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影片《死亡实验》观后感 正文

影片《死亡实验》观后感

2016-12-31 13:31:03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死亡实验观后感

死亡实验观后感

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映射人性,今日我观看了一部名叫《死亡实验》的电影,感触颇深。

影片讲述的是一群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普通人参加了一个实验。实验要求把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关在一个模拟监狱中,一组是狱警,而剩下的则是犯人。在整个实验中,犯人必须听从狱警,狱警有权利对犯人实行一定程度的“管教”。如果实验过程中任何一人无法坚持下去,就表示实验失败,大家都是白忙一场。若是所有人都坚持下来,则可获得巨额奖金。故事就以这个背景展开。 实验最初招募实验志愿者时,他们虽然是不同职业但是都是平等的,坐在前往实验基地的大巴上时,并没有体现出矛盾。而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赋予了一群人一些权力——“管教”囚犯的权力,矛盾因此展开,起初平等的一群人开始分化,被赋予权力的狱警起初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不过他们渐渐觉得自己所拥有的权力没有被囚犯们尊重,于是开始适应自己的身份,以至于使用了一些近乎变态的手段去维护自身的权力。作为囚犯的一群人起初会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进行轻微的抗争,不过在狱警开始维护自己的权力后,他们也开始适应了自己低人一等的身份,开始忍受,不去抗争。但是一切都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权力也是,当狱警过度使用自己的权力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囚犯会意识到这种权力必须要被挑战,暴力冲突由此开始。在电影中这是一个心理学的实验,但是我觉得这不仅仅反映了心理学上的问题,还关乎到了一些社会学问题:当赋予平等群体中的某个个体一些权力

时,这个群体的平衡会被打破。因为个体在群体中的权力感是不允许被挑战的,这是动物的本性。从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解释的话是因为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不禁想起了一直备受争议的论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朋友说无论再做多少次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人性本来就是邪恶的。可是我认为“人之初,性本恶”的表达并不能真实概括这个实验所暴露的人性。事实是,人之初,都是脆弱懦弱的。我们都像行进于草原上的羊,会默默的跟着走在前面的那只。狱卒并不都是邪恶的,但他们会看着暴力发生,唯一的思索,是怎样让自己开始习惯所面临的现实。所以,其实这是个权力与服从的故事,是在无组织情况下,领导者怎样产生、权威怎样建立的故事。而关于服从,这个实验已经很明白的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呵斥,就可以让60%人的良心退缩。人可以变成任何东西,地球上最可怕的不是自然灾害、不是疾病、不是饥饿而是人类本身,尤其是那些不知道善于恶的界限的人。矛盾之间会相互转化,因此,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我觉得还是一个需要再讨论的问题。

这部电影映射出了整个社会,而你我都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存在于这个实验中。

篇二: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

王雁胜 201130361126

《死亡实验》 观后感

去年看的美国版的《死亡实验》,至今仍记得看完之后心灵通透的感觉,仿佛看淡了一切。

这部电影是以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教授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为基础拍摄的。这个经典的社会心理学模拟实验大体内容如下:研究者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地下室建造了一座模拟监狱,通过广告以每天15美元报酬招聘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以问卷和面试选出24名最成熟、情绪最稳定且反社会倾向最低的应征者。

24名面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6个人,充当监狱警卫,另外18名第二组,充当囚犯。研究的一切处理都与真实监狱一样。实验开始时,“囚犯”被响着警笛的警车从家里带走,经搜身、换号衣、喷防虱液、戴镣铐等手续后投进监狱。警卫发制服、警哨、警棍等用品,8小时轮班维护监狱秩序。结果,原计划两周的实验到第六天就不得不终止。

影片集中体现了权力是导致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囚犯们并不打算惹事,却一直被沉溺于权力的狱警欺凌。虽然影片依然表现了囚犯们的反抗以及监狱暴动,但是在象征实验结束的红灯和警报声出现后,实验室的大门打开,所有人都找回了理智,从他们这7天里一直在扮演的实验角色中解脱出来。

这部电影在心理学方面的体现了角色理论学说 。较长时间的角色扮演,可以改变人们的心理结构。角色扮演中的直接情感体验,所

扮角色的某些特征,最终能被“固定”在人们心理结构中,使其性格发生实质性变化。电影中的狱警之所以之后出现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行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狱警的角色扮演改变了他的心理结构。 角色理论家认为,就像演员在一场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一样,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角色行为是整个行为系统的产物。也就是说,人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成员,社会环境和其周围人群与其发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外显的和内隐的、真实的和想象的联系,会在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各个层次上发生相互作用。而且,人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由于个人自身的个性是特定的,人最终做出行为,是所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还有权利带来的人性的暴露。进去前大家都是平等的公民,进监狱后分为狱警和囚犯,狱警在社会地位上远远高于囚犯,可以轻而易举直接对囚犯进行欺辱,狱警这样的权利给了他们暴露人性的舞台。

这是一部拷问内心的电影。当实验结束,所有人从所扮演的角色中出来,恢复理智的那一刻,都变得沉默了。观看到这里,我亦想起生活中一些蝇营狗苟、鸡毛蒜皮的小事占用了自己太多的感情,我们不能把利益和权利看的太重了,不管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坚守自己的内心,不要被角色的利益所诱惑。

篇三:《死亡实验》观后感

《死亡实验》观后感

我一直没有勇气看《死亡实验》,因为光看电影的名字就已经让我却步了,虽然老师介绍的时候说它是一部很好的社会心理学的电影,但我总觉得它会是一部恐怖电影。看它的过程中,我一直很紧张,看完之后真的觉得十分的震撼,它的确是一部经典的社会心理学的电影。

《死亡实验》这部电影是真人真事改编,以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教授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为基础拍摄的。这个经典的社会心理学模拟实验大体内容如下:研究者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地下室建造了一座模拟监狱,通过广告以每天15美元报酬招聘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以问卷和面试选出24名最成熟、情绪最稳定且反社会倾向最低的应征者。

24名被试被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6个人,充当监狱警卫,另外18名第二组,充当囚犯。研究的一切处理都与真实监狱一样。实验开始时,“囚犯”被响着警笛的警车从家里带走,经搜身、换号衣、喷防虱液、戴镣铐等手续后投进监狱。警卫发制服、警哨、警棍等用品,8小时轮班维护监狱秩序。结果,原计划两周的实验到第六天就不得不终止。

美国版的《死亡实验》在80%以上都是与真实实验相符的,现实实验中的学生换成了电影中的来自各行各业和参与者。影片集中体现了权力是导致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囚犯们并不打算惹事,却一直被沉溺于权力的狱警欺凌。虽然影片依然表现了囚犯们的反抗以及监狱暴动,但是在象征实验结束的红灯和警报声出现后,实验室的大门打开,所有人都找回了理智,从他们这7天里一直在扮演的实验角色中解脱出来。研究者也不像德国版那样负责人被杀,而是被实验者们向媒体讲述他们的遭遇,由法律来惩罚研究者。

我觉得这部电影体现的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

①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由于这一理论的基础概念是“角色”,其基本原理也是借助于戏剧比拟来阐发的,故称为角色理论。

《死亡实验》尤其体现出了角色理论中的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较长时间的角色扮演,可以改变人们的心理结构。角色扮演中的直接情感体验,所扮角色的某些特征,最终能被“固定”在人们心理结构中,使其性格发生实质性变化。电影中的狱警之所以之后出现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行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狱警的角色扮演改变了他的心理结构。 角色理论家认为,就像演员在一场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一样,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角色行为是整个行为系统的产物。也就是说,人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成员,社会环境和其周围人群与其发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外显的和内隐的、真实的和想象的联系,会在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各个层次上发生相互作用。而且,人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由于个人自身的个性是特定的,人最终做出行为,是所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狱警的爆发是角色给了他一个发泄的通道,不难想象,这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必定是极为失败的。他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和母亲住在一起,

没有妻儿,也得不到大家的尊重。是的,实验是假的,但生活的伤痕却是真是存在的。他也许没有在寻找报复的机会,但却到了一次报复的能力。

②自我价值理论

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证明自身的价值。人先定地寻求自我价值,并以努力证明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逃避否定自我价值的事情发生。当自我价值理论体系混乱时,人就有矛盾和冲突,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语言来解释,就是会产生价值冲突,即主体由于不能同时实现对主体有价值的不同目标而引发自身的矛盾。

自我价值作为自我行为的出发点,不但具有基础的解释作用,还决定着一个行为及其有关的对象对于个体的终极意义。当一种对象对于个体的意义与自我价值相一致时,自我价值会为与这种对象有关的行为输出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动力的大小则决定于有关对象在个体自我价值衡量上的价值高低。电影中的狱警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狱警的权力给了他这个机会,他对“囚犯”做出的一系列行为就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从中得到满足感。

看完电影,我觉得这个实验最后造成了那么大的伤害与实验者的不负责任是离不开的,实验者在监视器里看到了他们的一系列行为,可是他们默许了一系列的暴力行为,最后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实验者没有遵守实验的伦理性原则,应该是罪魁祸首。

我相信大部分人看完电影都会觉得权力是个魔鬼,人都是邪恶的,人一碰上权力就会变得疯狂,可是电影中的狱警头头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生活的十分失败的人,被试是具有特殊性的,如果他有一个很健康的心理,是否还会出现获得权力后的疯狂行为?总的来说,我觉得电影中的被试或多或少是具有特殊性的。

我还有一个疑问,如果实验的被试是相互之间熟悉的,还会不会出现同样的结果,如果这个实验放到我们班来做,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或者说,我不相信人性真的有如此恶劣,实验中不尽然有每个人。


影片《死亡实验》观后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923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影片《死亡实验》观后感
相关文章
  • 影片《死亡实验》观后感

    死亡实验观后感死亡实验观后感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映射人性,今日我观看了一部名叫《死亡实验》的电影,感触颇深。影片讲述的是一群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普通人参加了一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