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 正文 本文移动端: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

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

2016-10-15 12:03:5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禅宗智慧感悟

我的学习杂感

这个学期校选课,我选择了《中国禅宗智慧》这门课程。其实说实话,当初选校选课的

时候,并没有多大在意,只是随便一选,当时想学一下禅宗智慧,只是单纯的想了解一下什

么是“禅”。不过,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禅”离我的生活并不遥远,它就在我的

身边,它也不想人们想象的那么枯燥,相反,还很有趣。通过禅宗智慧,我对禅有了更加深

入的了解,也产生了兴趣。

禅,我认为,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

独特的思维方式。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对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对

天地万物的问与答,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在我看来,在禅宗的世界里,并没有所谓的对

与错,它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有时在常人看来很矛盾的事物,在禅宗的世界里,它很平常。

这也就是我初次接触禅宗时的疑问,在禅宗看来,一切都是对的,一切又都是错的,有时甚

至所答非所问。

在课余时间,我也特意看了一下有关禅宗的书籍,了解一下禅宗。中国禅宗是由唐宋时

期无数杰出的禅师创造的。他们生活在清风翠岩下、枯藤老树间,或互斗机锋,或指天笑月,

纵情潇洒而风流。他们的出家不是为了逃避尘世的喧嚣,而是寻求人生智慧的途径。他们强

调自尊、自信、自立、敢于否定崇拜,敢于离经叛道,从而完成了中印文化的交融,开创了

大智大慧的中国禅宗。博大精深的禅宗,蕴涵着中华文化特有的风采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生

智慧,至今仍不失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座独特的丰碑。

一千多年以来,禅宗吸引了多少文人士大夫为之痴迷,同时成为他们精神的一部分。在

我看来,禅可以使人们把握自己、肯定自己、热爱人生,使我们自由、奔放、果敢、豁达,

充满自信。在不愉快的人生中保持愉快的心情,把世俗的功名看得淡一些,从而生活的洒脱、

自然。禅宗在这一千多年里,通过历代文人雅士的参与和弘扬,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

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禅宗,一千多年来的中华文化就不免有

所失色。

禅,是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禅的宗旨不是要人们逃避现实生活,而是要人们在现实生活

中承担责任和义务,发扬人性中的真、善、美,抛弃狭隘和自私,增长智慧,培养爱心。可

以这么说,禅的终极意义是积极入世的,是面向社会人生的。

在课程中看了几部电影,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其中在《六祖慧能》这部电影中,

最被讨论的是六祖慧能所作的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最终将衣钵传给他,而没有传给神秀,我认为也是从这首偈中慧能证得空性。而神

秀所作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而被认为仍未悟道。

我认为神秀的偈问题出在,它仍然停留在“有”的范围,他认为身是有的,心是有的,尘埃

是有的,而未能触及“空”性。其次,他认为禅有目标可达,其实我认为擦拭心灵的尘埃只

是过程,不是禅的目标。因为一个人进入心念的安静虽要经过时时拂拭,但是要得到般若,

则不是光靠拂拭就能得到的。

慧能的偈之所以比神秀的优秀,我认为它讲出了般若的实相,告诉我们般若不可以被说

成一个名相,不能说是“菩提树”或“明镜台”,同样也不能说成“这个”或是“那个”,或

什么东西。般若是绝对的空性,般若本来就不在那里了。因为清净的自性根本使尘埃没有附

着之处,又何必去擦拭呢?

慧能因为看到了般若的空性而得到五祖弘忍的衣钵,神秀则仍未得道。我在课下曾很有

兴趣的去查了神秀的历程。我发现在提到他时,往往是六祖慧能的反面教材,因为慧能太杰

出了,使得当时的禅门俊秀神秀被比的黯淡无光。神秀不如慧能,这是事实,他也因此未能

得到五祖的衣钵,这也是事实。但如果把神秀看得一无是处,则未免有失偏颇。有这样几个

列子可以看出神秀人格的伟大,在公元705年,武则天与中宗曾派使者带诏书请神秀到京城

说法,但神秀却自认比不上慧能,推荐慧能,并说慧能是五祖的衣钵传人。可见神秀是心胸

开阔之人,他一生都没有怀恨慧能,甚至敬佩慧能。二是在神秀晚年时,他的弟子商议到南

方找慧能争胜,神秀知道了,却对弟子说:“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

五祖,亲付衣法,岂徒然哉?吾所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1]这段话非常令人感动,

神秀确实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最后,我还有疑问想向老师提出。因为上课时听到老师讲的那个在梦中得知密码的故事,

所以我也想提一下我的困惑。就是我在有的时候,比如说某一个人说了一段话,或者是做了

一些事,在我看来好像似曾相识一样。就是他说的话或者是做过的事,我在他说之前和做之

前就已经听过或者见过了,而且是完全一样的。好像是从高中开始就有这种情况了,有那么

几次了,每次我都很惊讶,和同学说了之后,他们中有的人也和我有同样的经历!而且我感

觉还不是在梦境中看到,好像不是做梦。希望老师能够替我解一下我的疑惑。还有一个就是,

和上面那个差不多,就是在和同学说话时,比如说他说完某句话,我可以知道他下一句要说

什么,当然不是每次都知道,也是很少的几次有这个发现。上面那个是他说完或做完后,感

觉似曾相识,这个是在他说之前或做之前,就已经知道要说什么。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当

然不信那些所谓的什么,但是这样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希望老师可以给我解答一下。

问题:

1. 禅意境的表现到底是怎样的?

2. 禅中说到最高境界,就是“空”吗?

3. “悟”在禅宗当中是怎样的价值?

4. 中国的禅宗与印度、日本以及西方的禅有什么不同?

5. 禅与书法、绘画以及诗词的联系?

6. 人的真心本性到底是什么?

7. 禅在现代是不是有所改变?比如说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8. 我知道,在西方,也有一些人在学习禅宗,那么禅与基督教有什么不同?它们互相

冲突吗?

9. 怎样才能做到“空”?

10.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在文中最后提出的问题,希望老师可以给我解答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以用禅宗来解说吗?如果不可以的话,那到底用什么才能解释?

参考:[1]林清玄 ,《林清玄说禅》 ,海南出版社 ,2009年3月 ,168

篇二:禅宗智慧感悟

在道家和儒家之后,中国历史又产生了以慧能的《坛经》为代表的禅宗智慧。禅宗作为佛教,不仅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甚至将源头直接追溯到佛祖释迦牟尼那里。“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为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乃嘱摩诃迦叶。” 禅宗正是以心传心,惟论明心见性。禅宗突显的是个体的心灵在瞬间中直接了悟自身的本性。可以说,禅宗是中国智慧对于印度佛教最具创造性解释后的独特产物。也正是如此,它弥补了中国精神结构中的缺失,丰富了心灵的程度。从禅宗的思想来源来看,一方面它吸取了中国古代儒家孔孟一派的人性论以及道家老庄一派的崇无思想;另一方面它又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空”、“有”两宗的思想。 禅宗以禅命名,容易给人误解,仿佛它只是突显了戒定慧中的禅定。事实上,禅宗之禅与禅定之禅相关,但并非就是禅定之禅。

首先,慧能认为禅宗的根本是“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说明禅宗所追求的是心灵的觉悟。它只是通过心灵的实践,而不是身体的实践来实现。一般所说的禅定被狭隘地理解为单纯的身体的静坐行为。虽然身体的修炼为心灵的觉悟可以提供一定的条件,但它并不能直接解决心灵自身的问题。正如慧能所质疑的:“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其次,禅宗当然也肯定禅定对于佛教修行的重要作用,但并不认为禅定就等同于坐禅或者静坐,而是认为它遍及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一切行为、思想和言说之中。“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贯穿于人的日常生活的禅定才是真正的禅定。

第三, 慧能将禅定解释为心地法门:“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因为它是心灵本性的呈现,所以它不是有相的,而是无相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对于禅宗而言,佛或者佛性绝对不是人之外的其他什么东西,而就是人自身的自性。

但何谓自性?一般而言,所谓性就是本性,是存在的规定。而所谓自性则更突出了存在自身的规定。自性就是本性,也就是存在自身所是的特性。一方面,自性让存在者自身区别于其他存在者,另一方面,自性让存在者成为其自身。但在在世界整体中,人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者。

禅宗的革命性在于,它不仅将佛的佛性理解为自性,而且将人的自性解释为本心。这就是说,每一个人自身就具有佛性。于是成佛的问题便不是一个一般世界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而且是个人此时此地的问题,并且主要表现为个人的心灵的问题。

慧能将佛性完全理解为人的自性,因此人的自性便完全具有佛性的特点。他曾感叹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谓自性本自清净,是指它没有原始无明的污染、遮蔽,以及由此而来的无穷烦恼和痛苦,而是纯洁的、透明的。对于自性,神秀的偈语尚未体悟其自身。他认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的问题在于,他对于自性把握为有,而没有理解

为空。同时,他只是要去掉污染,而没有能体悟清净。与此完全不同,慧能说出了自己另外的心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慧能除了指出自性或者佛性本身是无相的外,更强调了它自身是清净的、没有污染的。因此,对于自性的通达并不是各种外在的修行,而是内在本性的觉悟。

慧能对于自性五点揭示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本自清净、本不生灭和本自具足是就自性自身的本性而言,本无动摇和能生万法则是就自性和万法的关系而言。前者主要是空性,后者主要是实性,这两个方面正好显示了自性的“不二”特性,亦即非空非实,亦空亦实。 禅宗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如此神奇的自性。这就为人们学佛和成佛提供了内在的可能性。“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慧能指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误不同,所以有愚有智。”虽然人人都有自性,但迷误的人没有发现它,所以是愚蠢人;反之,开悟的人获得了它,所以是智慧人。愚人之所以是愚人,是因为他不能自悟。当他要觉悟自性的时候,就必须借助于智者的开导,然后达到自己觉悟。

与愚人的迷误不同,智者是明心见性的人。但智者之所以能够觉悟,是因为佛已经将无上菩提智慧说了出来。《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一大事,慧能认为不是其它什么事物,而就是佛的知见,也就是智慧。

在禅宗看来,人生有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这是迷执于世俗利益的层次,是最低的层次;二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摆脱了世俗的利益的束缚,然而又被佛法束缚了起来,它虽然高于第一个层次,但还不是彻底的解脱;三是“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不仅克服了世俗利益的束缚,而且连佛法的拘束也已经摆脱,这是一种否定又否定的境界,只有这种境界才是潇洒解脱的,自由自在的。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禅宗所说的解脱成佛就是要使人们成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彻底解脱的自由人。而这第三种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世俗的人所向往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的,这就要看自己有没有禅宗所说的“悟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感。只有具备了“悟性”或灵感,再加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们才有可能达到顿悟成佛、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综上所述,禅宗的思想确实是博大精深,其思想中充满了积极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救世精神,它处处把人放在主体的地位,突出了人的存在的价值;它要求个体的人保持独立自主的人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我们自己的命运同全社会统一起来,在为全世界人民谋自由的过程中,使自身不断地提高和完善,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学习和研究禅宗丰富的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自我修养,而且还对我们今日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问题:

1.庄子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种居安思危的思想历来为历代有志之士推崇,但这种思想禅宗随时随地体会到“当下”周边美好事物似乎是格格不入,因此我想问老师是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关系的?

2.济公及很多得道高僧都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和老师课上所说的俗世修行完全相对,让我很困惑,想请老师解释一下济公为代表的这种不戒酒肉的行为。

3.在短片“山谷之音”讲到“花开又花开得好,花谢有花谢的好,能体会到周边各种情况的美好,于是你将进入’祥’的大门了”,我想知道禅宗中的‘祥’,究竟是指什么?

4.禅宗中说“没有我不行,有我也不行”,那到底该怎么办才行呢?

5.佛教的戒定慧三学集中于一个核心的问题:人如何学佛并成佛?我想这首先必须回答:佛是谁?佛究竟意味着什么?请老师回答一下。

6. 慧能认为,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只是修福,而不是修道。在修道和修福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修道亦即功德。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功德?

7. 慧能认为自性或者佛性常在,但它却又常被遮蔽。为什么会如此?

8. 对于禅定的解释中,慧能已经引入了关于禅定和智慧的关系的探讨。一般认为,定慧有别,因定生慧,或者因慧生定,但什么才是智

篇三:自己禅宗祖师心语感悟

qq、微信、360云盘、360doc个人图书馆、百度文库、百度云盘联系在一起。

《淡然 生活不必太计较,人生何必太强求》宿文渊 编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看淡 【立德 立言 立行】 的人生课》 范宸 著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自己就学习禅宗吧,只有禅宗不着相不执着淡然,学习佛教或佛教其它宗派很容易执着着相,自己就读《禅宗祖师心髓》、禅宗祖师语录和公案等书吧。

只要是见性的人说的话都是见性的,所以关键看说话的人。耕云导师讲的都很好,建议你都听都看,多听多看。听他的语音就是传心了,你如果心静就会有体会。你的内在启动了吗?如果没有说明路子不对了。

一切事都淡然处之都看淡,不必执着计较。

坐时当觉,识心初动,运运流注,随其来去,皆令知之,以金刚慧责,犹如草木,无所别知,知无所知,乃名一切智。此是菩萨一相法门。

问:何者是禅师?

信曰: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师。用心人常住于止,心则沉没;久住于观,心则散乱。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

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或可谛看,心即得明净,心如明镜,或可一年,心更明净。

读禅宗的本心的书:金刚经、坛经、心经、达摩大师诸论、禅宗祖师心髓、信心铭、顿悟入道要门论、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永嘉大师证道歌等书对修心很有帮助。

看淡节约与浪费。 自己的心不好不坏、不善不恶,因为一切皆幻皆假皆空,所以不执着不住。

灶身是有生有灭的,只有灶神的本有之性才是无生无灭的。灶神的解脱在于打破了形体,获得了本性,才升天作佛。

现在花几秒钟反观自己的心:是不是没有杂念?是不是觉得很安祥?是不是空空朗朗?没有烦恼没有兴奋?没有过去未来?如果是的话,这就是安祥,也是你原本的心态,只要你能保持它,就节省了十万年修行的努力。

智者任物不任己,即无取舍违顺;愚人任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即一切处无处,即作处无作处;无作法即见佛,若见相时,即一切处见鬼;取相故,堕地狱;观法故,得解脱。

是知众生识心自度,佛不度众生。佛若能度众生,过去逢无量恒沙诸佛,何故我等不成佛?只是精诚不内发,口说得,心不得,终不免逐业受形。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心病 。

所以,佛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现实中,所有众生只是个空瓶子,佛法渡的是心魔,而不是这些瓶子。排除心魔,众生平等,没有恶人,只有装入了恶念的人。

男女都是幻相,不必执著于男或女,一切都看淡淡然处之就好。一切都是虚幻,何必白白执着白白计较白白劳累呢。

无我空观,最为殊胜。能破根本我执也。如是分别思维,因止以观,因观以止。有时全止无观,有时全观无止。有时观止双忘,有时观止共显。

自己不必执着于佛或禅,金刚经说实无有法佛得,佛无有说法,若言佛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所以看淡,佛禅也是性空的幻相,放下看淡无执无住就自在了就是本心了。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各位同修,观心要记住两字决,一,提 二,逆时刻提起觉照,处处和自己过不去(跟自己各种习气)。

自己思维空白观察思维观心静坐。应无所住而生心,看淡便是禅。一切皆是性空的幻相,看淡一切。宝塔终归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既然一切都是幻相,自己何必取舍,淡然看淡随缘就好了,何必有喜好取舍讨厌什么了。

应无所住而生心,看淡便是禅。一切皆是性空的幻相,看淡一切得失成败好坏是非爱恨取舍对错善恶喜厌悲喜苦乐。

既然一切都是幻相性空,一切得失成败好坏是非爱恨取舍对错善恶喜厌悲喜苦乐都是性空的幻相,看淡一切。

''说似一物即不中'',你如何取?你就是佛,你怎么舍?''无边虚空,河沙世界''就是你自己,另外你还想得个什么?更何况如来禅本无所得。

如果你没进入禅,写什么都错,如果你进入了,怎么说都对。你的路是否有点偏?要在开悟见性上下功夫,老去翻弄枝叶忱误时间。

我转载的都是见性要诀,明白一个就都明白了!耕云导师讲的也很直接。关于打坐,见性后打效果不得了,不见性效果不大。如果车不走你是打牛还是打车?观心是打牛,打坐是打车。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本心像镜子,镜子只是照苦乐等一切现象,但镜子却体会不到苦乐,这个状态就是本心本性就是解脱境界。

观心方法的重点,是要随时随地回光返照当下的心念。在初下手时,宜于静中进行,先结跏趺坐,调整身、息,放舍万缘,合目断光,细细静看(观即是看)自己起心动念的情况,这时定觉妄念忽来忽去,生灭不停。我只是一味耐心观照,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不舍。由于妄想分别被自心所照,便能湛寂不动,随着观力的深入,无不逐步消于无形。妄念再起则再观,反覆用功,这样每日至少坐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时至一小时,在静中观照纯熟,妄念自能逐步稀少,同时觉照的力量,也便逐步增强,渐渐看到一念不生,心源空寂。这时虽寂寂无念,却了了常知,就与般若自性相应。这是第一步,可说是由照而住的‘照住’功夫,也即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无住’功夫。

此后,不论行住坐卧,常常从这寂定的性体上起用观照,妄念才现,立即察觉。用功日久,由于觉照时时现前,妄想执着起时,便能如片雪洪炉,顷刻消融。这时正是依圆觉自性之光明,照寂灭清净之觉体。圆觉经说:‘一切如来本

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可见彻证觉性,更无别法。这一阶段的功夫,实际上正是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见’功夫,也即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生心’(生清净之心)功

这样再继续前进,渐渐体会到自性本来清净,不必着意起照,入于忘照而终日未尝离照的地步。圆觉经说:‘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功夫到这一层次,不观而观,心即非心,二执齐消,我法双空,并空也空,证入‘终日无住,终日生心;终日生心,终日无住’的境界。

此外,做观心功夫,必须与六度万行紧密结合起来,与种种顺逆境界的磨练结合起来,以坚强的毅力与自己的烦恼习气奋斗,见为我执,解而空之,情为我爱,转而疏之,在障碍中忍得住、透得过,逐步功行纯熟,做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证入“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圆觉经》)便能迅速与空有不二、寂照同时的实相境界相应。

这是徐恒志徐老《般若花》里的精华。

自己看淡妄想也看淡菩提涅磐,看淡凡也看淡圣,看淡胡思乱想,自然淡然了心无所住了。

本心就像镜子而不住于镜子,照见自己的思想照见一切而不取不舍,淡然不执着。 本心像镜子但不是镜子也不是非镜子,因为镜子不执着于什么,所以镜子与否都不是镜子的本性,所以心无所住、不执着。

惟俨禅师指着林中一颗枯树,问弟子:“你们说,是枯萎的好呢,还是向荣好呢?”

一个弟子回答:“当然是茂盛好”。不料,惟俨禅师断然否定道:“灿烂终将归于毁灭。”

另一个弟子回答:“我看是枯萎好。”谁知,惟俨禅师同样认为是错的,“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

正好,还有一个弟子过来回答说:“枯萎的让它枯萎,茂盛的让它茂盛。” 惟俨禅师这才点头赞许:“说得对。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应该听其自然,不要执著,这才是禅的态度。”

惟俨禅师提问的本意,不是要弟子做“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选择,而是要他们懂得,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灿烂也罢,枯萎也罢,都会如过眼云烟,不复存在。

如果喜欢灿烂,那么灿烂变成枯萎时,就会徒生很多烦恼。

因此,不管外界形态、环境、条件起了什么变化,最好能心态平和、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偏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功了不会太高兴,失败了也不至于忧愁。

观空观无常之后,就会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幻相,并没有真实的事物。所以,一切事物都是内心的意识的作用都是感觉,并没有真实存在的东西。万法唯心造。 不论什么道理都不必执着较真,都是幻相都是假相,自己看淡,任随其来来去去,都是空的幻影。不必我执不必法执,我法都是空都是幻相,没什么真实的存在。 大圆镜智,像镜子一样的智慧。

本心就像镜子一样,照见一切而不留痕迹。

镜子、观空、看淡、幻相。

镜子不执于空,也不执于有,随缘照物。

自己不必为什么事情而执着,一切都是幻相,没有什么真实存在,淡然看淡处之就行,淡淡的处之就行。

自己不去管什么对错道理,都是幻相都是空,淡然看淡不必坚持执着。

师兄,我这几天看淡一切,感觉内心很妙。

空荡荡的。这是一时看淡,要观无常,观熟了对世间就不会执着了,看世间全是变化的幻象。

如座车望窗外景物闪闪过。山河大地,鸟兽虫鱼,亲友爱憎统统如电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观久了就会发现世界只有自己一个。唯一真心荡然。无我无人无众生无一切~~无白天无黑夜,无时间。现在是子时,不觉迟,不觉早,迟早两边皆放舍,任动随缘,随缘自在。

师兄,我觉得看淡一切和本心相应。

观心由粗~~到细~~能洞察秋毫。看淡一切,要相续,渐渐趁近本心了,方向对了。相续是什么?就不停地观,深入地观,观自己心。如镜照物。

我觉得看淡包含无住、无执、观空、随缘、不住相等。随物来物去,镜体不动。是的,都有了。

镜体便是本心吗?是的,就是。本心就是大圆镜智。师兄,所以我这两天看淡一切感觉很平静。能照山河万朵。感觉不执着、无住了。

本心也是第八识吗?是的,因为世人爱较真,就苦了,烦恼了。本心不是识,八识要转四智,识要转智,本心是智慧,大圆镜~~~智。说第八识是无记对吗?八识只是识,识是妄心对境界相的所取。

本心是无记吗?或者本心与无记有何区别?第八识又叫阿赖耶识,前七识装在第八识中,如仓库存粮,粮在黑白善恶种子。本心是已经开悟了,不是无记。没悟是识,悟了识转智。学佛就是为求悟。唯有顿悟一法,其他皆是方便。只有迷与悟。凡人天天取相,纠结。不知一切相皆虚假,幻影。所以凡人所见的世界如:夜见草绳当成蛇!心生恐怖。凡人统统是怖畏心,追逐财色为色身!以为色身是自己!错认人了。这个臭豆腐皮肉怎么是我呢?

观空可以开悟吗?观空可以开悟。小乘阿罗汉就是观空开悟的,悟了空性,叫偏空涅槃。虽了了分段生死,没了变异生死,这是不究竟的。因为他们没发菩提心。只是自了汉。所以我们大乘行人先发菩提心。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啊。发了菩提心就算没开悟也比阿罗汉强多了。

可否说人的本心就像是镜子一样?可以,这是最最贴当的譬喻了。心境就是心镜,大圆镜能照山河万朵。月印千江,迷人迷恋水中月,不认得天上月,若肯回头回光返照抬头一望,便知千江影月原来仅仅一月!所以佛的法身遍及一切处。又如春天在哪里?遍一切啊。

那学知识获得技能说明了什么?幻相。本心像镜子,照而不随。

什么时候没有执着心呢?菩提心有二: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没有出离心的基础!而学佛人建立菩提心的前提基础是出离心,对世间厌离。厌离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发四宏誓愿!天天念诵。发菩提心是没有条件的,同体大悲,无住相而行布施,不执于善法,善法不能解脱。行善而不作行善念,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日日行不出一步路

日日吃没进一粒米。

慧律法师:第一义谛不可说,但是要演讲那必须善巧方便说,就要借重相与语言来体悟。因为每个人的心境不同、根器也不同、智慧也不同,所以看到这个世间的相,就有深、浅、迷、悟的不同,万法唯心造,智慧不一样,看出来的这个世间也不一样。譬如说:对婚礼上的新娘,看法个人就不一样。

你问新郎,他就说:“我的新娘最漂亮!”

你要去问修内观的人,他说:“我唯见新娘不净!” 你问初果阿罗汉,他说:“我唯见新娘白骨。”

你问证四果阿罗汉,他说:“我看到新娘全是微尘。” 你问十地菩萨、等觉菩萨,他说:“我不见一物。”

最后如果有因缘问佛:敢问世尊,世尊闭上眼睛不回答。何以故?讲有不对,讲空不对,诸法无可言说,入于最高境界。

当你进入禅的最高境界,就会懂得无诤,任何的时间、空间都可以解脱。

禅宗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大悟的禅师坐在椅子上,旁边站着一个侍者。有两个小师父,在外面吵得不可开交,甲小师父跑进来讲了一大堆,问:“师父,是我对他不对,是不是?”禅师就说:“嗯,你对!”甲小师父出去了。乙小师父跑进来也讲了一大堆,问:“师父!我是对的他不对,是不是?”禅师说:“嗯,你对!”后面的侍者就说:“师父!不是甲对就是乙对,不是乙对就是甲对,您怎么讲二人都对?”师父转过来:“嗯,你也对!”(众笑)这个答案很简单:圣人是没有那个对错、是非、善恶,他心都在定中。因为依靠某一种相,就会建立某一种观念,大彻大悟的人,心中没有相,怎么会在对、错的相上执着呢? 如果当我们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的时候,你就开悟!因为你说别人不对的同时,就在起烦恼,就是不对,不管你是什么理由生气,也是你不对,乃至于对外道、恶知见。

在印度,当时最高成就的觉者叫做佛。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有很多外道都称自己“我是一切智者”“我是一切觉者”。《阿含经》讲,一切智者就是佛,外道这样自称,佛陀也宽恕他们。佛陀绝对不会用嗔恨心与外道讲话,对外道就等待因缘,看有没有办法把他们改变过来。

死守自己的观念,同时攻击、排斥别人,这个就是外道。玄奘大师的辩论,也是要把外道转成佛教,而不是佛教八大宗派的互相攻击。

今日学习记录、心得,徐志伟很高兴与你分享:

万物皆色,无常着苦。

空就是佛,永恒无边至上。

物,色,事物运作的表面本质,特质,全貌特征,世相尘境。具有无常性。 空,法身,佛性,天道,出世说中的根本、实相、真如。

万物个体因空性而聚合成形、演变。

万物之间因空性,而相通、相映、共生。

空,因缘演化为万物。空是物的真如本质。

物,是空的载体、媒介。物多层次,多面。物中有空。

物常变,空不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5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