她是一个有别于“男女都一样”的铁姑娘的特定时代的英雄人物,她更是加有别于花木兰式的男性世界的入侵者,或者,幽默点如她自己说卧底者。她带着纯粹的自然的观察和体会,在无意识中实践着女性对男性世界的最彻底的揭示。在男性世界无障碍的穿行游历,为她今后成为真正的女性奠定了女性群体里少见的冷静和理性,当然还有冲破世俗的巨大爆发力,这就是为什么她在评委席上如此咄咄逼人,

又如此痛快淋漓,特别是,还如此受到人们的热爱。舞台无论在哪里,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现,它都是一个沟通和共鸣的媒介,人们被压抑被蛊惑的灵魂都期望横空一撞,至少在一瞬间释放了自己。而来自这风雨雷霆般的痛快,是金星的果敢。

冷静和理性,激情和无惧,这在现代舞的表达上太有意思了,你不能给她或者给中国的现代舞一个总结和定义。或者这种不准确,恰恰可以表达她一路不懈的追求和理念。她在不同的场合曾经无数次表述:跳舞就是她的生命。她用这种生命誓约一样的表达回答了:何为现代舞,为何而动,为何而舞;让舞动成为交流,还是仅仅抒发自我。

我们要以怎样的心态来看现代舞,通过金星作品的呈现,我们不难找到几个重要的启示:第一:要以宽容的心态欣赏现代舞作品,我们说了现代舞是以标新立异、严肃探索为最终目的,因此首先要能够以平常心态去接受,同时在欣赏的时候要调遣敏锐的思维和判断力。在一般人的眼里,既然是舞蹈,那它就必须要一直的舞动,但在现代舞中,这个观念完全不存在,因为现代舞的概念非常广泛,在现代舞者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无一不能舞,而人的每种行为和每个动作无一不在跳舞。

当我们了解金星作品创作的背景和动机,此时编者的内心世界和创作心态,被表现在舞台上,那就是活动的画、变换的舞台、旋转的图书馆,甚至是随意的行为艺术展示。

第二:看作品的动态和结构。现代舞是一门形式感极强的艺术,因此,现代舞无论是以何种的形式表现,最基本的都是要从动作开始,而动作的形成、延续、发展、变化,最重要的是看动作的借力方法,其次是看作品的结构。现代舞打破了和谐理想的古典审美原则,对现实社会中人的关注和对自然真实美的追求被赋予无限可能,因此,在结构上特别讲究对比,动作和动作之间的对比,舞段和舞段之间的对比,节奏和节奏之间的对比,情绪上的对比以及舞蹈构图的对比等等。这一点,可以在《红与黑》、《脚步》、《记忆的独白》等里找到共鸣。第三:要尽量的多看现代舞作品,欣赏时,要调动自身的第六感去全身心地感受作品。在现代舞作品中,强调的是舞者自身的重量而不是如芭蕾般的轻盈,在动作中强调空间的过程而不是动作的本身,在空间上强调韵味的顿挫而不是流畅,在构图中强调不平衡而不是平衡,强调过程的揭示而不是过程的遮掩。了解了这些以后再对作品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全面的分析。

现代舞已经越来越真实地贴近了生活。它需要不断地更新换代,此种超快的自身品质导致一种创新的穷竭和某种慌乱。金星在探索,实践着。从上海舞蹈团最新一期的呈现我们可窥见一斑。

现代舞的语言是没有语法的,这有点像印象派的创作,要求具有专业性扎实的基本功,侧重艺术性的表达,金星说,这种表达不仅是技术,而是延伸到人的修养和生活态度。这么说还是有点抽象,简单概括,现代舞的语言表达就是“疗愈心灵”——用身体的舞动刻画出线条,再用观念充盈丰富的色彩,任你在空间的背景上,舞出一篇打动人心的“疗愈心灵的艺术”。

如果说《半梦》的思考还仅仅停留在青春作伴的激情和飞扬里,到今天的《海上探戈》她没有淹没在商业化一地鸡毛式的琐屑,也没有停止对行为艺术的思考,如何把握两种平衡,怎么办?可爱可敬的金星,她在商业和艺术间也插进现代舞的精髓:求新,冒险,自我,自由。于是我们看到隔行的话剧《暧昧》《尴尬》.继续她女性之旅的探索和探秘。

篇三:舞蹈作品鉴赏

金星,著名舞蹈艺术家,中国现代舞领军人物及拓荒者,更是目前在世界上成就最高的中国舞蹈家之一,获得国际荣誉无数。现任“上海金星现代舞蹈团”团长兼艺术总监和多家舞蹈综艺节目评委。她的著名代表作有《半梦》,《红与黑》,《海上探戈》等。随着她在世界各地舞蹈巡演的成功,她在现代舞创作和表现方面的成就越来越为世人瞩目。2000年金星迁居上海并成立金星舞蹈团,2008——2009年被上海市政府评为上海市文化领军人物,2012年荣获由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接下来的时间,就有请金星老师引领我们走进今天的主题——《金星带你认识现代舞》。 一、现代舞求学之路

(一)九岁结缘舞蹈

我像很多当时的小孩一样,从小长在部队里,我父亲是军人出身。1977年,我有幸被招到部队。部队领导到我家和我父母说:“这个孩子有舞蹈天分,能不能让他到我们部队里来,我们把他培养成一个舞蹈家。”当时我的父母不同意,因为我太小,只有9岁。可我就是坚持要当兵、要跳舞,所以我绝食了两天,然后母亲迫不得已同意了。

(二)大洋彼岸,孤独学舞

1987年,时任广东舞蹈校校长的著名教育家杨美绮女士,在美国考察访问时,和美国政府达成一个中美文化交流协议,并于同年开始在中国培养第一批现代舞演员,即在全国选二十名学生进行培训,然后由美国专家在其中选择一名去美国。当时我特别荣幸,被选派到美国去学习现代舞。当时我只有十岁,还是部队工团团员,穿着军装、带着军衔就去美国了。

当我上课的时候,看到全世界的优秀舞者,我的自卑感油然而生,感叹这真不是我们华人的世界,于是我站在了全班最后一排。但半个小时之后,我站在了教室中央,所有人都看着这个中国人,究竟是如何训练以至于任何动作都能够完成的。从那时起,我突然发现一直以来给我自信的是舞蹈。

(三)醍醐灌顶,始悟现代舞真谛

在美国学现代舞时,有一次印象很深的上课经历——老师让我走路。从那天开始,我学习现代舞不再是学如何摆腿、大跳、滚动身体??而是从学会走路开始。当我能按照我自己的感觉、情绪在舞台上自然地走路的时候,老师说:“你在走路的时候观众会看着你的,而你的思考或者犹豫,对观众而言,就成为你的独特的语言的开始。”老师说:“你在中国拿到的第一名以及你所收到的教育,完全是有价值的。但是,先把它放一边,去学习新的东西。有一天,你肯定能把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都变成自己的东西。”那个时候,我才恍然大悟。

我开始明白现代舞的涵义:现代舞其实是一个舞蹈者用身体所表达的态度。但是现代舞的观念在舞蹈界中是有误区的。

二、现代舞创作历程

(一)创作:始于艺术家,成于观众

1987年到现在,我坚持现代舞二十多年,觉得现代艺术最大的价值是每个观众都能有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如果这些剧情中既定的情节都没有了,你走进剧场,在大幕开启之前根本不知道舞台上会发生什么。这样,舞蹈家的创作,在舞台上就完成了50%,而另外50%则由观众自己来完成的。

(二)作品举隅

1、《圣母颂》到恋人双人舞的蜕变

1992年,我在意大利用《Ave Maria》的音乐,根据他们(当时一起动作的一对意大利恋人)的平时生活状态编成了一个双人舞。舞蹈的内容讲的是一对恋人相爱和争执的过程,上演之后,褒贬不一。当时我就问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妈妈:“您看懂了这个舞蹈没有?”她回答:“我看懂了,是上帝在吵架。”(笑声)所以说,当你要传达一个信息的时候,观众的接受和反馈是不一样的。

2、《海上探戈》

2000年,我带着舞蹈团刚到上海,那时我根据话剧——《雷雨》,编成舞蹈《海上探戈》。中国人看这部作品,见到繁漪穿着旗袍上场就知道上演的是《雷雨》。2003年,我带着舞蹈团到法国巡演的时候,演出没有注解。在巴黎演完的一个星期之后,我问了一个观众:“你看懂了吗?”他回答说看懂了。我问他看懂了什么?他回答说:“这个女人就代表着上海,说的是上海在今天、过去和未来的跳动。”(掌声)

3、《半梦》


金星现代舞表演视频赏析》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975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金星现代舞表演视频赏析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