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经典语录 正文

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经典语录

2016-11-26 14:28:20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小说经典语录①

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她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是却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再见金华站》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何以笙箫默》

那时候的我还不明白,有一种平静,叫做死水微澜。——《何以笙箫默》

都市夜晚的五光十色斑驳地映在他身上,愈加显得他一身寂寥。——《何以笙箫默》

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我不愿意将就。——《何以笙箫默》

其实等待与时间无关,它是一种习惯,它自由生长,而他无力抵抗。——《何以笙箫默》

得成比目向辞死,只羡温言不羡仙。——《十年一品温如言》

除非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十年一品温如言》

不多不少,刚巧知道;不深不浅,恰是新知。——《十年一品温如言》

有些事,预见到,是一回事。若是,想要阻止,又是另外一回事。——《十年一品温如言》

雪色的阳光,抬眼看着他微笑起来,山水温柔,一如初见。——《十年一品温如言》

她以为自己只是离开了一个转身的距离,没想到却是一片恣肆的海。——《十年一品温如言》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虽然好听,却实在是天大的悲剧。尤其,只有一个人,妄想着天长地久。——《十年一品温如言》

留下的,是注定要留下的。而离开的,若是不想再见,也是注定要分离的。——《十年一品温如言》

一花一树,菩提树下,擦身而过,立定成佛,这一次,真的真的,我不认识你。——《十年一品温如言》

年轻的时候,我们也曾走失,还好,兜兜转转,原来你还在这里。——《原来你还在这里》

他说要是回到当初,他会爱我,可是谁都知道,没有人可以让时光倒流,所以他永远不会爱上我。——《原来你还在这里》

有时候理智叫我们做一些清醒正确的事,可感情偏偏逆道而行。——《原来你还在这里》 永远不要轻言等待,等待是多么奢侈的东西。电影里,只需镜头切换,字幕上出现几行小字---二十年以后。然后红颜白发,一切都有了结局,而现在的人生,三年五载,其中哪一秒不需要生生地捱,一辈子真长。——《原来你还在这里》

时间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能抚平一切,将心里好的或是坏的痕迹一刀刀刮去,只留下个面目模煳的疤痕,后来的她越来越少想起关于他的一切,最后连梦也梦不到了。——《原来你还在这里》

我只是遗憾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暂时忘记了我。——《我在回忆里等你》

七年都足以让一座城脱胎换骨,人心又岂会比城池更坚固?——《我在回忆里等你》

如果命运自有它的轨迹,人最大的幸运和所有勇气的来源不就是在开头的时候无法预知结局吗?——《我在回忆里等你》

生活就是这么回事,两个人同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未必会彼此喜欢,但迟早会彼此习惯。——《我在回忆里等你》

她要他说:我信你,我懂。而不是:我要你,我不在乎。——《我在回忆里等你》

你不介意吗?至少??我可以不在乎。——《我在回忆里等你》

最动人的誓言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我在回忆里等你》

纵使她的计策比他高明上无数倍又能如何?乞求爱的人费尽心机,不爱的人不需要任何手段,所以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她击溃。——《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月亮只有一夕如环,夕夕长如玦,何况是人?那就一辈子吧,大多数女人都没有嫁给最刻骨铭心的那一个,她得到了林静,并非不爱,何须伤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是我的,就是我的,走了的,只能说明他从来就没有属于过我。——《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可以为爱情死,其实爱情死不了人,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然后我们欲哭无泪,我们辗转反侧,我们久病成医,我们百炼成钢。你不是风儿,我也不是沙,再缠绵也到不了天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很多人,一旦错过了,就是陌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我再也没有遇到一个人,像他一样爱我如自己的生命。——《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如果我当初勇敢,结局是不是不一样。如果当时你坚持,回忆会不会不这样。——《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原来,爱一个人,由人由天,就是由不得自己。——《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世间最痛苦的事,就是眼睁睁看着朋友或亲人,在你面前一天天枯萎凋谢,你却无能无力。这样的创伤,终其一生不能痊愈。——《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用一段时光,换一次懂得。曾有一个人,你用尽所有痴狂,爱他一如生命。愿有一个人,让你收起铅华,用心陪他走过光阴。——《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原来一切早已注定,我认了命,反正怎么过,都是一生。——《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我的生命未了,唯一不愿留给你一道永恒的伤。此后似水流年,你会成为他人的美眷嫣然,轻浅一生安乐。 ——《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世界上只有两种可以称之为浪漫的情感:一种叫相濡以沫,另一种叫相忘于江湖;我们要做的是争取和最爱的人相濡以沫,和次爱的人相忘于江湖。——《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相爱的方式就像天际的烟花,当烟雨飘落时划出炫美的轨迹,再华美却只有一瞬间,风一吹,就散了,而生活就是生活,浪漫和激情永远不可以支撑爱情一辈子,还是在平平淡淡中相爱更加适合自己。——《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失眠往往让人痛苦不堪,因为在安静的夜里,面对黑夜无声的世界,人们往往比白天冷静得多,看事物也似乎更理性。冷静与理性之后,悲哀的发现,自己往往离事物的真相与本质会很近。这对习惯当鸵鸟的人们来说,意味着惊恐和不安。——《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人生最好的时候不是早,也不是晚,有些人你穷其一生也不会爱,有些人你一眼就爱上,恰好那个人也爱上你,那就是最好的时候,最巧的时候。——《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一夜繁花落尽,我将要远走天涯;送君心灯一盏,临别依依;从此相见不如怀念。——《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爱的世界里终会有幸福相随,爱的世界里终会有天长地久、相濡以沫。她在如斯的锦绣年华中遇见他,爱上他,然后决定于他相守。年华至此,圆满已无叹息。——《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为什么我默默的在你身边等待这么长时间,等过去的过去,等将来的将来,还是等不到你与我顾盼之间。——《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篇二:在路上的杰克·凯鲁亚克

在路上的杰克·凯鲁亚克

【漫谈“垮掉之王”】

我高一的时候读到《在路上》。

年轻时候,总有些对自由和理想主义的幻想,我那时也是如此,读 《在路上》 ,读横跨美国的旅行,读恣肆不羁的情感,觉得这样的生活多棒,这样“垮掉”多好。合上书页,也一同“想念迪安·莫里亚蒂”。

现在回想,大概是高中的学业太过压抑,涉世未深而理想过于丰满的缘故。其实是想逃离。未见识过现实也不愿面对现实,十几岁的年龄保有着最后的天真与妄想,试图遁逃到另一个世界去而已。

不过自那以后,我对于杰克·凯鲁亚克,对于“垮掉的一代”却兴趣不减, 《在路上》 之后,又接连捧读 《孤独旅者》 、 《达摩流浪者》 ,其后是艾伦·金斯堡的 《嚎叫》 ,等到大学,则是亨利·米勒的 《北回归线》 与 《南回归线》 ,以及威廉·巴勒斯的 《瘾君子》 、 《酷儿》 和 《裸体午餐》 。与此同时,随着认知的改变,也开始深入到“垮掉派”的研究中,细读了若干学术著作。现在,正尝试着写一写文章,吐露吐露心得。

不太恰当地说,读“垮掉的一代”——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也即文化运动——于我是一个着迷又袪魅的过程。一开始读的是文学,“蒙受”的是自由的感召与共鸣,后来观察的是现象,逐渐抽身而尝试去客观地研究。

但有点像艾伦·金斯堡描述他写作的要诀“最初的思绪,最好的思绪”一样,杰克·凯鲁亚克于我并不只是单纯的流派作家,也并非全然作为研究的文本。最初相遇的,也最难以忘怀,我只是想以我自认为舒服的方式,讲述一个人。

一般来讲,提起“垮掉的一代”,首推的人物便是杰克·凯鲁亚克,他被称作“垮掉之王”,甚至连“垮掉” (Beat) 这个词,也是他提出来的。

确切地说,在1944年,凯鲁亚克结识了艾伦·金斯堡和威廉·巴勒斯,前者尚在“嚎叫”的前夜,后者依旧对吸毒乐此不疲。4年之后,在与二人的小圈子解散、已经出版了第一部小说 《镇与城》 之后的1948年,凯鲁亚克将他以及周围的一批作家和诗人,称作“垮掉的一代” (The Beat Generation) 。金斯堡在后来的阐释中赋予了“Beat”五层含意,但凯鲁亚克则简洁地将“Beat”解释为“幸福” (由“节拍”引申而来) 。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意味着“困顿、潦倒、颓废”的“垮掉的一代”,其实并未“垮掉”,相反他们反身自问,消极避世地“垮掉”更像是解脱。

关于“垮掉的一代”诞生的背景,在之前的文章 《“垮掉的一代”与东方佛禅》 中已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所谓以政治、经济、文化为中心的分析法,只能考察客观现实的影响,而思想精神上、文学创作上、乃至于日常生活中,造就“垮掉的一代”的因素不一而足,是无法泛泛而论的。

艾伦·金斯堡自1955年在旧金山六画廊朗诵 《嚎叫》 以来,在“垮掉派”的年代信仰佛教,皈依密宗却研究禅宗,在嬉皮士的年代投身性解放游行、民权抗争和环保运动,在七十年代之后又转而偏向主流,作品还被授予美国国家图书奖,其间很难厘清何为承袭何为开创,只知是自由,是“垮掉”;

威廉·巴勒斯也是如此,他比凯鲁亚克和金斯堡都要年长,前半生都在吸毒

中度过,却研究禅宗而注重冥想,偏好文学创作,其作品甚至引发了法律诉讼,而他则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站上被告席的作家,后来在朋克年代被奉为“精神领袖”,“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对他仰慕至极......如此也很难以条条框框去限定、去分析;

再加之“垮掉的一代”成员复杂,从某种意义上讲还难以捉摸: “垮掉派教父”肯尼斯·雷克斯罗思属于“旧金山文艺复兴派”,而当时还没有“垮掉的一代”这种概念; “黑山诗派”曾与“垮掉派”发生过争执,之后又深受其影响; 至于更早的亨利·米勒,虽然被归于“垮掉派”作家,却并非“垮掉的一代”,他的作品独树一帜,更难以被归于特定的流派。

因而我并不想如手术刀般对凯鲁亚克进行学术上的精准“解剖”,也无法这样做。不同于其他“垮掉派”成员,凯鲁亚克一直是一个孤独者。将“垮掉的一代”此一概念与其捆绑,是我读过的很多文章容易犯的错,流于符号化的结果,就是造成刻板印象。

“垮掉的一代”确实影响颇巨。在文学上,是以战后第一支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著称,摆脱了20世纪以来包括南方小说和“迷惘的一代”在内现代主义小说的影响,虽然很多代表作读来缺少文学性,但因其地位却足以位列文学史。在文化上,“垮掉的一代”直接催生了嬉皮士运动 (性解放、佛禅信仰、公社文化) ,在现实层面对整个六十年代的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和环保运动,也施以了影响。以至于英国Moods文化、法国“五月风暴”、捷克“布拉格之春”,背后也或多或少显现出“垮掉”精神。

不过,抽离于“垮掉的一代”整体形象,杰克·凯鲁亚克当然需要另外聊聊。

就在1948年凯鲁亚克提出“The Beat Generation”之后,他开始写作 《在路上》 ,并在1951年4月2日到22日,用二十天时间在打字机上以120英尺长的打字纸,写出了 《在路上》 的初稿,他说自己消磨在路上的时间有7年,但用于写作那部小说的时间只有3个星期。这卷手稿后来被尼尔·卡萨迪烧毁了部分,但至今仍保存在纪念馆里。直到1957年, 《在路上》 最终出版。

在创作 《在路上》 期间,凯鲁亚克提出了“自发写作”方法。“自发写作”,即任由思绪流动,不事辞藻,不工结构,反情节,无主题,一切随性发挥。这种手法源流不止一处。我最开始读到,第一个想到的是“意识流”,后来研读其他著作,认识到凯鲁亚克还承袭了惠特曼的“自由体”诗歌的创作理念、爱默生提出的“超验主义”的直觉观和超现实主义旗手布勒东的“自动写作”。

前两者是美国文学的变革,一个是打破诗歌的写作规范,一个催生出人文主义精神。超现实主义则是欧洲文学/艺术革命的产物,布勒东深受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影响,提出了“自动写作”,简单来讲,就是不受理性控制的无意识写作手法。凯鲁亚克的 《在路上》 结构粗糙,也谈不上连贯的情节,确实符合他自己的定义,也明显看得出受到的影响,最好的证据就是那卷留下的手稿。

很多人将 《在路上》 奉为圭臬,运用许多理论切入文本深刻剖析。凯鲁亚克花了4年酝酿、7年创作、修改,最后用3个星期时间狂飙突般一气呵成,背后想要表达什么? 政治环境的压抑、信仰缺失的惶恐、对传统文化的反抗、还是对主流价值观的逆反?

我觉得是孤独和迷思。精神空虚造成的浑噩,在书中表现为一群年轻人放肆不羁的旅行、吸毒、酗酒、纵欲,反反复复的离开与回归,直至萨尔与迪安的诀别。即使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也无法逃脱苦闷和消极,那句“我想念迪安·莫里

亚蒂”背后,是难以言说的孤独。而更可怕的是,萨尔找不到出口。纵然在路上可以暂时忘却苦恼,然而这旅程一旦达到终点,留给每个人的仍旧是迷茫,即便在书中很多地方,凯鲁亚克都在论述信仰,但实际上留待解决的问题并没有改变: 在路上之后,各奔东西的人有该何去何从。

从1948年到1957年,除了 《在路上》 ,杰克·凯鲁亚克相继创作了小说 《达摩流浪者》 、 《科迪的幻象》 、 《萨克斯医生》 、 《地下人》 、 《特丽斯·苔莎》 、 《杰拉德的幻象》 、作品集 《玛吉·卡萨迪》 等,依循的仍是自传体/半自传体模式,探寻的也还是年轻一代精神上的归途。 《在路上》 留下的这个问题,成为凯鲁亚克之后几乎所有小说的母题。

1955年,艾伦·金斯堡在旧金山六画廊诗歌朗诵会公开朗诵长诗 《嚎叫》 ,标志着“垮掉的一代”正式迈入历史。西方文学界后来评价 《嚎叫》 : “T·S·艾略特的 《荒原》 之后,就是 《嚎叫》 。”1956年,旧金山那间孵化了众多“垮掉派”作家的“城市之光”书店,出版了金斯堡不朽的诗集 《嚎叫及其他》 。

而在此前的1953年,威廉·巴勒斯也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讲述自身吸毒经历的 《瘾君子》 。1959年,在金斯堡和凯鲁亚克的帮助下,又出版了其真正意义上的成名作 《裸体午餐》 。

《嚎叫》 、 《在路上》 和 《裸体午餐》 ,50年代后期“垮掉的一代”最重要的三位作家相继推出了各自的代表作。同一时期,以翻译中国唐代诗人寒山诗作而著名的加里·斯奈德、“垮掉派教父”肯尼斯·雷克斯罗思、后来与凯鲁亚克和金斯堡并称“垮掉派三驾马车”的格雷戈里·柯索、 《在路上》 中迪安的原型尼尔·卡萨迪等,也相继加入“垮掉派”,“垮掉的一代”作为一股文学潮流、一场文化运动迎来高潮。

而在这之后呢?60年代是嬉皮士的年代。嬉皮士继承“垮掉派”的风格,婴儿潮催生下的青年一辈,以全世代的叛逆更新了50年代少数作家诗人的小众圈层所定义的“垮掉”精神,性解放吸毒、摇滚乐、公社以及伴生的民权运动、女权运动,狂放而昭彰。

“垮掉派”领军人物金斯堡转而成为嬉皮士的精神领袖,活跃于各种嬉皮士集会、参与游行示威、挺身支持同性恋、与以鲍勃迪伦为代表的格林威治的摇滚歌手们频繁来往; 威廉·巴勒斯继续他那同性恋、吸毒和关于堕落与拯救的写作,并在60年代末期被奉为“朋克教父”,启迪了另一个时代; 加里·斯奈德淡出了“垮掉派”的视线转而潜心研究他的“生态禅学”,撰写了一系列颇具分量的学术著作; 格雷戈里·柯索和肯尼斯·雷克斯罗斯还在写诗,只是一个进入了大学教书,一个荣获了美国艺术文学奖,均归化于主流社会; 尼尔·卡萨迪在“垮掉派”中同样热衷嬉皮士运动,但一如 《在路上》 中的那个“迪安”,他的一生注定疯狂,最终在传奇的1968年,他因吸毒过量而英年早逝。

凯鲁亚克又在做什么? 这个“垮掉之王”厌恶嬉皮士,或者说,他以反对嬉皮士而“著称”。不同于同时代其他“垮掉派”或多或少赞同嬉皮士伸张民主与反战的态度,凯鲁亚克在政治上相当保守,他对于嬉皮士激进的反战游行和带动新左派掀起的民权运动嗤之以鼻,甚至也很少再参与“垮掉派”的活动,实际上他辜负了嬉皮士们对他的“期望”: 成为嬉皮士的旗手,成为60年代的符号。

他其实一直在写作,仍然“执着”于他自传体/半自传体的“自发写作”,而在孤独中找寻信仰、在迷茫中求得依靠的母题也始终未曾改变, 《孤独旅者》 、 《荒凉天使》 、 《科迪的幻象》 等著作先后出版,但那时他的读者已不再像

追捧 《在路上》 一样的热情,而不可避免将凯鲁亚克视作脱离时代而独自呓语的孤僻者。尤其是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回到了家乡洛威尔,更自我隔绝了与当时喧嚣的联系。

在这里,凯鲁亚克显现出了他人格的矛盾性和精神上始终存在的困境,如果要脱离消费主义主导的主流的文化及价值观,挽救失却的信仰,形如嬉皮士的反战、反传统、爱与和平的自由主义理想,难道不好? 其实直至今日,文学界学术界对于“垮掉的一代”的定义与评价仍存在分歧,尤其是在对杰克凯鲁亚克的解读上更是众说纷纭,同是“垮掉派”成员的约翰·霍尔姆斯就曾说过,“要了解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1969年10月21日,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结束两个月之后,杰克·凯鲁亚克因病去世。脱胎于“垮掉的一代”的嬉皮士及其创造的60年代,在伍德斯托克之后走向衰落,而最初的那位“垮掉派”的逝世,也成为“垮掉的一代”终结的开始——两种消逝,为两个时代做了最为悲伤的脚注。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仍希望,哪怕只有些许的可能,去参透贯穿杰克·凯鲁亚克精神世界的信仰之矛盾,以及他最后的心灵归宿。

至少在1944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认识卢西安·卡尔,艾伦·金斯堡和威廉·巴勒斯等人之前,凯鲁亚克还尚未萌发彻底的反传统思想,甚至可以这样说,他完全可能走上另一条道路。

杰克·凯鲁亚克出生于移民家庭,父母都是罗马天主教徒,这在新教信仰占绝对多数的美国,是个稍显特殊的存在。天主教繁复的教规和仪式以及传统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为凯鲁亚克的成长扎下保守的根基,幼年时哥哥的去世则让他一生都在思考生与死的问题,长大后之后,父亲工厂的破产又他进一步认识到了人生的残酷性,这一切都在将他塑造成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而非之后那位受到“垮掉派”和嬉皮士敬仰的离经叛道的主角,那位“垮掉之王”。但实际上正是这样的经历与潜在的身份认同,让凯鲁亚克终其一生都沉陷在精神上的困境中难以解脱。

当时的美国政治压抑、社会异化、信仰缺失、道德失范,更有膨胀的物欲碾压,战后年轻一代开始产生困惑和不满,试图逃离种种桎梏造成的困境,而其中一批年轻人在40年代末期,开始酝酿反叛。凯鲁亚克也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中试图改变,他性格腼腆,喜好看书,但尤其喜欢自由奔放的爵士乐,享受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换言之,许多青年都会有的爱好。而在1944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之后,这种原本可能只是稍微偏离传统的爱好,转变为一种适时的生活方式,以及无可扭转的叛变。

卢西安·卡尔在那个年代,在“垮掉派”的圈子当中是一个传奇人物,他被称作“兰波”,是众多“垮掉派”作家的崇敬对象和创作上的导师。他首先更新了凯鲁亚克的观念,两人之间产生了诸多共鸣与纠葛 (详情可参见电影 《杀死汝爱》 ) ,而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等人也深受其感染。只可惜后来因涉嫌杀人而入狱,令人遗憾地远离了“垮掉派”运动。不过在之后由凯鲁亚克、金斯堡和巴勒斯结成的更密切的圈子中,“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开始成熟,凯鲁亚克既受到二人的带动,
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经典语录》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20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