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 正文 本文移动端: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

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

2021-11-28 10:34:0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不忘初心,既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一个政治宣示,又是对我们全体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严肃提醒和鞭策。不忘初心,就是要不忘宗旨,不忘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一】

  人们常说,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公仆,就是人民公用的仆人,是服务人民的。党员干部要很好地服务群众,就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群众为中心,围绕群众做工作。

  一是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老子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把群众当作是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广开言路、倾听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体察民情,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建立感情。

  二是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xx指出:“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把群众放在很高的位置,把自己放在很低位置,坚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群众,对待群众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坚持用平等的身份接待群众,不在群众面前打官腔、摆官架子、说官话;坚持用平等的心态联系群众,不高高在上,不以权压人,让群众说心里话,道烦心事,讲真想法,提好建议。

  三是要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善于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党员干部,绝不能整天围着办公室转,围着上级领导转,而不围着群众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难上,做到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安排时间深入基层,无论时间多紧,都要抽出时间联系群众,切实在联系群众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四是要在工作上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用群众的智慧推动当地发展。

  五是要在生活上关心群众。干部为群众多送一份温暖,群众对干部就多生一份感情;干部多尽一份职责,就为党多增一份光彩。作为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每名党员干部只有始终牢记自己职责,自觉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才能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

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二】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时期以为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期盼、加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践行群众路线,关键在于转变党员干部作风。石墙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解决党员干部“四风”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全面建设和谐幸福新石墙。

  一、抓好两个环节,夯实群众路线工作的基础。践行群众路线,吃透文件精神、抓好宣传教育是基础。一是原汁原味传达精神。活动以来,全镇安排集体学习6 天40学时、专题辅导报告3次、党委书记上党课1次,召开教育实践集中学习心得讨论交流会3次,召开各领域座谈会12次,重点学习传达了中央、省市委关于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系列会议文件精神,确保精神落到实处。二是多种渠道宣传教育。借助村级“三个全覆盖”、远教平台等载体,通过悬挂宣传标语200余幅,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制发简报12期,精选视频6个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干部作风建设的主要内涵及重要意义,提高群众知晓率,营造浓厚氛围,提高群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二、突出三大重点,确保群众路线工作的实效。践行群众路线,查摆问题、整治“四风”是重点。一是突出问题查找。由镇科级干部分别带队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17场,参加人员472人,发放调查问卷301份,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依托各村“第一书记”、联户干部重点征求老党员、老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及驻地企业家、村民代表等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结合“三个平台”、村级“三个全覆盖”、群众来信来访、热线电话等渠道,收集群众意见276条,反映比较集中的“四风”问题共4大类81条。二是突出问题整治。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坚持边查边改、立说立改,迅速开展了“学风会风‘散乱差’、机关效能‘慵懒散’、决策执行‘中梗阻’”专项治理行动。在活动开展中突出作风建设,结合专项整治方案,把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加强自身建设问题作为切入点,把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聚焦点,更深地问政于民,更细地问需于民,更广地问计于民。同时将在调研和征求意见中查找发现的问题进行公示,建立台账进行管理,结合各办公室工作职责进行分解,研究制定并细化整改方案和措施,有效落实整改责任和时间进度。三是突出建章立制。制定出台《石墙镇密切联系群众制度》、《石墙镇惠民政策落实制度》等一系列新制度,一方面把教育实践活动中作风建设的先进成果纳入制度轨道,以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的制度将成功经验固化下来,避免“一阵风”、走过场。另一方面推动制度“废、改、立”工作的经常化长效化,确保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得到全面、持续地体现。

  三、健全四项机制,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践行群众路线,密切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是关键。一是建立信息收集机制。在镇活动办设立投诉举报电话,畅通网络举报途径,及时受理群众和企业信访投诉,采取直办、转办、交办、督办的方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80余件,化解信访积案、难案12起,消除各类矛盾隐患72起。二是实行暗访督查机制。坚持把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通过强化日常监管,对全镇机关效能、村干部作风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达10次以上,发出情况通报5次,通报批评22人。三是坚持追责问责机制。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严格实行责任倒查机制,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主动约谈镇村党员干部112人次,为8个软弱涣散村及时调整选派了支部书记。四是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将贯彻落实作风建设纳入党员干部年度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出台了《石墙镇党员干部转变作风、联系群众十要十不准》等规章制度,严格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一季一考评”的工作机制,要求各部门、村深入自查,纠正违规现象。转变作风焕发战斗力。群众关注度高的兴北路、镇中心幼儿园、北出入口景观工程、偏远村通公交等项目进行重点倾斜,实现提前完工,投资500万元,集政务服务中心、科技民俗规划展览馆、社区服务中心、党员干部教育中心等为一体的前沃社区睦邻中心也即将完工,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践行群众路线没有终点,转变作风永远在路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广大的党员干部转作风,接地气,让群众从一个个发展变化中看到我们发展的信心。只要我们用好群众路线这个法宝,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我们就一定能在实现小康、服务群众的征程中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三】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事业走向成功的法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尽管基层干部加深了对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的再认识,能够把群众观念贯穿于整个工作始终,但我们也不难看到当前群众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部分干部缺乏主动性,满足于一般了解和应付上面的考核。由于平时政治理论不扎实,对上面的政策理解不透彻,与工作联系结合不紧密,上级政策很难在群众中得到有效地宣传和贯彻,做群众工作中甚至出现了理屈词穷的局面,工作中很难说服群众,让群众理解上级意图。在业务学习方面,不少同志满足于日常工作任务的完成,习惯于按常规办事,习惯于按经验办事,缺乏钻研精神,缺乏创新意识,工作难以打开新局面。 二是工作的方式方法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工作意识。有时下村只在面上走一走,到村干部那里谈一谈,而直接到农户,访贫问苦就更少,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也是能推则推,不能一抓到底。不注意发现和总结群众的经验,把群众的意见置之脑后。

  三是在工作作风上有时比较散漫、松懈、不够严谨。有些干部存在着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因此,在平时工作中散漫,服务意识淡薄,接待缺乏耐心,不够热情。

  要做好基层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农村群众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新机制,增强工作执行力,优化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水平,切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一)坚持民主规范,推进决策科学化。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好作风,严格执行决策程序,杜绝重大决策“拍脑袋”、“一言堂”等不良现象。一是坚持调查研究制度。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面对基层工作中,机关干部要深入到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事开展调查,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二是深化民主恳谈制度。在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群众切实利益的事项决策前,由村干部、利益相关方等参加的民主恳谈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集中群众智慧,促进科学决策。

  (二)坚持奖优罚劣,推进管理制度化。建章立制,形成奖罚分明、令行禁止、高效有序的机关内部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关干部考勤、值班、病事假等日常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办法,确保机关内部有序运行。深化x镇干部成长规划,坚持“拜师认徒”制度,提升年轻干部应对一线工作的能力。二是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建立以“德、能、勤、绩、廉”为考核内容,“领导评议、组织督评、干部互评、群众测评”为主要方式的机关干部考核体系,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服务便民化。遵循“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切实做到访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一是健全联系群众渠道。坚持机关全员驻村联企制度,全体驻村干部每周下村企、进农家时间不少于3天,全面落实以“发民情联系卡、绘村情民情图、记民情日记、坐民情接待岗”为主要内容的“四民”举措,真正做到以脚步丈量民情,切实为村居、企业和广大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加强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便民服务示范单位”和“便民服务之星”评创活动,拓展便民服务内容,优化便民服务质量,力争群众不出村,就能办成事。三是深化镇村联合办公。规定每周一为镇村干部联合办公日,由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一起在村部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各项事务,共同讨论研究村里的大事要事,合力化解群众信访问题。

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四】

  从根本上说,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就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过程中应当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关键在于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改善民生。

  一要体察民情。与人民群众有没有感情,是衡量和检验一个党员干部政治上是否坚定成熟的重要标准。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建立了鱼水深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很多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共同奋斗、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党的这些好传统、好作风不但不能丢,而且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增进与群众感情的最好办法,也是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农村、企业和社区,与工农群众交朋友,关心基层和群众的困难,了解基层工作中的新情况,这既是做好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身思想境界的要求。

  二要了解民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首先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历史经验一再表明,把各项决策和工作建立在了解、顺应、符合群众愿望和要求的基础之上,我们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无视、偏离、违背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任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第一目标,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不可无视民意、违背民意、挫伤民意。

  党员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精选3篇)党员联系群众心得体会(精选3篇)三要集中民智。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是领导干部的力量源泉。要善于把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和发挥出来,形成推进工作和事业的强大力量。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许许多多的伟大创造都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进行决策和推进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逐渐增大。党员干部只有真心实意的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学生,善于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善于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更好地克难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要珍惜民力。民力,毁之易,聚之难。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不体恤群众、不珍惜民力的事情在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推进工作和事业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结合起来,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用于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五要改善民生。民生所在,党心所系,政之所行。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巩固“两基”成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解决好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等问题,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医疗是民生之需,要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夯实社会和谐的制度基础;安居是民生之愿,必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廉租房制度建设,使各项住房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低收入家庭,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作为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只有始终牢记自己职责,自觉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联系群众,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才能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

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五】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事业走向成功的法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尽管基层干部加深了对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的再认识,能够把群众观念贯穿于整个工作始终,但我们也不难看到当前群众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部分干部缺乏主动性,满足于一般了解和应付上面的考核。由于平时政治理论不扎实,对上面的政策理解不透彻,与工作联系结合不紧密,上级政策很难在群众中得到有效地宣传和贯彻,做群众工作中甚至出现了理屈词穷的局面,工作中很难说服群众,让群众理解上级意图。在业务学习方面,不少同志满足于日常工作任务的完成,习惯于按常规办事,习惯于按经验办事,缺乏钻研精神,缺乏创新意识,工作难以打开新局面。 二是工作的方式方法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工作意识。有时下村只在面上走一走,到村干部那里谈一谈,而直接到农户,访贫问苦就更少,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也是能推则推,不能一抓到底。不注意发现和总结群众的经验,把群众的意见置之脑后。

  三是在工作作风上有时比较散漫、松懈、不够严谨。有些干部存在着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因此,在平时工作中散漫,服务意识淡薄,接待缺乏耐心,不够热情。

  要做好基层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农村群众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新机制,增强工作执行力,优化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水平,切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一)坚持民主规范,推进决策科学化。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好作风,严格执行决策程序,杜绝重大决策“拍脑袋”、“一言堂”等不良现象。一是坚持调查研究制度。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面对基层工作中,机关干部要深入到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事开展调查,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二是深化民主恳谈制度。在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群众切实利益的事项决策前,由村干部、利益相关方等参加的民主恳谈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集中群众智慧,促进科学决策。

  (二)坚持奖优罚劣,推进管理制度化。建章立制,形成奖罚分明、令行禁止、高效有序的机关内部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关干部考勤、值班、病事假等日常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办法,确保机关内部有序运行。深化x镇干部成长规划,坚持“拜师认徒”制度,提升年轻干部应对一线工作的能力。二是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建立以“德、能、勤、绩、廉”为考核内容,“领导评议、组织督评、干部互评、群众测评”为主要方式的机关干部考核体系,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服务便民化。遵循“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切实做到访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一是健全联系群众渠道。坚持机关全员驻村联企制度,全体驻村干部每周下村企、进农家时间不少于3天,全面落实以“发民情联系卡、绘村情民情图、记民情日记、坐民情接待岗”为主要内容的“四民”举措,真正做到以脚步丈量民情,切实为村居、企业和广大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加强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便民服务示范单位”和“便民服务之星”评创活动,拓展便民服务内容,优化便民服务质量,力争群众不出村,就能办成事。三是深化镇村联合办公。规定每周一为镇村干部联合办公日,由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一起在村部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各项事务,共同讨论研究村里的大事要事,合力化解群众信访问题。

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六】

  人们常说,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公仆,就是人民公用的仆人,是服务人民的。党员干部要很好地服务群众,就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群众为中心,围绕群众做工作。

  一是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老子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把群众当作是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广开言路、倾听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体察民情,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建立感情。

  二是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指出:“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把群众放在很高的位置,把自己放在很低位置,坚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群众,对待群众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坚持用平等的身份接待群众,不在群众面前打官腔、摆官架子、说官话;坚持用平等的心态联系群众,不高高在上,不以权压人,让群众说心里话,道烦心事,讲真想法,提好建议。

  三是要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善于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党员干部,绝不能整天围着办公室转,围着上级领导转,而不围着群众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难上,做到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安排时间深入基层,无论时间多紧,都要抽出时间联系群众,切实在联系群众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四是要在工作上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用群众的智慧推动当地发展。

  五是要在生活上关心群众。干部为群众多送一份温暖,群众对干部就多生一份感情;干部多尽一份职责,就为党多增一份光彩。作为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每名党员干部只有始终牢记自己职责,自觉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才能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

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七】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我们党已经成立92周年,执政60多年,拥有8000多万党员,党的自身建设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做为一名党员,应该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要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牢记“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要求,也是解决当下我国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

  从我党建党初期直到现在,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领导人到现在国家领导人,都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执政的宗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是天、是执政之本。邓小平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结底地来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群众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时解放全体劳动人民。人民群众的觉悟性、积极性、创造性愈是发展,工人阶级的事业就愈是发展。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是人民群众力量创造的,是集体力量与智慧地结晶,所以党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我党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上,不断领导和带领我国走向更加繁荣富强。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能因为党取得了执政地位而改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群众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才取得革命的胜利。

  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为一名党员要树立起为群众服务的意识。邓小平在《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中指出:我们的群众路线,不是满足于那个热热闹闹,主要的是要经常的、细致的工作,做人的工作。事情总是所有人一点一滴地搞成的,这是最根本的。我们党的历史,我们党的传统,有热闹的形式。但是归根到底,我们是实事求是地做深入的工作。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到,走群众路线,不是口号、不是形式,而是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空谈亡国、实干兴邦”,习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踏踏实实、实事求是地为群众做好每一件事,国家才能兴旺、人民才能满意,我党的执政能力才会越来越强。所以每名党员都要牢固树立实事求是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必须要坚持执政理念和实践的理论制度创新,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但要传承建国以来执政的历史经验,而且,还必须面对国际大环境和新时期的新形势,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把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做为党的建设的第一要务抓紧抓好。

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八】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事业走向成功的法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尽管基层干部加深了对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的再认识,能够把群众观念贯穿于整个工作始终,但我们也不难看到当前群众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部分干部缺乏主动性,满足于一般了解和应付上面的考核。由于平时政治理论不扎实,对上面的政策理解不透彻,与工作联系结合不紧密,上级政策很难在群众中得到有效地宣传和贯彻,做群众工作中甚至出现了理屈词穷的局面,工作中很难说服群众,让群众理解上级意图。在业务学习方面,不少同志满足于日常工作任务的完成,习惯于按常规办事,习惯于按经验办事,缺乏钻研精神,缺乏创新意识,工作难以打开新局面。 二是工作的方式方法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工作意识。有时下村只在面上走一走,到村干部那里谈一谈,而直接到农户,访贫问苦就更少,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也是能推则推,不能一抓到底。不注意发现和总结群众的经验,把群众的意见置之脑后。

  三是在工作作风上有时比较散漫、松懈、不够严谨。有些干部存在着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因此,在平时工作中散漫,服务意识淡薄,接待缺乏耐心,不够热情。

  要做好基层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农村群众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新机制,增强工作执行力,优化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水平,切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一)坚持民主规范,推进决策科学化。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好作风,严格执行决策程序,杜绝重大决策“拍脑袋”、“一言堂”等不良现象。一是坚持调查研究制度。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面对基层工作中,机关干部要深入到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事开展调查,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二是深化民主恳谈制度。在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群众切实利益的事项决策前,由村干部、利益相关方等参加的民主恳谈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集中群众智慧,促进科学决策。

  (二)坚持奖优罚劣,推进管理制度化。建章立制,形成奖罚分明、令行禁止、高效有序的机关内部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关干部考勤、值班、病事假等日常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办法,确保机关内部有序运行。深化x镇干部成长规划,坚持“拜师认徒”制度,提升年轻干部应对一线工作的能力。二是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建立以“德、能、勤、绩、廉”为考核内容,“领导评议、组织督评、干部互评、群众测评”为主要方式的机关干部考核体系,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服务便民化。遵循“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切实做到访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一是健全联系群众渠道。坚持机关全员驻村联企制度,全体驻村干部每周下村企、进农家时间不少于3天,全面落实以“发民情联系卡、绘村情民情图、记民情日记、坐民情接待岗”为主要内容的“四民”举措,真正做到以脚步丈量民情,切实为村居、企业和广大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加强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便民服务示范单位”和“便民服务之星”评创活动,拓展便民服务内容,优化便民服务质量,力争群众不出村,就能办成事。三是深化镇村联合办公。规定每周一为镇村干部联合办公日,由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一起在村部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各项事务,共同讨论研究村里的大事要事,合力化解群众信访问题。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566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