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项穆书法论文初探 正文 本文移动端:项穆书法论文初探

项穆书法论文初探

2017-08-29 10:45:1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项穆书法论文初探 关键词:初探,书法,论文
项穆书法论文初探 介绍:项穆名德纯,号贞元,明万历年间书法家,代表着作《书法雅言》,全书共十七篇。此书是晚明时期比较系统的书法论着,后人对此书的评价褒贬不一。项穆《书法雅言》书论体系中的“中和”美学观是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是有生命的,对其思想体系进行研读和探讨,做全方位的研究是一项颇有学
项穆书法论文初探 详情:
[免费论文:www.lwlwlw.com]
项穆名德纯,号贞元,明万历年间书法家,代表着作《书法雅言》,全书共十七篇。此书是晚明时期比较系统的书法论着,后人对此书的评价褒贬不一。

项穆《书法雅言》书论体系中的“中和”美学观是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是有生命的,对其思想体系进行研读和探讨,做全方位的研究是一项颇有学术意义和价值的工作,继而对书法艺术的脉络进行梳理,从本质上了解书法的书学和美学内涵,认清书法的终极追求目标,明确学书者心中的一些疑虑和提升自身书写的境界,从而使书法达到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疏密相宜、和谐统一的“中和”状态。
  一、书法审美理念的形成原因。

时代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种观念的形成,不能脱离处于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及社会思潮的影响。项穆出生于明朝中后期万历年间,当时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思想上又追求个性解放,传统文化观念受到猛烈的抨击。晚明书坛影响书法风格的个性解放思想盛行,“狂放不羁”等个性强烈的面貌,在他看来完全不符合“中和”的传统审美标准。

在思想教育方面,项穆出生于一个有着严谨家教并有卓越功勋的家庭,早期就跟随父亲对古书法艺术绘画等作品进行研读和把玩,并具有相当精湛的造诣水准,并师从不同的大家,周围亦有一群有着“清雅、纯正、醇和、清简”家风的社会名流之士与大批有名气的书画家,经常切磋学艺并对不同的作品进行研读和探讨,不断巩固和发展自己早些时候接触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和并根据自己的钻研心得进行深层次的创新和总结。

晚明时期的书法的尚雅的雅正风气已经沦丧,世人在审美理念上追随世风带来的个性解放及相应的狂放态肆、不讲法度。这让项穆感到十分反感和压抑,所以他在文中反复批驳“尚奇”、“炫技”、“标新”,进而强调“规矩”、“学识”、“人正则书正”.他重新开始在这种尚奇的社会风气中审视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和原则,由于其在幼年时期长期熏修儒家思想,加之其父及周围的书家大都运用儒家的审美原则对书法艺术美学进行界定,认定“中和”这个范畴体现了儒家美学的最高理想,它深深植根于儒家“中庸”的哲学基础之上。所以,他此时认为崇王入晋的实质即是追求“中和”的审美境界,反对一切极端的表现,认为过犹不及而将对事物的理解和把握限定在一个合理适宜的程度,且作为帖学道统的维护者,显然也不能接受在帖学界又开始回归的对晋唐一体化帖学道统形成威胁和构成压制的北宋的尚意思潮,因此“中和”构成《书法雅言》的中心语境,多次全面批驳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尚意思潮,并进一步系统阐述中和的书法思想和提高强化王羲之的书圣地位。
  二、对书法的品鉴和实践。

项穆在《书法雅言》中提倡“中和”思想,而据此不断通过儒家的“中和”思想在书法审美的内化标准中,不断建构以王羲之书法风格韵味为道统的书法艺术为典范。在对以往书法作品的把玩和研修过程中,他独推崇两晋时期尚韵的书风和书写理念,并在《书法雅言·书统》篇中亦云:“逸少我师也,愿学是焉。”,他的书法主要学习王羲之,追求飘逸自然,丝毫不做作,注重多变的中和美。项穆在品鉴其它时代的书法作品时也以“中和”审美标准来要求,并在评判时参照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进行参悟,认为独有王羲之的作品是至善尽美,根据项穆在《少岳集》后序中的字迹,依然可看出其笔法主要来源于王羲之。

穆对前代书家理论的继承主要是通过和唐朝孙过庭《书谱》表现的观点进行一些比照,本篇侧重于创作主体书者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讲述项穆对孙过庭的继承。孙过庭曾在《书谱》中说“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迟重者终于赛钝,轻琐者染于俗吏。”提出由于学书者的品性造成书法形态偏执于一端,项穆提出可以根据学书者的品性而造成的不足进行调整,主张学书者先要能克已。从这一点来看他对孙过庭书学思想不仅是继承而且更趋完善。此外,项穆在《书法雅言·资学》篇中曾说:“何哉?资分高下,学别浅深。资学兼长,神融笔畅,苟非交善,诅得从心?”而孙过庭《书谱》则云“五合交臻,神融笔畅。”孙过庭强调客观条件对书法创作的影响,而项穆则是从主观出发,强调书家的天赋与学识。从客观条件对创作的影响大小方面,项穆则更偏向于资学这个因素的作用,是更深层次来阐述各个因素对书家创作的影响。
  三、研究价值和意义。

“中和”的书法思想和审美观念贯穿项穆《书法雅言》的始终,它继承和发展了前代书论家孙过庭《书谱》等的书论思想,给中国古典书法注入新鲜的血液,不断更新和完善书法的审美理论体系。《书法雅言》是为了纠正当时混乱的社会思想及追求极端的个性解放而对书法的理解和认知出现重大偏差的背景下而有感而发的,是一篇完整的帖学理论体系,为后世研究书法史和书法美学提供了丰富的、有价值的资料。

项穆在明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反对“中和”,提倡个性解放的社会风气),重新坚持“中和”的书学思想,不至于使“中和”思想在书学发展的进程中断层,还指出学书者具体的实践要求以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为典范,从而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他同时提出“中和美”美学思想,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来全面客观阐述其在书法创作中的规律。项穆书法审美理论体系中所体现出的方圆兼备、正奇呼应、动静结合、意法和谐、形神兼备等书法艺术的辩证和谐之美,其中包含了众多的书法艺术哲学的辩证法,给书法艺术增添了生命力。此外,项穆认为书法鉴赏者和书学者所必须持有“中和”的审美态度和标准,对书家及其作品的要求不能苛刻求全,对各种艺术风格的作品都要一视同仁,而书家也不必刻意追求一种形态而去削足适履。

项穆在书法发展受到社会风气冲击而偏离方向的时候担负起了时代责任,运用新的审美方式--“中和”,维护了书学正宗,将帖学道统重新确立在王羲之身上。这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历史性贡献,是我国书论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

他对王羲之书法作品的极力推崇,以相对极端的“中和”为标准,拘泥于细枝末节的品鉴,严重影响了书法艺术的创新;但其在整个书论中采用的艺术思辨哲学来研究“中和”和谐之美值得我们探索、研究和借鉴,对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四、结论。

本文是对项穆《书法雅言》的初步研究,主要侧重于书学思想、“中和”美学思想、形成原因、理论价值和意义四个方面研究其主要内容。“中和”这一思想融会于作品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阐述,项穆在提倡个性张扬、尚意思潮复归的历史时代,旗帜鲜明的指出书法艺术发展应该坚持“中和”的书学思想方向和“中和美”的审美标准,使书法艺术作品在不偏离正常的规矩范围能够不断去发扬书家自身的一些独特气质和韵味,展现书法艺术的魅力,推动书法的不断向更多变、“中和”的层次发展;书中的一些理论体系也使对前代一些书家诸如孙过庭《书谱》的继承和发展,从更精细、思辨的角度来全面、深入的研究书法理论体系,推动书法的不断创新;他在当时的时代又一次引领书家以儒家的中庸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创作,使书法的“中和”思想不至于断层,书家的思想不至于严重受到当时的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偏颇而导致书法创作走入极端的境地,从这一方面来说他为书法理论做出了很大贡献;文中也从四个角度分析了项穆“中和”的理论思想的渊源,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现今书法的发展来客观评价他的书论价值和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张稼人。“会于中和,斯为美善”--项穆书法美学思想简述。齐齐哈尔师范,1984 年第 4 期。  
[2] 叶梅,《书法雅言》正宗观:晚明书坛扞卫传统的号角。艺术百家,2006 年第 3 期。  
[3] 叶梅,从家庭影响看《书法雅言》正宗观的形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 年第 5 期。  
[4] 张少瑞,论项穆的书法美学思想。艺术研究,2007 年第2 期。  
[5] 牟忠虎。试论项穆“中和”的书法审美观。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99 年第 2 期。 
[6] 李晓琳。书法跟心一一兼论项穆《书法雅言》中的哲学思想。书法之友,2002 年 第 8 期。

项穆书法论文初探》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6022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项穆书法论文初探
相关文章
  • 项穆书法论文初探

    项穆名德纯,号贞元,明万历年间书法家,代表着作《书法雅言》,全书共十七篇。此书是晚明时期比较系统的书法论着,后人对此书的评价褒贬不一。项穆《书法雅言》书论体系中的“中...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