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道德经读后感 正文

道德经读后感

2016-11-05 10:04:13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道德经读后感1000字

《道德经》读后感

我不得不说自己从未完整地看过一遍老子的《道德经》,却对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有着共鸣——“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说的是,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够滋润万物却又不与万物相争,而停留在别人都不喜欢的地方(低洼处),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最为欣赏的大概就是水了。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

我认为,“水往低处流”,因而才有了“人往高处走”的对比。水,源自高山之巅,能俯瞰世界,却是甘心一路顺流而下,滋润万物已是最伟大的了,却又不与万物相争,甚至是安身于别人都不喜的低洼处。而且水是最善于循环的物体了。只要有一点不平,便会开始流动。循环着,“生命不息,流动不止”永远想着前方行进。难得的是,停下来的时候,表面是最平静的,而在平静之下仍是不断的渗透、循环。这世间,有多少人能放弃自己所在的高出而甘心去卑下的地方呢?有多少人能做到不与为争?又有多少人能永不停留,在不断自我循环的过程中又不断向前呢?

静心吧,让我们的心灵平静如水,由此,才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上善若水”,若水乃为上善。“道”是产生万物的总根源,先于具体的事物而存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律及本源。“道”应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理解。而水,便是这世间最接近于道的了,水“无所不利”正如“道”无所不在。水舍高趋下,而不受阻碍;水能流淌于世间各处滋养万物,洗涤无垢;水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平静,实则深不可测;水源源不断地流淌,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

篇二: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鲁迅曾说,“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这无疑是对老子高度的赞誉。的确,老子作为一代伟大的哲学家,用短短五千言,道出了世间万物的奥秘,展现了人生别有洞天的崇高境界。欲言其言,先言其人。同孔孟一样,老子被奉为中华文化史上的圣人,在2000多年前,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他的一些思想还一直被我们实践着,追求着。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老子思想精华的凝聚体。它告诉我们,凡事要取法自然,只有取法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摆脱痛苦与烦恼;它告诉我们,“一”为万物之始,得“一”便可得所有;它告诉我们,祸福相扶相持,无中可以生有,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它告诉我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它告诉我们,“功成身遂”,面对成功,面对金钱、权利的诱惑,不要迷失自我??老子以其文约义丰的短短五千言,教给了我们道的哲学,教给了我们处世之道,教给了我们治国之道。

老子教诲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宇宙间的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对立中存在,在对立中发展的。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正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如果世人对于美、善的认识改变,那丑与恶的标准也就变了,正如难易相对、长短相对一样。所以,世间没有绝对的真善美,也没有绝对的假恶丑,有时,不好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坏的,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另有一番天地。

老子还教诲我们物极必反,所以,强者要学会收敛光芒,以弱者居之,正如“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也就是“强者下,弱者上”的道理,强者鹤立鸡群,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弱者则不然,所以,人要学会收敛自己的光芒,学会韬光养晦。

老子还教给我们成功之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就大事业,要先从身边琐事做起,持之以恒,向目标努力。即使困难重重,暂

时无法达到目的,也别气馁,老子告诉我们“大器晚成”,再接再厉,终会成功。面对成功,要知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不要迷失了自我。如果努力了,却没成功,没关系,老子告诉我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之足,常足矣”,正所谓知足常乐。

老子还教诲我们,做事学会“慎独”。“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做坏事别人看不见就没关系,须知,大自然是公平的,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对于处世,老子还教诲我们要“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做到取法自然。

关于《道德经》,老子还教给我们很多,如人际关系方面,告诉我们“善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贵其事,不爱其智,虽知大迷,是谓要妙”,善者可以做我们的老师,不善者可以教给我们智慧,学会面对善者与不善者;做人方面,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水孕育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名夺利,拥有水的品德的人才是有最高德行的人;管理方面,告诉我们“知其白,守其黑”,立足一处,眼观全局,全面考虑问题。

《道德经》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巨作,这些所感所想只不过是其冰山一角而已。仔细阅读《道德经》这部智慧巨著,反复推敲其中的奥秘,展现在你眼前的风景将会别有洞天。

篇三:《道德经》读后感

从《道德经》得到的启示

摘要:《道德经》,一部千年前的作品,一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智慧被人人津津乐道。老子在书中阐述了“自然”的法则,包含了许多的优秀品德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揭示。对于当今浮躁的社会,老子的思想或许可以指导我们体会到不同的生活。

关键词:老子;道德;社会;生命

一提道德经,就著名的就莫过于第一章的那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于一开篇就向我们阐述了“道”。“道”是无法定义的。老子又用之后的篇章来给我们阐释了“道”。“道”,其实就是万物的自然法则,它基于世间产生,又作用于世间。在外国,人们大都信教。每个教都有自己的“主”。它们都与中国的“道”不同,“道”并没有一个信奉的“主”,“道”不可琢磨,却又在影响着我们,这更能激起我们不停的探索未知的“世界”。 《道德经》里面包含了许多优秀的品质与美德。而这些品质与美德却是我们现代社会越来越缺乏的东西。

老子说: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不行、不见、不为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只是希望人们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要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判断。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 人为了自己认识事物的方便常常给事物加上各种各样的名目和限制,这样可以提高认识的速度,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被灌输了许许多多的思想,于是,我们的观念中形成了十分强烈的是非观,任何事情总是想要去寻求一个标准答案。其实,这是我们再以他人的眼光看世界,以一种绝对的,缺少批判性的固定思维去生活。这导致我们失去了许多的创造力。老子说的“不为而成”,就是要抛弃自己,甚至是别人的固有观点,以认识世界的本质为宗旨来进行思考。只有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双眼来认识世界的时候,我们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才能对世界有更深的认识。因此,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探索性课程,而不是整天的经验传授。

老子说:用其光,复归其明。几千年前,老子就教导我们,要学会感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感恩变得是如此的廉价。为了利益,可以出卖任何人,不管他以前对于你有怎么样的恩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做一个懂得感激的人,老子给了我们两个建议。第一,“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在这里,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有些人不懂得感激,原因就在于利欲熏心。他们只是利用别人的帮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不会怀有感激之情。第二,“见小阅明,受弱曰强”。有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懂感激,而是忽视了别人

的帮助。所以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时常停下来看看自己的得失,时常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经历,自然就会有所感悟,就会发现很多被我们忽视的东西。

老子说:知足之足长足。知足才能常乐。一个人如果处处拿自己的没有的和别人拥有的比较,就会越加向往别人拥有的东西,从而生出贪念。要去除贪欲,最重要的是要“知足”。一个人要多看到自己所拥有的,少看到自己所没有的。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这样人才会得到满足感,才会每天生活在快乐之中。

老子说:自爱不自贵。这也是当代人们十分欠缺的。自爱,爱惜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的尊严,爱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可是,自爱不是自恋。人最难看清的就是自己,特别是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所以我们应该多做自我总结,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客观地认识自己。自己不如他人的地方要多向他人学习,及时纠正;自己的成就也不要到处炫耀,而是要努力更上一层楼。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假酒、假奶粉、毒大米、毒火腿;坑、拐、蒙、骗;贪污、腐败等等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时见报端。“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女的诱惑呢?

这些,老子在《道德经》中早已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君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以托于天下。”这便是教导我们有一颗纯净的心灵。我们可以看出 “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 “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 (其) 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厘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曰明”,不会因“不知常”,而“妄作,凶”也。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心灵处在“静”的状态,才能更好的观察世间万物,更好的学习,工作。

《道德经》最高的境界是对生命的阐释。

让生命合乎“道德”的要求,避免非“道”的状态,这是《道德经》生命伦理的核心。而抱朴守真则是合道的首要原则,因为“朴”是道的基本属性。《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朴。虽小,万物莫能臣也”。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朴”、“自然”皆是指未经雕凿装饰的本来如此、自然而然的状态,这实际上也就是生命诞生之初身体内信息系统和谐有序、阴阳平衡的状态。但是,人在出生以后,由于外在物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或感官欲望的牵引,人的行为常常违背道、德,与道日益相隔,离道越来越远,故体内的和谐有序状态日益遭到破坏,日积月累,演化成各种疾病,遂至不可收拾。故老子告诫人们,养护身体必须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道德经》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当事物还处于安定时容易把持,未有征兆时容易谋划,脆弱时容易破解,微小时容易消散。故要在平日注意保养身体,将疾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还要通过一系列自我调整和修养,恢复到出生之时的和谐有序状态,“复归于婴儿”“见素抱朴”,“复归于朴”,才能够达到与“道”相合的生命理想境界,成为“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的“大丈夫”。

老子还认为,人处于世,“不争”便是“德”。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正因为如此,才能更好地保存和成就自己:“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的重要特性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正因为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道德经》通过天地“不自生”却能“长且久”、“不争而善胜”这一事例,引导人们体悟无私、利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对于个体的养生延寿、拓展生命的价值,这就是:“外其身而身存”,“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就启发人们,付出和奉献才能更好地充实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获得和谐发展的人际环境。从生物学层面的意义来看,慈让不争之德亦有利于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实现身心之间、体内各个系统之间的和谐有序,促进躯体健康。相反,唯利是图,唯我独尊,必然损害他人利益,造成人际关系恶化,引起诸多烦恼和心理问题。

为了防止人们孜孜于名利财富而伤害身心健康,老子语重心长地提醒人们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众所周知,私欲膨胀乃是促使人们绞尽脑汁争夺名利财富的内驱力,而动机是与需要密切相联系的。《道德经》的上述话语启示人们,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一旦失去则不可复得。懂得了这一道理,便不会为声色财富这些个人私欲所牵累,自然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去奢去贪,崇俭节欲,从内心深处认同俭朴廉洁等道德要求,将其化为自身的品德。这是从人们贵生、养生的基本需求出发,通过确立珍爱生命这

一价值取向,来调节人们的需要结构,从而淡化人们对于一己之私欲的过分贪求,淡化小我,不为物累,以求得心灵的安和与精神的自由,正如《道德经》所言:“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如此,才可望实现体悟大道的人生理想。

《道德经》里的智慧很多,现代普遍缺乏信仰的人们读一读《道德经》,或许会对这个世界,这个自然有不一样的认识,从而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1】黄之晖 任俊. 《道德经》中的积极人格与美德.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6卷第三期.

【2】吕锡琛. 论《道德经》的生命教育思想.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4期(总第110期)

【3】熊静忍.《道德经》读后感.2006年.


道德经读后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5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道德经读后感
相关文章
  •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1000字《道德经》读后感我不得不说自己从未完整地看过一遍老子的《道德经》,却对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有着共鸣——“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