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我国的传统文化 正文 本文移动端:我国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

2017-04-19 07:04:2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点击查看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之初,性本善

原意为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出自《三字经》,孟子的观点也于此。“善”的本质分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为“四端”。“端”是起点的意思,孟子认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扩充,即道德实践,就可成就德性。 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还有人行恶,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到私欲所蒙蔽,孟子认为人应该放弃私利,保存仁义。所以,需要强调后天道德修养,使人向善,方能稳定社会。

2.有无相生

,类似的话语还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既然万事万物之中对立的双方都可能彼此转换,我们则不能将某个问题看的过于绝对,需努力使之向着好的方面转换,避免向坏的方面过渡。 3.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庄子》,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世界上的事情虽然千差万别,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每个人每件事,都有规律可循。就得善于掌握它的规律,顺着它的规律疏导,遇到难解的节设法绕道沟通。避免违背它的规律硬砍硬崩。如果不按规律办事,不知道拐弯,拼着力气砍坏了解牛的刀,没有了武器,不但解不了牛,就连鸡也杀不了。这样做势必会陷入尴尬而没有回旋的余地。

4.唯识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创始人为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632~682)。这一流派的远祖,是印度的无着(约410~500)和世亲(约420~500),中间经过护法和他的弟子戒贤而传到中国。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以描述宇宙何以森罗万象的心识理论为主要课题。其学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建立了阿赖耶识,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大体就是说精神方面有一个统一的作用。在唯识家看来,无量的世界似乎是一块,实际上各是各的,这就是唯识的道理,一句话,就是“心外无境”,即通常所的“万法唯识”。

5.现代新儒学

20世纪20年代产生,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服膺宋明理学,力图客观而同情地理解传统儒学,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的划分为“三代四群”。首创者梁漱溟。现代新儒家所说的新儒学,就是要恢复传统儒学的“内圣成德之教”,“接续民族文化生命的本源大流”,并开出学统和政统为内涵的“新外王”,从而使儒学演化适应当代世界新文化环境的精神需要。

6.儒学

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其代表人物孔孟。它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二.简答题:

1.论语的教育意义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其教育目的:

A.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君子”的个人修养可分为四个方面:其一为政治的,如说“君子修己以安百姓” (《宪问》); 其

二为道德的,如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颜渊》);其三为文化的,如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雍也》);其四为生活的,如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学而》)。孔子格外重视“君子”的道德修养,这与他对人的精神修养的要求是相联的.

B志于道 《述而》中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道”即是“人”之“道”。“志于道”不是为

了简单的世俗生活,也不是为了求取功名利禄,而是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子张》中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教育的目的便是培养具备崇高的政治和精神追求的人。

论语的教育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A.社会经济作用

《论语》之中虽没有明确讲到教育的经济作用的地方,但意识到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不只是经济会作用于教育,教育

也会作用于经济,二者相互促进。

B.对人的作用

首先对人性的作用。文中说道”人之初,性本善“观点,若一个人后天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熏陶,便可向着良善的方向发展;

反之,后天受到了恶劣的教育渐染,便很可能走向罪恶之路了;然后对人自身发展的作用。每个人的天性善恶相近,而且认

为绝大多数人的天赋也是相近的,没有天赋高低之分。自身发展如何,只能取决于个人的学习。其次,环境与教育对人自身

发展的塑造作用也不可小觑。

2.庄子内篇主要思想观念。《逍遥游》《齐物论》《养心主》

《逍遥游》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

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齐物论》阐述一切道理(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所有理论),对于人(观察者,研究者,)来说都是“齐”的,不会因

主观变化而变化。 现在看来,这理论有哲学,物理学,心理学三重意义,哲学有它孕育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物理学有它孕育出了相对论。

《养心主》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

三.论述题:

1.禅宗-》古印度佛教本土化的过程,原因,对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并分析中印文明交往的启示意义。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

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的创立标志着佛教中国本土化的最终完成.

佛教本土化过程: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变成本土化是有个过程的,它的核心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相摄的。现在在

中国盛行的其实是佛教文化。而且在当下准确在说是‘中国化了的佛教文化、而非印度那个时代的文化’,再跟中国的‘儒、道’相融变成‘三家’[儒、释、道]。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它的本土化是跟中国的儒、道融合一体时产生的。

佛教本土化原因:任何一个外来宗教想要在新的地域传播都无可避免的要与当地的本土文化发生冲突,在冲突中互相排斥,

吸收,融合。才能形成最终的稳定形态。佛教传入中国也无可避免的要经历这个阶段。但应该说,佛教的中国化既有普遍意义,又有特殊意义。普遍意义即如上所说,事实上当佛教传入泰国,越南,日本等地,也无可避免的适度的当地化了。但佛教中国化的特殊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固有的强大包容力,中华民族比较淡薄的宗教观念,而佛教传入时恰好又填补了我们古代哲学思想,性命修炼上的很多空白。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佛教看破今生,追求解脱的教义与儒家传统的忠君孝亲的政治伦理观念必然发生冲突;而佛

教与土生土长的道教作为两种不同的宗教,为了争夺思想文化阵地,也必然要互相排挤。佛教与中国传统儒道对抗和冲突,主要表现为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纲常名教、王道政治和夷夏之防的冲突。此外还有神灭论与神不灭论的争论。佛教在中国本土文化系统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得对以上诸多挑战、冲突作出回应,在这方面,佛教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即积极主动依附、融合本土文化,改变自身面貌,以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佛教徒对本土文化对它的指责和挑战,论证佛教并不与名教相矛盾,相反,它倒是有助于王化的,即使像提出沙门不敬王者的慧远,虽然认为处俗和出家之人不同,但两者并不矛盾。在佛教与君权王道关系上,佛教也认识到在王权高于一切的中国古代社会,要想佛教得到生存和大规模传播,就必须为王道政治服务,取得统治阶层的支持,势必使中国佛教世俗化、政治化。在神灭神不灭争论中,佛教把轮回报应说和中国传统的神不灭的思想结合为一体,形成了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

对中印交往的启示作用:中国与印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国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迥异,但并不影响它们的相互依赖

关系。对于双方的交往,我们需汲取对方的精华,将其适当改变,与自身的特殊条件相融合,并昭显其巨大的光彩。

2.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作用与困境,难题,并浅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与理解。

促进作用:

一、传统文化是塑造当今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虽然传统文化的内在理念是向内的,注重心性修养,但这种观念是解释社会与人的关系的一个归依。可以在具体的观念上,吸收西方的向外的思想,加强精神的释放性,但就文化体系的构成而言,传统文化仍应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如何使传统文化现代化,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的一个基础。

二、传统文化以内治外,通过人的心性来规范外部社会,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与此相应,它的特殊功用体现在,传统文化具有一整套特殊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这些非常全面,思想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它们与现代的科学文化观念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力的一个重要源泉。

三、传统文化还有一个现实的功用,是对当代生活礼仪、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规范和调节。西方的东西在中国根本不适用,中国重视现世/现世的人情,因此用传统文化来规范和打造新型的社会规范、礼仪,是很现成也能够产生好的成效的事情。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引导世界潮流的时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 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

阻碍作用:

旧的社会制度可以被消灭,但旧时代的许多东西会以文化形式沿袭下来,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大主流落后习惯,目前仍在我们

的社会和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专制习惯,二是经济上的轻利习惯,三是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四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五是做人上的谦忍习惯。中国目前仍然受着这五大传统习惯的拖累,这五大传统文化习惯与中国的现代化及所要建设的现代制度是格格不入的,他们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中国要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国家,就必须搬掉这五块绊脚石!

困境:

为了使中国走向富强,仿照文艺复兴进行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主张反孔孟思想 主张西学东进,反八股,反中国传

统文化,文言运用等,使人们慢慢接受了新事物,对旧事物有了空前的抵触,后解放后,文化大革命摧残传统文化,到了心痛的地步, 改革开放后,利益金钱,使人民大众不能静心学习文化,追求利益,快餐文化,后,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新,文化,在网上有了更大的平台,但是,信息充斥,雅俗共赏的人们,又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到了一个尴尬地位。

发展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对待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时,应该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封建主义和小农经济的背景下产生出来的。它的确包含一些陈腐的内容,如专制主义传统、惰性等。这些内容是为适应封建社会和小农经济的社会背景而产生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内容我们不能够全盘照搬,不能够全盘继承和弘扬,我们应该通过合理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向西方可以借鉴的就是民主制度。民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的内容,儒家追求“天下为公”,道家的“无为”都是民主的思想内容。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实践,在这种条件下,就需要对西方的民主文化进行借鉴,然后再逐步发展中华民族的民主文化。

新的文化有自己的一些特点:第一,新的文化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将更加深刻;第二,新的文化必然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要使命;第三,新的文化必然大力弘扬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人的合理需求;第四,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我们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有充分的责任和权力,不仅继承它,而且创造发展它!

篇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

自由与平等是人类的基本价值理念。人是生来而自由平等的。没有自由的平等是奴隶的平等,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没有平等的自由,是贵族的自由,是特权的自由,是黒金的自由。在我们这个新的时代,引领历史发展的,不再是战争与霸权,而是自由与平等。 本文只涉及自由。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社会基于这样一个假定:人天生本性自然为善。如孟子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上》;朱熹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个部分,“天命之性”体现天理性命,是无不善的,“气质之性”则不同,“人心者,气质之心也,可为善,可为不善”《朱子语类卷七十八》,又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正是由于这个假设,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格结构就定义在一个“仁”字的层面上。中国传统伦理认为人只须顺其自然就可以为善、成圣。现实中之所以并非人人成圣,是因为外来影响所致,所以道德就在于清除外来污染,诚实地回到本心、真心。所以中国人最喜欢区分好人坏人,对好人大树特树,似乎他从娘胎里便是个好人,决不可能坏;对坏人、歹徒则要么诛杀,要么改造,使其“良心发现”。也因而有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对比西方文化结构,西方人很早就提出了一个比"人性"问题更重要、更根本的伦理学问题,这就是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中国传统伦理基本上不讨论自由意志(除去荀子触及自由意志问题以及陶渊明对自由意志的追求)。

讲到自由意志,必须提及的一个人就是康德。他认为,人的权利是“先天地”被认识到的,不依赖于自然事物和感性满足而普遍有效。这种权利的唯一源泉就是意志自由,自由是理性的人的本质。康德之前的卢梭也提过类似观点。他推崇善良情感、以自律做为自由的本质、法律是公意的表达、道德自由和法律自由确定着作为自由的没有被决定的存在物的人的概念。康德继承了这些思想,并对善良意志进行了理性的重建,在道德的基础上使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从而提出自由意志及意志自律原则。说一种意志是自由的,就是说它能够做原因的活动而不须自身以外的东西作为原因才这样做。自由被设定为有理性的东西的意志所固有的性质,没有理性的东西只有在自身以外的某种东西作为原因的时候,才能做原因的活动。这就是自由和必然的含义及其对立。自由的消极含义是行动

不受外来作用的限制。自由的积极含义就是一切行动都是它自身原则的泉源。“意志的一切行动都是它自身规律的这一命题,所表示的也就是这样的原则:行动所依从的准则必定是以自身成为普遍规律为目标的准则。”这就是说,自由和自律等同,从而自由意志和服从道德规律的意志是同一个意志。正是意志自律原则把道德和自由理念联系了起来。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在于任何经验的目的,而是出于绝对的无条件的善良意志。这种意志的动机只能是对意志的一般形式原则的尊重,道德责任是出于对规律和法律尊重的行为必然性,与个别欲望、爱好情感无关。“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绝对命令的公式要求一个人在做出自己的行为时首先考虑:决定自己行为的准则能否成为一切人的普遍法则而不破坏该行为本身?一个行为合乎道德的根据只应是对所有理性存在者都有效的普遍化标准。道德法则涉及内在自由,从内在意志行为来看,它的诸法则作为纯粹实践的理性法则,同时也是意志作出决定的内在原则:法律法则涉及外在自由,此时行为出自外在意志活动的自由选择,只看它的外部效果如何,不考虑其内在意图。虽然外在自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由,但是保证外在自由的首要性来自每个人的天赋权利—不受他人意志侵犯的自由,“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而且根据普遍的法则,它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它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原生的、与生俱来的权利。” 弗洛伊德将人分为三个主体:自我,本我,超我。 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标准就是定义在超我的标准之上的。“当今之世,欲成大事,惟有恪守孔孟教义,守道循理,专精致诚,舍三纲五常不能治国平天下,非正心诚意不能修身成大器”(李侗)。“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也。”(朱熹)。中国传统社会注重个人的成就,希望死后名留青史,“流芳千古”,“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此之谓大丈夫”,这些都忽略了对个人心灵的关爱,不利于产生健全的人格。同时由于道德规范的作用,限制了人对自由的追求,而残酷的法治,对思想又进一步的桎梏。 一旦人的自由的愿望不能够得到满足,就极易产生病态人格。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意识形态方面:首先是对君主政治乃至专制政治的情感认同。如果说母系氏族社会体现出了一种爱与平等的原则,那么,到了父系氏族社会,不平等与专制开始萌芽了。在个人理性力量薄弱的时代,父亲就是能力与生存的象征,个体对父权

有着情感上的认同,尽管父权带来了压迫和不平等,但个性集体反抗专制的时代还不曾到来。个体必须接受这些附加条件,顺从是得到生存保障的前提。父权扩延至君权,君主成为一种更高意义上的父亲,个体对父亲的情感认同自然延伸为对君权的情感认同。对君权的情感认同导致对专制政治及特权政治的认同,同时自觉不自觉地认同了自我的依附身份和地位,结果限制了自我意识走向成熟及人格走向完满。而在儒家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政治人格的发展缺少思想上的启蒙,现实的政治秩序缺少变革的契机。再者是内外有别的政治情感倾向。在官僚阶层中常见以各种裙带关系连接而成的隐性的政治小集团。尽管文化将政治关系伦理化,官僚阶层毕竟是后天制度选择的产物,他们的上对君主、下对民众的情感都缺少先天的基因,而在这个阶层的内部,个体围绕各种血缘裙带关系聚合的力量是先天而强大的。这是自然的血缘关系在政治生活中的另一种表现。自然的血亲关系有内外差别和层次之分,而且如前所述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用其来划定政治关系中的远近亲疏,目的是谋取政治功利。以官僚阶层为核心,庞大的裙带关系中也网罗了无官的百姓。中国历史上这一类显性或隐性的利益集团及其明争暗斗是政治上的一个特色。

理性思维方面: 首先是政治动机的多元性。中国传统社会中官本位和政治本位造就了这一特点。在传统社会中,个人所能采取的积极的政治行为,无外乎政党途径的求官与做官,以及极端形式的起义和政变。其目的是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或者成为最高统治者。在一个充满世俗意识而无精神超越的彼岸世界的社会中,所有的社会力量都致力于世俗务,而且,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又是以散在的形态存在的,所以政治生活必然成为国家生活中心。中国的官僚体制在传统社会特别发达,因而,官僚阶级又是政治生活的核心。官僚阶因其特权地位,能够获得物质、荣誉、尊重等诸多层面的需要。同时,在儒家的观念中,一条整的个体发展之路,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任何具有较强的国家意识和群体精神个体,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来满足,他的社会理想往往就是他的政抱负。此外,还有一种纯粹意义上的权力需要,一种操纵支配他人的意愿成为一部分个体政行为的动机。总之,正是由于多种需要都可以甚至必须通过政治途径实现,所以,在政治行的背后能够挖掘出各种各样的现实动机。其次是一种超级功利主义倾向。自古官僚的腐败就是中国社会一大难以医治的顽症,其根是官

僚专制的政治制度。官僚阶层因其特权地位很容易诱发种贪欲,而反过来,怀有这种贪欲的人又将官职视为满足欲望的手段。“中国学生承继几千来官僚阶级读书人的气味,把做官当作一种最好的赚钱手段。”这种贪欲化为政治动机,便一种极端功利主义的政治动机,儒家的道德规范与国家法律在它面前均显得苍白无力。同时,还存在更为重要的一点。儒家所勾画的中国社会的政治蓝图,经由官方确认后,成为大多数中国民众共同向往的目标。儒家的理想是一种道德政治,在稳定而和谐的伦理政治秩序之中,统治者施行“仁政”与“礼治”,虽不排除刑杀,却以教化为主。历史上的表现就是,一方面国家律法毫不宽松;另一方面,统治者实施离开法律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随意性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对专制权力已有情感认同的普通民众在祈求仁政的同时,无奈中也认同了一些其他的价值准则,诸如佛教的“轮回”和“宿命”。儒家对政治体系奉行道德评价的原则,而在人治社会中,人格化力量是制度的集中表现,因而对人的评价中,道德标准也是第一位的,与“仁政”、“清明盛世”对应的是“明君”与“清官”。道德评价中包含了逻辑理性,也包含经验习俗,同时还包含很大一部分情感因素在其中,这从另一方面再次证明了政治情感在政治判断中的巨大作用。

在中国迎来一个新的世纪,在中国走向“全面小康”这样一条道路上。真正实现中国人民的自由与平等。消除病态人格,健全国家体制。《共产党宣言》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这就是发展的目的,发展的方向。我们国家要实现平等的自由与自由的平等,需要解放农民,解放工人,解放知识分子,让每个人获得思想的自由解放,让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创造出一个平等的、自由的、文明的伟大的国度。lijunyu

篇三: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内涵。然而其却在逐渐的流失,只有我们从自身做起,积极了解和学习,维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加强对于文化资源的创新力度,才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好的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能够展示出自己的特色,继续传承给子孙后代们。

关键词:传统文化,缺失,传承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财富,其中不乏传统文化、精神文明的精髓,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传统精神的影子却越来越模糊,传统文化逐渐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淡漠,现对于此种现象进行以下思考。

一、 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现象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为:“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文化这一概念可再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结构层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在发展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的表现,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历史悠久、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我国国民对于传统文化概念性不强,这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得到很好地维护和发展,如韩国向联合国申请端午节为自己的世界文

化遗产,在围棋界称雄;日本发扬源于中国的茶道,且在对于儒家文化的研究有着比中国还要高的水平;还有韩剧日剧冲击中国电视剧市场的现象都表明我国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和别国存在着差距,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流失。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学生曾在福州某小学和大学城中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虽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但我国传统文化现状仍然令人担忧。外来文化冲击侵略,城市化演进使我国许多文化遗址遭到破坏,文化遗产受到严重损失,这一切着实令人叹息,发人深省。

二、 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文明的国度,这一点在唐宋之前尤为明显。可惜清朝的闭关锁国使我们落后于世界的文明发展步伐,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于封建的、愚昧的理学和落后的礼教发起进攻是正确的,但是此过程中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摒弃却是不够明智的,这使部分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解,认为传统文化是“糟粕”,“孔老二”不足取。再往后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取得高速腾飞,却忽略了自己的民族精神。虽然现在大力提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但国内西方文化的冲击依旧十分严重,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国

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淡漠和不了解,对于西方文化的国度推崇是我国传统文化缺失的重要原因。政府如若对文化建设放任自流,我国文化缺失的现象将愈演愈烈。我们应当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在进行文化建设的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领域中抬头,建立并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社会和思想。这之中不仅要靠我们个人的践行,政府的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 如何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应明确的是保护传统文化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槽柏的过程,不能笼统的全部接收或全盘否定。如严重束缚了人的自由和发展的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是我们应当摒弃的。而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古时圣贤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是我们可以借鉴和传承的。如儒家文化重视修身养性,内炼立德,对于价值失落、人性沉沦和道德迷惑,具有点化和明悟作用。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厚德载物、中庸尚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现实中有着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是应该将其发扬光大的。此外保护传统文化的关键是文化的创新,文化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如若固步自封,不求变革,终将自绝后路。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不能够很好地利用自身的优秀资源,这在动画游戏的方面就能够体现,美国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花木兰》在国内外大受好评,日本制作的以三国和西游记为题材的游戏和动漫也很受我国青少年群体的欢迎,这一方面显示了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国在发扬优秀文化

上面的不足。只有顺应时代发展、从文化的碰撞中汲取养分,开创新道路,以科学的技术丰富自身,才能使传统文化富有生机的传承下去。

还有一点是我们应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近年来西方的节日盛行国内,我对于这种现象并不是全面否定,而是认为我们应当以辩证的思想看问题,既不盲目的崇拜,全盘吸收西方文化,也不完全否定,闭关锁国和其老死不相往来。依旧是这句话:取其精华,弃其糟柏。对于那些可以给我们紧张、枯燥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生活情趣的小节日如愚人节,我们可以随性而至。如若符合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父亲节,则要大力提倡,如此,可使我们民族的素质更上一层楼。

除此之外政府也应当采取措施,维护传统文化。如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民团体。制定传统文化的开发、复兴及保护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加强立法,提高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维护与复兴。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坚决打击那些假借优秀传统文化之名实际却宣传封建思想、拜金主义和官本位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团体,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人民推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这方面国内也要动用现有科技和资源,发展属于自己的特色行业宣传自身。最重要的是,加大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在这方面的义务,使人民群众能够拥有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能够自觉学习并推广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优良品质展现给世界,使国际对于中国人民能

有一个客观、明确的新认识,不再完全不了解或局限于数十甚至数百年前的错误的认知状态。这样相信我国在保护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就可以迈出更好的一步。

参考文献:1.韩云川《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弥补》 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06期

2.白金杰《传统文化缺失原因之探讨》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8-12-16

引证文献:汉汉007《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f9eb8010005vw.html

点击查看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我国的传统文化》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220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我国的传统文化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