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 正文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

2016-11-22 18:15:31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孔子的教育思想(毕业论文)

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遍及世界,今天他是世界公认的大教育家。他将自己的毕生经历贡献给教育事业,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 教育目的 教育对象 因材施教 温故知新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孔子出身贫寒,没有资格进贵族学校接受教育,它完全依靠刻苦自学而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虽然生活贫苦,但15岁就“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不耻下问。为了求学足迹遍布鲁、卫、周等国。它不仅向师襄、郯子、苌弘、老子等人学习,还向社会底层的人物学习。因此乡人赞他“博学”。孔子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没有被统治者重用,于是,他就开始招收徒弟讲学,55岁时率弟子周游列国,一面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面讲学,68岁回国鲁国,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孔子在教育上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先是创办私学,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讲学,先后从事教育工作达40余年。他一生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教育工作,这是他获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条件。孔子收集整理了《》《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还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方面做了系统的论述,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事迹,他的弟子们都有记录,被编成《论语》,成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献。

(二)教育对象比较广泛

提倡“有教无类”所谓“有教则无类”,就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通过教育来消除差别,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构想。“有教无类”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教育对象,要一视同仁,不能按照人为标准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这是我国较早的教育平等思想的萌芽。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

“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教育目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作为伟大的教育家的孔子,是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性的。孔子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士,他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士成为他理想的人才,为新兴的社会力量找到政治的地位和保障,从而改善春秋以来“天下无道”的局面,以实现他的理想社会。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 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 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 在 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四)教学内容

总的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有三方面特点:其一,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他所要培养的是从政人才,不是从事农工的劳动者,他不强调掌握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他既没有手工业技术可传授,也没有农业技 术可传授。他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生产劳动,所以他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 樊迟要学种田、种菜,他当面拒绝。其二,偏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属于社会 历 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他虽不是无神论者,但对鬼神持存疑态度。他不谈“怪、力、乱、神”,不宣传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内容列 为教学科目,这种明智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其三,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 教学居于次要地位。

(五)教育特点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这一术语是宋代朱熹在总结孔子的教学方法时提出来的。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成功地把因材施教的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教育的成功也代表了他教育理念的成功。在《论语》中,孔子因材施教的事例很多。如: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冉有畏缩不前,故鼓励他前进;子路好胜过人,故抑而退之. 颜渊、仲弓、司马牛和樊迟都向孔子问仁,孔子作了不同

的回答: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孔子区别受教育者的才智高低进行不同的传授,“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在孔门弟子中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自汉代起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樊迟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含义,平时生活严肃庄重,处理事情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心诚意。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解答也深浅不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从因材施教的倡导实施到变为教学思想工作,再到明末清初的教育家对其充实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成为贯穿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当时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水,在教学势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再在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难到易;能进取譬,推己及人;叩起两端,功乎异端。

3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的根本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识求知的唯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止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偏重古代文化,政治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 他还提出“多问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他要求学生说话要谨慎些,做事要勤快些,应当更重视实践。由学而思而行,这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六)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为后世的教师树立了三个方面的典范: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

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温习已学过的知识,而且要有新的见解和和体会,吸收新成果,站在学术发展的最前沿,才能做一个称职的好老师。在此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所讲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之意义:一是对教师而言。为了教育好学生,就应该不断的学习,获得新知。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典型的终身教育思想。作为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私学教师,孔子也正是这样做的,他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开始,孜孜以求,一生苦学乐学不辍,甚至到了晚年年老体衰仍然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皓首穷经的精神,整理“六经”,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二是对学生而言。教师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并不知疲倦的为其工作。有的弟子怀疑孔子对他们有所保留,即“隐其学”,孔子马上解释道:“二三子以为我有隐乎?吾无隐乎尔,五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这种毫无保留的“无隱”精神,完全出自他对学生的无限热爱和一片赤诚。孔子所提倡的身体力行的这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堪称“万世师表”,后世楷模。

2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

3教学相长。讲到古代的师生关系,人们总会提到师道尊严。认为师生之间壁垒森严,老师十分威严,动不动斥责或施之于棍棒,甚至有人还把孔子作为提倡师道尊严的第一人。事实上,孔子对学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也很民主,常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教学相长一词虽语出《学记》,而《学记》主要是记载和总结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教学经验的。因此,也可以说教学相长是孔子与弟子之间真实情况的写照。《论语》中关于孔子教学情况记录中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言志的事例。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平和地对学生说,“我年纪大了,不会再去从政了。平时都说没有人了解你们,假若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想干什么?”子路抢先发言,然后其他弟子一一作答。最后到了曾皙,曾皙说:我与他们三位的志向不同。暮春三月,与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谈论谈论学问,唱唱歌,跳跳舞,岂不快哉。公西华请孔子评论一下,孔子说:只不过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他不但没有批评曾皙这种休闲的生活态度,反而觉得对自己启发很大,赞同和向往这种教书育人,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孔子与学生相处是十分随意,气氛轻松。学生可以一边听同学和老师对话,一边可以自己演奏音乐,自得自乐。孔子既不强求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又乐于接受吸收学生的正确见解,从善如流。正因为如此,学生可以与老师大胆交流,畅所欲言,为教学相长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七) 结语

孔子在世时,只不过是一个学派创始人、是一个老师。孔子死后,甚至还有人贬低他。鲁国大夫孙武叔就曾对人说:孔子的本事不如他的学生子贡。具体说,孔子勇不如子路,智不如冉有,辨不如子贡,仁不如颜回。但孔子的学生并不认为如此,他的弟子有若称赞孔子是出类拔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曾被孔子严厉批评的宰我颂扬孔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甚至还把贬低孔子的人称之为未登堂入室的门外汉。尽管孔子的学生对孔子顶礼膜拜,对当时社会只是把孔子作为一个“布衣”而已。孔子时来运转是在死后数百年后的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孔氏,罢黜百家”,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从此,孔子被历代统治者追捧,每有加封。从汉代的素王、唐代的文宣王、宋代的至圣先师、元代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及到清代康熙王帝的“万世师表”。从孔子一生的贡献而言,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创立儒家学派,形成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学思想,整理编写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作为教学内容,弟子三千,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材。特别是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师精神,在中国教育发展史是上,代代相传,光照千秋。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2] 《论语》

[3]《史记,孔子世家》

篇二: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主要表现在:“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启示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39章注:本文所引《论语》均在参考文献(1)里,以下不再叙述。)[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述而》第7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6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25章)。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心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8章)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是叫狂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雍也》第21章)孔子指出,在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人的才智高下有别,如何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完善学生的德业修养,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根据这一原则,孔子深入了解弟子们的不同的兴趣、智力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如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22章)同时孔子不仅要求学生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15章),而且要求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复也。”(《述而》第8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孔子还强调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这些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文体和解决文体无疑是有效和科学的。这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而这两种教育方法的提出,又触及了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从地域上讲,有来自鲁国的,也有来自卫国、宋国、吴国、楚国、秦国;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但更多的是平民出身;从智力上讲,有头脑比较聪明的,也有头脑比较迟钝,等等。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是体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公正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只有公正的培养目标,而没有公正的培养过程,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和平等。培养过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视同仁、爱无有差好坏之分。在对待学生个体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904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论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