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聆听王敏勤教授报告会心得体会5篇 正文 本文移动端:聆听王敏勤教授报告会心得体会5篇

聆听王敏勤教授报告会心得体会5篇

2019-09-17 14:49:0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聆听王敏勤教授报告会心得体会

  9月12日我们用一整天的时间聆听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长王敏勤教授专题讲座,王教授分别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新高考,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和微观的角度讲述了答题技巧,听后受益匪浅。下面我们就王教授谈到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王教授讲到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是:一个设想、两个支点、三个途径、四个问题和五个环节。

  一个设想就是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实行了很多年,但很多地方都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尽管从形式上似乎脱离了“应试”的外衣,但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上来看,依旧摆脱不了“分数棒”的影响,所以王老师在报告中提出要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实实在在的减轻学生的负担,逐步做到课前无预习、课后无复习的高效局面。

  要想实现这个实现必须有两个支点,其中之一是教师要对课堂标准和教材有深刻的把握,之二则是培养学生有效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这两个支点则要依靠三个途径来实现:首先是“说教材”的活动,其次是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再次就是“课例分析”。无论是哪个途径,我们以前其实都已经接触过。甚至是研究过,但通过王老师的具体分析,使我们对实现这一设想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当然还得考虑四个问题,分别是:目标问题、效率问题、方法问题和达标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在设计前必须认真考虑这四个问题,然后依据五个环节来完成我们之前的设计。这五个环节是:单元导入、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变式练习、扩展提高;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这五大方略中,尤以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深刻把握重要,教师如果对课程标准和教材不够熟悉,那么他的教学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冲乱撞,所以要想综合运用这五大方略,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我以为最根本的问题是首先得对我们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具体来说有以下做法:

  1、我们要想把握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掌握学科教材的整体排编,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短时间内肯定无法完成,这就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把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作为自己首要的业务内容,坚持每天看一点,每周、月看一点,在阅读和了解的过程中与自己、他人的教学过程进行比对结合,使自己的了解更为细致和深入。

  2、可以先对本册教材相对的内容和课程标准进行分析,把自己的分析融入所教的课时中,再扩展到其他内容,这样对整体的结构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现在的教材都是都是呈螺旋分布的状态,我们可以教到哪、看到哪、学到哪。

  3、以学校或教研组单位定期召开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讨会,借研讨会的形式使教师更进一步学习和了解。还可以以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展开研讨。

  4、借助网络,在网络上积极搜索相关的资料,比如课程标准解读之类的内容,以加深对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熟悉。


王敏勤教授报告学习心得

  9月12日,我们有幸听了王敏勤教授的专家报告,感触颇深。

  态度决定高度。讲座中,王教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课程标准?几分钟后王教授给出示了答案。老师们每天都在谈课标,说课标,可是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课标。我们总是想当然,并不真正理解其实质,也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甚至是不假思索。如此态度之下,毫无高度可言!

  怎样说教材?王教授指出了当前说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目标重视不够;说内容标准不够具体;对材料意图重视不够;教学建议和评价不完整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王教授作出了分析:说课程目标;说内容标准;说特点和结构;说教学建议;说评价建议;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等。

  说教材已经不是新兴的辅教手段,而是作为教师的达标检测提到课改的日程上来,我们应更加积极地学习和进步。

  抓住学生的志趣。王教授一句话点出了教育的本质,减负并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可一旦形成了“志趣”,学习就成了“挡不住的诱惑”。学生目前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没有学习的“志”和“趣”。这就是需要我们下功夫的地方。教师如何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如何把抽象知识具体化,如何点拨,如何评价,这些解决好,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率。

  教育是个大熔炉,要么变成钢,要么变成渣。没有资历,要有进取的态度;没有成绩,要有奋斗的决心;没有战略,要有成长的希望!王教授的报告,如重锤一击,使我豁然开朗。相信,如沐春风的我,会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涯中,绽放出一个个绚丽而夺目的硕果!

  致谢王敏勤教授!


王敏勤教授报告学习心得

  听了王敏勤教授的报告,我受益匪浅,现将化学学习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

  一、勤于预习、善于听课做笔记。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课前一定要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这样带着疑问、难点,听课的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高中化学内容比较多,知识比较零散,老师在讲课时,着重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讲授。因此大家要仔细听课真做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进行课后复习,掌握重点,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预防上课时“走神”。不过在记笔记时,要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二、常复习,多记忆。

  课后应及时复习,认真做好作业,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复习可采用课后复习、周后复习、单元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等。复习的方法有复述、默写、做练习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化学有很多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掌握的元素周期表,还有许多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识。这些内容都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它们多为学习化学的基础,若不能熟记,便会感到在“化学王国里”行走困难。要牢记化学的各个名词,定义,并且要仔细加以区分。常见的化学反应是必须牢记的,要会默写,条件(加热、光照、催化剂,箭头逆,不可逆都需要注意,反应过程的现象就不用说了,重要的都得记住。化学中的公式,就像记数学公式那样把它理解,记住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注意变通。

  三、吃透课本,联系实际。

  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为此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一些图表、资料及选学内容。化学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应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化学,体味化学,这样就能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四、重视实验,培养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每一次分组实验,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装置以及实验原理、步骤、现象和注意事项,都必须弄清、记熟。

  五、准备好两个笔记本。

  一个“错题本”专记自己在练习、作业、考试中的错题,分析出错的原因记下正确和好的解法。另一个“好题本”对于一些好题,好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解题规律记下来,在考前看一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其实学好任何科目,不做题都是空的,化学一定要刷题,关于刷题,再推荐一套书:高考必刷题。哪里薄弱就刷哪里,如果你永远只是做你会做的,那么你的成绩永远提不上去。


王敏勤教授报告学习心得

  经过一天的认真学习,谆谆教诲还在耳畔,如坐春风,收获良多。我对语文的认识更深刻了,对语文新课标的了解更清楚了,对全国卷语文高考题的变化理解更深入了,使我认识到必须深深反思,2020年的新高考我们如何做得更好。

  作为新高考的第二批试点省份,2020年高考将是新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仍使用全国卷,不分文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使用山东卷,每卷100分,时间90分钟,各科的组合不同,高考的时间战线将拉长。高考是指挥棒,题型和考查形式的变化,势必带来课堂和课本知识的改变。我们借鉴上海和浙江的高考改革经验,积极做出应对,尽量少走弯路。没有王教授的悉心讲解,我们怎能对新高考了解得如此透彻,怎能高屋建瓴第应对新高考和了解国家的新高考政策,并积极地做出复习策略的改变。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不仅仅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传播正能量,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有责任、有理想、有担当、有国家意识的新青年。香港暴乱实际是教育的失败,我们要引以为戒。我们要多进行正能量的传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崇拜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却不知为国默默奉献、鞠躬尽瘁的科学家,中国社会的悲哀,中国教育的悲哀,我们应该深深反思。

  新高考讲求“两依据”“一参考”, “两依据”即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普通高中考试成绩,两个成绩是可见的,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认为唯分数是最公平的的,支持“两依据”。可是,“一参考”,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是考试,不是成绩,百姓并不买账,新高考的改革之路注定是崎岖而多波折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新高考给学校的走班制带来了考验,教师资源、教室资源的不足暴露无遗,学生选科的杂乱性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新高考也给高校的人才选拔与录取工作带来了困难,选择面变窄,程序更复杂,这都是考验。

  2020年高考,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尽量多研究高考,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些。

  听取了王教授的听课评课报告,对语文课特别是古诗文课的教学又有了深刻的认识,必须重视学生的朗读、背诵,古诗文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喜欢读、喜欢背诵,在读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引领学生去全方位地品读诗文。新课改后,每课后思考题都引导学生学到了什么,与现实社会的关联,关注社会与现实。

  总之,听取王敏勤教授的报告,让我受益匪浅。不能一心只教语文课,两耳不闻天下事,要研究国家的高考政策,洞察高考的变化,及时作出复习策略的改变。


王敏勤教授报告学习心得

  在学校董事会、校委会领导的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王敏勤专家教授的报考会。同时认真聆听了王教授的《新高考,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会》为主题的讲座,本次讲座涉及一系列高考改革如何做所面临的问题和操作层面上的做法。可以说,非常实用,启发性和指导性很强。通过此次学习,加上自己教学的感悟,我有以下几点教学感想,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是教师观念提升的途径。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提上日程,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将教育教学方式与时俱进。《课程标准》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生的促进者、组织者,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学为中心”。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的条件。

  二、学会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教育回归生活。

  结合王教授的内容和我个人的理解,我想对于学生了解,回归生活,应该就是要时刻和学生保持亲密的关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完成与学生心灵的交流,促进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了解,做到真正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

  三、(1)理念到跟上,对改革的认识,对学科的定位认识,对教师的职业认识等。

  (2)行动要有引领。起示范作用、带领作用、培训者作用等。

  (3)素质要提高。课程的整合与安排、知识的广厚度与难易度的把握、生涯规划的指导。

  在新时代、新事物、新信息、新改革不断涌现的今天,教师的教育教学要面向新高考,研究《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准确把握教育教学的核心,努力做到与时俱进。不管是出于“为了使我们安身立命的工作得以有长久的保障”的现实主义想法,还是出于“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一种幸福”的理想主义的想法,我们都应该不断充实、丰盈自己,与时俱进,做一个勇敢的教育教学战线的弄潮儿!

  王敏勤教授报告学习心得

  王敏勤教授报告心得体会一天的报告听下来,受益匪浅,感慨颇多,尤其对新课标的理解方面,对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方向。对高考命题的理念变化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认识,于思维的提升。

  作为新高考的第二批试点省份,2020年高考得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语数外仍将使用全国卷,不分文理,物化生政史地,使用山东命题卷,各科组合呈现,高考的战线将被拉长,这时社会,学校,家长老师,班主任,来说都将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们山东省要早做打算,精心预算,三年早知道原则,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安心,让学校省心。及时通读各科规章制度,政策,让政策深入人心。

  做为新时期的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新高考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我们视野开阔,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棒。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脱备了过去的识记模板式,去套路化,去模板化,文无定法,在更灵活和更广阔的大视野,大背景下去考察语文能力,所以倒逼老师们要求及时跟进,努力充电。现在已经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区别了。教师要做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需求。当然,也需要有像汪洋恣肆的大江大河的那样各师大家出现,给高中教育学带来质的飞跃。

  王教授的报告,带来了新知识,新思维,新理念。新的认识让我们开拓了眼界,新的思维拓展了我们的知识纬度,新理念提升了我们的教材熟识度。尤其是说教材部分,教材的编排理念讲得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获益良多。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以王教授的报告为契机,努力把新思想,新理念带入课堂。学为所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习题评测,课后小结,争取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聆听王敏勤教授报告会心得体会5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9823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