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十月围城观后感 正文

十月围城观后感

2016-12-17 07:50:44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观后感

牵着蜗牛散步

----------铭记历史,缅怀先辈,感受世间情。俯仰之间,辛亥革命的腥风血雨已掩埋一个世纪之久。那是一场救国救民、势在必行的革命。我们曾扼腕辛亥革命的功败垂成,痛恨袁世凯窃取革命的果实,反思革命的不彻底性。虽然革命最终失败了,但它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重大革命意义是不可否认的。今日,看完电影《十月围城》,那一幕幕辛亥革命前的场景让我感受到了革命残酷而又不可避免的流血牺牲以及人民群众包括商人、乞丐、车夫、小贩、学生、赌徒等人之间种种崇高而又感人的情愫。

《十月围城》跟以往表现革命主题的电影不一样。它没有把焦点放在革命大人物身上,而是极力了塑造了一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底层人民群众在反抗与斗争中奋不顾身,慷慨就义的崇高形象。他们本与革命党人孙中山素未谋面,毫无瓜葛。但是他们为了各种情谊,在抉择中把自已卷入到了这一场生死不定的保卫活动中。为了保卫革命党人孙中山能够安全到达香港与十三省代表顺利进行秘密会谈,这一批批江湖义士有的甚至根本都不知道自已要保卫的人是谁,却都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成就大义,最后在这场腥风血雨中失去或死亡。就因为他们是商人,是车夫,是学生,是乞丐,是赌徒,所以当他们决定投入到这场意义非凡却又危险万分的活动

中的那种取舍的勇气才更让我热血沸腾。

《十月围城》演绎的不仅仅是辛亥革命前夕天翻地覆的社会和火热的革命准备,更是抒写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人情史。还清楚的记得那一个镜头,当车夫阿四拉着老爷李玉堂跑在街上时,透过橱窗,阿四与女孩阿纯深情对望,女孩是一脸的羞涩,阿四却是满脸的幸福,两个人的眼神在对方身上久久没有移开。这一个镜头为气氛沉重的晦暗动荡社会增添了一抹亮色,也让我眼前一亮。车夫阿四与残疾女孩阿纯之间这种没有功利的纯洁爱情也让我感动不已。阿四的一句“只要老爷满意了我就高兴了”更让我感受到他的忠心爱主、知恩图报和务实的精神。为了保护少爷,本来第二天就要与自已心仪已久的女孩结婚的他义无反顾的用自已的肉体挡住了朝廷刺客,最终献出了自已的生命。这是感人至深的主仆情,也体现了小人物的崇高情怀。《十月围城》中赌徒浪子沈重阳和女儿依依不舍的情节,让我哭的一塌糊涂, 沈重阳为了能让自已的女儿知道他是她的爸爸,而答应妈妈保护她的继父李玉堂。在女儿被妈妈带走时留下了一个布娃娃,这个布娃娃就成为了沈重阳在生死关头时的信念支撑与精神寄托。在他最终倒在地上的那一刻,他脑中浮现的是乖巧的女儿与温柔漂亮的妻子,一家三口幸福的骑着一辆自行车,笑啊笑啊,徜徉在街道上。他最后的遗言是“把这个(布娃娃)交给念慈。”想到小女孩乖巧的模样和她在那个社会

中未卜的命运,以及沈重阳对女儿无法割舍的父女情,心中不禁愁肠百结。戏班班主方天,本来是朝廷命官却被清廷冤枉而遭到围剿 ,他不得不带领三百弟兄和自已的女儿走上流亡之路,最终到香港安身,等待重振中华的机会。最后终于等到了一次可以保卫重要革命党人孙中山的任务,他终于可以为国家为人民出一份力,这是深深的爱国情。他说“不停地搬是为了最终能够回家。”遗憾的是他这个愿望到死都没能实现。在即将实行任务的前几天戏班被清军围剿,当清兵从天而降,他已知凶多吉少,就把女儿推到墙角,打晕她,并用麻布把她包裹起来,用一条麻绳捆住她,抛下窗外,临落地前先稳一下,随后再轻轻一扔,麻布轻轻坠地,小牌坊随后轻轻压在女儿身上,这是他能给女儿的最后的呵护。这位不怕死不畏用鲜血洗染革命的堂堂大将军,生死关头也只求能保住小女一条性命。这是浓情意深的父女亲情,不禁震颤着我的心灵。中华日报馆主李玉堂的儿子李重光作为思想先进的青年,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因为在街头宣传支持孙中山支持共和而遭到父亲反对时,他不惜与父亲争执,大喊“不做亡国奴”。最后在抽生死签时抽中成为孙中山替身的那一个。虽然有人极力反对,可是,他说“生命是平等的”。这个十七岁的少爷,涉世还不深,只有一腔热血。他毕竟还是个不成熟的孩子。在代替孙中山先生坐在随时可能遭到暗杀的车子上时,他一脸的冷汗,身体不停发抖,他害

怕是应该的。一路上他在车里听到无尽的厮杀声,心中有着无尽的恐惧,但他强忍巨大的恐惧,努力走完这段死亡路。陈少白与清兵将领阎孝国生死相对时,阎孝国有一身精湛的武艺,而陈少白只是个见血就晕的书生,李重光坐在车里,举起陈少白塞给他的手枪,那是他最后的希望。可人力车倒退着下楼梯,车子在颠簸中手枪滑落掉在地上,他一脸密汗惊慌无法隐藏,最后车子撞上石柱,侧翻倒地,这个十七岁的少年最终躲不过惨死的命运,做了孙中山的替死鬼,也哭碎了他老父亲的心。老父亲李玉堂口中只有那句“我不是说了,这两天哪也别去,你不听话了?”一句话撕心裂肺,也体现出这个青年不可泯灭的革命热情。乞丐刘郁白因为爱上了父亲的女人,使得老父亲被气死,自已爱的女人也在他面前自尽。本是有钱公子的他从此堕落,最后流落街头成为乞丐。李玉堂替他赎回传家铁扇,为了感谢李玉堂也为了赎罪,他参与了保卫孙中山的活动。在最后与敌人的打斗中衣衫飘然,别有一番美感。仿佛又是从前那个眉清目秀的公子,再也不是乞丐。他是为国家的未来而丢了命,也算是赎了年轻时的罪。被南少林逐出山门,如今靠卖炸臭豆腐为生的小贩王复明也义无反顾的投入革命中,最后也为革命做出了牺牲。这一个个曾经活生生的生命,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世,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目的,最终却都走向了同一终点,成为了革命的垫脚石。

生命的价值和革命是天平的两端,革命注定着要流血牺牲。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后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些为我们的今天而做出牺牲的先辈们?看完《十月围城》,我被这些小人物大情操感动着,是那段远去的历史,那些革命烈士们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我们应当铭记。

篇二:《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观后感

清末民初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捐躯赴国难的能人志士不可枚举。革命难免要历经苦痛,流血牺牲更是不可避免。《十月围城》就借孙中山来香港开会的事情表达了这一主题。《十月围城》中的人们身处历史转折点,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如同饰演重光少爷的王柏杰戏中所说:全中国都被(革命)卷了进去,难道我还能避开吗?!但为了保护素未谋面、与自己整个命运都没有关系的孙中山先生,再说是历史需求,戏中的普通人也是感觉不到的,他们能感觉得到的,是自己亲人的爱与痛,是为了至亲的选择,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以最普通的血肉之躯去完成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步步维艰的任务。

比如,方天将军被清朝的朝廷冤枉,带着300将士从天津一路逃命来到香港,等待重振中华的机会,终于等到保护孙中山先生的任务,却在前几天被清军围剿,当清兵从天而降时,他已心知不妙,就把女儿逼到墙角,打晕她,并用麻布把她包裹起来,一条麻绳捆绑,抛下窗外,临落地前先稳一下,随后再轻扔,麻布轻声坠地,小牌坊轻轻压在上面,是最好的保护膜。这位不怕死不畏用鲜血洗染革命的堂堂大将军,生死关头也是只求能保住小女一条性命。而父亲舍命呵护的女儿,被埋藏在戏班子的牌坊下,躲过了一劫。虽然这只是一个场景,见不到人,可是却觉得是李宇春(方红)最动人的演出之一。大革命的背景下,仍然不忘亲情,是比任何大道理都更宝贵的动人笔墨。

又如,李重光抽中生死签,成为孙中山的替身。十七岁的少爷,未经任何世事,只有一腔热血。他在道理上不怕死,可是当他代替孙中山先生上路前,仍一脸冷汗,不停发抖,他也很害怕。一路上他在车里听闻无尽厮杀,他脸上有泪心中有惧,但也是强忍巨大的恐惧,努力走完这一小时死亡之路。当他看到陈少白与清兵将领阎孝国生死相对时,双方此时都已无人马,阎孝国有一身精湛的武艺,梁家辉是个见血就晕的书生,李重光坐在车里,举起陈少白塞给他的手枪,那是他的最后一招。可人力车是倒退着下楼梯,陈少白抵挡不住车的滑势,面对阎孝国胜利在望又不免畏惧,一下子没抓住,人力车便自行快速下降。无依无靠的人力车一级一级下滑,阎孝国则是兴奋地慢镜头往前追跑,车里的李重光也就是个婴儿,手无护己之力,车子在颠簸中手枪滑落掉在地上,他一脸密汗惊慌无法隐藏,最后车子撞上石柱,侧翻倒地,镜头对准王柏杰轰然翻身,这一路倒退他受尽折磨,从有希望开枪到摔枪、到无法控制车子速度、车子翻身后已知劫数难逃的痛苦与害怕,演绎得十分到位,又很真实。这几秒钟的心路历程,如同电视上提到过的某次空难,飞机在一分钟内从天上翻腾着倒插入水,飞机上的人们除了机长是没有人有肩膀安全带的,跨在腰间的安全带不足以把他们固定在位置上,他们只能一路翻腾着等待死亡的来临。由于死前经历了太恐怖的折磨,法庭判处航空公司赔偿巨额赔偿金,航空公司因此破产。王柏杰饰演的李重光少爷,从阶梯上一路颠簸后退的心情,大概也跟飞机翻插入水差不多,阎孝国追到翻车面前,用竹子一下、一下、又一下、慢镜头无声地描述着他插死车内王柏杰的过程。镜头同样没有拍王柏杰,可是那一刻能让所有人心头都如被竹插一样,与他一起承受着这可怕的事情。

方红与李重光本身都是弱者,十六七岁的孩子,本在父亲保护之下一边怄气一边天真地生活着,弱者去做自己力所不达的事情时,是很容易让人感动的。他们成功的机会很少,在失去父亲羽翼保护的时候,以雏鹰之翅迎向黑暗的未知,战胜了心底强烈的恐惧与人与生俱来的害怕退缩,是战胜了让人窒息的紧张才能站在暴风雨的面前。不怕死的高大全人物钢铁般的意志能让人肃然起敬,但在害怕中仍努力迎战的人们,更能引起恻隐之心也更能感同身受。

巴特尔饰演的少林僧人王复明也很有特色,他巨人般的意志和难以言说的亲切感为剧情增色不少,他苦战不死,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雾气中时,的确是有一股让人意志沸腾英雄重现的味道,这一身影,有超出其所应有的意义。刘郁白最后的打斗场面衣衫飘然,别有一番美感。这部戏提及了各种感情,邓四弟与阿纯的小情人之爱,沈太太与沈重阳有恩有爱的压抑

过往,刘郁白对父亲的女人(李嘉欣)的苦恋不得,李玉堂对陈少白的友情之重,对爱子的保护心切,陈少白宁舍“人生而平等”论也不舍李重光送死的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己软肋,在情义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做出了最艰难的选择。编剧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人物的生命悉数展现,淋漓尽致。

这部影片让我看到了革命时期国人们宁可牺牲自己,也要革命成功的崇高精神。

篇三:十月围城观后感.共计2800字

一场革命,一场血泪,一场矛盾

——《十月围城》观后感

俯仰之间,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那是革命与战争的五十年,无论是对于世界,抑或是对于中国。辛亥革命便是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的开始。一直以来,孙中山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总得到强烈的认可,无论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的官方意识形态,抑或是社会上的普遍观点,我们认为这是一场势在必行的革命,救民于水火的革命,也为革命最后的功败垂成而扼腕叹息,叹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恨袁世凯盗窃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在我们眼里,辛亥革命一直被视为一个点而不是一个过程。自辛亥革命后,标榜爱国、民主和正义的激进洪流便势不可挡,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它打开了关闭激进主义洪流的那扇门,但是每一次运动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相比之下却无足轻重,这其中也包括辛亥革命。

可以说以往的任何讲述革命的影视作品,都离不开上面的主题,从而一直都充斥着强烈的正反对立,主旋律式的剧情,影视作品和政治教化和政治宣传合为一体。最近的《十月围城》毫无疑问有着传统的主旋律式的色彩,却也让我看到了少有的一抹亮色。

以往任何讲述革命或激进运动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赞美革命的,而且电影的视角无非都是集中在革命的领导人身上,少数伟人的英明决策和叱咤风云。但是《十月围城》的焦点是属于底层的平民,不是英明神武的伟人们,底层民众的选择和付出才是电影所关注的。正因为如此,革命的更多细节得以披露。生命的价值与革命是天平的两端,《十月围城》就是这部衡量的天平。

《十月围城》视角的转变提高了电影的可解读空间,革命主角从伟人到平民的转变,使我们能够更深的去了解什么是革命。革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群众运动,这是革命的主体。但革命的主体并非仅仅是无数个人简单的相加从而形成的集体运动,简单的个人不通过引导和组织,是不会形成集体力量的,因此对于革命主体的讨论,仅仅停留在无数个人这一现象是没有意义的,他们为什么会产生集体行为,这才是重点,而导致集体行动产生的力量,才是真正意义上革命的主体。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呢?或许大家已经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有人早已给出了回答:因为政治上的正确,通俗的说就是:孙中山的暴力革命是正确的,是符合人民利益,符合时代潮流的。但是这个世界并非只是简单的按照政治标准而划分善恶,而把人民单一的归纳为某一群体也只是探讨问题上的偷懒,无助于我们更好的去理解这个现象。试问,他们都能理解革命的目的和他的纲领吗?《十月围城》中,沈重阳、伙夫阿四、小贩王复明、流浪汉刘郁白、被通缉的军人方天和他的女儿方红等人,他们都是因为理解了同盟会革命党人才选择了义举吗?正如后面一个情节所讲的:阿四告诉他的未婚妻阿纯,他明天要去保护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但是他却不知道那个人究竟是谁,可见,政治上,他们都是政治上无知的普通人,在当时香港是如此,在中国大陆更是如此。单单是政治上的动员,是无法发动一场运动的,因而仅仅是政治上的正确性是无法成为革命的主体。

《十月围城》中的人物在诉求。通过诉求,我们往往能知道他们究竟为了什么。

曾经的将军方天,战争失败,清廷向联军妥协,方天由于协同义和团,因此被清廷通缉,逃亡香港,而方天的愿望便是以合法的身份回故乡。而当方天死后,方红的诉求则是为父报仇。小贩王复明,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但是他的正义感除了来自自己的感性判断之外,还有他对侠义人士的崇拜,愿意惟命是从。流浪汉刘郁白,他受到商人李玉堂的知遇之恩,愿意报答李玉堂。伙夫阿四,他的诉求就是——老板满意我就开心了,是一种很纯真的主仆之间的效忠纽带。沈重阳的愿望则是为自己以往的过失赎罪。

这些诉求,本质上都是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但又都是乡土的,朴素的。虽然他们各不相同,

但是他们都离不开我们的传统社会的情结。阿四对李玉堂的效忠不亚于臣民与皇帝的关系;王复明和刘郁白,则是一股强烈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息;方天和方红,表面上是恩怨情仇,实际上对故土的眷恋才是他们的最大的动力;沈重阳希望能够做会一个爸爸该做的事;甚至是维护清廷的阎孝国,恪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伦理,即使是面对陈少白这位他眼中的“叛党”、“敌人”,师恩的远远高于政治利益上的生死,让他放走了其关键作用的陈少白。这种乡土情结,这种传统观念,它们并非为了革命而生,然而在革命当头,它们确能够为革命凝聚力量,或者说革命党人利用了这股力量,而不是他们通过政治宣传而产生的群众依附,比起后面这股力量,前者不可谓不强大。所以传统观念才是革命的真正主体,是传统观念让他们做出了这番生与死的选择。

而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目标就是用暴力手段推翻清廷,取消帝制,然后建立新政权之后进行西方的政治经济改革。在陈少白和阎孝国之间的争论中,陈少白认为封建等级和封建等级最大的象征——帝制,是导致国家衰弱的原因。暂且不讨论这种结论是否正确,如果革命的目标就是要将封建秩序连根拔起,那么辛亥革命后中国长时间的混乱和痛苦(1911——1949)或许已经有了它的必然性。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哲学的悖论:上帝会创造出一块他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吗?同样的悖论是,革命会为了它的宗旨而毁灭了自己吗?事实上,革命所针对的对象便是它自己,它的主体,它所要推翻的,恰恰是它赖以发动的价值观,根深蒂固的社会理念,帝制所要求的君君臣臣,恰恰是传统观念的一部分,伦理等级向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帝制的存废,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实上,上帝是聪明的,对于那个他是否能创造出他搬不动的石头,他没有给出回答,更不会去实践;而革命却往往是失去理智的,而更加可悲的是,革命的人却从来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它一直到导演着一场自我毁灭的悲剧。这也就是革命所面临的最大悖论。

或许我们还可以说,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的强大,为了实现一个强国的梦想,这种梦想也能凝聚千千万万的人投身革命,但是我们不禁要反问如果说孙中山、陈少白他们胸怀强国的理想,那么清廷以及阎孝国就不是如此吗?以往的作品里以立场为界,立场让所谓的反派连诉求上都是投降卖国的,而《十月围城》却给了阎孝国很大的空间,他让我们看到事实上没有所谓的正和反,陈少白与阎孝国的争论或许事关生死,但是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只是在为如何能强国而争论而已。

电影的最后,孙中山道出:“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十月围城》已经让我们见证了一出革命的悲剧,这出悲剧不仅包括社会每个个体肉体上的毁灭,而且也包括他们精神世界的灭亡,革命的最大合理性仅仅在于它用教条宣扬着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合理的世界,而当血淋淋的过程摆在我们的面前,当革命的热月过后,是无秩序的混乱而不是无秩序的美好时,我们难道不应该质疑“文明之痛苦”的必要性吗?我们的社会为了激进运动已经牺牲太多太多,如果鲜血还不足以唤醒我们,那么嗜血的群众和鲁迅笔下麻木的国民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场革命,一场血泪,一场矛盾。是传统观念成就了革命,而革命便是为了毁灭传统。


十月围城观后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852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十月围城观后感
相关文章
  • 十月围城观后感

    十月围城观后感《十月围城》观后感牵着蜗牛散步----------铭记历史,缅怀先辈,感受世间情。俯仰之间,辛亥革命的腥风血雨已掩埋一个世纪之久。那是一场救国救民、势在必行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