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中年人 正文 本文移动端:中年人

中年人

2016-10-12 09:50:0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适合中年人锻炼的方法

适合中年人锻炼的方法

行走,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按照行走的速度,时速在4.5公里以上的为快步走,时速在3.6公里的为慢行,时速在3公里以内的为散步。但不管哪种走路形式,对身体都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是增强心力、减轻体重的可行措施。

当今社会,人们的行走功能正在不知不觉中减退,充分认识走的重要性并坚持施行已显得非常迫切。从健康意义上说,提倡“安步当车”不是复古,更不是倒退,而是有益之举。

快步走一般在早晨起床后进行,每次30~45分钟,注意心率最高应控制在每分钟120次以下,以每小时行走5~7公里的速度为宜。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弗勒研究发现,每天坚持30分钟快步行走不仅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还能激发积极向上的意志。快步走的地点一般选择在平坦的马路、运动场上。

慢行,就是用平时一般的速度走路。这种走法适合于一天内的所有时间和所有年龄组的人,长年坚持,能够增强人的心肺功能,增加血管弹性,增强肌肉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的转化,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支配能力,以达到舒畅心情、放松神志、消除抑郁、预防疾病、解除疲劳、强壮体魄的目的。慢行的地点无法做专门选择,工作在什么样的环境就走什么样的路,以走坎坷不平的路对身体益处最大。

散步,速度可以掌握在每分钟走60~80步之间。中国传统健身

术《内功图说》中记载一种“摩腹散步”,认为“两手摩腹移行百步除食滞”。这样一边轻松地散步,一边柔和地按摩腹部,有助于防治消化不良和慢性胃肠道疾病。散步适合于中老年人,脑力劳动者和体弱多病的人,多在早上起床后、饭后或睡觉前进行,每次30分钟左右。这样走一走,对全身各个系统都有好处,特别对锻炼心脏、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降低血糖血压、解除大脑疲劳、帮助消化有良好作用。散步的地点一般应选择在环境幽雅安静、空气流通新鲜的地段,如能经常在绿地和花园内散步更好。

随着交通的发展,人们的行走功能正在不知不觉中减退,充分认识走的重要性并坚持施行已显得非常迫切。从健康意义上说,提倡“安步当车”不是复古,更不是倒退,而是有益之举。

骨骼是身体的支架,人体活动的杠杆。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坚持跑步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骨细胞营养物质的供应,提高骨细胞的生长能力,从而促进了骨的正常发育。老年人,新陈代谢减弱,肌肉逐渐萎缩,骨骼出现退行性改变,骨与关节疾病也越来越多。坚持跑步能加强新陈代谢,延迟骨骼的退行性改变,预防老年性骨与关节病的发生,从而使您延缓衰老。因为你每次只持续了10分钟,而减肥的要求是每次要持续30分钟以上。你以后如果每天只跑一次,那么最好是选择下午,而不是早上,早上不适合做剧烈运动,早上的植物没有经过光合作用,空气里的氧

气不够,加上二氧化碳的大量回流。而人的身体机能也处于睡眠状态,体内的能量也不够。最佳的时间是在下午4至6点。如果你想增加体重,建议你以力量训练为主。

快走的功效及作用

养成“快步走”的习惯,既可强力消脂,又能防止动脉硬化。

走路对预防老化和成人病,维持身体健康,都有好处,这一事实已受到了世界的瞩目。为了区别运动走路与日常生活中的走路,我们又称前者为“训练走步”。许多专家也开始对走路进行各种研究与调查。

在美国进行了一个这样的实验。让40一57岁的男性每次步行40分钟,每星期4次,这样坚持20个星期,其结果表明: ①粘度(最大氧气摄取量)上升了30%;

②安静时的脉搏数减少,心脏机能得到改善;

③体重平均减少1.3千克;

④皮下脂肪厚度平均从135毫米减少到了120毫米。

行走时间从每天10分钟开始,习惯以后逐渐增加。最后的标准是每天连续快走40分钟。体内脂肪合量越多的人(脂肪率高),脂肪量减少的越多。也就是说,走路对减少脂肪很有效果。

有许多人的体重下降,甚至有很多人以1个月减l千克的理想状态成功地完成了减肥计划。而且,因为减的是脂肪,所以可以说,走路是健康减肥最适宜的运动方式。

若想确确实实地通过走步训练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我们必须要坚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绝不会有效果的。起初也许会觉得辛苦,但如能连续12个星期,习惯之后走很长时间也不会觉得累,而且不走反而身体会感到不舒服。

快步走的益处

快步走除了可以强筋健骨、提高机体运动功效、预防骨质疏松、健脑益智、提高工作效率、增进胃肠蠕动改善食欲、防治便秘、加速能量消耗、减肥瘦身、保持体形外,还能增强心肺功能、调节改善血脂、增进胰岛素功能,对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快慢走区别

快步走和散步、慢步走有明显区别。时速在3公里以内称散步,

3.6公里叫慢行,4.5公里称自然步行,5.5公里才为快步走(又称竞技步行)。据此,快步行走10分钟应该为一公里左右路程(老年人、体弱者可略慢),即大概每分钟应走120至140步。这样,心率才能达到最大心率(170减去年龄)的70%,满足中

小运动强度要求,才可对心肺起到良好刺激,达到应有的健身效果。与慢跑相比,快步走有效避免了跑步对身体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冲击,降低了运动损伤的几率。

快走注意事项

快步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挺胸抬头,展开双肩,让肩与臀保持在同一条与地面垂直的直线上。若臀部靠后,会增加脊柱和腰部负担,不能达到最佳运动效果;自然摆臂,注意臂不要摆到肩以上;步伐要大,速度要快;应将腰部重心置于所踏出的脚上,走时要积极使用全身肌肉,这有助于减轻腰痛、肩痛,并可改善内脏机能。行走的速度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状态,以每分钟120至140步、心跳120次为宜,强度以行走时微汗、微喘、可交谈但不能歌唱,走完后感觉轻松或轻微劳累为最佳;坚持每日30分钟,可一次走完,也可根据个人时间分几次累计完成。

篇二:中年人的生理特点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

中年既是青年的延续,又是向老年的过渡时期,身体的各个部分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内脏器官、生理功能开始减弱。尤其是被称为身体之砖的细胞分裂、再生减少,功能开始衰退。据科学家估称,30岁以后身体功能每年大约丧失0.8%。因此,中年人出现许多新的生理特点。

首先,中年人的神经、精神活动比较稳定,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不像青少年那样剧烈。但由于通过大脑的血流量减少,用来合成脑蛋白质的核糖核酸在神经组织中的含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机械记忆力下降,对各种反应不及青年人快,也不如青年人敏捷。中年人的中枢神经抑制过程减弱,睡眠时间逐渐缩短,入睡难、容易醒。 其次,在基础代谢方面,30岁以后基础代谢率平均每年下降0.5%,进食量往往仍较高,质量也比较好,容易造成脂肪堆积而发胖。

第三,在消化方面,胃肠粘膜变薄,肌纤维弹性减弱,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大肠感觉迟钝,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

第四,在心肺功能方面,中年后心脏自律性逐渐降低,心输出血液量从30岁到80岁,50年间约减少30%。同时,伴有动脉硬化、血压升高。大约每10岁血压增加1.33千帕(10毫米汞柱)左右。肺张力减弱,肺活量降低,供氧量不足,尤其在劳动或运动时常感喘不过气来。

中年人应根据以上这些生理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推迟衰老,促进健康 中年期生理、心理适应及自我调节

中年期是一个再适应的时期。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角色上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以更好地适应中年期的工作和生活。

中年期是指35~55岁年龄段,来自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和调查资料都显示出中年是婚姻的多事之秋,是婚姻关系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在婚姻关系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除了最初几年离婚率极高之外,中年期的离婚率也偏高。人到中年,对时光流逝的意识逐渐加强,飞逝的时光让我们感叹生活,追悔过去。社会文化、身体健康的变化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1)对身体变化的适应。对身体的变化,中年人一般不易觉察,不重视也不情愿看到身体的变化。因此通常适应得很慢。然而中年人必须承认并正视身体的变化,要及时觉察并认识自己的身体毕竟不象青年时期那样健壮,功能也不如以前那么好了。中年人必须接受生殖能力下降或消失,同时性欲和性冲动也随着降低的事实。就象青年男女必须抛却童年期的幻想以接受现实长成的自己,并取得适应一样。中年人对于他所不喜欢、甚至象征着岁月不饶人的生理变化,也必须加以适应。如果中年人不能接受青春已逝或青春将逝的现实,往往会发展为一般性的反抗作用,对工作、配偶、朋友以及从前的种种娱乐产生一种抵抗情绪。

(2)对家庭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再适应。当人进入中年期时,一般来说子女都已长大,有的离开家门去外地求学、工作,有的则成家以后自立门户。因此一些中年夫妇就得单独生活,互相依赖着过日子。对家庭关系的这种变化,如果夫妻本来就很亲密,便能及时达到成功的适应。倘若做妻子的觉得自己为了料理家务,照顾老人而牺牲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或是因丈夫的收入少,家庭经济拮据而埋怨丈夫无能,这就容易导致中

年夫妇的矛盾。同时,如果做丈夫的在事业上、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挫折而不愉快,一回到家里就向妻子发泄,这通常是导致中年夫妻关系紧张,以致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3)性的适应对中年夫妇的关系也非常重要。虽然性适应不良不一定会导致痛苦的婚姻或离婚,但却是中年人对婚姻感到失望的因素之一。中年期随着年龄的增加,性高潮的达到也费时较久、而女性到达更年期后,由于阴道趋于干枯,性生活时有时会产生疼痛的感觉,容易产生性冷淡。调查表明,夫妻性生活的不和谐是导致中年离婚的一大因素。

(4)中年期的丧失不管是由于死亡还是离婚,都会造成适应上的麻烦。中年期的一些人可能在不断的遭遇丧失,父母、家人、朋友的疾病及死亡使中年人的死亡意识加强。中年丧偶或中年期再婚的人,也会面临丧失或夫妻之间、生活方式的再适应问题;此外,中年人还面临着对子女及其配偶、对年老父母关系的处理与适应问题;再者,中年人在工作中,由于职务的升迁或工作类别的变化,也存在着一个适应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

可见,中年人所面临的、需要适应的问题是很多、很艰巨的。要对这些新情况达到和谐的适应,首先,中年人要加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点的认识,只有充分了解中年期的特点,才能对这些变化进行自我调节,达到适应的目的。其次,保持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是良好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再次,中年人如果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工作或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难时多朝积极的方面想,乐观开朗,使自己胸襟开阔舒畅,适应便比较容易。另外,中年人还应多发展一些兴趣,多参加一些身体允许的活动和简单的体力劳动,多与年轻人交往。总之,中年人要适应变化了的内外环境,必须面对现实,接受再社会化,这样才能达到身心的和谐、平衡。

中年妇女的生理特点

中年妇女的生理特点

万福妇产的专家总结中年妇女的生理特点,对于对人体来说是身体的一个转变时期,即从充满活力的青年阶段进入迟缓、衰退的中年阶段。这时,身体出现一系列生理改变,假如不认识、不重视这些改变,就可能导致疾病,危害健康。如果能正确对待和重视此期的生理变化,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渴望,以及对美的执着追求,并注意合理的饮食和煅炼,就一定能永葆健康的身心和充满朝气的生命活力和魅力。那么中年女性在生理上有哪些改变呢?

(1)骨骼肌肉和体型:一般来说,进入中年后,甚至更早一些,在30岁以后,人体的多种机能便开使减退,大体上每增加一岁,减退百分之一。如骨骼密度降低,脊椎骨略有压缩,背部和下肢各部的肌肉强度减弱。有研究表明,35岁以后,肌肉力量每十年可递减10%~20%,还常常出现关节不舒服的种种感觉,同时易发生骨折和颈椎病等。因此进入中年以后,应该增加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延缓骨骼、肌肉的衰退性改变,提高机体的机能。中年发胖,体重增加,已好像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了。有人曾研究指出,中年人两头不长中间长,在青春发育期人体的脂肪只占体重的10%,到了中年则上升到至少占20%以上,而且大部分积聚在腰腹部。这需要用减少进食量、增加活动量来纠正。此外,由于肌肉软弱、骨质疏松也可能逐渐出现,可导致脊柱后凸(驼背)、胸廓畸型、肩部前突、左右肩胛距离增大等体型改变。体育锻炼有利于保持健美的体型。

(2)心脏和血管:心血管的机能在青春发育期的末尾,便达到了一生中的顶点,之后就渐渐减退。心输出量从30岁到80岁,约减少30%;血压(收缩压)在中年以后每增加10岁约升高10毫米汞柱(这不是病)。中年以后,对血压的反射性调整能力减退,因而容易出现高血压病,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久蹲之后突然站立时,可出现头晕、眼前发黑,以至晕倒的现

象。因此,人到中年一定要意识所能负担的运动量和劳动强度都不及青年,过重的体力负荷或高度的精神紧张,有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或骤停,这是中年人发生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3)呼吸功能:人的肺泡和小支气管的口径随年龄的增长而扩大,同时肺血管数目又有所减少,这都是不利于气体交换的。加之,肺泡间质纤维量增加,肺的可扩张能力下降,肺活量减小,最大通气量减小,都使中年人的呼吸功能低于青年。这也是中年人所能胜任的体力劳动不如年青人的重要因素。

(4)消化和代谢:进入中年以后,消化和代谢率明显下降。进入50岁以后,因消化液的下降,其消化能力比青年时下降三分之二;基础代谢率30岁以后平均每年以0.5%的速度下降。因此,无论是从热量需要还是从消化功能来看,中年人都要注意逐渐减少进食量。中年以后若不注意(即适当减少)食量,不仅会更加发胖,而且容易消化不良。另外,由于代谢能力下降,胰岛素的分泌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5)生殖系统:女性于45~55岁,卵巢开始萎缩而且月经失调,出现妇女更年期的表现,约75%的妇女可能出现面部潮红、胀热、出汗、头痛、手麻、情绪不稳定、血压升高等表现(更年期综合症),一般为时2年,症状可自然消失,约有25%的患者需要治疗。此后,月经完全停止,不再排卵,生育能力丧失。

由此可见,中年期一方面是稳定而健全的时期,另一方面也是进入了某种生理的衰退过程。正确认识这种自然过程,采取一些积极的防患措施,则可以有效的延缓这种衰退。

中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上走向衰退

在30岁以后,人体的多种机能便开始减退,大体上每增长一岁,减退1%。如骨骼和肌肉逐渐减弱,骨密度降低,关节软骨再生能力缺乏,脊椎骨骼有压缩,背部和下肢各部的肌肉强度减弱,从30岁到60岁之间约减弱10%。由于骨骼中的矿物成分增多,骨软骨发生纤维性变化或钙化,骨的脆性增加,物理强度下降,关节凝结不活,转动幅度缩小,同时骨质易于增生,容易发生骨折和骨关节病,如颈椎病等。

因此,进入中年之时,应该增加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延缓肌肉骨骼的衰退性变化,提高机体的机能。心血管的机能在青春发育期的末尾,便达到了一生中的顶点,之后就渐渐减退。心输出量从30岁到80岁,约减少30%,收缩压在中年以后,每增加10岁约升高10毫米汞柱。另外,对血压的反射性调整能力也减退,容易出现高血压病。血液胆固醇含量,从30岁以前的180毫克%,每10年平均递增38.3毫克%。血压的升高和血脂的升高,都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因素,而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病是中老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进入中年以后,消化功能和代谢率均明显下降。50岁后消化能力可下降三分之二多,30岁时,基础代谢率平均每年以0.5%的速度下降。无论从热量的需要还是从消化功能来看,中年人都要注意减少进食量。中年人若不注意调整食量,不仅会更加发胖,而且容易闹胃肠病。人的排泄功能和生殖功能也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二)心理能力不断增长

1.心理发展日趋成熟。

一般说来,人到30岁已成家生儿育女,生活方式初步定型,思想也安定下来,不再像青年时期那样充满憧憬,而是满怀信心,脚踏实地创立事业,故称“而立”之年。人到40岁,知识增多,见识日广,认识问题有了相当力度、深度,不再为表面所迷惑,遇事冷静,即使复杂事物也不致摇摆不定,故也称“不惑”之年。至50岁,经验更丰富,学识愈深广,处世更加稳重妥善,故又称“知天命”之年。所以,中年时期是成就事业的黄金时期。

此外,性格特征基本定型是中年人心理成熟的一大表现。即从以往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

保持着个人精神状态的平衡,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需要,及安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担负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以及处理学习、工作等矛盾。

2.智力的持续增长

中年人的单项心理能力,虽也是处在逐渐下降的过程中,但其全部心理活动能力的总合即智力,仍然在继续发展和成熟。主要表现在能独立进行观察和思维,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趋于稳定,自我意识明确,精神充沛,情感丰富,运动协调,感觉思维敏捷,判断力准确,智能高涨,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旺盛,能适应和把握环境等。

3.心理活动能力不断提高

人到中年,生理功能逐渐衰减,而心理活动能力却继续发展和成熟。具体表现在具有较强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力充沛,情感丰富,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较强,能把握和控制情绪,能较好地适应和把握环境等方面。

4..意志坚定

中年人的自我意识明确,了解自己的才能和所处的社会地位,善于决定自己的言行,又所为和有所不为。对既定目标,勇往直前,遇到挫折不气馁。同时也有理智地调整目标并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

5.个性稳定,特点突出

人到中年,稳定的个性表现出每个人自己的风格,有助于其排除干扰,坚定信念,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并顺利完成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

二、中年期的心理问题

中年人正值壮年向衰老过渡,而在社会,在家庭中,都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中坚地位,既要承担工作和事业上的重担,又要肩负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重任,从而成为负荷最大的人群。加上自身又正从人生的鼎盛向衰老转变,各种躯体疾病不时侵袭。由于渐感力不从心,而产生的一种大好时光即将流逝的紧迫感,自觉或不自觉的加班加点,致使原来已遭耗损的身心,受到更大的伤害。中年期复杂而被忽视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改变,也往往会给中年人带来不可名状的苦恼。所以中年期的心理卫生问题是相当突出的。

(一) 中年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1、来自家庭的压力

中年人是家庭中的主心骨,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既要扮演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又要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还要扮演儿子或女儿的角色,多重角色的转换常使他们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应。繁杂的家务,子女的教育,婆媳关系,家计的安排则使他们疲惫不堪。人到中年,往往容易对婚姻生活产生“厌倦心理。”夫妻双方从往日的罗曼蒂克到婚后的锅碗瓢盆,需要极强的适应能力,稍不留神,夫妻关系便会出现危机,矛盾丛生,家庭内部无休止的争吵与冲突会对中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2.来自自身的压力

人几乎是出于本能地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生期望值。在许多人眼里,好象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正果都应该在中年时期修得,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权,于是不断地给自己加鞭加压,不停地攀登追求,似乎稍有松驰,便会日过午头,以至弄得身心交瘁,疲惫不堪。 自身的健康状况也常给中年人带来不尽的心理压力。医学界称中年为“危险期年龄阶段”,疾病发病率较高。人到中年,生理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身体各部件渐次磨损了,于是诸疾百患极易潜然而生。此时,若注意身心的各种锻炼,便能安然度过危险期,但许多中年人不能正视身体的各种变化,往往将身心衰退的某些征象看成是大难临头的象征,成天为此忧心忡忡,给自己造成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继而严重影响工作、生活。

3.来自工作的压力

许多中年人是工作中的骨干,而来自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却常使他们感到强烈的心理压力。工

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下下级的隔阂,同事间的磨擦等,都会使人感到情绪紧张,烦燥不安。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节奏加快,要求中年人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以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才不会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人到中年,已不可能像自己年轻时那样精力充沛地学习,心力不济与工作中的紧迫感无形中使得中年人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

中年期生理特点

中年是指从青年到老年之间的那些年岁,但青年阶段何时结束,老年阶段从何开始,并不容易划出。

美国弗里等四位医师合著的《家庭健康指导》(1982年)一书,中年指35岁到55岁。而美国华盛顿大学史密斯等三位教授主编的《人类生物学年龄阶段·从受孕到老年》(1978年第2版)这一著作中,中年指35岁到65岁。我国有关的行政部门把中年的年龄界限定为35岁到55岁。如文摘报1983年5月13日第6版《我国科技队伍现状》一文的统计资料中说:“35岁至55岁的中年科技人员约有360万。”1982年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科技组编的《中年卫生》一书则“把30到60岁之间的人算作中年”。因我们常常把35岁以下的成年人称为青年,所以中年的起点可定为36岁,又因习惯上历来把“花甲”之年即60岁作为进入老年的标志,所以把59岁作为中年的止点较合适。

现代医学认为,中年以后,无论从体力上还是从脑力上,一方面是稳定而健全的时期,一方面又进入了某种生理的衰退过程。这种认识与祖国医学的认识是大致一样的,如《灵枢·天年篇》说:“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英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素问·阴阳名家大论》中也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这里的“大盛以平定”、“阴气自半”集中地概括了中年人的生理特点。

在30岁以后,人体的多种机能便开始减退,大体上每增长一岁,减退1%。如骨骼和肌肉逐渐减弱,骨密度降低,关节软骨再生能力缺乏,脊椎骨骼有压缩,背部和下肢各部的肌肉强度减弱,从30岁到60岁之间约减弱10%。由于骨骼中的矿物成分增多,骨软骨发生纤维性变化或钙化,骨的脆性增加,物理强度下降,关节凝结不活,转动幅度缩小,同时骨质易于增生,容易发生骨折和骨关节病,如颈椎病等。

因此,进入中年之时,应该增加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延缓肌肉骨骼的衰退性变化,提高机体的机能。心血管的机能在青春发育期的末尾,便达到了一生中的顶点,之后就渐渐减退。心输出量从30岁到80岁,约减少30%,收缩压在中年以后,每增加10岁约升高10毫米汞柱。另外,对血压的反射性调整能力也减退,容易出现高血压病。血液胆固醇含量,从30岁以前的180毫克%,每10年平均递增38.3毫克%。血压的升高和血脂的升高,都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因素,而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病是中老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进入中年以后,消化功能和代谢率均明显下降。50岁后消化能力可下降三分之二多,30岁时,基础代谢率平均每年以0.5%的速度下降。无论从热量的需要还是从消化功能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年人》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9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中年人
推荐范文
公文驿站 公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