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节日庆典 > 清明节主题班会ppt 正文

清明节主题班会ppt

2016-12-29 06:20:33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清明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清明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

活动时间:2014年3月31日

活动地点:四、一班教室

主持人:李雨橘

活动目的:

1.通过队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

3.通过教育,让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感恩,意识到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准备:清明节来历和风俗等资料的介绍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师朗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问: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吗?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对,是《清明》。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 “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的清明节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班会中有所收获。

二、介绍清明节

生讲: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里的衣襟上,题了这样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了。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

三、清明节习俗的介绍

主持人: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四、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

五、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主持人:先烈们的故事,我们记在心里,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主持人:先烈的爱国精神让我们动容,更应在我们身上延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学会感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主持人:我宣布“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清明节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师总结:今天,在“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清明节主题班会中,我们同学既了解了清明节的一些知识,又知道了一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的事迹。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你们能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学会感恩,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六、布置任务:清明节放假三天,每生完成一篇《大手拉小手快乐过清明》的作文。

篇二:清明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设计

“中国民俗文化”之清明节 主题:

生与死的欢会

教学目标:通过对清明节的习俗讲解与诗文鉴赏,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迁移。

教学重点:诗文阅读,鉴赏其间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民族文化中对生死大事的态度。

一、导语设计(课前播放朴树的歌曲《旅途》)

“我梦见一个孩子,在路边哭泣,

他丢失了他的气球,在遥远的山谷。

老爷爷把它系在屋顶上,等着爸爸带你去寻找,

有一天爸爸走累了,就走失在茫茫的那个山坳,

像那只气球,再也找不到。

我们路过森林,路过湖泊,

路过沙漠,路过荒原,

路过人们的城堡和花园,

路过幸福,路过痛苦,

路过一个女人的温暖和眼泪,

路过生命中漫无止境的寒冷与孤独??”

这首歌充满了预言和暗示,大家读懂了吗?哈姆雷特发出永恒的质疑: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但是在某个时刻,生存与死亡,竟然同时被纪念,这就是清明节。

二、民俗文化基本知识介绍

1、清明

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另有清淡明智之意。

自古人们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2、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3、清明节的活动

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心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例如:

扫墓

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怀念的节日。人们向革命先烈纪念碑敬礼,缅怀先人;为逝去的亲人扫墓,寄托哀思。当人们在墓前点香献花时不难发现,种种怀念,多夹带一种“感恩”情愫在其中:感念先人及亲友,

并为亲人在世时自己的种种不足而深感遗憾。在此意义上说,清明节可以算作是中国人自己的“感恩节”。传统节日中“知恩图报”的内涵,在不断提醒着现代人生前尽孝、薄葬厚养,学会感恩,并付诸实践。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戴柳插柳,植树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插柳的习惯。又传说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节的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蹴”即用脚踢,“鞠”是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蹴鞠是影响了中国和世界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和体育项目,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都临淄,在汉唐宋时期得到发展并走向全面繁荣,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确认: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临淄是世界足球的起源地。

三、诗文鉴赏

出示三首风格各异、时代不同的诗词,请学生概括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并比较其中的区别。

(1)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明确:描述人们游春的欢乐情景,语言清新明丽,主要手法有设问和拟人。

(2)清 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明确:写出了作者凄凉贫寒的读书生活,语言朴实无华。

(3)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明确:描述了历经战乱、民生凋敝以至于无人上坟的清明凄惨景象,写出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

小结:清明节是一个很有文化价值的节日,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冲和”与“平衡”。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伫立在冰冷的坟茔之前追悼死去的亲人,尽情地表达着平日里故作漠然而无法流露的哀思;同时又愉悦地走进生机勃勃的春天原野以种种载歌载舞的欢乐形式歌颂着生命的美好。欢乐与悲伤、生与死,竟然都和谐地共存在这个时空间隙,融合成一个圆满。

四、讨论: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

明确: 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五、图文卡片鉴赏

1、展示写有短诗的图画,并略作点评。

清明雨上(图片主色调为绿色,缀有乌篷船和柳树)

月影憧憧 烟火几重 烛花红

红尘旧梦 梦断都成空

雨打湿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归堂

点评:清明时常伴随细雨,黄梅时节更添离人愁绪。几个短句言简意远。

2、欣赏清明节期间所盛开的灿烂花朵

六、国外清明节

离故土越遥远,思念和怀旧的感情似乎就越绵长,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每年的清明节就会有人按照传统习俗,在当地眺望故里,遥寄追念。

1、印度教徒点灯纪念故人

为寄托哀思,印度人通常在家中、办公室甚至自己开设的商店的显著位置挂上死者的遗像,并用黄色的万寿菊花环装饰像框。印度每年最大的节日—灯节(其重要性等同于中国春节)那天,等到夜幕降临,家人会在楼梯、走廊、阳台以及屋里都安放上点燃的一根根蜡烛,为死者祈祷,并期盼亡灵保佑家人平安。每逢死者忌日,家人还会举行一种叫“沙拉达”的仪式来祭祀,参加仪式的人通过吃一种特制的米糕来缅怀故人。

2、日本人祭祖神神道道

日本是个把佛教与本民族的神道教生死观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在日本人看来,人的肉体生命就仿佛烟花,绚烂而短暂,而人的灵魂不灭,可以永生。所以在日本,与祭奠亡灵、追悼故人联系在一起的法事、祈福活动十分繁多,像每年春分和秋分前后的“彼岸会”、死者周年、50岁、70岁和百年大祭等层出不穷。日本最盛大的节日盂兰盆节也和追祭亡人联系在一起。每到阴历的七月十三至十五左右,全日本都放7天左右的长假欢度盂兰盆节。据说在这段时间里,逝去的祖灵都会回到家中,为了不让祖灵找不到家,人们会在家门口摆放欢迎的火盆,并在屋内挂上灯笼。每年盂兰盆节初日的傍晚都会举行“迎火”式,即为迎接先祖之灵在门前焚烧麻竿,而节日的最后一天就有“送火”式,即把供物放入河里或海中,代表恭送祖灵而去。

3、新加坡

新加坡华人的风俗稍有不同,比起清明节他们更看重每年阴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据说这个节日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中元节”的风俗和清明节非常相似,也是给先人上点供品、祭拜一下,不过他们的举动有时更具迷信色彩,不少人在整个七月都尽量避免远行,搞得新加坡的飞机票那个时候特别便宜。

篇三:清明主题班会

清明节主题班会

活动背景:

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

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青少年学生虽然热切盼望清明小长假,却对这

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针对他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对感

恩思源的精神的实践而召开了这次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2、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

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3、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活动准备:

1、清明节习俗活动片段、爱国电影《淮海战役》片段、爱国烈士图片 、哀乐 等

2、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清明节有关知识、资料、图片等。 3 、每位学生调查自己家的家

族史。

4 、每组选若干名学生参加“清明知识知多少” 比赛,准备竞赛的题目。 活动步骤:

老师: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

来,清明扫墓不仅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

纪念他。下周就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为了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清明节,我们今天开

上一节特殊的班会课。

(一)利用竞答交流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文化内涵。

1、 学生介绍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

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

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

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2、指导学生领会清明祭祖扫墓的文化内涵老师: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最主要的还是祭祖扫墓。 (播放清明节习俗活动影像资

料或展示有关图片 ,最后播放一组民间扫墓、祭祖图片或影像。) 老师:看了最后一组图片影像,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这是封建迷信活动吗?对待我们的

先人我们该不该缅怀,该如何缅怀? (全班同学分成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口答) 老师总结:清明祭祖不可少,扫墓祭祖”可以帮助我们“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

己生活和事业基础的真正内涵,能激发人们勇 于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斗志,更能体现人类生生不息、繁衍永续的精神。扫墓祭祖可以促

使我们加深对自己生命原本的认识,让每个生者都牢记自己身世的渊源、了解自己生命的脉

络。总之,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

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二)缅怀先烈,模拟扫墓。老师:没有我们的祖先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他们还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可以说一个家族史就是一个家族的奋斗史。我们应该纪念他们。(交流自己家的家族史)

老师:除了拜祭我们的先人,我们还要祭拜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 (播放爱国电影《淮海战役》片段请同学们观看,并谈谈历史上为我们浴血奋战的革命

烈士与我们现在和谐生活的关系。学生五人一组交流观后体会、学生推荐代表谈谈体会.)

生:没有他们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谐,今天的幸福。因此,我们

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老师: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虽然

不能到陵园为他们扫墓,但是我们必须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哀悼。(奏哀乐,全体学生默哀1分钟表达自己对先人及烈士的悼念,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

思,颂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三)指导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老师: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题,但不是全部,还有吃青团、踏青、荡秋千、蹴鞠、打

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你知道这些活动的有关知识吗?下面全班按课前布置分成两

组互相提问,答对问题最多的一组获胜。 清明时节有哪些体育活动?秋千最早叫什么?荡秋千有什么好处?蹴鞠是一种什么游戏?谁发明的? ??

(四)总结:

1、用一分钟演讲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上完本节班会课后对清明节的理解和感受。

2、老师总结:通过今天的班会活动我们深刻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和节日含义, 中国人历

来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们对先人的祭祀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缅怀。我们相信亲人、先

祖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情意与祭奠,我们华夏儿女也一定会一代代延续而这种温情。我们还要

沿着革命先烈走过的足迹,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明节有它深刻的文化

内涵,我们不仅要热爱它,过好它,还要更好的传承它。篇二:清明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设计

“中国民俗文化”之清明节 主题: 生与死的欢会 教学目标:通过对清明节的习俗讲解与诗文鉴赏,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迁移。

教学重点:诗文阅读,鉴赏其间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民族文化中对生死大事的态度。

一、导语设计(课前播放朴树的歌曲《旅途》) “我梦见一个孩子,在路边哭泣, 他丢失了他的气球,在遥远的山谷。 老爷爷把它系在屋顶上,等着爸爸带你去寻找, 有一天爸爸走累了,就走失在茫茫的那个山坳, 像那只气球,再也找不到。我们路过森林,路过湖泊,路过沙漠,路过荒原,路过人们的城堡和花园,路过幸福,路过痛苦,

路过一个女人的温暖和眼泪,路过生命中漫无止境的寒冷与孤独??”这首歌充满了预言和暗示,大家读懂了吗?哈姆雷特发出永恒的质疑: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但是在某个时刻,生存与死亡,竟然同时被纪念,这就是

清明节。

二、民俗文化基本知识介绍

1、清明

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另有清淡明智之意。自古人们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

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

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2、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按照旧的习俗,

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

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3、清明节的活动

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心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

有特色的节日。例如:

扫墓

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怀念的节日。人们向革命先烈纪念碑敬礼,缅怀先人;为逝去的亲人

扫墓,寄托哀思。当人们在墓前点香献花时不难发现,种种怀念,多夹带一种“感恩”情愫

在其中:感念先人及亲友, 并为亲人在世时自己的种种不足而深感遗憾。在此意义上说,清明节可以算作是中国人

自己的“感恩节”。传统节日中“知恩图报”的内涵,在不断提醒着现代人生前尽孝、薄葬厚

养,学会感恩,并付诸实践。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

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戴柳插柳,植树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

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插柳的习惯。又传说

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节的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

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

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

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

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

后为了避忌,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

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

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蹴”即用脚踢,“鞠”是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

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蹴鞠是影响了中国和世界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和体育项目,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

都临淄,在汉唐宋时期得到发展并走向全面繁荣,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2004

年7月15日,国际足联确认: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临淄是世界足球的起源地。

三、诗文鉴赏

出示三首风格各异、时代不同的诗词,请学生概括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并比较其中的

区别。

(1)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明确:描述人们游春的欢乐情景,语言清新明丽,主要手法有设问和拟人。

(2)清 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明确:写出了作者凄凉贫寒的读书生活,语言朴实无华。

(3)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明确:描述了历经战乱、民生凋敝以至于无人上坟的清明凄惨景象,写出了战争的残酷,

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 小结:清明节是一个很有文化价值的节日,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冲和”与“平衡”。在这

个节日里,人们伫立在冰冷的坟茔之前追悼死去的亲人,尽情地表达着平日里故作漠然而无

法流露的哀思;同时又愉悦地走进生机勃勃的春天原野以种种载歌载舞的欢乐形式歌颂着生

命的美好。欢乐与悲伤、生与死,竟然都和谐地共存在这个时空间隙,融合成一个圆满。

四、讨论: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 明确: 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

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

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

者的怀念。

五、图文卡片鉴赏

1、展示写有短诗的图画,并略作点评。 清明雨上(图片主色调为绿色,缀有乌篷船和柳树)月影憧憧 烟火几重 烛花红红尘旧梦 梦断都成空

雨打湿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归堂点评:清明时常伴随细雨,黄梅时节更添离人愁绪。几个短句言简意远。

2、欣赏清明节期间所盛开的灿烂花朵

六、国外清明节

离故土越遥远,思念和怀旧的感情似乎就越绵长,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每年的清

明节就会有人按照传统习俗,在当地眺望故里,遥寄追念。

1、印度教徒点灯纪念故人为寄托哀思,印度人通常在家中、办公室甚至自己开设的商店的显著位置挂上死者的遗

像,并用黄色的万寿菊花环装饰像框。印度每年最大的节日—灯节(其重要性等同于中国春

节)那天,等到夜幕降临,家人会在楼梯、走廊、阳台以及屋里都安放上点燃的一根根蜡烛,

为死者祈祷,并期盼亡灵保佑家人平安。每逢死者忌日,家人还会举行一种叫“沙拉达”的

仪式来祭祀,参加仪式的人通过吃一种特制的米糕来缅怀故人。

2、日本人祭祖神神道道日本是个把佛教与本民族的神道教生死观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在日本人看来,人的肉体

生命就仿佛烟花,绚烂而短暂,而人的灵魂不灭,可以永生。所以在日本,与祭奠亡灵、追

悼故人联系在一起的法事、祈福活动十分繁多,像每年春分和秋分前后的“彼岸会”、死者周

年、50岁、70岁和百年大祭等层出不穷。日本最盛大的节日盂兰盆节也和追祭亡人联系在一

起。每到阴历的七月十三至十五左右,全日本都放7天左右的长假欢度盂兰盆节。据说在这

段时间里,逝去的祖灵都会回到家中,为了不让祖灵找不到家,人们会在家门口摆放欢迎的

火盆,并在屋内挂上灯笼。每年盂兰盆节初日的傍晚都会举行“迎火”式,即为迎接先祖之

灵在门前焚烧麻竿,而节日的最后一天就有“送火”式,即把供物放入河里或海中,代表恭

送祖灵而去。

3、新加坡

新加坡华人的风俗稍有不同,比起清明节他们更看重每年阴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据

说这个节日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中元节”的风俗和清明节非常相似,也是给先人上点供品、

祭拜一下,不过他们的举动有时更具迷信色彩,不少人在整个七月都尽量避免远行,搞得新

加坡的飞机票那个时候特别便宜。篇三:清明节主题班会教案 清明时节忆先烈

六年级一班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一些习俗。

2.通过教育,让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

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准备:

1.朗诵

2.清明节来历和风俗等资料的介绍

3.《清明》

4.歌曲欣赏

活动过程:

师: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清明时节忆先烈”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

够在班会中有所收获,也预祝你们的班会获得成功! 主持人甲:春天,万物复苏,盎然春意。 主持人乙:春天,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 主持人甲:人们总不会忘记,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主持人乙:看烈士事迹,学烈士精神,踏上红色之旅。 主持人甲:看到了吗,聆听了吗,感受到了吗? 主持人乙: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主持人甲.主持人乙:我宣布《清明时节忆先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出示《清明》古诗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4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 主持人乙:对,那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纪念祖先的

节日。说起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就会想起一个人——介子推。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介子推


清明节主题班会ppt》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747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清明节主题班会ppt
相关文章
  • 清明节主题班会ppt

    清明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清明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活动时间:2014年3月31日活动地点:四、一班教室主持人:李雨橘活动目的:1 通过队会,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