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外景人像拍摄技巧
外景人像拍摄技巧
本人拍摄人像多年,由初期展览人像,菜街人像,到后来影会人像,到现在私影人像. 对人像摄影有少少体验,想和大家分享分享. 顺便可以收集大家意见,集思广益,对增进摄影技术十分有帮助.在这里我先提出初学者在拍摄,光线,构图和后制几个方面的经验,希望大家给点意见.
拍摄种类
展览会,菜街人像都不是练习的好地方和对象. 因为人多杂乱. 通常model只会照顾相熟的或记者的镜头,其它人要拍得好照片郄十分之困难. 更加不要说要求model做出某些动作给你拍照.
影会人像情形会较好一点,不过有些影会组织差,摄影师与model比例十分之大,加上每个model拍摄时间十分短,通常都只是半小时至一小时. 常常在当你已掌握了如何拍摄那位model的时候,就是结束的时候. 可以给你发挥的时间不多. 如果不幸遇着和某某人像大师(自称)或某某model fans同组,可以发挥的时间就更少,甚至基本没有得发挥.
私影则是最好的学习活动. 人数自己控制,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技术,又可以学习直接与model沟通. 是进步最大和最快的方法. 当然亦是最贵的方法.
光线
初拍人像宜找一些光线反差较少的地方拍摄. 由于背景和主体光线相差较少,曝光就较易掌握. 所以阴天和黄昏前都是不错的练习时间. 基本上用矩阵测光就可以应付大部份的场合. 可以把全部集中力放在构图上.
拍摄时最好放一块反光板在model面前,主要目的是为model眼珠加上眼睛光. 如没有反光板,可以用机顶闪灯. 利用hi-sync模式,就可以在大光圈情况下为model眼珠加上眼睛光. (在Nikon,hi-sync叫FP模式,要D200以上机种才有此功能)
构图
很多人拍摄人像时,都会把主体填满整个片幅. 这是一种构图技巧,但用多了便会沉闷,最后变成坏习惯. 不过主因可能是因为大部份的DSLR,观景器又细又
暗. 加上大部份DSLR都有焦距增值问题. 构图时就会很自然把主体置中放大(其实想缩小是比较困难). 对焦容易时构图又有信心点.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几个办法. 其一是改用全片幅DSLR或一些观景器较大较光的DSLR型号. 其二是找个光线充足的地方拍摄. 光线多了,对焦方便了,构图时便有信心把视线放宽一点.
构图宜多把主体偏离中间,初初拍摄时会觉得很不自然. 但事后观赏就会发现十分自然. 留多一点空间在主体以外的地方,尤其是model眼睛视线的前方. 基本的井字分割线就最易掌握.
构图最好让照片有距离和层次感,令相片看起来空间感强一点. 其中一种初学者最易掌握的就是景深. 初学宜拍摄大光圈人像. 易掌握,成功感会大些. 背景雾化,构图处理上只要留意颜色就可以. 再者,背景雾化之后,主体自自然然地突出于相片中,主题清晰,而背景又只得一堆软绵绵的颜色,这类照片就十分得女仕喜爱. 但不幸的是,大部份DSLR都有焦距增值的问题,焦距增值的后果就是景深同时增值. 在一般人像拍摄距离(1.5米至2米左右),一般人像视角下(50mm至85mm),采用f2.8至4光圈,效果已经十分好. 但在其它DSLR,景深被增加上一级至一级半. 要拍摄类似效果,就要采用f2至f2.8光圈才会有效. (Canon用家可以选择改用5D或以上的型号. 而Nikon用家则只可以选择采用较大光圈的镜头. 例如85mm f1.8或50mm f1.8) 请留意,这里讲的大光圈,是指影像的某程度化开了,不是只有不清晰这么简单. 这是必需要真的大光圈才能做到. 当然拍摄时要留意主体与背景的距离,太近的话,就算有大光圈也未必有化开的效果.
另一种让照片有距离和层次感的方法就是利用景深加景物. 例如利用长走廊,长栏杆,长楼梯,围墙等等. 这些都是初学者易掌握的方法. 看起来有远有近,有放射线又有聚焦点,空间感自自然然就表现出来. 再加上大光圈,远远的景物已经化得无形,如果背景有充足光线(例如树叶透光,对象反光),便会有光晕出现,十分好看.
构图其实是个人风格的表现,不过初学宜多采用不用构图技巧,从而找出自己个人风格.
后制
后制可以十分复杂. 初学宜先集中在三方面.
其一是基本的照片光暗对比. 外影拍摄,色温问题通常都不会有严重问题. (基本上大部份DSLR的自动白平衡已经没有大问题. 如果真的有大问题,那么极有可能是相机本身有问题.) 基本的调教知识人人都有. 我会建议初学者要留意Contrast和Saturation的调教. 将Contrast同Saturation推高点会有好的效果. 因为大部份DSLR影像层次都较菲林少,加上低反差拍摄,影像会比较平淡. 加大Contrast同Saturation可以将相片的灰调抹去,相片会变得清晰和艳丽.
其二是皮肤处理和柔焦效果. 对初学来说,其实柔焦效果的副作用就是皮肤处理. 初学的做法就是. (1). 先在原图上增加一Layer. (2)在新的Layer加上Gaussian Blur Filter, radius调教到4 (3)利用Mask,把眼耳口鼻眉和一些金属物品的Blur效果抹去. (4)最后再调教Blur Layer的Fill数值,令到Blur的效果看起来自然不夸张便完成.
其三是表装相片. 表装不是摄影技巧而是平面设计,不过没有好的装表就会严重影响作品presentation. 建议初学者采用简约的装表技巧,除非作品有特别主题,或者你是平面设计专家.
其它还有色调问题. 这是初学比较难掌握的技巧.
篇二:外景人像拍摄技巧
外景人像拍摄技巧
1. 驾驭照相机:使用相机就像踢足球一样;球星和业余爱好者的差距不在球的差别,而在于控球的双脚.
2.了解自动功能:当你真正掌握了照相机之后,就可以考虑使用自动功能了.
3.数码相机的缺陷:数码相机的功能还有很多技术上的缺陷,白平衡就是其中一个.
4.创作性使用白平衡:当然,我们可以制造性应用白平衡.
5.培植你的外景箱:没什么神秘的,但记住一条:多带一部相机.
6.为什么选景,怎样选景:选择合适的外景地,需要考虑成本,安全等因素,就近就是一个好主意.
7.人景交融:外景人像虽然是以人为主体,但是景色不仅仅是一个陪衬.
8.和谐的色调:再美的景色,如果不能和人物谐调,营造出和谐的气氛来,都是失败的.
9.广角来表现空间:在外景拍摄中,为了获得更加丰富的空间效果.广角的使用也非常广泛.
10.注重细节:唯有注重细节的选择和摆布,才能体现景的存在.
11.人和背景不能重叠:外景人像的大忌是人和背景的重叠.
12.人要完整:既然是人像,人在画面中就要完整.\
13.灵活地运用景深:可以在拍摄时运用不同的景深来实现不同的表现效果.
14.讲一个故事:外景人像可以借助故事情节来扩展拍摄的思路.
15.构图的原则是平衡:不要机械的使用:黄金分割点"让景物和陪衬体与主体人物相互应,这样就取得了一种动态的平衡.
16.构图的另一原则就是简洁:一幅画面不能出现很多重点,这样不仅会失去其应有的平衡,而且导致画面的凌乱,不知所云.
17.构图的第三个原则:一幅照片可以不只有一个构图,只要把握简洁和平衡的原则,多重的构图一样可以完美.
18.灵活的构图方法:创作时经常用非常大胆的,超越常规的构图方法.
19.一双贼眼,一双快手:把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记录下来,准备应用.
20.多使用几种反光板:反光板是拍外景人像必不可少的装备.
21.使用闪光灯:合理使用闪光灯,为外景拍摄增加了很多新的表现手法.
22.对脸部测光:一般情况下,应该对脸部进行测光,当然也有列外.
23.使用测光表:照相机本身的测光系统有它的育点和误区,使用测光表可以获得精确的曝光值,供你参考.
24.使用点测光:外景人像拍摄常常会用到相机的点测光功能.
25.使用曝光锁定:曝光锁定非常重要,通常可以有两种实现的方法:自动和手动.
26.使用不同的胶卷:尝试使用好几种胶卷,每一种都有可能带给你不同的感受.
27.躲避正午阳光的直射等等:外景人像拍摄应该选择合适的天气和时间.
28.放松模特的神经:自然本身就能激发灵感,轻松下来才能表现最好的状态.
29.总结经验才是成功之道: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学习.
篇三:7.4 人像外景拍摄7个小技巧
人像外景拍摄7个小技巧
拍摄人像照片,尤其是外景拍摄,不像在室内拍摄,可以控制灯光、背景等,喜欢如何布置,如何拍摄,都任由摄影人布置。对于外景拍摄来说,其中一个最大难题就是天气,对光线有极大影响,拍出来的气氛和效果都会和预先想像的不同!下面我们就解构一些外景拍摄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从控光和构图多方面实行见招拆招! 光篇 面向光源采光
在一些半室内、有盖或有大片玻璃窗的地方拍摄时,可以指示模特面向光源拍摄,更方便采光拍摄,然后可以在较暗的地方利用反光板替模特补光,让相片的光暗对比更自然。
荫下拍摄要小心阴影 摄影人亦要留意若站在树荫下拍摄,树叶的影子很容易投射在模特的脸上,形成有如「花面猫」的不理想的效果。
利用反光板减低反差
在阳光普照的日子或时段拍摄,例如夏天中午的时分拍摄,光线一般较硬和强烈,很容易会在模特的脸上造成很强的阴影,而且模特很容易因为光线太强而难于张开眼睛,表情会十分奇怪,摄影人不妨到一些有遮挡的地方拍摄,例如树荫下,摄影人更可以利用反光板,遮掉部份光线,甚至用上一些透光的遮光板,把光线扩散开,减低模特儿脸上的阴影,增加拍摄的弹性,不过就须要安排多一个帮手了。
利用反光板减低反差
在阳光普照的日子或时段拍摄,例如夏天中午的时分拍摄,光线一般较硬和强烈,很容易会在模特的脸上造成很强的阴影,而且模特很容易因为光线太强而难于张开眼睛,表情会十分奇怪,摄影人不妨到一些有遮挡的地方拍摄,例如树荫下,摄影人更可以利用反光板,遮掉部份光线,甚至用上一些透光的遮光板,把光线扩散开,减低模特儿脸上的阴影,增加拍摄的弹性,不过就须要安排多一个帮手了。
发光制造特别效果
很多时,若模特穿着深色的衣服拍摄,很容易与同样深色的背景分不开,最好当然是换个地方拍摄或者指示模特换成较浅色的衣装,摄影人亦可以在模特的正背后,以闪光灯面向镜头直打,摄影人大可以手动调校闪光灯输出,打出发光的效果,让模特与背景分离,突出模特。另外,更可以利用反光板为模特近距离的补光,减低阴影之馀,形成漂亮的眼神光,看起来更有精神。
《人物外景摄影技巧》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47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