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正文 本文移动端: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2017-05-29 11:39:2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人生寓言教学反思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及其特点。

2、学会从寓言关键的词句和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学会概括寓意。(重点、难点)

3、领悟如何正确面对财富和厄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难点)

课文类型:课内自读课文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听名家朗读课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的学习。

2.朗读体验法。通过学生朗读、默读、齐读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理解和领悟文本及其寓意。

3.问题引导启发法。通过教师的环环相扣的提问和小组成员的相互启发,共同完成问题的探究。

学法指导: 1.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英国作家肖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

二、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及其特点。

2、学会从寓言关键的词句和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 学会概括寓意。(重点、难点)

3、领悟如何正确面对财富和厄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难点)

三、回顾寓言及其特点(回顾六上所学寓言故事)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启示。结构大多短小; 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希腊的《伊索寓言》。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四、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20余种,几百万字。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周国平是当代最具号召力的学者、作家之一。

五、初读:读准字音

自读两则寓言,初步感知:

1、字词正音

皎洁(jiǎo) 心旷神怡(yí) 嬉(xī)戏禀(bǐng)告 行乞(xíng qǐ) 险象迭(dié)生 得失之患(huàn) 无忧无虑 (lǜ) 掳 lǔ 金窖(jiào)泯(mǐn)灭 厄(è)运

2、根据意思写出适合的词语。

(1)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得失之患)

(2)突然发生。(突如其来)

(3)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心旷神怡)

(4)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多愁善感)

六、学习《白兔和月亮》

(一)听读课文

找出能概括这则寓言的主题词:得失之患

(二)再读课文:自学指导(一)

? 阅读《白兔和月亮》,完成以下问题:

?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 3、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明确:

1、(赏月-----得月------还月)

2、“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日,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俱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白兔在拥有月亮以前,对月亮抱着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态度,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所以她的心情是闲适的;在拥有月亮之后,在她的眼里,月亮是她的私有财产,她必须占有它,不让它遭到侵犯和损害,否则就紧张不安心痛如割。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对月亮抱着功利的态度,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感。

3、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取消那个“慷慨的决定”?

白兔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4、寓意:拥有巨大利益会勾起无穷得失之患

(三)跳读课文:研讨与赏析

1、文中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和人类不同的是” 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我们的主人公白兔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而人类则相反,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未来如何都不肯放弃既得利益,贪得无厌,如一些贪官,接收别人的巨额贿赂,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最后被举报,获得判刑坐牢的下场。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是一种无情的批判;也是对白兔的肯定。

不可删除。这样写是强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2、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患得患失吗?

白兔得到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的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物的主人,其实也是物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所以,白兔拥有了月亮,看起来是好事,又何尝不是坏事?但是也不一定就会有得失之患。

有无得失之患,关键是心态,看你如何对待,如果不怕别人抢去偷去,就不会有得失之患。另外有没有能力保卫财富,财富是否巨大也是影响因素。所以拥有财富不一定就会患得患失。

七、过渡

《白兔和月亮》告诉我们得到不一定是好事,那么失去就一定是坏事吗?下面我们学习《落难的王子》。

八、学习《落难的王子》

(一)介绍写作背景:

这篇寓言是我有感而写的,在写作时,我自己正遭受着一个灾难,当时,我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 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我确实听到了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在他们头上,他们可受不了。回想起以前看见别人遭受灾难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感受。于是,产生这篇寓言的构思,后来,我的女儿才一岁多就离开了人世。

(二)自学指导(二)

? 阅读《落难的王子》,完成下列问题:

?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 2、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1、王子遭遇了哪些灾难?

身份:王子——奴隶——乞丐遭遇: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 自己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逃出虎口时成了残废,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2、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多愁善感→意志坚强

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4、小结: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讨

1、“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那么是不是为了坚强起来就必须寻找厄运?

不是的,而是说既然厄运已经落在了自己头上就应该顽强的挑战厄运。也许坏事能变成好事。

2、 “天哪!??”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意义?

(1)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

(2)“我”对王子落难而言。

(3)“我” 遭遇厄运时别人对我而言。

意义在于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最后一个“省略号”的作用是省略不需再讲了。又一次突出了它的普遍性。

3、请在文中划出本文的主旨句,你如何理解?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切不可怀有侥幸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身上; 一旦遭遇苦难,就要勇敢面对

贝多芬耳聋后仍“扼住命运的喉咙”从而创作出了不朽的音乐。

司马迁倍受宫刑仍坚持不懈地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美国作家海伦· 凯勒曾是一个盲人,但她以顽强的意志进行创作,给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灵带来了光明。

九、课堂小结

《白兔和月亮》: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十、体验与反思(作业0

? 1、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

? 2、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的。

《人生寓言》教学反思

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 刘素敏

《礼记·学记》中写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若是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那么,教学反思是一种必要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进行自我批评,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人说,进行教学反思好比照镜子,它可以使教育者清楚的看见自己的不足,从而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或是矫正,进而达到自我的超越。

所以,教学反思对每一个教师,每一节课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以下就是我对本次优质课展示的总结和反思: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分析:

大部分初一的学生对现代文的阅读能力都停留在了解故事情节的感性认识层面,不懂得如何挖掘文章蕴含的深层主旨。因此,本课的学习,教师将着重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此外,教师应当根据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通过设计适合他们年龄的教学形式与教学环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教材分析:

《人生寓言》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但另一方面,本文所蕴含的寓意较为难懂,学生很难做到一步到位,所以科学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如何使学生最终能水到渠成地体会其寓意。同时,结合寓言这种体裁特点,深入挖掘其所蕴涵的哲理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及其特点。

2、学会从寓言关键的词句和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学会概括寓意。(重点、难点)

3、领悟如何正确面对财富和厄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难点)

(四)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听名家朗读课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的学习。

2.朗读体验法。通过学生朗读、默读、齐读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理解和领悟文本及其寓意。

3.问题引导启发法。通过教师的环环相扣的提问和小组成员的相互启发,共同完

成问题的探究。

二、教学反思

(一)值得肯定之处:

1、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激活点。

寓言主要是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一些哲理。虽然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触这种体裁,但其实他们在小学阶段和六年级上学期已经学过许多寓言。因此在课文导入中,我就从学生接触过的寓言开始引入,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转入对本文的学习。

2、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用大屏幕出示了本课的重点字词并让学生先根据资料自己注音,然后找学生读出来,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正音,并且强调了易错字词。

3、课堂设计及教学中重难点突出。

解读寓意是寓言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精神活动。解读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内容要点;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自己的见解,与文本对话,理解文章丰富的寓意。本课的教学中,我把“学会从寓言关键的词句和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学会概括寓意。”“领悟如何正确面对财富和厄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过程中,我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在解读寓意的过程中自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以多种形式的阅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因为它关系到基础知识的学习、文本的理解、情感的把握都和阅读密不可分,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学生朗读、默读、齐读和听专家的朗读录音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阅读方法,以促进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和对文本的理解。

5、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可以吸取网上的各种资料,让学生增加直观的感受,而且也能增加课堂容量,省下板书的时间,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缺点和不足:

1、没能真正的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活跃。

可能是由于听课的老师比较多,怕自己答错了,所以在我提问的时候,学生们都不敢举手了,课堂就显得有些冷场,我也只好点名提问了。这主要是因为我在课前没能给学生做好

篇二:《狼和小羊》教学反思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

《狼和小羊》这篇课文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故意找借口,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披上去吃小羊。这篇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充满趣味性,学生十分喜欢学习。

在课堂上,我围绕狼的三次“找碴儿”展开教学,先让学生用直线划出狼的话,用曲线划出小羊的话,接着一段一段地来学习。在学习第一次找碴儿时,我先对学生进行了学法指导,让学生关注狼说的话,注意一下标点符号,第一句用的是感叹号,第二句是问号,让学生思考这两句话应该怎么读,试着读一读。学生自然而然能从标点符号中体会出狼凶狠的语气了。在理解完小羊说的话后,问狼没事找事儿,小羊是什么反应?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学生立刻就找出“温和”一词了,然后让女同学温和地读读小羊的话。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对对话朗读的方法已有所了解。接着,指导学生学习第二次找碴儿,让学生在学习时要关注标点符号来朗读狼和小羊的对话,体会他们说话时的语气。学生对于朗读狼和小羊的对话十分感兴趣,读得相当投入,积极性很高,尤其读到“气冲冲”、“是不是”等词时,学生能读出狼找碴儿的凶狠。指导学生读小羊的话时,也能读出小羊可怜、温和的语气。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还不够充分,尤其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另外,学生们对文章的结尾很感兴趣,到底狼有没有把小羊吃掉让学生们猜测不已,我让他们各抒己见,说说可能会发生什么,但由于时间关系,没喊到几个学生回答,我想他们在续编故事方面应该会很有想法的。为了弥补课上的不足,我后来在自习课上给了他们些时间让他们讨论了番,说说结果可能会怎样,学生还是十分乐于说的,讨论也很积极。课虽上完了,但这节课也给我了一些启迪:

一、图文结合,初步感知“善恶”

在教学课文时,要善用课文插图,充分利用书本上的有效资源,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让他们说说狼和小羊不同的神情,学生一看就能感受到狼十分凶恶,小羊很温顺。再让他们细细观察,狼和小羊的外形特点,学生不难观察到狼长得就很凶相,小羊是很温和、可爱的。接着导入课文,让学生想想狼坏在哪里,带着疑惑自学课文。由图引文,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图片的能力,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

二、朗读为主,真切感悟“善恶”

在学习中,我让学生结合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指导学生朗读,记住朗读的技巧,感受狼的蛮横无理和小羊的温和善良,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十分感兴趣,我请了好几组,引领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并在反复的情景表演朗读中让学生假装自己就是狼或小羊,深切感受狼和小羊不同的本质。

学习这篇课文内容并不难,但我在教的同时想要让学生明白做人的原则,做一个懂善恶,明是非,善良、有用的人。尽管课文所教内容有限,但希望通过点滴的教育,能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乐观向上的生活与学习。

篇三:《小小的书橱》教学反思

《小小的书橱》教学反思

记得我在教学《我有一个小小的书橱》一课之前,读完课文后,我发现虽然它只是一首简短的儿童诗,但诗句中涉及到了许多名人、名著。比如诗中谈到的“草船借箭”、“查抄贾府”、“大闹天宫”、“武松打虎”,寥寥数字却蕴涵了四大名著的精髓。于是在课前我这样写道:“看似儿童诗,却现古今韵。想讲好这节课必须阅读相关书籍,否则只能是囫囵吞枣。”

经过阅读四大名著和《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书籍,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正像我所预料的那样,同学们对课文中涉及的名著和历史人物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正当我即将结束整篇课文时,突然有一个“探究”型人才出现了,他问了一个“教参”上没有答案的问题。他问:课文中说“司马迁受尽酷刑著史记”,他为什么受酷刑?他犯了什么罪?”当时我就迟疑了。可能有的老师猜到了:对,备课时我没有预设到这个问题。所以当时我只好告诉他,等老师查看了资料后,再告诉他答案。

课后,我查阅了网络,从中了解到: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当时,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捕下狱。他按照汉朝法令的规定出钱赎罪,受了“宫刑”。另外司马迁还在《报任安书》中,详细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发愤修史的抱负。我也找到了相关的内容进行了阅读。

在课后反思中,我只写了一句话:“要想“学高为师”,必先“育人之前先育己”。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5308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人生寓言教学反思《人生寓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及其特点。2、学会从寓言关键的词句和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学会概括寓意。(重点、难点)3、领悟如何正确面对财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