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社会调查研究 正文

社会调查研究

2017-04-12 06:41:37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一、选择题(共20分)

I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括号内)

1.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调查研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它得到迅

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 )。

A.中国共产党十一大以后 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C.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以后 D.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后

2.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 )。

A.实用主义 B.实证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逻辑主义

3.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同方向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

为(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直线相关 。D.曲线相关

4.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指( )。

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

C.效标效度 D.结梅效度

834

5.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 >。

A.调查资料的收集问题 B.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

c.节约人力、财力和时间的阊题 D.从个别认识一般嗨问题

6.最为简单、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量表是( )。

A.总加量表 B.语义差异量表

C.累积量表 D.态度量表

7.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 )。

A.当场记录 B.事后记录

C.手工记录 D..机器记录

8.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主要用于( )。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问卷调查 D.访谈调查

9.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是( )。

A.均值 B.比率

C.集中量数 D.离中量数

10.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 )。

A.记叙性的文体

B.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C.记叙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D.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的答案正确)

11.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

A.专门性 B.系统性 。

C.客观性 D.针对性

E.实证性 F.相关性

12.问卷封面信的内容主要包括( )。

A.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身份 B.调查的内容和范围

C.调查的目的 D.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

E.调查的类型 F.调查的方法

13. -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即(

A.确定课题阶段 B.准备阶段

C.设计调查方案阶段 D.调查阶段

E.分析阶段 F.总结阶段

14.正式统计表的组成,一般有( )。

A.标题 B.内容

C.栏目 D.数字

E.来源 F.表注

15.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

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 B.收集资料

C.精选素材 D.拟订提纲

E.起草报告 F.修改定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普查一般分为 一普查和常规性普查两类。

17.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三方面工作:即____ 一、设计调查方案与 具体准备。

18.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它一是指—— 一的可靠,二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

19.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____三种。

20.-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 一小时为宜。

21.问卷设计好以后,一定要进行试调查,具体方法有二:一是客观检验法,二是 ...________.,,。一O

22.在多数实验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实验对象和 一的匹配问题。

23.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文献源,一是____,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

24. -般认为资料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

.....__________一O

25.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

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和 一结尾三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26. -份合格问卷应包括哪几部分内容?各有何作用?

27.什么是对照组实验?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

四、论述题及应用题(50分)

28.列举2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指出哪种适用于参与观察,哪种适用于非参与观察,并

简要说明理由。(25分)

29.如果让你对某城市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状况做一调查,你将如何进行?(提示:须注意

社会调查研究的步骤,结合调查对象、调查类型、调查方法等加以说明。25分)

试卷代号:21 9 6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5年1月

一、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B 3.A 4.B 5.B

6.A 7.D 8.A 9.D 10.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少答、多答均不给分)

11. ABCDE 12. ABCD 13. BDEF 14. ACDF 15. ACDEF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一次性

17.确定课题

18.测量方法

19.互联网

20.1~2小时

21.主观评价法

22.实验环境

23.实地源

24.理论分析

25.预测性

三j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说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与本答案文字完全一致,只要意思相同即可。

26. -份合格问卷应包括哪几部分内容?各有何作用?

答: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其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

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2分)

838

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2分) 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2分)

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以此

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2分)

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

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2分)

27.什么是对照组实验?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

答: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

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

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试点客体和控制客体)做前测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

以检验理论假设。(5分)

由于对照组虽然不接受自变量激发,但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

然而然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实验者的因果关系假设毫不相干,因此只有从测量结果

中排除这些成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就在于此。(5分)

四、论述题及应用题(共50分)

说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与本答案文字完全一致,只要意思相同即可。

28.列出2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指出哪种适用于参与观察,哪种适用于非参与观察,并

简要说明理由。(25分)

答题要点:

举出两种现象与类型占15分。所举具体事例与选用观察类型要搭配恰当,否则扣10分。

(2)结合观察类型特点说明理由占10分。例如调查某地赌博成风现象,适于采用非参与

观察,因为这属于违法行为,事涉隐秘,既不便于参与,也不便于公开调查。理由阐述不清扣8

分。

29.如果让你对某城市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状况做一调查,你将如何进行?(25分) 答题要点:

(1)调查对象应包括上级部门(起码有街道委员会等)、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居委会、小区居

民等。(3分)

839

(2)调查类型是个案调查,也可以是抽样调查。(3分)

(3)调查方法应综合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抽样调查以问卷法为主,个案

调查以访谈法、观察法为主。(4分)

’ (4)具体实施过程大致为:先采用文献法搜集关于小区概况和有关小区物业管理的资料

(如小区介绍、物业管理文件、有关统计等);进行探索性研究,设计调查方案,做好准备工作;采

用问卷法须设计问卷、抽样、发放和回收问卷;采用观察法实地观察现状(最好以普通居民身份

在小区住一段时间);采用访谈法(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对有关部门、小区居民等进行访谈;对

所搜集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资料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15分) 点此下载该试卷word版本

试卷代号:21 96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试题

2014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调奄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 )。

A.美国 B.苏联

C.德国 D.英国

2.个案调查是一种( )。

A.定性研究方法 B.定量研究方法

C.定性为主兼有定量的研究方法 D.定量为主兼有定性的研究方法

3.社会调查研究中,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

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直线相关 D.曲线相关

4.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绝不兼容,指的是

( )

A.准确性 B.完整性

C.互斥性 D.唯一性

5.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 )。

A.调查资料的收集问题 B.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

C.节约人力、财力和时间的问题 D.从个别认识一般的问题

6.在设计问卷时,敏感性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应该安排在问卷的( )。

A.任意位置 B.前面

C.中间 D.后面

847

篇二: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综述

目录

一、内容摘要?????????????????第2页

二、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的基本内容?????第3页

三、概念的可操作化在实践中的运用???????第4页

四、学习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的心得与体会??第5页

五、参考文献?????????????????第5页

一、内容摘要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是门关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课程,本课程内容详细介绍了社会研究的方方面面,内容包括研究方案设计、抽样、问卷设计、调研方法、资料搜集方法,数据处理和调查报告拟定等。本课程详细介绍,不仅使希望了解调查方法的读者能完整地学到这一方法,而且还力求使那些通过社会研究方法入门教材对调查方法有一定了解的受众及大学生有更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本课程也可用作实务操作,作为一门实用性专业课程,操作性是本书的另一特色。通过对社会调查每一步操作程序,技巧的讲解,辅以中国具体环境下的实际处理事例,本课程可以帮助社会调查研究的从业人员完成具体的操作过程能够帮助相关调查研究人员更好地进行社会调查。

在急剧变革和转型的当代社会,我们面临的问题高度复杂,我们面临的情况千变万化,社会研究方法不仅是我们认识社会的有力工具,而且可以大大增进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方法课程的基本内容

前言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对知识要点的展现和阐述相当的丰富精彩,还有各种思考和活动,使得它的适用面非常宽广。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社会研究方法》教材将对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原理进行综述,并将它应用到实践中去。此外,学习这门课程我还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收获。

第一章介绍了社会研究的的具体概念及其特征。明确了社会研究中重要的四件大事:选题、调查、分析、总结,对社会研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步骤进行阐述和解析,讲述在社会研究中,假设检验是认识社会的重要方法。

第二章主要讲述的是社会调查的选题和准备。它包括四个主要内容,首先是确定研究课题,例如选题的方法、途径和原则,确定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其次准备与制定研究计划,如确定调查的方方面面和研究方法;再次进行概念的操作化,明确其主要内容;最后进行社会现象的测量并确定测量的尺度与标准。

第三章主要讲社会调查及抽样调查。讲述了社会调查及其发展历史,阐述了概率抽样的基本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等,同时明确了抽样调查的程序,即界定总体——确定抽样框——确定抽样方法——决定样本大小——实际抽取样本——评估样本正误,课本中还讲述了非概率抽样及调查误差的控制。

第四章主要讲述了问卷法。讲述了问卷法设计的格式内容,也明确了问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阐述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且结合实际案例让我们设计问卷调查,在实际操作中接触问卷的设计。第五章主要讲述了访谈法,指出了访谈法的使用议题,同时阐述了访谈法的类型,包括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也指出访谈的具体程序和注意事项,在本章中,更好地了解了听证会制度。

第六章主要讲观察法,主要有两种观察方式,一是局外观察,二是参与式观察,如著名的米尔格拉斯电击实验和阿尔佛雷德的魔鬼教徒研究,本章还介绍了观察法的具体内容,如观察时间和对象,观察与对象间的关系,讲述了参与观察和实地研究。第七章讲述的实验法,实验法与观察法有着共同之处,本章讲述了实验法及其特点,实验设计与基本步骤等,同时讲述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实验设计类型。第八章主要内容是文献法,讲述文献及文献法的联系,分析了文献法研究收集的方法和步骤,对文献法研究方法进行阐释,如内容分析法和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第九章主要内容是社会研究的定量分析,讲述了调查资料的统计整理,包括描述统计分析、推论统计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动态分析与指数分析等方式。

第十章主要讲研究成果的呈现,即主要指研究调查报告的撰写和调查资料的收集

整理,对调查报告格式和内容的要求,同时阐述了调查报告的理论建构。

概念的可操作化在实践中作用

社会科学研究所涉及的很多概念,通常都是我们所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或模糊概念,如“城市文明状况”。要使这些概念能够被我们所观察、所测量,必须对它们进行操作化处理,就是要给出概念的操作定义,这种操作化过程,就是沟通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具体的经验事实的一座桥梁,它为我们在实际研究中操纵、观察和测量抽象概念提供了关键的手段。比如,将抽象概念“城市文明状况”转化为“人们素质”、“城市卫生状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就是操作化的一个例子。一般来说,概念的操作化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1)使社会调查的资料收集能够紧紧围绕选题确定的问题而展开;(2)使围绕选题确定的问题而展开的社会调查能够很好地收集到所需资料。

概念化是指确定概念的内涵,给出概念的理论陈述,即对概念下定义。例如社会生活中,对于“社区”这个概念社会学家贝尔和纽拜通过对64种不同理论的分析和分类,发现这些定义中绝大多数都包含三项基本元素:(1)地域;(2)共同的纽带;(3)社会互动。所以通过概念化操作,我们可在理论上把“社区”定义为: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概念化的作用是为操作化提供一个指导性框架,使其在现实世界中进行的测量不至于与概念本身无关,或者关系不大。

操作化又称概念的具体化,是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象的概念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的命题。操作化一般分为两步完成:一是概念分解,即列出概念的维度;二是选择指标,即按维度派生出具体测量。例如,我们可以就“财富”引出“职业”、“权利”、“文化程度”这些指标。

概念和命题的操作化步骤:(1)明确概念的确切涵义;(2)进行探索性研究确定概念操作化的框架;(3)对概念或命题进行分解。所谓分解就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将复杂的事物或命题分解为简单的要素,然后对各个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4)确定命题的评价体系,就是指在设计操作化框架中,确定各部分或各因素在整体框架中所占的地位或权重,也就是把命题分解为若干部分或若干因素之后还须确定每一部分或因素在整体中所占的地位。

操作化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必经的一个阶段。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操作化的作用之二,在于使概念或命题量化,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避免了对社会现象

的分析的片面性。操作化的作用之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使定性分析即结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断。

学习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的心得与体会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学习这门课程,让我更加懂得了社会实践的不易和自己实践调查能力的欠缺。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懂得了社会调查的作用,第一、社会调查研究是认识现实社会的重要手段;第二、社会调查研究为正确地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提供客观依据;第三、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其他行业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

另外,这么课程教会了我很多关于社会调查的方法和理论,如概念的操作化、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案、文献整理、资料收集、问卷、抽样、访谈等调查方法、概率抽样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并能灵活科学合理的运用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将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彦编著 《社会研究方法》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 (2)张鸿雁主编 《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04月版

(3)曹景清主编 《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9月版

(4)陈小良主编 《社会调查研究原理与方法》 华文出版社 2009年9月版

(5)迪尔凯姆编著 《自杀论》 商务印书局1996年版

(6)巴比编著 《社会研究方法》 华夏出版社 2009年版

篇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

⑴社会调查是收集社会资料或社会事实的行为。(即资料收集,属于感性认识)

⑵社会调查是对某种社会事实(社会现象及其规律)进行完整的认识过程,既有资料搜集活动,又有分析研究资料等活动。

(即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属于理性认识)

⑶社会调查既是认识社会的认识行为,又是改造社会的社会实践行为。

(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改造社会,属于认识+实践)

2.

3.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或部分,即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程序、工具等)。

4.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五种观点

历史的观点:一个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是有联系的。

社会的观点:一种社会事实用另一种社会事实来解释。

透视的观点:研究社会问题,发现社会运行规律

机率的观点:概率的规律

整体的观点:整体的角度,部分与部分相互作用的角度

5.社会学研究方法:指的是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的方法,而非理论研究的方法。

6.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7.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主观能动性)、研究的干扰性(研究本身会改变研究对象相关行为)、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道德伦理)、保持客观性的困难(价值中立、价值有涉)。

8.一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语言,构成一项具体社会研究区别于其他的社会研究的明显特征。

9.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方法论与研究方式之间,研究方式与具体方法和技术之间,都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

10.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在经验研究中则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其一是科学主义的,其二是自然主义的。定量研究方式与定性研究方式则可以说是这两种方法论的最集中体现,它们是我们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可以采取的两条途径,二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在社会研究者认识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它们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

11.具、资料的收集、资料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1.通常指的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

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通常可将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理论、中层理论和微观理论。由于实践上的原因,研究者在一项具体研究中所涉及的,通常并不是宏观意义上的理论,而是那种相对简单、相对具体、相对小型的理论,即那些中观层次的理论和微观层次的理论。 ⑴特征:理论来自于经验的实践;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识;目标是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 ⑵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⑶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有三个,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解释范围越广发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解释越精确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⑷理论研究方法: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法(把宇宙系、生物有机体、自动机械系等理论通过类比使它进入社会,但失误率较高)、联结法(把若干个解释力较弱的命题联系在一起,共同解释意见事情,这样解释力会加强)

⑸理论检验的步骤:①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

②由理论导出(演绎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

③用可检验的命题形式即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的命题;

④收集有关的资料;⑤分析资料 ⑥评价理论。

2.

(这里的概念是科学的概念构建的概念) ⑴来源:日常用语、移植、创造、吸收 ⑵作用(功能):分类、比较、计量、设模 ⑶类型:变量和常量

变量:具有一个以上不同的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自变量: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并用X来表示。

因变量:指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并用Y表示。

中介变量: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中的第三个变量。它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二者之间的位置,表明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一种方式或途径。

常量: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取值的概念 ⑷概念的关系:

①相关关系:一个或两个概念之间按照一定的方向发生相应变化的关系(正相关、负相关、线性相关、曲性相关)

②因果关系(常用于实验法)

确定的条件:A与B存在关系;A与B的关系不是由别的因素造成的(控制变量);A的变化先于B的变化

类型:单/双/多因果关系

③假相关关系:看上去存在关系,但实际上没有关系

⑸界定方法:直接性界定、操作性界定、理论性界定

⑹概念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有用的概念所指的现象必须至少是潜在可观察的;有用的概念必须是精确的;有用的概念是具有理论重要性的概念。

3.

4.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命题形式是假设)

⑴来源:理论学习、事实掌握、想象力的共同产物

⑵三种陈述方式:条件式陈述、差异式陈述、函数式陈述。

条件式陈述的表达形式是“如果A,则B “

差异式陈述的表达形式是“A不同,B也不同”或“A不同,B相同”

函数式陈述的表达形式是“A是B的函数:A=f(B)”

5.的一种不完备的尚待验证的设想与推测。 ⑴条件:

①在某个领域所提出来的假设,不应与该领域已证实的正确理论相违背;

②假设不能与已知的和验证过的事实发生矛盾;

③假设必须具有一定想象力;

④假设必须可验证。 ⑵作用:

①是设计调查方案的指南;

②是搜索材料的向导;

③是探索客观真理的桥梁。

6.

⑴社会学知识的积累和发展过程,包含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理论与研究。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没有理论,经验性的社会研究工具的使用就是经验主义。而缺少经验性的检验,关于社会的理论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或轻率的意识形态;研究的理论携手共进才能增加人们对社会世界的认识。二者对于对方都有十分重要的贡献和影响。

⑵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

①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

(这种基础和背景的作用首先是从研究课题的角度来说的。具体的社会研究课题有两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来源:一是现实,二是理论。)

②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③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

⑶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

①经验研究中所获得的那些“不期而遇,异于寻常而有关全局的资料”,常常成为某种理论的开创者。——霍桑效应

②如果说前述的偶发机遇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在迫切要求解决的明显的矛盾上,那么,“重整理论的模式“则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到目前为止被忽视了,但却是有着重要关系的事实上,正是这些被忽视的事实迫切要求扩展和改善原有的概念系统。实际社会研究中人们往往会发现一些新的、原有理论框架和概念系统并未注意的事实,它迫使研究者把这些新的变量与一个具体的理论相结合,导致原有理论的重整;

③经验研究中的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运用大大地拓展了研究者探索现实、建立理论和检验理论的能力;

④经验研究促使概念的澄清。

7.直接由概念构成的是命题,而理论则是由一组命题构成的。如果把概念称为建筑理论大厦的“砖石“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命题说成是建筑理论大厦的“预制板”

8.研究执行四个主要功能以帮助和决定理论的发展。这四个功能是:开创理论、重整理论、扭转理论、廓清理论。——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

9.概括:指的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者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明。

1.选题 ⑴选题的标准:

①重要性: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②创造性:也称创新性或独特性,指的是研究问题应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③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④合适性:指所选择的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⑵四条标准间的联系: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独特性则是在它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标准;可行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问题选择中的决定标准;合适性则是在前三条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更进一步的标准。这四条标准层层深入,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将一个理想的研究问题,从最初众多不成熟的想法,思路和问题雏形中,逐渐分离出来。

⑶选题的重要过程--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晰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和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问题的目的。

方法: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在将宽泛问题转化为狭窄问题的过程中,文献回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问题须清楚明白;除了单纯的描述研究外,问题的陈述必须至少包括两个变量;问题陈述必须是可检验的)

2.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⑴注意与“文献法”的区分—辨析(文献法是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 ⑵作用: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简答 ⑶如何进行文献回顾?--简答

① 文献回顾的过程通常包括三项任务:

查找相关的文献、对文献进行选择、实际阅读和分析文献。

②社会研究最主要的文献来源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相关的著作、相关的论文、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档案资料。

③如何选择阅读的文献?

a.根据文献的相似性来选择。文献中所研究的变量、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所使用的样本类型、所依据的理论框架与自己的研究越相似越好,相似的方面越多的越好;

b.根据发表的时间来选择。这种选择近期研究的原则来源于科学的累积性质。一般来说,在其他方面的情况差不多时,时间越近的研究越有用;

c.根据研究者在该领域中的学术影响以及是不是权威来选择。

④如何进行文献阅读?

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是一项既需要时间、耐心和细致,同时也需要敏锐和效率的工作。需要注意的内容是:每一项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背景;该研究的方法;该研究的主要结果;自己对该研究的评价。

1.研究设计: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以及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等。 研究设计具体方案的内容包括:

⑴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⑵说明研究的内容;⑶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

⑷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⑸说明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⑹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培训安排;

⑺确定研究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问答

2.⑴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⑵描述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总体或某种现象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进行描述的研究类型。它所关注的焦点通常不在于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分布,而在于回答这种分布是怎样的。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 ⑶解释性研究: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

3.研究性质上可划分为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

⑴理论性研究:指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⑵应用性研究:指那些侧重于现实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

4.

(注意:分析单位是“以谁为对象”,而调查单位是“向谁调查”)

五种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

5.时间维度可分为横向的和纵向的。

⑴横向研究:即横剖研究,指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⑵纵向研究:指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 纵向研究的类型:

⑴趋势研究:指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⑵同期群研究:又称作人口特征或组成共同特征组研究,指的是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⑶同组研究:即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指的是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第五章

1.过程。

⑴ 四个要素—填空:

①测量客体,即测量的对象;

②测量内容,即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③测量法则,即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

④数字和符号,即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 ⑵测量层次分为四种: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社会调查研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2584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社会调查研究
相关文章
  • 社会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一、选择题(共20分)I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