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中药材养生知识 正文 本文移动端:中药材养生知识

中药材养生知识

2016-12-02 12:21:3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中医药养生知识

中医药养生知识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瑰宝,是中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为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促进中医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医药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人与天地是一个整体,讲究“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中医学将之发展的淋漓尽致。中医学的核心思想是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辩证施治。

中医古籍莫不贯穿这一思想。

中医药的养生方法:

中医药养生方法有多种,比如: 1、调理心态:中医之养生保健首先是调理人之身心状态。中医病因学说:七情生病,过喜伤心,过怒伤肝,忧思伤脾,过非伤肝,恐惊伤肾。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称“七情”。在正常范围内的情志变动是属生理的:一般不会致病;但过度地情志改变,就可能引起疾病。如:大怒伤肝,可引起胸肋疼痛,头痛头晕,性情急躁等;思虑过度可以伤脾,证见胃脘胀痛、食欲不振、暖气等。

我们经常记住古人几段名言:“为人在世莫呈强,让人一步有何仿,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就教导人们要以“忍为贵、和为贵、平为福”的和谐作风。“能

忍自安、知足常乐”、“岂能尽随人意,但愿不负我心天天

自念这些名言,保持自己心态平衡。

2、欲食养生:

好多人都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其实,人是不应该得病的,为什么?人就和一台机器一样,保养的好,运转就会正常,保养的不好就会得病。人不应该得病,得病肯定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告诫我们,人类得病的原因:1、不良的生活方式。2、营养不均衡,包括:过剩、缺乏。过剩指的是脂肪过剩,缺乏指的是矿物质和维生

素缺乏。这就是原因,不会吃饭,才会得病。

提到吃饭,吃饭的目的是什么?从养生讲,第一,维持生命;第二,预防疾病;第三,治疗疾病。中医五千年养生精华,给后人留下一个治病五步曲;第一步,食,即食疗;第二步,砭,即刮痧、拔罐、按摩和推拿;第三步,针灸;第四步即药酒;第五步,用药。是药三分毒,不能天天、月、

年年泡在药里,想健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根据中医的五脏配五色,肝喜欢吃绿色,心吃红的,脾

吃蓝色的,肺吃白色的,肾吃黑色的。

下面说说口味方面问题:肝喜酸,心喜苦,脾喜甜,肺喜辣,肾喜成。也就是说应该什么口味都吃一点,不能偏爱哪个就一辈子不改。比如:酸养肝,大家都知道醋是软化血

管的,为什么?因为它养肝、养血,能以软化血管。

西医指出:“血管是否畅通是百病之源”,中医学“气为血帅,气行血亦行”。为什么呢?原因是人活着依靠血液循环,血液存在于血管里。血液常年在血管里流动,会产生垃圾,如果饮食不合理,又没有及时清理垃圾,血液的流速就会加快,对血管壁的冲击力会加大,从而引发高血压病,脑梗,心梗等疾病。血管堵了,怎么办?需要疏通。血管堵塞、中医叫血瘀,西医叫自由基太多,预防学和营养学叫脂肪代谢的产物太多。自然界都是一物降一物的,纵观万物,

维生素就能解决这一切,其次是矿物质。

首先说维生素。维生素来自水果和疏菜。蔬菜要生吃最好,水果连皮一块吃。从中医讲,生吃可以泄肝火,从西医讲,可以补足维生素。另外有报导生吃长条茄子,茄子是吸油的,如果吃下去,仅有的一点脂肪也会被吸光。常吃可以降血脂。茄子洗干净后切块或条,放醋、盐、麻酱凉拌吃,也可切条沾酱吃。生吃茄子还有一个功能,能治便秘,效果

很明显。

人老血管先老,因为供血不足,血管堵塞了。少吃油、减少脂肪摄入少吃盐、多吃生菜补足维生素,多吃钙、喝豆

浆。

饮食养生。中医讲食疗,讲食物四性五味的平衡搭配而不讲营养成分;讲“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讲吃饭“七分饱”。而西医讲营养成分,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营养剂、营

养粉,返不能使人们想到,今日之养“肉鸡”饲料的“改进”,一个多月即可长大,但其肉不好吃,我们是养孩子不是养“肉

孩”,光讲营养成分不行。

饮食不节、常为致病因素之一。凡暴饮暴食,过食生冷、误食不洁或有害之物,均可导致疾病。如过食生冷可损伤脾胃阳气,发生吐泻腹痛;暴饮暴食,可弓l起食积,证见腹

痛腹胀,嗳腐食臭等。

现在谈谈缺钙问题:缺钙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从中医角度来说,叫人老骨头先老。因为肾主骨,也就是人老、肾先老。人越老、肾越老。老了,骨头慢慢就变细了、塌陷了,骨头越来越小了?骨头一小,人的个头就越来越矮了,所以人上了岁数,个子就变低了,就是肾主骨出的问题。 钙是预防动脉硬化,骨头老化的。防止高血压、动脉硬化要少吃盐,多吃豆类能补钙。关于喝牛奶和豆浆问题,如果没有高血压、血脂高还是喝鲜牛奶好。如果有高血压、三

脂高的就能改为喝豆浆好。

3、运动养生:

中医的体育是养生体育,又称为导引。西方的体育是竞体能体育的往往是运动员一身伤。中医的养生体育,是动静结合,意念,呼吸相随,不只是形体动作,更重要的思想集中,呼吸意念一致,可以使人经络畅通,不得病,也可以治病,这是中医养生之道。中医的养生方法很多,不可能尽述。

常按摩经络穴位,如百会、太阳、风池穴、定三里穴、委中

穴、涌泉穴、合谷穴、列缺穴等等。

4、起居养生:

根据自己的性格习惯、爱好和身体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生活起居。身体素来健康的老年人,一般不服老。尤其是忙碌惯了,大活动量惯了的人,到了老年也常常想做超过自己身体耐受量的运动或工作,对饮食起居不太注意,如在过冷、过热的环境中不注意保护等,因而,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心血管以外等,应该经常提醒这类老人,

要起居有常,活动有节。

体弱多病和老年人,体力较差,动作缓慢而不协调,反应迟缓,生活自理常常力不从心,因而需要身边有亲人,这

会使老人感到生活上方便,精神愉快。

一般的老年人,也容易产生一种消极心理,认为自己是年老体衰,风烛残年,没有什么用处了。要鼓励老年人从事各种有益的活动,关心国家大事,做力所能及的工作,继续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发挥余热,使老有所为,这对老年

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好处。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古人的健康长寿经验。按现代医学、生物学观点来看,它是符合科学道理

的。那么,老年人怎样安排生活起居为好呢?

篇二:三十种常见中药巧养生

三十种常见中药巧养生(一)

蜂蜜与王浆:延年益寿抗衰老

蜂蜜为蜜蜂科昆虫所酿的蜜。王浆,又称蜂王浆或蜂乳为蜜蜂中的工蜂头部营养腺分泌出来的一种乳白色或淡黄色黏稠状液体,略带甜味,有酸涩味。《神农本草经》称,蜂蜜“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

蜜蜂主要在春、夏、秋三季生产,可分为果木花蜜和草花蜜两大类。果木花蜜又分为枣花蜜、荆条花蜜、梨花蜜、洋槐花蜜等;草花蜜分为紫云英蜜、菜花蜜、葵花蜜、荞麦花蜜等。蜂蜜之中,枣花蜜色泽金黄,味甜,清香,黏稠,质量最佳;荞麦花蜜有臭味,黏性差,色棕红或灰黑,质量最次。

王浆是工蜂由头部营养腺分泌出来的特殊营养液,专门供蜂王食用或喂养即将成为新蜂王的幼虫。王浆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人们发现,用蜂蜜喂养出来的是工蜂,用王浆喂出来的是蜂王。蜂王的身长是工蜂的1倍,体重是工蜂的3倍,寿命是工蜂的10余倍,而且每日要产卵1500~2000粒,由此可见王浆的营养作用要比蜂蜜大得多。

蜂蜜味甘性平,归肺、脾、大肠经,有润肺止咳、润燥通便、补中缓急、解毒等功效。蜂蜜的润肺止咳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肺虚咳嗽或因天气干燥而致的口燥咽干、干咳无痰等。润燥通便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肠燥便秘所致的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等症。蜂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较好的补益作用,适用于老年人体质虚弱、体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

王浆味甘酸涩性平,有滋补强壮、益肝健脾、延续衰老等功效。王浆内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所以对人体有着较好的滋补强壮功能,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应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蜂蜜中含有糖类(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等)、酶类、有机酸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乙酰胆碱、色素等。王浆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酶类、糖类、脂类、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核苷酸和激素等。蜂蜜具有营养、强壮和免疫调节作用,并能调整体内的酸碱平衡和促进排便的作用。王浆具有抗疲劳、抗衰老、延长寿命及增强体质的作用。王浆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有人认为这与王浆中的α-壬烯双酸和癸二酸成分有关。王浆还有降血糖、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及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

蜂蜜治疗用量为每日15~30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10~20克。王浆的治 疗用量为每日250~500毫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200~250毫克。 使用方法:

1老年人口咽干燥,干咳少痰:梨1个,切块,冰糖5克,加水适量,煎煮至500毫升,待凉后加入蜂蜜20克,代茶饮。

2老年人大便干燥,便秘:蜂蜜10~20克,温开水溶开服。

3老年人体质虚弱,体倦乏力,易患感冒,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蜂蜜10~20克,王浆200~500克,温开水溶开服。

注意事项:

1蜂蜜与王浆服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可根据老年人体质情况和病情的轻重,酌情增减用量。

2蜂蜜和王浆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受高温后易失去药理活性,故必须用低温开水冲开服用。

3个别对蜂蜜及王浆过敏者忌用。

4服用蜂蜜时,应尽量选用质量较好的品种。

保存知识:

1蜂蜜宜用玻璃瓶储存,放置于阴凉处。

2王浆的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活性物质,易变质,怕细菌污染、怕空气氧化、怕光线、怕金属、怕热、怕酸、怕碱,故宜密封后放入零下18℃的冰箱中保存。

丹参:活血化淤清心神

丹参为唇形科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因其表面颜色呈棕红色或暗红色,故称之为“丹参”。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其中以四川省的丹参质量较好。

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有祛淤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等功能,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老年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血栓性疾病、月经不调及各种瘀血阻滞证。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丹参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两大类: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包括丹参酮类、丹参醌类、丹参酯类;水溶性成分,包括丹参有机酸类、丹参醛类及维生素等。实验研究表明,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益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防治。丹参能够改善机体的微循环,降低血液的黏度,减少血小板聚集,对心脑血管疾病及血栓性疾病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丹参还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并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之功。临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明显的改善症状,总有效率在80%以上。丹参还可以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能够减少脑组织的损伤和改善症状。丹参对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有较好疗效,特别是对失眠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丹参的治疗用量为每日10~20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5~10克。 使用方法:

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丹参饮片5克,开水浸泡,代茶饮。

2偶有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的初期冠心病症状:丹参10克,山楂10克,川芎5克,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30分钟,代茶饮。

3老年人体弱乏力,并患有冠心病心绞痛者:丹参10克,山楂10克,牛肉500克,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4老年人中风后遗症:丹参10克,黄芪20克,鸡脯肉250克,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目前,医药市场上有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冠心丹参滴丸等均有较好的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可适当选用。

注意事项:

1不能与藜芦同用。

2应用丹参制剂(如丹参注射液)有时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出现皮肤瘙痒、心悸、心律失常、腹胀、腹痛等情况,应及时停药。

保存知识:放置干燥通风处。

肉苁蓉:“沙漠人参”有奇功

肉苁蓉,又称大芸,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神农本草经》称,肉苁蓉“养五脏,强阴,益精气??久服轻身”。肉苁蓉为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野生者生长于沙漠之中,我国的内蒙古及西北地区的沙漠均有生产,因其有较好的补益功能,所以有“沙漠人参”之称。春季3~5月间,将采挖后的肉苁蓉半埋于沙土中,晒干,称为“甜大芸”或“淡大芸”者,质量较好。秋季采挖的肉苁蓉由于水分较多,不易晒干,须投入盐中腌制后再晒干,人称“咸大芸”,质量较差。刚出土的嫩苁蓉,水分及养分充足,削去其鳞状外皮后,里面的肉质洁白甜脆,无论生食还是与肉或其他蔬菜烹炒,味道均鲜美可口。

肉苁蓉味甘性温,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它品质地柔润,药性缓和,补而不峻,无燥烈之害,尤其适用于老年人的津枯便秘证。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肉苁蓉含有列当素、生物碱、酵素、糖类及脂类等。药理学研究表明肉苁蓉有延长果蝇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的作用,并有降血压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肉苁蓉中所含的无机盐类及亲水性胶质类多糖,有推动肠蠕动、促进排便的缓泻作用。

肉苁蓉的治疗用量为每日10%~%20克,养生保健用量每日为3~5克。 使用方法:

1老年人体质虚弱,体倦乏力,性功能减退:肉苁蓉片20克,牛(羊)肉300克,加水适量,炖煮1~2小时,分数次食肉喝汤。

2病后体虚,全身无力,消化不良者:肉苁蓉5克,大米100克,加水适量,煮粥食用。

3老年人大便干燥或便秘:肉苁蓉10克,水煎2次,每次30分钟,服前加入蜂蜜适量。

注意事项:

1因“咸大芸”含盐量较高,对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不利,所以选用肉苁蓉时尽量用“甜大芸”。在仅有咸大芸的情况下,要用清水多次浸泡,以减少盐分。

2阴虚火旺及脾虚大便泄泻的老年人忌用。

山楂:健胃消食调脂药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山楂既为食品,又是中药,即所谓药食两用之品。产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楂,称北山楂,其果实较大,味酸甜,多切片应用,主要用于健胃消食;南方所产的野山楂,称南山楂,果实较小,味酸涩,多原粒应用,主要用于收敛止泻。此处所说为北山楂。

山楂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健胃、行气散淤功效,尤其对消化油腻肉积效果好,特别适合于老年人肉食不化及油腻反胃等。煮肉时放入几枚山楂,有使肉质易烂易消化的作用。山楂善行胃肠之气,适用于食积脾胃、脘腹胀满等症。近年来,研究发现山楂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和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对老年人防治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有较好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山楂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30余种及黄酮苷类、黄酮醇类及苷类、三萜类化学成分,还有多种有机酸类、维生素类、糖类及矿物质等。特别是山楂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对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和抗氧化有益。临床及实验证实,山楂有明显的降低血压的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律失常,对心肌缺血有改善作用。山楂能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降低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应用山楂提取的总黄酮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2。2%,并可使心电图指标有所改善。

山楂的治疗用量为每日9~12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5~10克。

使用方法:

1老年人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山楂5~10克,开水冲泡1小时(或煎煮半小时),加白糖少许调味,代茶饮。

2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及冠心病的老年人:山楂10克,开水冲泡,长期饮用。

3老年人夏季暑热,食欲不振:用山楂5克,陈皮3克,薄荷叶5片,开水冲泡,加白糖少许,代茶饮。

4老年人食肉食或油腻食物后,消化不良,脘腹胀闷:山楂10克,麦芽5克,莱菔子(打碎)5克,加水适量,煎煮后分两次服。

山楂制品,如山楂糕、山楂片、山楂饮料等,亦有较好的助消化作用。 注意事项:

1山楂酸味较浓,故胃酸过多者慎用。

2山楂内含有鞣质,食用过多或与甘薯类同食,易形成胃结石或肠结石而造成梗阻。

3老年人食用以北山楂为宜。

保存知识: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

女贞子:滋补肝肾明双目

女贞子,是木樨科常绿乔木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传说在秦汉时期,临安(即今日之杭州)有位才貌双全的姑娘喜欢上一个才学出众的英俊学子,但其父母却嫌这个男青年贫穷而将她许配给县令的儿子。但姑娘却视财势如粪土,也瞧不起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故坚决不从,愤而自杀身亡。男青年听说后便忧郁成疾,卧床不起,身体瘦弱,须发皆白,直至冬季才勉强下地活动。有一天,青年人硬撑着来到姑娘的坟前祭奠,看到坟上有一棵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树,宛如姑娘一样婷婷玉立,于是便抱住树痛哭。青年人一直哭到日暮,只觉得腹中饥饿,全身无力,便坐在地上休息,这时树上忽然落下许多果实。青年人拾起数枚放入口中,感觉味道甘甜而微苦,直沁心脾,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感觉身体强壮了许多。于是,青年人便采摘此树的果实带回家去服用,不久便身强体壮,须发乌黑。后来,人们便把此药作为补益身体的中药流传了下来。

女贞子的补益作用,早在我国的第一部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称其“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久服肥健,轻身不老”。

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明目、清虚热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昏目眩、腰膝酸软、视物昏花、须发早白及阴虚内热等症。它属于清补之品,善补肝肾之阴,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效尤佳。

篇三:中药养生知识

中医养生知识大全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我国流传发展了几千年,从最早的《黄帝内经》《神农草本》到《伤寒染病论》《脉经》《诸病源候论》,到公元14世纪明代著名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于1578年写成了世界名著《本草纲目》是早期最为完善的医学。

中医诊断主要靠四诊,即望,闻,问,切。望诊主要看形体,面相。闻诊主要听呼吸和讲话声音,嗅身体的气味;问诊,主要是询问病历史及近期的多种症状;切诊,即是切脉,南方人称“把脉”。把脉需要病人不吃早饭,静坐60分钟。方能准确,而且要相当深厚的中医相应地加强了其它三诊。而我们“好享受”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手诊,因此诊断地准确度高些。

内部脏腑阴阳失衡,因此治本需调理阴阳平衡。中医诊病首先要明辨阴阳,阴阳不辨,调病往往是南辕北辙。 例如:肾虚分阳虚和阴虚。阳虚者滋阴,腰越来越痛,阴虚者补阳,腰越来越酸。通过望诊辨阴阳主要从四个方面看。

1、形体:阴虚形瘦,阳虚形胖。

2、舌象:阳虚舌质淡,舌形胖,苔白,苔厚;阴虚舌质红,舌形瘦,苔少,苔薄。

3、神情:阳虚气短,懒语,抑郁不欢;阴虚燥热不安。

4、寒热:阳虚怕冷,阴虚怕热;阳虚者出凉汗,阴虚者出热汗。

第一部分 五脏与六腑的表里关系

中医通常用“脏腑”来总称人体的内脏。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心外面有心包经)

六腑指: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

脏腑共同配合,五脏为主帅,六腑为辅佐,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功能。由此出现了物种表里关系:肝与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一、肝与胆

肝与胆互为表里。“肝主藏血”,肝有储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液”之说。肝气条达有升发疏泄的作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药材养生知识》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75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中药材养生知识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