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麦种子贮藏技术
小麦种子贮藏技术
摘要:小麦具有后熟期长、耐热性强等特点,耐贮性较好。贮藏条件的优劣和贮藏期间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小麦种子的品质。本文概述了小麦的贮藏特性、贮藏方法以及贮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指出了目前小麦种子的贮藏技术与工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主要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麦;贮藏特性、技术。
小麦是单种子果实,植物学名叫颖果,有普通小麦、阿拉伯小麦(密穗小麦) 和杜伦小麦3 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普通小麦,占总量的95%以上。小麦按播种期可分为冬小麦与春小麦,以冬小麦为主;按皮色可分为白麦和红麦;按粒质可分为硬质麦和软质麦。我国是粮食生产及消费大国,小麦作为国民的基本口粮占消费总量的95%以上,年产量仅次于稻谷,但由于贮藏不当,造成大量损失。因此,对不能及时食用或加工的小麦,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贮藏,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所以对于提高小麦贮藏性能,增加粮食供应量,促进生产力等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一、小麦种子的贮藏特性
1.生理特性
1.1后熟期长
小麦种子具有明显的后熟作用和较长的后熟期,处于后熟期的小麦种子表现为呼吸强度高、酶活性大、生理代谢旺盛且发芽率低等特点。度过后熟期完成生理后熟作用的小麦种子发芽率将显著提高,后熟期一般在两个月左右,且随种植季节及品种不同而稍有差异,一般春小麦成熟期较长、冬小麦则较短;红皮小麦后熟期较长,白皮小麦后熟期较短。但麦种在后熟过程中,由于物质的合成作用不断释放水分,这些水分聚集在种子表面会引起“出汗”,严重时甚至发生结顶现象,有时因种子后熟作用引起种温波动即“乱温”现象。当小麦种子的含水量、含杂量及贮藏条件是决定小麦种子能否安全度过后熟期的重要因素,如小麦种子的含水量在13.0%以下,没有害虫感染,小麦种子温度在后熟期经一段时间的升高后,一般会自行恢复正常,不必采取特殊处理,但如果水分多、杂质多,在后熟期间麦温会出现持久不降并发生水分转移等现象,严重时种子堆还会出现发热、霉变。
1.2耐贮性好
小麦通过后熟期后,呼吸作用微弱,具有较好的耐贮性。其贮藏稳定性比稻谷强。新收获的小麦经日晒充分干燥后入库,能较好地贮藏;非新收的小麦,贮藏稳定性更强。一般按标准入库的小麦,在常温下贮藏3~5 年或低温下(≤15 ℃) 贮藏5~8 年,其食用品质无明显变化。因此,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储备粮。
2.物理特性
2.1耐热性强
小麦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在一定的高温或低温范围内不会丧失生命力,也不会降低小麦的品质,甚至可以改善其品质;但是过度的高温则会引起蛋白质变性。水分低时,即使受到了高温的影响,蛋白质也较稳定。一般而言,小麦水分越低,耐热性就越好。
2.2吸湿性强
由于小麦没有外壳保护,且含有大量的亲水物质,故吸湿能力强。品种不同,其吸湿能力也有所不同。如红皮小麦皮层较厚,吸湿较慢;白皮小麦皮层薄,吸湿性强;软质小麦吸湿能力优于硬质小麦。小麦吸湿后,麦粒变软,容易受到霉菌和害虫的侵害,引起发热霉变。
二、小麦贮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小麦虽然耐贮性强,但在贮藏过程中,由于本身的呼吸氧化作用和各种酶的作用、微生物、仓库害虫的侵害等,其品质会逐渐劣变,出现“出汗”“结顶”、发热生霉等不良现象。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贮藏中的粮食损失量:国家粮库为0.12%;农户的储粮损失为6%~9%。小麦在贮藏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
1.麦堆结顶
麦堆结顶主要由小麦的呼吸作用引起。在小麦后熟期,由于呼吸作用释放的湿热,被上层的麦粒吸收而膨胀,在麦堆表层形成硬块,导致温度不均,水分分层,麦堆发生温差,湿热向上转移达到露点而结露,造成结顶现象。
2.霉坏变质
由于小麦后熟期放出大量湿热,粮堆内温度和水分升高,易引起霉菌的大量繁殖和麦粒内部的生理变化,使小麦开始局部发霉。如不能及时控制,进一步发展成全堆霉坏变质,损失严重。
3.感染虫害
小麦抗虫性较差,染虫率高。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是麦蛾、玉米象、谷蠹、大谷盗和赤拟谷盗等。害虫大量聚集分泌排泄物和产生大量湿热,又会引起粮堆发热霉变,对小麦危害严重,甚至失去价值。如玉米象对小麦所造成的质量损失为10%左右;被谷蠹危害的小麦,干、湿面筋含量及面筋吸水量下降,发芽率下降,脂肪酸值升高,品质变恶劣。
三、小麦种子的处理技巧
1. 少量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
1.1用80%敌敌畏乳油50~100倍液喷洒于盖在种子表面的报纸上,密闭2~3天,然后揭开报纸散气。
1.2先暴晒麦种,再用马拉硫磷20克兑水100克拌麦糠500克,将毒麦糠均匀拌于种子内,一起入仓。
2. 新小麦的储存方法
2.1三热密闭法。
即麦热、缸热、物料热。选择晴朗高温天气,上午9时左右把小麦薄摊到晒场上,压盖小麦的物料晾晒并用敌敌畏或防虫磷喷洒消毒。于下午3时前后聚堆,热闷半小时,趁热放进经晾晒处理的缸。用消毒过的物料进行压盖,然后用薄膜密封缸口,用绳扎紧,使缸内的麦温达到40℃以上,保持8~10天,此后,粮温逐渐下降与气温平衡,转入正常密闭储藏。
2.2缺氧保管法。
利用小麦后熟期长及入缸粮温高、呼吸旺盛的特点,在小麦进缸密闭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自然缺氧保管方法。缸内的氧气随着小麦和害虫及微生物的呼吸而逐渐减少,5~10天即能使氧气浓度降到2%~5%,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40%~50%,保
持一定时间可使害虫窒息死亡。
2.3化学保藏法。
对于靠自然缺氧达不到防治目的的小麦,用化学保藏最为适宜,投药法即用纱布把药片包紧放入粮堆内即可,此法适用于长期储存,一般用磷化铝片剂每吨3~5克即可。
四、小麦安全贮藏的关键控制点
小麦的安全贮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程控制。从原料的收购、库房的建设以及贮藏过程中的管理,至出仓等各个环节,都要严加控制。关键控制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库房的质量
库房的清洁卫生状况对小麦的安全贮藏具有重要影响。应从防潮、防雨、防虫、防污染等要求出发,把控好库房质量。保证库房屋面不漏雨、地面不返潮,墙体无裂缝,门窗能密闭,具有坚固、防潮、隔热、通风和密闭等性能。在小麦入库前,要对库房进行必要的检修整理、清扫、消毒,做好防潮隔湿除虫工作。此外,对于小麦收购场地,也要进行清理、平整,保证清洁干燥。
2.小麦入库时严把质量关
入库小麦的品质是安全贮藏的关键和前提。因此,在收购时应严把质量关,按照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小麦,则需再次整晒、清理、除杂,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对有麦蛾成虫、玉米象、谷盗等害虫的小麦,不论害虫密度大小,应立即用药熏蒸扑灭。在小麦收购过程中,要加强领导、监督和检查,公平交易。入库时要分品种、分级入库,做到种类、好次、干湿、新陈、有虫无虫“五分开”,避免良莠不齐,影响品质。
3.小麦贮藏过程中的管理
经检验合格允许入库的小麦,需要经过较长的仓储期。在贮藏期内,由于各种内外因素作用,其品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因此,要加强小麦储藏期间的管理。对仓内小麦要定期检查,包括气温、仓温、粮温、气湿、仓湿的检测,储粮害虫的检查,粮堆结露的检查,发热霉变的检查等,做到全面细致,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五、小麦种子的贮藏要点
1.防吸湿小麦皮薄、疏松,吸湿性强,红皮、硬质小麦的吸湿性弱于白皮、软质小麦。因此,含水量在12%以下的麦种应采取密闭贮藏的方法及时入仓,以避免种子吸湿返潮,保持种子的活力。当小麦种的水分达13%~14%时,必须将种子的温度控制在25℃以下;当小麦种子的水分达14%~14.5%时,必须将种子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下。
2.保干热小麦种子抗热性强,含有的蛋白质和酶具有很强的耐热性。因此,含水量在17%以下的麦种,只要温度不超过54℃,进行干燥处理时不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但是已完成生理后熟作用的小麦种子抗热性有所降低,不适宜进行热进仓处理。
3.需后熟小麦种需要一定的后熟期,红皮小麦因种皮厚,后熟期比白皮小麦长,可达80天以上,而北方种植的白皮小麦的后熟期有的只有10天左右。没有完成后熟作用的麦种,贮藏期会出现“出汗”和“乱温”现象。根据这一情况,小麦种子需充分后熟才能贮藏。
4.贮藏法小麦种可采取袋装和散装贮藏,低温密闭贮藏、热进仓等也是行之有效的贮藏措施。小麦是常规品种,对少量种子可用瓷缸和塑料袋贮藏。用瓷缸贮藏时,先在缸底放入一定量的干草木灰,用牛皮纸将种子和草木灰隔开,然后将充分晒干的种子放入瓷缸内,表面再用覆盖物覆盖;用塑料袋存种时,种子含水量一定要降到安全含水量以下。
小结:
只要做到合理利用小麦种子的特性存在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小麦的贮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李里特 粮油贮藏加工工艺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舒在习 面粉厂小麦储藏技术[ J] 粮油加工,2008(7):55-57
3.刘奎元 小麦的贮藏特性及方法[ J] 贮藏加工,2008(6):33
4.郭长征 小麦受谷蠹危害后储藏品质的变化[J]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5
(1):45-46
5.王殿轩、王利丹、王丹 玉米象感染小麦程度与储藏相关品质变化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3):9-12
6.亚宁 新麦如何安全贮藏[J] 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6 (6):31
篇二:常见种子的储藏方法
14.常见种子的储藏方法
低温干燥密封储藏法:家庭可将种子晾干后用塑料袋或铝箔包装后,放到0-5摄氏度的冰箱里保存。
自然能干燥储存法:阴干或晾干后放到纸袋里,通风干燥的室内(耐干燥的一二年省草本花卉种子)
干燥密封储存法:充分烦躁的种子到瓶罐中道密封储藏
13.兰花分株繁殖法
将母株整体挖出,抖出泥土露出萌芽和根系,顺其自然的的分从处用到分成2、3从,尽量少伤根系,每2-3个牙并带根系;将分从载于盆内,压实盆土,浇足水,放在半阴,湿润,温暖处培养;一段时间后待根系恢复生长即可按一般花木管理。
12.房屋装修污染对人体健康损害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1.对内分析系统的影响;可导致内分析失调,不孕症疾病的发生。
2.对呼吸系统系统的影响;表现表现在可能引起咳嗽、鼻炎、支气管炎等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粘膜坏死,肺部炎症喝中毒性肺水肿。
3.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的发生。
11、扦插花卉时为什么要营养成分丰富
由于盆内花木的生长受到限制,根系在盆中吸收到的营养成分总量也受到限制,为了满足花木生长需要,养分供应必须充足。
10、简述凤眼莲的“三位一体式”灭绝战术
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封锁性策略,阻挡阳光,导致水下生物得不到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的死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再水葫芦的领地来去自由,不因如此,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水下生物,正可谓三位一体系灭绝战术。
9、简述花卉万年菊名字的由来
传说在十六世纪中叶,此花从国外传到中国南方,人们不知其芳名,直见它每年从秋到东开花,呈瓣型,似菊且花色美丽,因其花叶又有一股臭味,故称其为“瓣臭菊”一年秋天,有位县大爷做大寿,管家在门口摆了两列盆花,顿时黄绿交汇耀眼异常,县大爷大喜,问道;这是什么花,管家说;瓣臭菊,县大爷误听了,眉飞色舞的说道,万寿菊,好啊,好啊,从此万寿菊的芳名便不胫而走,广为流传过,万年菊叶色花艳,人们喜欢用它绿化美化环境,逢年过节特别是老人过寿,人们常常都已万寿菊作礼所 程度选择赠,以表健康长寿。
8、我们在用植物净化室内环境时应该注意的迹象原则
(1)室内摆放植物不要越多越好,应该根据房间面积大小选择和摆放植物。
(2)要根据房内污染程度选择植物,一般室内环境在轻度污染和中都污染,污染值超过国家标准3备一下用,采用植物净化可做到较好的效果,并根据室内环境污染有针对性的选择植物。
(3)应根据房间不同功能选择和摆放植物,还可依据室内不同位置和光照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摆放。
(4)并不是任何植物都适合家庭种植,一般来说,华为香浓的不适宜选;有毒的植物不适宜选,有可能导致过敏的植物不选,能促癌的植物不宜选。
(5)及时室内摆放了足够的绿色植株,也要注意尽可能的加强通风,用室外的新鲜空气和稀释室内的空气污染物,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降低仍然是一种最简单,最捷径的减少家装污染的有效方法。
7、简述普通压条件
将母株基部贴于地面的一二年枝条弯曲买入另一个发盆,买入深度10-20厘米,枝条顶
端露出盆土,埋入土中部分给予刻伤或扭伤,并用竹或木构固定在土中,然后浇水,以后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待生根后即可与母株分离。分栽。腊梅,迎春,栀子花等常用此法繁殖。 6简述高空压条法
适用于母株基部不易发生萌芽或者枝条太高不易弯曲的花木,也常用于名贵花木如茶花,龙血树,橡皮树等的繁殖。
具体操作;在母株的一二年生的枝条中取粗壮的枝条,在枝条离分支点高6-10厘米刻伤或环状薄皮,理想的做法是涂上上涨刺激素,然后套上已装腐值质土的塑料袋两端扎紧,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在繁殖过程中,若塑料袋中土壤易干燥,可在袋上端喷水或用针筒注射器注入水分,约一个半月可长出根。然后再枝条下部割开,出去塑料袋,栽植于盆中。
5、夏暑高温的中午不能用冷水浇花的原因
水温与图文温差不易相差过大,否则易伤根系,如夏暑高温用冷水浇水,会使土温突然降低刺激根系,立即影响对水分的正常呼吸,产生生理干旱,地上部又不停蒸腾,就会引起叶片枯焦,严重时会导致全体死亡。
篇三:小麦的贮藏报告
小麦的贮藏报告
食品102 陈烨 1001130210
一.背景:
小麦是单种子果实,植物学名叫颖果,有普通小麦、阿拉伯小麦(密穗小麦)
和杜伦小麦3 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普通小麦,占总量的95%以上[1]。小麦按播
种期可分为冬小麦与春小麦,以冬小麦为主;按皮色可分为白麦和红麦;按粒质
可分为硬质麦和软质麦。我国是粮食生产及消费大国,小麦作为国民的基本口粮
[2]占消费总量的95%以上,年产量仅次于稻谷,但由于贮藏不当,造成大量损失。
因此,对不能及时食用或加工的小麦,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贮藏,是一项极为
重要的工作,对提高小麦贮藏性能,增加粮食供应量,促进生产力等具有重要意
义。
1.小麦的贮藏特性
小麦具有种皮薄、组织结构疏松的特点,耐贮性好,是一种重要的储备粮。
1.1 后熟期长
小麦的后熟期较长,可达2 个月。后熟期因品种而异,一般春小麦、红皮小
麦的后熟期较长,冬小麦、白皮小麦的则较短[2]。新收小麦需要几个星期甚至2~3
个月才能通过后熟期。除了生理后熟作用外,小麦还有工艺后熟期。小麦在后熟
期间,呼吸作用强,代谢旺盛,释放出大量的水分和热量;在完成后熟作用后,
生理活动减弱,品质也有所改善,对于安全贮藏非常有利。
1.2 耐热性强
小麦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在一定的高温或低温范围内不会丧失生命力,也不会
降低品质,甚至可以改善品质;但过度的高温会引起蛋白质变性。水分低时,即
使受高温影响,蛋白质也较稳定[2]。一般而言,小麦水分越低,耐热性越好。
1.3 吸湿性强
由于小麦没有外壳保护,且含有大量的亲水物质,故吸湿能力强。品种不同,
其吸湿能力也有所不同。如红皮小麦皮层较厚,吸湿较慢;白皮小麦皮层薄,吸
湿性强;软质小麦吸湿能力优于硬质小麦[3]。小麦吸湿后,麦粒变软,容易受到
霉菌和害虫的侵害,引起发热霉变。
1.4 耐贮性好
小麦通过后熟期后,呼吸作用微弱,具有较好的耐贮性。其贮藏稳定性比稻谷
强。新收获的小麦经日晒充分干燥后入库,能较好地贮藏;非新收的小麦,贮藏
稳定性更强。一般按标准入库的小麦,在常温下贮藏3~5 年或低温下(≤15 ℃)
贮藏5~8 年,其食用品质无明显变化。因此,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储备粮。
1.5 易感染虫害
由于小麦无外壳保护,组织松软,抗虫性较差,除少数豆类专食性害虫外,几
乎所有的储粮害虫均能对小麦产生危害[4]。加上小麦收获入库时,正值高温高湿
的季节,害虫生长繁殖旺盛,故极易遭到虫害。小麦一旦感染了虫害,害虫就会
很快生长繁殖,使小麦遭受重大损失。
二.小麦现有的贮藏方法
1.贮藏方法
1.1草木灰贮藏法
把存种子的容器洗干净、晒干,在容器底部撒一层厚2厘米左右的草木灰,再
按麦种与草木灰100:1比例拌和均匀后放置容器中并在麦种上面放一层2—3厘
米厚的草木灰(草木灰要新鲜),密封保存;
1.2热进仓、围沙压沙密闭法
在屋内干燥处用砖平棱着摆好间隔5厘米通风对流的底座,其上放置经清扫、
暴晒过的条编圆形囤,囤底垫上2寸厚的干沙,上面铺两层平净的纸,然后再在
圆囤内围上一层干净的高粱秸杆编织成的围子,外面衬上纸,囤壁与围子之间留
1—1.5寸间隙,其中填满清洁干燥的沙子或在囤内抹上一层黄泥浆(晒干即可)。
选晴好天气将麦种进行暴晒风干,使麦种充分翻晒受热均匀,温度达到45℃以
上,52℃以下,含水量下降到12%以下,此时迅速将麦种倒入囤内,整平粮面,
盖上层硬纸或苇席片,然后再覆上2寸厚的晒热的干沙,密闭储存。(小麦种子耐热性较强,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种子晒热后趁热进仓,不仅可以
达到杀虫的目的,还可以促进麦种加快通过休眠)。做好热进仓工作应注意:1
通常未通过休眠期的种子,采用热进仓储藏。2热进仓的种子含水量控制在10.5%
—11.5%。3做好密闭保温工作,使热处理期间保持种温44—47℃,,持续7—10
天;4高温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应及时散热降温。防止地面与种子温差过大而引
起底层结露。5通过休眠的种子,由于耐热性有所减弱,一般不宜采用此法。
1.3酒熏虫法
把容器清扫干净,晒一晒,然后把贮种容器放置在室内干燥处,将一大口瓶,
装上白酒,瓶口用纱布扎紧,把瓶子放在容器底部,把晒干扬净的种子装进去,
加盖密封,这种方法既不会影响麦子的营养和发芽率,又可以保证麦子在四个月
内不会生虫。
2. 小麦安全储藏技术
2.1热密闭法
小麦晒后趁热进仓,进行密闭保管,通称为热密闭法。它的方法是:选大晴
天,将麦晒至50℃左右,水分降至12.5%以下,下午3点左右聚堆,趁热进仓,
散堆压紧,整仓密闭,使粮温在42℃以上保持7—10天,杀虫效果可以达到百
分之百(用热密闭法最好做到仓房、工具、压盖物事先消毒,还要做到麦热、仓
热、工具热。密闭期间要经常检查,防止麦粒因强烈呼吸而结顶)。
2.2低温储藏法
对于常年保管来说,一定的低温对延长种子寿命与品质有很多优越性。可在“三九”之时翻仓、除杂、摊晒、冷冻,将麦温降至0℃左右,而后趁冷进仓,密闭压盖。此法不仅对消灭越冬害虫效果极好,而且可以延缓外界高温的影响。在收获后一二年内,热密闭法与冷密闭法交替使用可以做到麦
《小麦种子贮藏要点》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07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