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跟随扶贫心得:无解的贫困 正文 本文移动端:跟随扶贫心得:无解的贫困

跟随扶贫心得:无解的贫困

2020-04-16 12:00:47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跟随扶贫心得:无解的贫困

  繁华的大城市的另一端,还有不为人所知的底层农村人的故事。这些实打实的生活,是当下中国底层百姓的真实写照。

  中国过去二十年的扶贫成效让世界瞩目。得益于成功的扶贫政策,中国农村许许多多自力更生的老百姓成功实现了脱贫。他们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各方面扶助,有的离开家乡到城市打拼,有的在家中打理农田家畜,借助改革开放的好势头,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财富。

  在反贫困贫的长征中,我们走到了攻坚破难的阶段。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去帮助那些深处的贫困者,精准扶贫政策应运而生,许多中共党员响应号召,投入到精准到户的扶贫行动中。精准扶贫是以往扶贫政策的改进,在住房、饮用水、电力、网络等等基本的设施上,实现100%的覆盖,让很多以前未曾顾及到的人得到了切实的帮扶。

  但依然会有一部分农村人,没有发展空间,生活无法自理,还过着无亲无故、孤独无助的单身汉生活。因为他们的境况中,存在着单纯的扶贫政策所无法解决的难题。

  派遣到当地扶贫的干部告诉我,在这个村落,存在一些“越扶越贫”的人。换句话说,这些人的贫穷在如今的扶贫政策下是无解的。

  让一个家庭失去基本的收入来源的,一般都是劳动力的丧失。因年老、残疾而无法劳动是我们见到最为普遍的情况。双脚残废对于一个生活在城市人来说,并不足以让他不能自力更生,因为他可以去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来维持生活,如售票员、看门人,但放在农村,环境决定了他们只能务农而没有太多服务业岗位提供。某件事致使其丧失了继续劳动的能力,这种突如其来的意外,简直就是给未来生活的致命一击。已经没有挣钱能力的他们离不开农村,只能不停地依赖低保,但即使政府能如此扶持他们五到十年的时间,年迈、疾病和灾害给他们带来的照顾问题,也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堡垒。

  但至少作为一个家庭成员,他能陪伴家里人。有的家里主要劳动力死亡了,留下的是家里年过七旬的老人,或者是几岁的小孩子。我们走进去调查的时候,小孩子的房间关着门,我们在屋外可以隐约听到不知道是手机还是电脑传出来的网课声音,破烂且被随便涂鸦的墙壁上松松垮垮地粘贴着因潮湿而变模糊的小奖状。有一个房间留了一道门缝,放在床头的一个非常普通娃娃公仔恰好被我留意到了,比起墙和被子,这个公仔看起来干净多了,看来它的主人对它爱护有加。这一幕让我心一酸,她们其实也像城市里的小女孩一样爱玩,但是那个可以让她撒娇给她买更多公仔的爸爸去世了。而老人(他们的奶奶)静静地坐在床板上一言不发,似乎岁月和境遇已经夺取了她对一切的热情。亲人的死,也许让他们承受了不少失去亲人的痛,但更为长远的,是他们将面临长期的无人照顾。即使他们能得到来自政府的一笔钱来维持基本生活,扶贫干部能够定期地来探望一下,但在他们独自面对生活的时候,任何危险来临时,如一场暴雨、一次瘟疫,都是对弱小无助的他们沉重打击,是物质上更是精神上的打击。这是对他们的成长影响更为深远的孤独之痛。

  有一种情况,让村支书近乎抓狂,让扶贫干部心灰意冷,让一切帮扶无计可施,那就是精神病。精神病对扶贫工作所造成的阻碍,比其他情况都要严重。首先是沟通,他们说着一种连本地人都不明白的语言,连沟通都成问题的人,我们怎么去明白他的真正需求,怎么去接受反馈,你真的很难想到谁能拯救他。其次,你无法预测他任何一个行动,可能村干部今天让人帮他搭好房子,明天他就会让这个房子变成狗窝一样地方,你会看到他们偶尔在笑,大笑,一开始你会觉得他笑的很开心,但慢慢你会发现这种笑很诡异、很恐怖——因为他笑得毫无原因、毫无规律,就像鬼上了身一样,他好像在嘲笑自己,但更像在嘲笑这个世界。如果说人是一台表达灵魂的机器,那么在精神病人身上,这台机器已经故障得再也无法修复,住在这副躯体的灵魂没有办法完成与这个世界的任何一次完整的交流,他也没有办法读懂来自现实世界给他传达的任何信息,那么“扶贫”这个字眼对于他们的意义是什么?或许那些帮扶只宛如一台呼吸机,维持身体运转,直到生命终结。

  如果说刚刚提到的,是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情况,那么懒惰,是致贫的内在罪恶,这种贫穷在某种意义上是他们自愿选择的。我们去入户的其中一个五保户在调查表格上面签名的时候,扶贫干部当面指出:“你写的字还很工整嘛。”他还以为这是单纯地称赞他,却不知道暗地里隐含着另一层意思:你写字天赋不差,原来可以发奋读书脱离贫穷,但却偏偏不努力,今天这个境况,年老体衰,无知识,无工作,也没有伴侣,这些都是懒惰的结果。在中国,的的确确有那么一部分贫困户,他们明明可以依靠脚踏实地、自力更生去维持生活,偏偏被人性中的某种恶所支配,贪婪、狂妄、挥霍、懒惰,这种贫困很难得到真正的同情,当然也很难真正的帮扶起来。既然他们在以前选择了贫穷,那么在新的机会来临时,他们也不怎么可能会珍惜,最后只是社会财富的吸血虫,只拿钱而不劳动。他们如此习以为常地用短暂的轻松换来了长期的窘迫,何尝又不是一种精神缺陷?

  我并不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从别人的描述、文献资料和自己回乡下途中的所见也有所了解,但今天深入一线的扶贫工作,让我更深刻、更具体地认识到,贫困这个问题在当下的真实表现,以及它呈现一种怎样的“中国特色”。我就像一个入门探索者,跟随着这些老探索家去看清楚现实,这些景象在我脑海中反复闪现,经过我对农村的原有印象,相交叉,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图景。

  我想,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就是一个死结,你越拉它,这个结就越死。除了残疾、年迈、失独、精神病、瘟疫、懒惰以外,在农村贫困的攻坚战中,扶贫工作者还存在着更多的无奈、许多无从下手、越做越无解的难题。这种困难甚至会让我们重新思考一开始的问题:我们应不应该管他们?是否应该牺牲公平来换取国家的发展?所有人类的人道主义和一部分人的理想社会哪个重要?牺牲当代人的福利,造就下一代的幸福是否可取?

  时间也许是一个解药。但我们这个民族从来都不是一个等待解药的民族。国家政府在反贫困上做出了许多努力,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我们的智慧得到了许多回报,经济发展让很多人实现了脱贫,但这还远远不够,国家如今走到精准扶贫这一步,面临的是同一个目标下截然不同的新问题。这个社会就像一个口腔,我们做的只是漱了一下口,在更深处的地方,有着无数藏污纳垢的地方,多得你想象不到。对深层的问题,我们需要重新思考问题的本质,还需要更细微、更深入、更复杂的方法去一步步寻求解决之道。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跟随扶贫心得:无解的贫困》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0281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跟随扶贫心得:无解的贫困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