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国庆节的由来100字
国庆节的由来100字
国庆节的由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1949年9月的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朱德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
国庆节节日意义:庆祝一个国家的成立和诞生。
国家象征: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功能体现: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基本特征:显示国家的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人民的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节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国庆感言100字
1949年10月1日,在这个非常具有历史性的日子里,那时候人们正在欢呼雀跃,大家都在奔走相告着这个对国家对人的重大消息,这就是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
在这一天里,每个中国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挡不住的笑颜。
曾经的耻辱,已经过去,现在,是新面貌,我们应当场起我们自信的头颅,仍然记
得毛泽东的那句发言词:“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是的,中国人站起来了,而且,中国人不仅要站起来,还要起走来,跑起来,在整个世界中变得强大起来,中国,我们的中国,将要在世界展露头脚了。
篇二:国庆节的由来200字
国庆节的由来200字
国庆节的来历是什么呢?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使得广场上30万多人沸腾了!这时,响亮的国歌声响了起来,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而且,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升旗仪式,这面红旗,和旭日一齐升起!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国庆假期安排
1998年起国庆节是中国大陆的“黄金周”假期。国庆的法定休假时间为3天,再将前后两个周末调整为一起休假,共计7天;中国大陆海外机构及企业则为3-7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为1日。
篇三:国庆节的由来简介
国庆节的由来简介
国庆节,也称国庆日、纪念日,是指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日,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或其他有重大意义的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日子里国家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典活动。在中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的10月1日。
国庆节来源介绍
国庆节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2]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委员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国庆节的由来100字》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309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