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艰苦奋斗方面的问题 正文 本文移动端:艰苦奋斗方面的问题

艰苦奋斗方面的问题

2016-11-07 09:37:2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艰苦奋斗心得体会

艰苦奋斗心得体会

x月xx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在20xx年支部书记、支部党员培训班上,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题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创造xx建设新辉煌》的主题党课。郭董事长的讲话,思想深邃、观点精辟、见解独到,既有对几代领导人艰苦奋斗精神的回顾,又不乏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全面总结和思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公司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准确把握艰苦奋斗精神的丰富内涵,牢固树立克难攻坚、积极进取的工作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快又好推进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通过认真学习董事长讲话,我对艰苦奋斗精神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党以艰苦奋斗而兴,国以艰苦奋斗而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贯倡导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并带头身体力行。抗日战争期间,美国记者斯诺正是从毛泽东居住简陋窑洞,周恩来睡土炕,彭德怀穿缴获的降落伞缝制的背心等平凡小事上,洞察出共产党人艰

苦奋斗的伟大力量,感慨地称之为“东方魔力”,并以此推断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深刻分析全国胜利后党面临的新形势、新考验,高瞻远瞩地向全党同志敲响了警钟,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需要明确当今时代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当今时代倡导艰苦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个人来说,时代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若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时代所抛弃,就需要摒弃因遁守旧、固步自封的旧思想,树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新观念,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对社会来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歪风盛行,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纠正不正之风,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氛围;对国家来说,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后虽然各方面都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但和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国家持续发展和繁荣昌盛的保障。

通过这次党课学习,结合公司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常怀忧患之心的重要表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警世名言,至今仍然启迪着我们。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无从屹立于世;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企业,何来基业常青。

(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能不能始终保持并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这对公司可持续发展而言,既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种必然的要求。

(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推动公司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公司成立以来,从初成立到现在的初现规模,走上科学发展之路,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很好地发扬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从现在到“十二五”末是公司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xxxx建设中,工作压力会更大,任务会更艰巨,只有继续艰苦奋斗,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根本是要牢记历史的重托和肩负的使命,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唯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思想上真正扎根、在行动上自觉体现。

(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落脚点是紧紧抓住科学发展不松劲,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我们必须增

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艰苦奋斗的精神贯彻落实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去。

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只是领导干部的事情,更是需要全体干部员工共同发扬的一种精神。要组织、动员全体员工认识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是号召大家过清教徒式的生活,不是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只有通过今天的艰苦奋斗,才能换来明天的更好的幸福生活。

“慎乃俭德,惟怀永固”。通过这次党课学习,我们要切实增强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危机感、紧迫感,要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让艰苦奋斗成为习惯,不断用创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奋力开创xxxx事业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省会乃至全省人民的辉煌业绩。

(综合管理部)

篇二:艰苦奋斗心得体会

艰苦奋斗心得体会

新世纪阶段,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就必须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体现先进性的政治本色,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需要始终保持的精神状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析新阶段,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刻,我们面临着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艰巨任务。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各谐社会,无一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在当代中国,我们能不能完成这样的艰巨任务,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是我们党在人民心中是不是具有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但是,完成这样的艰巨任务,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其复杂程度、难度都是空前的,没有全党同志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没有全党同志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不可能做到的。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不能指望他人的施舍,只能依靠我们去奋斗,去创造,只能通过我们党的先进性,团结动员人民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一不需要我们励精图治;我们应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无一不需要我们竭尽全力;我们深化改革,闯过难关,协调理顺利益关系,化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复杂矛盾,无一不需要我们呕心沥血;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我们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难题,无一不需要我们奋发努力。而人民群众在今天看我们的党是不是先进,主要是看我们的党在解决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的努力程度和解决程度,就是我们的党员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是励精图治、艰苦努力,是不是为了解除他们的痛苦鞠躬尽瘁、无私奉献,是不是在是常生活中艰苦朴素、廉洁自律,也就是看我们的党是不是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作风。所以说,在新世纪,我们党要继续保持先进性,完成党在新世纪肩负的实现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三大历史使命,就必须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进一步民扬光大,将其作为全党同志始终坚持的建国方针。

艰苦奋斗心得体会(2):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我们不断开拓进取、推动公司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在极其艰巨而伟大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我们党正是依靠艰苦奋斗立身起家、发展壮大、成就伟业。毛泽东、邓小平、xx三代领导核心和xx对艰苦奋斗进行了精辟论述,如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广大党员和干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永不停步地前进,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也是我们党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等等。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总书记关于坚持艰苦奋斗的论述,语重心长、寓意深刻。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正是认真领会、切实贯彻艰苦奋斗精神,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精心指导和南方电网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在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中创造了电网抢修复电的世界奇迹,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取得了不凡经营业绩,在百年不遇的旱灾中做到了哪里有水源、哪里就有电源,在当前抗洪抢险救灾中做到勇往直前、抗洪保电,赢得了贵州人民的赞誉与尊敬。

当前,公司创先争优活动暨艰苦奋斗作风教育月活动正深入推进。我们要增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紧紧围绕创先争优促三好主题,抓住保安全、优电网、添绿色、强基础、重和谐五个关键环节,坚持广泛深入开展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让艰苦奋斗成为习惯,勤俭办企业、节俭办一切事情,落实好南网公司各项发展战略,实现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目标,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让艰苦奋斗成为习惯,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做好表率。公司所属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各项规定,坚决执行中央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坚决执行南方电网公司的规章制度,严格做到五讲五不讲。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自觉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牢记使命、励精图治、精打细算、奋发有为。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做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模范,带动员工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使之真正成为公司的文化传统和员工的行为习惯。

慎乃俭德,惟怀永图。我们要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让艰苦奋斗成为习惯,并努力形成一套有利于引导干部员工长期艰苦奋斗的激励机制,不断用创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奋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推动公司科学发展。

篇三:关于艰苦奋斗的哲学思考

关于艰苦奋斗的哲学思考

刘长明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知难而上、坚韧不拔、不畏劳苦、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本文通过对艰苦奋斗价值取向的深入哲学思考,把艰苦奋斗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进而使艰苦奋斗精神在更高层次上得以弘扬。

一、艰苦奋斗的唯物论证明

艰苦奋斗精神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一致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无限多样的,但又是统一的。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得出这一结论与人们的艰苦努力是分不开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既然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这就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要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脚踏实地地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而不是不假思索,毫不费力地求助于神灵和信仰。这样,才能攻克未知世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堡垒。 艰苦奋斗作为系统,既体现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又蕴含了意识的反作用,唯物论和辩证法在这里实现了高度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巨大反作用。既然物质决定意识,我们就应一切从实际出发,高度重视物质的决定作用。艰苦奋斗作为一种人类意识是能动的主体对被动的客体的真实反映,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必然态势。因为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得在优化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断地提高索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而有效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支柱往往是积极进取的艰苦奋斗意识。同时,艰苦奋斗一旦作为群体意识而被崇尚,又必然以其强大的推动力反作用于客体。这里,艰苦奋斗精神通过武装人们的头脑,支配人们的行动,进而使人们的实践活动根本区别于被动的、机械的、本能的生物性运动而变成真正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艰苦奋斗精神,获得了新质的主体必然会以其自身的改变使客体作出相应的改变,如促使我国经济跃进到新的质态。这里,在艰苦奋斗系统中,唯物论和辩证法实现了高度的统一。 艰苦奋斗是认识和利用规律,引导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决定性环节。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类不是规律的奴隶,而是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自己造福。无数事实证明,要认识客观规律,没有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不付出艰苦的劳动,是根本不可能的。认识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客观规律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就是按照客观规律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依据现有条件,创造新的条件,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这些都是人们艰苦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时间和空间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的原理要求人们强化艰苦奋斗意识。整个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但物质存在的各种具体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上又都是有限的。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时间和空间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统一的原理,对我们工作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既然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因此,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进程是没有止境的,要永不停步,锲而不舍,奋发向前。宇宙之恢宏,粒子之微妙,有待于我们去探索。既然具体事物在时间与空间上是有限的,因此,人们一定要合理安排和使用时间和空间,使其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更大的效用。由于时间具有一去不复返性,所以,它对我们是一种特殊的、宝贵的资源。既然空间是有限的,我们就应当善待生

存空间,保护环境,优化生态。

从广义上说,艰苦奋斗意识与人类共始终。劳动不但创造了人本身,而且还完善了人本身。正是在长期的艰苦劳动中,人类才得以生存下来并逐渐臻于完善。没有劳动,也就没有人,而与劳动相伴生的,必然是强烈的艰苦奋斗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艰苦奋斗意识与人类及人类的社会实践共始终。在原始社会里,人们为了生存,需要抵御猛兽的侵袭,要与自然灾害搏斗;在人剥削人的社会里,少数人的享乐建立在大多数人流血流汗、终日劳作的基础上,如离开大多数人的辛勤劳动,社会何以存在和发展?今天,我们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要艰苦奋斗,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未来的社会里,为了使人类获得全面解放,实现充分自由,也必须艰苦创业,永不停息地向未知的领域开进。否则,人类就要蜕化。

总之,人类历史的任何一点进步,都是艰苦奋斗的结果。艰苦奋斗有着坚实的唯物论基础,只有把艰苦奋斗的国民意识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之上,才能体现艰苦奋斗意识系统的现实性、客观性特点。

二、艰苦奋斗精神还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艰苦奋斗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艰苦奋斗,作为人类解决矛盾的一种坚定意志,也和矛盾一样是普遍存在的。艰苦奋斗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看,艰苦奋斗精神无处不在,即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一切领域。既然矛盾无处不在,既然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每一个方面都存在着矛盾,而矛盾是复杂的,那么,我们在分析和努力解决这些矛盾的时候,就必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其二,艰苦奋斗精神无时不有,即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原始社会里,原始人靠艰苦奋斗,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事采集、狩猎、捕捞等生产劳动,从自然界获取仅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生活资料;解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也必须艰苦奋斗;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有矛盾,如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另外,还有大量的次要矛盾。诸多的矛盾,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又怎么能解决呢?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虽然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但仍然有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的矛盾,若丢掉了艰苦奋斗传统,矛盾何以解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若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

人们往往在科学技术没有充分发展、生产力水平不高的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比较重视艰苦奋斗教育,但在科学技术大发展、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生活条件好转的情况下,就极易忽视这方面的教育,甚至把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与艰苦奋斗对立起来,认为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追求高消费,贪图安逸,认为艰苦奋斗是过去的事,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不是凭借体力劳动,而是主要靠脑力劳动发展生产力了。好像只有体力劳动才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而脑力劳动就不需要似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作为改造世界的两种基本形式,都需要它的支出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科学技术尚未充分发展、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时代,譬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主要是通过支付体力劳动来实现的,这当然离不开艰苦奋斗;在科学技术充分发展、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时代,譬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主要是依靠脑力劳动或物化的智力来实现的。很明显,离开了艰苦奋斗,刻苦研读,能掌握高深的、复杂的系统科学技术知识吗?可以肯定地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艰苦奋斗的结果。既然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要求看,艰苦奋斗精神无处不在,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我们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既然艰苦奋斗精神应该无时不有,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我们就应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艰苦奋斗的特殊性和相对性。虽然按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要求看,艰苦奋斗精神具有普遍性,但艰苦奋斗总是具体的、历史的。由于不同的事物具有不

同的矛盾以及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艰苦奋斗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历史阶段上也必然具有不同的形式、内容和要求。这就是说,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艰苦奋斗的特殊性和相对性。艰苦奋斗的特殊性和相对性有如下两方面意义:其一,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领域,艰苦奋斗具有不同的特点。石油工业企业一线工人的艰苦奋斗,表现在他们风餐露宿,不怕严寒酷暑,为国家雪中送炭,担当起输送能源的重担,以苦为乐;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兢兢业业,争分夺秒,刻苦钻研,奋力拼搏,是青年学生们艰苦奋斗的特点。其二,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历史阶段上,艰苦奋斗也各有不同的特点。原始人的艰苦奋斗,表现在为了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用十分简陋的工具从自然界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在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尚未充分发展的时代,人们为了得到越来越多的生活资料,一年到头,风雨无阻,起早贪黑,终月劳作,在缓慢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进行简单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艰苦奋斗的特殊性和相对性原理告诉我们,人们奋斗的行为结构和艰苦程度是多层次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逐渐获得解放,奋斗、创业的艰苦程度将不断减轻,但奋斗的内涵将不断丰富。

艰苦奋斗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度。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界限,进行艰苦奋斗也不例外。在艰苦奋斗的理论与实践中,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中心任务提出艰苦奋斗的具体要求、模式、目标。生产力发展与消费应当成正比。任何突破生产力承受力、超越临界点的做法都将导致社会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紊乱乃至生态环境的破坏。

艰苦奋斗是改革中新事物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强大动力源。20多年的改革,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而失误的重要原因在于人们把改革看得过于容易,忽视了艰苦奋斗精神对改革的重大促进作用。明确艰苦奋斗对改革的重大促进作用,对于坚持改革、深化改革都有深远的意义。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本身就是艰苦奋斗的过程。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实质上是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新事物会不断出现,而新事物的成长总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一方面是因为作为新事物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人们没有经验,刚刚出台的改革政策、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就有一个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另一方面,封建残余和形形色色腐朽思想的影响,都是改革的强大阻力。改革实践证明,不坚持艰苦奋斗,就不能坚持改革。其次,改革难,深化改革更难。改革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单层面到全方位,难度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三、艰苦奋斗的认识论意义

艰苦奋斗是实现两次飞跃的决定性环节。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实践的过程就是人们艰苦奋斗的过程,人类认识就是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艰苦奋斗是认识产生过程中两次飞跃得以实现的决定性环节。人们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不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实现这个飞跃要有一定的条件,而创造这些条件需要艰苦奋斗。第一,要实现第一次飞跃,必须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而这样的感性材料不经过艰苦奋斗就无法获得。第二,要实现第一次飞跃,必须用科学方法进行思考,对感性材料进行改造制作,而思考和制作感性材料本身就是艰苦奋斗的过程。思想上的懒汉是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敌人。艰苦奋斗对实现第二次飞跃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实现的,必须艰苦奋斗。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中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此间,千百万人赴汤蹈火,艰苦奋斗,方才使社会主义由一个"幽灵"变成现实。

认识无限发展的机制存在于也只能存在于艰苦奋斗中。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生产中许多重大技术革新和新产品试制,大都不是一下子成功的,而是经历几次、几十次乃至上百次的奋斗、试验才能获

得成功;正是在"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的痛苦历程中,正是在革命先驱的不懈奋斗中,才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今天,我国经济建设的规律,还有待于我们去反复探索。人类认识规律告诉我们,不能停留在已有的认识中,而要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认识和再认识。因为人类认识无限发展的机制存在于也只能存在于艰苦奋斗的实践中。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离不开艰苦奋斗,坚持真理更需要有理论上的勇气和实践上的艰苦奋斗。这早已为历史所证明。

四、艰苦奋斗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致性

坚持艰苦奋斗,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反之,就会滑向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肯定了这一点,也就承认了艰苦奋斗对社会发展的强大原动力;否认了这一点,就必然否认艰苦奋斗,从而滑向历史唯心主义。对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艰苦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类社会。古猿是怎样变成人的?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社会。这样,我们就"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254页。)其二,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人类要从事任何其他活动,先得有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为了获得这些生活资料,就必须凭借自己的体力和脑力,进行艰苦的生产劳动。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如果不艰苦奋斗,停止生产劳动,人类本身就会灭亡,社会就不能存在,更不能发展。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人类社会发展史归根结底是生产发展史,是艰苦奋斗史,这应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否定了艰苦奋斗的实践,否定了生产劳动,就必然导入下列误区:或者把某种神秘的、超社会、超自然的精神力量,作为社会历史的主宰,而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不相信艰苦奋斗效应--这是"宿命论"的唯心史观;或者认为历史是由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思想、意志决定的,而否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这是"唯意志论"的唯心史观。

艰苦奋斗的理论与实践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艰苦奋斗作为一个系统由理论和实践两大环节构成,这两个环节都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劳动者接受艰苦奋斗理论的过程同时是其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劳动者接受了作为改造世界强大武器的艰苦奋斗理论后,其自身意识必然极大程度地得到纯洁,其内心世界也会更加充实,此时,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意欲就会异常强烈。这就是说,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因接受了艰苦奋斗理论而大幅度提高。而劳动者又是构成生产力的最主要因素,素质提高了的劳动者必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巨大潜力。其次,艰苦奋斗实践就是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又表现为现实生产力的发展、上升轨迹。劳动者在具有了强烈的艰苦奋斗意识后,只具备了生产力发展的潜在可能,要使这一可能变为现实,还需劳动者的艰苦奋斗实践。艰苦奋斗实践就是具备了艰苦奋斗意识、提高了自身素质的劳动者积极地利用生产工具去改造劳动对象,以实现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最佳结合与运行。显然,这个过程就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因为劳动者再加入下一个生产过程时,必定会成为更有力度的生产力要素。这样,他肯定会在更高层次上更有效地进行使用生产工具去改造劳动对象的实践,从而推动生产发展。这里,艰苦奋斗精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运行模式是:第一,具备了艰苦奋斗意识的劳动者最大限度地节约劳动耗费。毫无疑问,节约就是生产,节约会制导出更大的生产力。第二,具备了艰苦奋斗意识的劳动者获取尽可能多的物质生活资料。而提高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能力的过程也就是生产力发展过程。因此,艰苦奋斗精神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人类社会活力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艰苦奋斗精神是生产力,艰苦奋斗的理论与实践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强大原动力。

注重艰苦奋斗效应同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一致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史,是艰苦创业史。因此,艰苦奋斗的主体即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艰苦奋斗效应同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在这里取得了一致,找到了结合点:第一,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离不开艰苦奋斗。人民群众获取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个基本的事实决定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要更多地创造物质财富,扮演好历史创造者的角色,就得不畏劳苦,艰苦奋斗。第二,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更需要艰苦奋斗。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离不开艰苦奋斗,否则,就是空谈。首先,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科学文化活动提供了最一般的物质前提。其次,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唯一源泉。历史上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有价值的创造成果,归根到底总是以劳动群众艰苦奋斗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再次,人民群众还直接参与了创造精神财富的艰苦劳动。可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发挥这一巨大创造作用的机制存在于艰苦奋斗中。

综上所述,艰苦奋斗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当我们对艰苦奋斗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后,艰苦奋斗理论也许会更具现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要完成艰苦奋斗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尚需艰苦奋斗。我们在确立艰苦奋斗精神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强有力杠杆思想的同时,要在更高层次上以实际行动全方位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艰苦奋斗方面的问题》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958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艰苦奋斗方面的问题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