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初中语文课文《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范文 正文 本文移动端:初中语文课文《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课文《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范文

08:00 am

初中语文课文《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范文

  教学三维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

  2.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3.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难点:

  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初读课文

  预习与交流

  1.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以“仁的学说”,“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孔丘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zōu yì)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2.背景链接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三)精读

  (一) 文章朗读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交流点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重点句子的翻译。

  【交流点拨】.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d.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e.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二) 整体感知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并思考下列问题。

  1.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概括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三句讲修身做人。

  第二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和温习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章: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四)研读。

  深层探究

  1.文章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交流点拨】.

  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态度: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学习方法: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传不习乎?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品德修养: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④子曰:“贤哉,回也……”

  ⑤饭疏食,饮水……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交流点拨】.

  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以为羞耻。

  布置作业

  搜集《论语》种有关学习和做人道理的简短语录。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中语文课文《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范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0622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
公文驿站 公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