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新任副科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2篇 正文 本文移动端:新任副科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2篇

新任副科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2篇

2018-11-08 11:32:5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新任副科培训班心得体会

Part.1
品读红色家书 感悟信仰力量

  品读红色家书 感悟信仰力量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纸短情长,《红色家书》通过挖掘革命英烈及其家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在学习中深刻的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崇高革命情怀。这些家书,是血泪书,是绝笔信,也是革命历史的最真实的见证。阅读家书,如同还原了烈士们向陷囹圄却矢志报国的画面,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传承红色基因,永何革命本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接续奋斗。作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把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对得起组织、对得起群众、对得起历史、对得起革命先烈的优秀答卷。

  一要做理想信念的笃定者。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先烈刘伯坚牺牲前写给诸位兄嫂和妻子的家书中写道:“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简单的话语,却体现出了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不离不弃的忠诚本色,反映出了革命先烈对党绝对忠诚,永远忠于组织、永远相信组织、永远依靠组织的坚定信仰。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必修课,把对党的绝对忠诚作为最基本的政治素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知行合一者。

  二要做担当实干的践行者。担当实干,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品行、必备的为政之德。杜永瘦在就义前给妻子裴韵文的遗书中写道:“你的前途应当是‘干’!你的责任应当是‘干’!你的命运更使你不得不‘干’!干啊!只有干才是你的出路——人类的出路!勉之!”,虽是对他妻子的深切嘱咐,何尝不是对后辈人的勉励。和平建设年代,虽然不用抛头颅洒热血,但同样需要敢干实干的狠劲和血性。要进一步发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追求、坚定“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强意志,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瞄准目标、埋头苦干,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三要做清正廉洁的守护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将清正廉洁作为必备政治品格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廉洁典范。刘伯坚在致兄嫂的信中写道:“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把三个幼儿的养育费要累着诸兄嫂……” 无数革命先辈尽管条件艰苦,生活困难,自己家人吃不好穿不暖,但丝毫没有动一点私心。他们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是共产党人正身律己的一面明镜,令人见贤思齐,反复镜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首位,严字当头,实字托底,炼就过硬的作风;要常怀敬畏之心,时刻慎欲、慎权、慎趣、慎友、慎微,做到坚守底线不逾越、勤政有为不懈怠、为民服务不谋私、严以律己不乱为,做公道正派、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Part.2

  信仰的味道

  ——读《红色家书》有感

  是夜,一盏青灯如豆,一卷书香暖心,细细品读《红色家书》,革命先烈的帧帧书信,似己亲述;谆谆嘱托,萦绕耳畔。力透纸背的,是那千万名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事业,用“杀不尽的头颅、流不尽的鲜血”谱写的悲壮诗篇;印入心间的,是一个个革命先烈面对刀山火海,盎然高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身影。我不禁想起北宋先贤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手捧书卷,仿佛又置身在那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年代,心潮澎湃,感触良多。

  品读《红色家书》,让我敬佩的是奋斗者献青春历磨难的报国情怀,让我敬守的是重亲情严家规的家风传承,更让我敬仰的是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忠贞信仰。

  信仰是朴素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大多数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民众利益而牺牲”……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绝唱,喊出的正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信仰是无私的。李大钊在狱中自述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王器民在留给妻子的遗书中说:“我用全副精力为革命而努力,没有和你享过一日的安闲快乐的日子,我们夫妻可谓是因国而忘家,为公而忘私啊!”这些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无一不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也正是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革命担当,感染和引领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在寻求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上艰难探索。

  历史证明,谁守住了这份朴素和无私,谁就能获得人民最可靠、最永久的支持。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那是因为“共产党、红军信仰他的主义,甚至于每一个兵,完全是一个思想”。

  让我们回到1920年的一个夜晚,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桌前,有一个人在奋笔疾书。

  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

  他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

  墨汁为什么那样甜?因为,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正因为这种无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的革命先辈,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

  如今,97年过去了,嘉兴南湖的红船依旧,而党的实力、中国的面貌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时,我们的党员不过几十人,如今则是拥有九千万党员的大党;那时,我们党哪有什么家当,连开会的路费都是想方设法筹来的。如今,单从经济总量来看,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

  “我们错了!”美国《时代》周刊这句迟来的道歉,也许可以看作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业绩的生动旁注。1995年香港回归前夕,其姊妹杂志《财富》曾作出《香港之死》的错误预判。然而,谁也不得不承认,香港不仅“舞照跳,马照跑”,而且“比殖民地时更繁荣”。

  从《财富》杂志的悲观断言,回溯到毛泽东当年带领党中央进京时的“赶考”之说,几十年来,我们党可谓大考不断,小考不停!战略封锁、贸易壁垒、金融危机等等,面对一场场严峻的考试,中国共产党不仅没有被考倒,反而无数次考出了让世界惊叹和震撼的好成绩,让“中国崩溃论”一次次崩溃。世界看到的是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一个更加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共产党。

  若论今昔生活对比,相信许多党员同志都会由衷地说:“厉害了,我的党,厉害了,我的国!”然而,越是在日子够甜的时候,每一名共产党员越要自觉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越要深味服务人民的精神之甘,复兴民族的信仰之甜。

  恽代英在文中写道:“我们吃尽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一代则可享到福中福。为了我们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

  墨汁为什么那样甜?这种信仰的味道,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品味得到。


  Part.3

  从《红色家书》中汲取组工干部前行力量

  一封家书,一段历史,一种精神。在我认真捧读了一封封满怀家国情怀的革命先烈家书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也深深理解了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向全省党员干部推荐此书的良苦用心。《红色家书》中所讲述的每一位革命先烈无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书写了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篇章。进入新时代,我们组工干部更应该继续传承革命先烈们的精神,从这一封封饱含着赤子之心、赤诚之情的家书中汲取精神的养分、信仰的力量,为新时代党的国家的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坚强党性打造“红色灵魂”。坚强的党性,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我就是烧成灰,也是共产党员。”邓中夏的短短数言,浓缩了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生死以之的英勇气概。正是邓中夏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仰,造就他舍小我而成大我的壮举,他给我们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珍惜。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更应该像当年先辈们崇高的革命信仰一样,高举理想之旗、走好信念之路,向党性的最严标准、最高要求看齐。有了坚强的党性,才会对组织工作有激情、有热情、有感情,才会始终保持一颗平和心、平静心、平常心,才会干事创业有毅力、有魄力、有定力,才会真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肩担责任炽淌“红色热血”。“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刘伯坚的豪言壮语,令人动容。“现在正是掀天揭地社会大革命的时代,正需要一般有志青年实际从事。”向警予用她悲壮而美丽人生向我们诉说着责任与奉献的故事。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岁月我们不曾经历,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我们责无旁贷。伟大的事业需要全体共产党人万众一心,而凝聚起全党力量,更需要每位组工干部默默付出。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育人才、聚贤能、严治党、转作风,这些都是兴党之业、复兴之途。组工干部要时刻提醒自己责任在肩,才能做到坚持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才能在面对歪风邪气时较真碰硬、坚决斗争,才能严把选人用人关,突出政治标准选干部。组工干部必须视责任重于泰山、视使命高于生命,才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坚守纪律铸就“红色铁骨”。无论是忠诚之心还是责任如山,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坚守纪律上。《红色家书》中革命先烈吉鸿昌把“做官即不许发财”印在细瓷茶碗上,发给全体官兵,用以提醒自己并教育下属。作为组工干部的我们,更要像革命先烈一样,严以律己、日日修身,以优良的作风服人,不愧人民的信任。“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组工干部坚守纪律首先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在任何时候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其次要遵守组织纪律、严肃组织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会一课”制度等党的组织制度,不找借口、不能推脱。最后要遵守党章党规,遵循程序、遵守规范,不做变通、不打折扣、没有“下不为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组织工作氛围,做到乾乾终日、翼翼用权。


  Part.4

  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执着坚守。这种精神和力量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1920年初“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烈士,为了革命事业,即使身陷囹圄,但革命理想依然坚定,发出了“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的宣言。1927年38岁的李大钊烈士被绞杀,施刑时间长达40分钟,令人发指。

  “革命人,你杀不完;有朝一日,血要用血还;刀放头上不胆寒。”这是共产党人刘绍南慷慨就义的壮烈歌,也是刘绍南烈士舍生取义的正气歌。面对敌人,他用生命捍卫革命;面对屠刀,他用鲜血祭奠理想。牺牲时年仅25岁。他们都死得壮烈、死得其所,是那么的悲壮!

  在万千的红色家书中,像这样令人血脉偾张的不计其数,它们以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让大家读懂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正是由于有无数革命先烈的前赴后继、革命精神的代代相传,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安宁的美好生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象征着用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中华大地升起,四万万受尽苦难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向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道路。

  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历经沧桑的香港、澳门先后回到祖国怀抱,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进一步彰显了国家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与能力,香港、澳门也因此更加繁荣稳定。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我们走向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一路走来,始终初心不忘、使命不改,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巨大的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赢得了全国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这是对革命先烈的最好告慰。

  我们作为当代的年轻党员干部,正值干事创业的黄金期,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接续好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完成好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使命,努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争做一名“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把习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蓝图一步步变为更加美好的现实。


  Part.5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近日,拿起青干班下发的学习资料—《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至2014年6月13日期间的重要著作、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细细研读,深深的被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所感动,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民为本为核心”再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无不充分体现出我党为民的执政理念。由此可见,习总书记是我党宗旨坚定的执行者。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总书记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过不同工作岗位的磨练,对中国的国情了然于心,对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感同身受。从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情怀和理念。在接受外国记者专访时,他深情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古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更应该明白与民相处之道,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见贤思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所中彰显了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年青干部,我一定要像习总书记学习。要经常反思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政策宣传解释是否到位,面对群众的需要是否在所不辞,面对群众的困难是否立刻去办,群众工作是否还有缺失。多下村上户,特别是在扶贫工作,应该真切的了解到贫困户的情况,针对贫困户的情况精准扶贫。而且要跟进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时时调整帮扶措施。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精准扶贫,贫困户也能精准的脱贫,我们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最好的检验者。在党的十八大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鲜明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篇1500余字的讲话,19次提到“人民”二字。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从偏远山区到塞外荒漠、从特困农村到革命老区,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的场景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这才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我党最高领导人尚且如此,我们怎么不向习总书记看起呢?我作为扶贫的具体执行者更应该多亲近群众,亲近贫困户。用贫困户的我们评价来检验我们扶贫工作的成果,针对贫困户对我们的建议意见才进行改进,这样才能真真正正为扶贫,真真正正为百姓。另外,党建工作也是如此,应该深入群众加大对对培养对象的了解,党员的监督,对党支部监督。不断的获取群众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整改,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在“阳光下工作”,在“群众眼中成长”。如此,才能像习总书记那样获得老百姓的肺腑之言:“干的不错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改革,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习总书记登高望远,引领13亿人民同圆中国梦,他心心念念是百姓,把百姓冷暖挂心头,坚持精准扶贫,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无不彰显出为民情怀,同时也充分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赖和爱戴。所以,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向习总书记学习,并运到自己的实际当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Part.6

  躬耕三尺讲台 不忘初心使命

  ——读《红色家书》有感

  在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的大力推介下,全省上下掀起了研读《红色家书》的热潮。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利用空闲时间仔细品读了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红色家书》,《红色家书》选编了部分革命烈士革命战争年代的书信。一封封家书直指心灵,一个个故事感人肺腑,这些书信再现了革命烈士甘愿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场景,在那一段残酷的血与火交融的烽烟岁月里,我再一次得到了红色精神洗礼,感触良多,体会颇深。

  《红色家书》,书写的是壮志未酬的无奈,是寄希望于亲人的殷切期盼。邓恩铭的“壮志未酬奈何天”话尽了每一个年轻战士的无奈。在最美好的年纪失去生命,留下雄心壮志未能实现实属无奈,但生命虽逝,壮志未逝,“还有后来人”是他们不灭的希望。王器民要求妻子在自己牺牲后“应紧记着我的遗嘱……打起精神来继续我的遗志……继我志呵!继我志呵!”赵一曼在就义前要儿子“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替母亲继续斗争”。

  《红色家书》,书写的是未能孝亲的遗憾,是为国牺牲的义无反顾。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家国不能两顾,为了国家的前途,烈士们一往无前,甘愿化作革命道路上的一道曙光。江诗咏的“所不能放心者,就是白发双亲未能奉养”,道尽了每一个牺牲烈士的遗憾。垂垂老矣的父母,蹒跚学步的儿女是他们最大的牵挂与不舍,但“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成为了他们的共同心声。

  《红色家书》,书写的是身陷囹圄的残酷,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心。“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民众利益而牺牲”是革命烈士始终不渝的追求。为了中国革命,他们身陷囹圄;为了国家前途,他们危在旦夕。刘伯坚的“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和江诗咏的“加入共产党是为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是他们每个人都坚定的信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们始终坚信中国革命是一定会胜利的,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可以牺牲一切。

  每一封红色书信,都饱含了革命先烈对真理的不懈追求,饱含了他们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品读着这些红色家书,我更加坚定了当初入党宣誓时的初心,更加牢记当初选择师范专业时的使命,我将以革命先烈的精神为指引,躬耕三尺讲台,不忘初心使命,争当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和优秀的人民教师。

 


  Part.7

  《红色家书》读后感

  一封信笺,倾述无尽思念;纸短情长,诉尽家国情怀。《红色家书》一书精选了百余封家书,时间涵盖了从共产党创建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写这些家书的作者都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远离亲人,告别妻儿,义无反顾地走出温暖的小家走向残酷的战场,把对家人的思念付诸笔端,写成一封封充满亲情、爱情、与家国激情的家书。这些家书是革命者与家人的心灵交流,带着战火的记忆,蕴含着对亲人无尽的思念,留给今天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的我们一笔富贵的财富。

  从一封封透着历史沧桑的家书中,我仿佛闻到了战争的硝烟弥漫,感触到了家书作者们为实现救国理想的蓬勃心跳,家书中包含亲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传统文化的精华,作者以朴实真挚的情感,发自内心的抒发着他们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体现了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设不惜英勇牺牲的豪情壮志。

  从这本书中让我获得的不仅是震憾、铭记、还有永不言败奋进前行的力量。小小的家书寄托的不仅仅是家庭的琐事,还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党性,他们在水深火热之中,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为中国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奋斗终身。我深深地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写给儿女的谆谆教诲和严格要求;也能体会到他们创业的艰辛和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热血追求,看到了理想信念的强大动力。

  品读《红色家书》不仅使我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净化,而且增强了党性,更加激发了工作热情,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心系群众,要砥砺前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推动镇村经济加速发展,让农业强起来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服务为保障”的指导思想,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共进,搭建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加大土地流转,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及餐饮服务业。积极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整合,引导合作社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工作,实现由数量扩张到数量质量并重的转变。

  二、狠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农村美起来

  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农村“一户一宅”政策;深入推进以“清理农村违法用地、违规建房,严格控制农民无序建房”为主要内容的“两清理、一严控”农村建房专项治理,大力拆除农村“空心房、危旧房、违章房”,在空闲地上建设“菜园、果园、花园”,变闲散宅基地为财富田园。深入推进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让农村生活环境好起来。

  三、持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让农民富起来

  持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让农民富起来。强化精准脱贫、激发内在动力,压紧压实责任,调整农产品种养结构,拓宽扶贫渠道。壮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支柱产业,对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加大帮扶力度,落实帮扶举措。支持农民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技能培训,发展劳务经济。鼓励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农民创业、特色创业、集群创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百年过去了,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中国了。我们幸运的是生活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的党让人们“居有屋、穿有衣”,这一切都是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创造的,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在基层党员干部,唯有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不忘前辈遗志,聚集我们微小的力量,为乡村振兴助力加油!


  Part.8

  读《红色家书》有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出自杜甫的《春望》中的一句诗。一封家书,代表着写信人真情实感的流露,它的重要性不在于那几张纸的重量,而在于因为它承载了文字而蕴含的巨大能量。

  而有这样一本红色家书,是新时代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忠诚信仰、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鲜活教材。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要求“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用心良苦、用意深刻。我读着《红色家书》,被先烈们50余封家书所传达的爱党、爱国、爱家的真情所打动,也被这强大的正能量所震撼。这次我有幸参加由上高县委组织部和上高县委党校举办的2018年上高县新任副科级干部培训班,在班级的统一安排下,我再一次细细品读《红色家书》中的篇目,读后感受很深,触动很大,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引发了新思考、增添了新动力。

  古人云:家书抵万金。薄薄的家书背后,所承载的是真挚的家国情怀。一封封家书,或慷慨激昂,或平白朴质,或抒情感怀,贷你走进他们的内心、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时代。《红色家书》共分为反哺义、雎鸠缘、手足亲、舐犊情四部分,几乎每一封红色家书都包涵亲情、修身、齐家、礼仪、教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许多家书通篇闪烁着追求真理、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辉。其中一个革命者的家书让我影响深刻。刘伯坚,四川平昌人。1922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刘伯坚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3月4日,在江西信丰、会昌交界处御敌作战中负伤,不幸被俘,他在写给兄嫂的家属中说:“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吧三个幼儿的养育都要累着诸兄嫂。我四川的家听说久已破产又被抄没过,人口死亡殆尽,我已八年不通信了,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诸兄嫂明达当能了解,不致说弟这一生穷苦,是没有用处。”3月21日刘伯坚英勇就义,时年40岁。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舍小家顾大家,他所传达出来的对党和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畏牺牲的奉献精神让我为之动容。

  捧读《红色家书》,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些红色书信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展现了革命先烈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让人震撼,洗礼精神。

  感悟《红色家书》,无数共产党人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峥嵘岁月,抛头颅、洒热血,以赤子之心、爱国之情,始终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通过诵读《红色家书》,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仰、时代担当、无私奉献,更从中汲取到信仰的力量。

  回望《红色家书》,我们可以触摸到革命先烈们无私报国的爱国情怀以及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我们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更有奋进前行的力量。站在新时代,我们更要从《红色家书》中读懂革命先烈的愿望与期盼,务实担当、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纸短情长,不尽欲言。家书里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所表达的感情,让我懂得,不论他的岗位多么平凡,每一个牺牲的烈士都是共和国的基石,每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都是祖国建设这部机器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样就在身边。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指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抷热土一抷魂”。通过此次自我学习,在精神上得到了洗礼,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将以《红色家书》为精神指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精神,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当好新时代“答卷人”。


  Part.9

  积极参与 主动作为

  --学习民主集中制的心得体会

  领导班子是单位或部门的领导核心,“一把手”能否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了整个班子能否有效运转、切实履职、带领大家干事创业,决定了单位或部门能否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各项事业能否健康发展;而班子成员能否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则是确保民主集中制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新任的副科级干部,就如何当好副手,提高民主集中制的质量,谈几点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是要摆正位置。班子成员在领导班子中相对“一把手”而言是“配角”,但在分管工作中又是“主角”。在推进工作中,班子成员既是领导者,又是执行者,既是主动的,又是被动的;在责任上,班子成员既要对分管的工作负责,又要对“一把手”负责。“一把手”工作多、任务重、压力大,作为班子成员,一方面要能够想到“一把手”的难处,多体谅,多参谋,多分担,尽量让“一把手”从繁杂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想大事,办大事,作决策,抓落实,推动工作上水平。另一方面要把握“上情”,通晓“下情”,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预见能力,做到情况明、把握准,吃得透,站在整个班子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对一些具体问题,不能等“一把手”的决策,而要在决策之前,当好参谋,拿出有理有据的意见,为集体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要及时补位。班子成员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主动分担“一把手”的工作压力,及时补位。要有全局观念,齐心协力开展工作,又要尊重其他班子成员的职权,维护他们的威信,不能随意插手和随便评论他人的工作。要积极配合,绝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班子成员间常常会遇到一些职责上相互交叉的事务,在处理交叉事务时,基本的出发点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统筹兼顾,确保不出现责任真空。只有互相支持,才能互相配合。

  三是要求同存异。在班子内部,既要讲感情,更要讲原则。不讲感情就没有凝聚力,不讲原则就没有战斗力。班子成员之间,有意见、有分歧是正常的。作为班子成员,如果因为工作问题产生分歧,应该主动多交流、多沟通,要在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时“理直气和”,从为组织负责的角度出发,大胆表明个人观点。要以大局为重,当分管的工作与全局有矛盾时,班子成员必须服从、维护全局的利益。领导班子要精诚团结,但绝不能搞“一团和气”,甚至为了“一团和气”而唯唯诺诺、视而不见、放弃原则,要自觉履行党内监督职能,自觉同破坏民主集中制的言行作坚决斗争,形成风清气正的班子文化。


  Part.10

  不忘初心,担当有为

  ——学习《回望峥嵘读初心》心得体会

  “项与年敲牙扮乞丐”、“朱德为战士补草鞋”、“邓小平断案”、“女汉子油箩蜂”、“一钵鸡汤”、 “一件破布褂”等一个个在江西红土地上发生的经典革命故事,诠释了我党的初心:“为民、担当、奉献、廉洁”;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信念坚定、无私奉献、服务群众、廉洁奉公;传递着朴素的哲理:伟大的党领导着伟大的斗争,在伟大的群众的支持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还在不断推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复兴梦,需要我们每个人立足岗位,不忘党的初心,从我做起,尽责履职,担当有为。

  一、不忘育人初心,着眼未来

  “为夫守望一百年的陈发姑”、“用家人的鲜血和生命保存钢枪的贺国庆”“跳崖殉志的江善忠”,这些革命烈士们用坚定的理想信念,谱写了一曲曲革命的赞歌,为了人民的幸福抛头颅,热血洒江河,我们应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是培养人,要不忘育人初心,让教育加归原点,不能唯分数、唯升学率。要先成人再成才,要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让教育脚踏实地,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让教育放眼未来,看到孩子三十年后。

  二、不忘育人职责,担当有为

  “马前托孤的李美群”,“飞身堵枪眼的马奕夫”,这些革命烈士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家园的和平、安宁、幸福,奉献了他们美好的青春,奉献了他们宝贵的生命,看完一个个感人至深,震撼人心的悲壮凄美的故事,我想我力所能及的是,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带头教育实践,带头教育科研。关心关爱学生,与同事合作共赢,份内的事主动,份外的事协助,不推不扯,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服务教师,发展学校,担当有为。为学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为教师服务不遗余力,为学生成长举洪荒之力。

  三、不忘廉洁从教,服务学生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教育的形象事关党的形象,教育的公权力行使事关党和政府的声誉。革命年代有毛泽东、周恩来不搞特殊,刘启耀腰缠万贯当乞丐。和平年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始终牢记,不能触碰师德红线,严守师德底线,廉洁从教,不侵犯学生权益。关心关爱学生,对留守学生多看一眼,对学业困难学生厚爱三份。在学生中传递正能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一视同仁,爱护有加,感受到教师的两袖清风,勤勉教学,感受到教师的喜兢兢业业,以校为家。

  革命者对革命事业坚贞不屈、万丈豪情,对国家的赤胆忠心,对家人对同志的拳拳爱心,对革命必胜的满满信心以及面对敌人枪口的那种舍我其谁的就义决心,让我感慨连连,他们面对高堂父母、待哺儿女,心中泣血,万般不舍,但为大义慷慨激昂,舍生取义。

  我们应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咬定青山,矢志不渝,创新创造,对服务对象耐心、细心、精心、诚心。

  我们应学习他们的豪情满怀,前有革命者的革命豪情,今应有我们的当仁不让,前有革命者共赴国难,今应有我们的义不容辞。

  我们应学习他们的锲而不舍精神,言必行、行必果,为理想,为事业呐喊助威,鼓励加油。

  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习近平提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期盼孩子能成长得更好,作为教育工作应发扬革命者的革命精神,不忘教育的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梦,奋斗不息,担当有为,努力前行,且行且珍惜。


  Part.11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单位早早就给每位乡村干部购买了一本,并组织了集中学习,本人也一直在自学研读中,深有感触。本周又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县委组织的2018年新任科级干部培训班,在几天的培训中,学习了十九大精神、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依法治国、脱贫攻坚三大战役、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让我在知识上充实自己,思想上得到了进步。结合近来几天的培训学习和乡镇工作实际,我想谈谈讲讲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一些体会。

  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编辑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结合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广东要在四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重要讲话

  书本收录了习近平在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重要著作,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全书始终贯通一条精神气韵,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愈加深刻感到,习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始,终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具体体现在著作当中,是扑面而来的强烈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是注重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对于我们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益莫大焉。

  作为一个乡镇干部,我对书本中关于农村方面的内容特别关注。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三农”问题是关乎整个社会的重大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工作的镇渡1.1万左右的人口,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9户469人,已脱贫108户290人,未脱贫81户179人,如何带领这些人发家致富,摆脱贫困,是摆在乡村干部眼前的头等大事。

  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论述精神为指导,结合工作实际,学习如何规划挖掘地方特色、如何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如何推动产业发展等工作方法和建设理念,让我们的乡村美起来、富起来、独特起来,让我们的乡村能够名副其实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下,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好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优秀思想。要坚决服从和执行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实际工作中勇于直面矛盾,敢于担当作为,始终保持一股奋勇当先的冲劲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共同为实现“四个上高”而努力奋斗!


  Part.12

  再读习近平谈为官治官用典有感

  近日,再读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谈到为官治官: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典出王通《中说·礼乐篇》。

  《中说》是一本哲学著作,体例效仿《论语》语录式。这句典语的意思是,以权势交友的,权势逝去了,交情也随之断绝;以利益交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也随之结束。

  领导干部如何交友?习近平用这句古语给出了遵循。习近平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坚决远离各种“小圈子”、“小兄弟”,坚决杜绝低俗的“投桃报李”行为。有的领导干部跌入腐败犯罪的泥坑,原因就是交友不慎。“孙悟空把唐僧放在那,用金箍棒划一个圈,妖魔鬼怪就进不来了,自己要给自己划一个圈。”

  同时,习近平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一文中强调“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习近平用此三字道出了当官的法则,强调领导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能否干干净净干事,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经常面临的重大考验”。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单位人与人的关系被扭曲、受污染,各种各样的“潜规则”司空见惯,五花八门的“关系学”大行其道,人们习惯找关系“摆平”、靠关系“搞定”,人际关系被搞得歪东倒西、走形变样。然而在正风反腐的大势下,曾经通行的“潜规则”开始不灵了,一度热门的“关系学”开始降温了。由此我们不妨深思,究竟该有怎样的人际关系?

  构建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的同志式关系。曾几何时,一些人信奉“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好办事”,或相信“公章不如私章”“原则不如老乡”,把人与人、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搞得庸俗低俗粗俗。平时得“送点”,节日得“打点”,或经常聚在一起吃点喝点、拉拉扯扯,或打牌搓麻、洗脚桑拿,或热衷搞什么“同学会”“战友圈”“乡友帮”,甚至热衷“拜大哥”,搞江湖式的“金兰结义”,等等。于是,不少人“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不讲原则只看私交,等距离的同志式关系变异成零距离的“小兄弟”关系。

  为人处世重人情不等于搞私恩,懂世故不可以太世俗。健康的人际关系如阳光传递温暖、传播正能量,似雨露润物无声、滋养心田。君子之交淡如水。人与人的交往,既不要刻意走得太近,又不要走得太开,这样才能走得很远。正所谓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特别是,“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更应该大力倡导同志式的人际关系,让人际关系更纯粹些、更简单些、更阳光些。

  构建规规矩矩、平平常常的上下级关系。有的人习惯看领导的脸色说话办事,甚至一味地把领导的表情当心情、嗜好当爱好,吹吹拍拍会来事;有的甚至削尖脑袋攀高枝、抱大腿,找靠山、寻背景,拜码头、进圈子,甘当“家臣”“走卒”“伙计”和“马仔”,搞人身依附那一套。这是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现实版”。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这样的关系迟早会出事,落个“树倒猢狲散”的结局。上下级相处是一门学问,应该有合规合纪的相处之道、合情合理的相处之术,对上从道不从上、唯实不唯上、跟理不跟人;对下护人不护短、关爱不溺爱、靠团队不靠团伙,把上下级关系想透了、理顺了,就不会把自己弄得左顾右盼、患得患失。

  构建干干净净、明明白白的“官商关系”。这些年,官商关系出了不少问题,既有“傍大款”的,又有“猎官员”的,相互套牢、绑架,彼此勾肩搭背、投桃报李。构建新型“官商关系”说到底就是要交往有道,关键在于斩断双方间的利益勾结,规范各自行为边界,官商互不“搭车”,各走各的道、各干各的事。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官商之间应该是交心而不交利、交往而不交换,做到可以无话不说但不可无事不干,不可以勾肩搭背也不应背道而行。

  好的人际关系,如同山清水秀没有雾霾的生态环境一样,可以让人“深呼吸”,是人们赖以生存、过得舒服的又一幸福家园。期待广大党员干部从我做起,让这个家园更舒适、更惬意。


新任副科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2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8486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