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为何家会伤人》精彩摘抄 正文 本文移动端:《为何家会伤人》精彩摘抄

《为何家会伤人》精彩摘抄

2018-11-15 16:21:37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为何家会伤人》精彩摘抄

  《为何家会伤人》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作者武志红。

  1.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2.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3. 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相处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

  4.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

  5.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是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同一件事情,因为坐标体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家里主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是怎么感受的。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6. 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

  家就是“婆婆妈妈”的地方。家之所以温暖,主要就是因为家里的成员“婆婆妈妈”,能理解并体贴彼此那些琐细的感受。

  让珍惜成为家庭主旋律。工作中,处理的主要是利益,目标是解决问题;家庭中,处理的主要是感受,目的是相互理解与接受。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接受,就多一分温暖,家就更像一个家。

  7.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不过,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

  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8. 妈妈是婴儿的镜子

  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而多是幼时没被看见。一出坏孩子,我们社会最容易找到的理由是,这个孩子被宠坏了,他的父母对他太溺爱了。可真实的理由却常常是,父母根本看不到他。

  若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

  世界在你的眼里,而世界在你眼里的投影,绝非仅是世界本身,更是你自身。

  你如何看待万事万物,这是你最深的存在。

  9.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成为你自己!

  其实,所有的孩子一开始都是“成为自己的人”,但抚养者们非得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塑造自己的孩子,于是孩子的意志被压制了,最终在不同程度上丢失自己。

  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乔布斯: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声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10.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11. 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有优先权,做父母的切不可为了“爱孩子”而忽略配偶。——海灵格

  性别角色不只是性与心理,而是意味着整个世界。男孩必须进入男人的世界,女孩必须进入女人的世界。

  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版,而且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版。

  12.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真爱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他不同方式的爱,0~1.5岁时,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1.5~3岁时,尊重孩子自主的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出现在他面前……这样以孩子的需要为中心的真爱会让孩子成为自爱、爱别人、有鲜明的自我意识、有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造力的人。

  13. 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

  孩子迷恋这些东西,其实是想抓住母爱的味道。

  14. 不要渴望彻底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只要孩子守住了“好好学习不做坏事”这一底线,就不要总想着去和孩子谈心。

  尊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意愿。假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展,给他们充分的独立成长空间,他们的叛逆行为自然会消失大半。

  15. 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16. 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对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前者意味着丧失,是辞旧;后者意味着获得,是迎新。

  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

  若有情感方面的链接,我们就会觉得,听话不重要,因为不管你是否听话,我能感觉到和你在一起,我知道你爱我我爱你就可以了,你走你自己的路,我祝福你。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能感觉到你在我心中。

  17. 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求并理解问题背后原因。

  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18.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不能将自己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

  19. 幼童时代,父母无条件的爱就像是在打造一个安全岛。心中有了安全岛,孩子才会信心十足地探索世界,和人交往。他们深信,如果受伤了,受挫了,可以随时回到这个安全岛上来。

  许多孩子之所以迷恋网络,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一个可靠的安全岛。他们被父母、学校“遗弃”了。他们的安全岛四分五裂。于是他们去网络上构建新的、虚幻的安全岛。

  20. 妈妈最好亲自带孩子到三岁。

  为什么?因为,孩子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到三岁才能形成两个概念:客体稳定性与情感稳定性。

  21. 有真自我的人,他会形成内部评价系统,即,他行动的动力来自自己的内在。

  22. 好的沟通是健康家庭的一个标志。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以直接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满。

  23.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

  如果孩子没有秘密,那么孩子永远不能长大。

  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24. 他们怕的其实不是失败,而是怕被人否定。

  25. 教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更重要。

  26. 真正的轻松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解放,那会带来真正的优秀。

  27. 父亲太暴躁不是你的错。

  改变别人永远是最难的,你只能改变自己。

  28. 具有存在性安全感的个体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他们能感觉到内在的完整的自我身份和统一性;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具有内在的的一致性、实在性、真实性以及内在的价值;具有空间的扩张性。——莱因

  30.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


《为何家会伤人》精彩摘抄》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541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为何家会伤人》精彩摘抄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