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描写动物排比句 正文 本文移动端:描写动物排比句

描写动物排比句

2017-05-11 05:59:0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学写排比句

小学作文教学案例

___ 学写排比句

现代教育更充满人性美。重视了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中如果没有了“人”,就是毁灭的教育。

小学阶段不一定只遵循写整篇作文的模式。适当地给学生增加一定的片段练习。在形式上也不一定只拘泥于记叙文,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写诗歌,填宋词。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日渐浓厚。故此设计了一堂作文教学课,过程看似简单,但学生精彩而质朴的灵气却形成了这堂课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设计目的:

让学生学会怎样利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点。 教学步骤:

一、初步感受排比句的妙处

师:(大屏幕展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根据此排比句修改过的陈述句,学生比较。并说一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

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

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我对母亲的爱。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强烈。

师:很好,你们能比较出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们的作文中去呢?

二、仿照句式,学写排比句

1、师: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

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

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

希望是??

生1: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来的小草。

生2:希望是放飞蓝天的风筝。

生3:希望是破茧而出的蝴蝶。

生4:希望是唱着歌儿奔向远方的小溪。

??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个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三、拓展运用。

1、出示多个课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学生归纳出:

(1)几个句子句式相同;

(2) 必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构成。

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 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收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排比句是由排比组成的句子。可分为句内排比、句与句的排比、段与段的排比。

同学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

同学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

同学是你摔倒时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

同学是雨天为你撑起的一把伞。

同学就像老友,见面的时候有聊不完的话题;同学也像竞争对手,暗中为了成绩而较着劲;同学更像亲人,互相帮助的感动会让人怀恋一辈子。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是你神清气爽.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黄集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青翠,闻一下香沁心脾,心里得到恬适不会孤单.

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

认识排比句

同样一个命题作文,有的同学写得妙笔生花,熠熠生辉;而另一些同学写来则味同嚼蜡,毫无文采。什么叫有文采呢?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今天要谈的排比句就是其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排比,本是一种修辞方式。可一旦将

这一语言样式扩大化地使用,便可使文章"闪闪发光",文采顿生。

什么是排比句

排比,就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因此,排比一定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词组和句子,而且一定有一部分字词相同。比如“人教版第七册语文书《桂林山水》,有一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意思相连,都是描写桂林的水的特点;句式相似,用了三个“漓江的水真……啊”。再比如:“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以上两个句子描写相关的事物,前者描写春雨,后者描写花各种色彩,并且用上了三个相同的句式“……像……”,符合排比的条件。

如果是三个相关并列词语,而不是词组或者句子组成的句子,不是排比句。如:“动物园里有大象、河马、猴子……大约有上百种。”“大象、河马、猴子”只是词语,不是词组,所以这句话不符合排比的条件,不是排比句。

同时,有的时候,排比句的字树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比如:“黄继光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们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

2、请补充下列句子,并说说这个排比句还有什么独特之处?

句子:难道友谊不是你哭泣时一句轻声地安慰吗?

难道友谊??

生1:难道友谊不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吗?

生2:难道友谊不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吗?

生3:难道友谊不是你摔倒时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吗?

生4:难道友谊不是冬日里为你送来温暖的一缕阳光么?

3、师:这个排比句还有什么特点吗?

生:这个排比句他的每个句子都是一个反问句。

4、师:观察得真仔细啊!我们都知道,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那谁还能说一说,在排比句中除了能用上反问句之外还能用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比喻,拟人,设问等等。

师:那你能把上面这个“排比句+反问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设问句”的句子吗?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回答:

生:友谊是什么?友谊是你心灵的一张创可贴;是你劳累时的一杯清茶??

四、创设情景。

1、师: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旅游观光区,一家三口正高高兴兴地坐在缆车上观赏周围群山的风景。突然缆车绳索断裂,三个人随即掉入水潭,说时迟,那时快,爸爸用双手将女儿举过头顶,努力举出水面。女儿才没被水淹没,而她最爱的爸爸妈妈却永远地离开了她??(播放音乐flash韩红演唱的《天亮了》)

学生欣赏

2、师(深情地):事后,小女孩时时陷入深深地痛苦之中,这痛苦中有思念,有愧疚,有伤心。如果,此刻你就在小女孩的身边,你会怎样安慰这个小女孩呢?请用上排比句。

3、学生思考并书写。

生1:爸爸离开你了吗?没有。你就是他生命的延续;妈妈离开你了吗?没有。她在天堂看着你要好好活下去;老师离开你了吗?没有。他(她)希望你振作起来,好好学习;同学离开你了吗?没有。他们都在盼着你回家。

生2:别再难过了!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别再难过了!噩梦已经消失,世界依然美好;别再难过!爸妈没有离开,他们只是去远行??

利用典型例句练写排比句

[案例一]

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课)一课的排比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时,先让学生先反复品读句子,在得出初步感知后,简单介绍排比句句式,最后进行仿写排比句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排比句的句式特点。

课件出示(将排比句中固定格式的字词用彩色加粗予以强调):

一阵讨论后,学生写出了水:“欣赏过浩瀚无边的大海、观看过波涛汹涌的钱塘江大潮、体验了水拍云崖暖的金沙江”,山:“危峰兀立的华山、青翠欲滴的峨眉山、奇松怪石的黄山”等句子

[案例二]

在教学《七月的天山》((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4课)一课时,提出问题:

师:花海是多么的美丽,想一想在花海上还有哪些景色呢?

生:花海上有蝴蝶在飞,蝴蝶飞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美丽!

生:花海丛中有小鸟,小鸟也很美丽!小鸟飞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美丽!

师:不错,注意不要对“美丽”重复使用!

生:柳树很绿,柳树倒映在花海里,显得格外嫩绿。

生:云很白,云飘在花海上,显得格外洁白。

生:水里的小鱼虾很活泼。鱼游在花海里,显得格外活泼。

??

在学生的讨论声中,学生接着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的句子,写出了“蝴蝶飞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美丽”、“鸟飞在花海上,显得格外轻盈”、 “云飘在花海上,显得格外洁白”、“柳树倒映在花海里,显得格外嫩绿”等句子,很好地达到了练写排比句的教学效果。

篇二:动物作文两篇(附点评)

动物作文两篇(附点评)

可爱的小金鱼

王泓轶

我喜欢调皮的小狗,也喜欢可爱的小白兔,但我最喜爱在水里自由自在的小金鱼。

它有着长长地身子,一双鼓鼓的大眼睛,像两个灯泡似的,他还长着一对小小的鱼鳍,和像一把红色扇子的大尾巴。在水中优雅地游来游去,好似在跳舞,可爱极了!

我不紧不慢的把食物放到鱼缸里,小金鱼此刻不像个舞者,而是疯了一般冲到食物旁,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我喜爱这贪吃的小金鱼。

点评

开头运用排比句方式,更加突出对小金鱼的钟爱之情。外貌描写很细致,运用了比喻、联想等多种写作手法,把小金鱼的美表现出来了,把小金鱼贪吃而是疯了一般冲到食物旁,狼吞虎咽的吃起来。让人产生亲切感。

可爱的小白兔

张翰丹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白兔,因为小白兔很可爱。

小白兔长着雪白雪白的绒毛,好似披了一件崭新的白皮大衣,长着两只又长又细的耳朵,像两根香蕉。它有一双红红的眼睛,像两颗红宝石。它的眼睛下有一个又小又粉的小鼻子,鼻子下有个三瓣嘴,总是不停的在动着,看似很贪吃,所以才被主人割成三瓣的。

它的前两条腿短,后两条腿长,所以跳起来很高,那小小毛茸茸的小尾巴像个小雪球一样贴在身子后面。

我给小白兔胡萝卜吃,不到三五分钟,它就吃完了,之后就躲在角落里呆着,不一会就睡着了,再瞧他那鼓鼓的小肚子忽上忽下的动着,可爱极了!

点评

抓住了小白兔的特点来写,叙述时言之有序,从头到尾、从上到下条理清楚,文中语句生动,运用了比喻合理的联想把小白兔写活了。如写全身皮毛时比喻成"披了一件崭新的白皮大衣""三瓣嘴,总是不停的在动着,看似很贪吃,所以才被主人割成三瓣的"把小白兔写得生动有趣。

篇三:习作2一种小动物

习作2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

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重点: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审题意、明要求

1.谈话激情。

(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

(2)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野兽)

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

出示课件:审内容

(3)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出示课件:审重点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出示课件:审题目

3.想题目

二、聊话题、定选材

1.聊话题。

师:同学们,大自然的色彩是千变万化的,大自然的物种是千奇百怪的,本单元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中几种好玩的动物:会“唱歌”的纺织娘,会“变色”的四脚蛇,会“脱壳”的蝉……其实我们周围也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今天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动物,看看谁眼中的动物最有特点。

2.学生交流

三、理思路、学写法

1.思路点拨(师:写文章就像是烹调大师做的美味佳肴一般。在写好文章之前,咱们先得要准备好食材)

师:本次写作是写一种动物,首先要确定写哪种动物,想一想这种动物在外形上有什么特点?它的习性又有什么特别之处?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表达对这种动物的某种感情。在文章的写作顺序上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A.出示课件:按总——分——总的结构组织材料

师:这种写作顺序是最为常见的,我们可以先交代自己写的是什么动物,再分写外形和动作,最后总结动物的特点或表达对动物的感情。

B.出示课件:按时间推移顺序组织材料

师:动物一般也有一个成长过程,也会经历从幼年到成年的变化。如果我们对某一种动物进行过长时间的跟踪观察的话,也可以根据时间的推移顺序来组织写作材料。

2.写法指导(师:材料准备好了,接下来就看各位小厨师的烹饪功夫了。这烹饪功夫其实就是咱们的写作手法)

A.出示课件:巧用比喻

在描写动物的外形及动作特点时,要充分发挥想像,并恰当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笔下的动物更形象,文章更加生动。例如,一位同学在《可爱的兔子》一文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出示课件)

师:小作者抓住了小白兔( )( )( )三部分的特点,运用生动传神的比喻手法,更让我们感觉到小白兔的机灵可爱。

学生试写

B.出示课件:动态描写法

师:要想写好动物的动作特点,就要用好一系列准备的动词,描述一幅动态的画面。如《金蝉脱壳》中描写蝉尾脱壳的情景:(课件示例)

师:作者抓住了蝉儿“仰”“扑”“抽”这三个动作,准确地将蝉尾出壳的生动情景再现于读者面前,使人身临其境。

学生试写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了片段的写法,下节课我们将重点来讲一讲如何连段成篇,中间应该用上怎样的承上启下过渡段。

例文

“小机灵” 和“小滑稽”

刘 悦

我家有两位特殊成员——“小机灵”和“小滑稽”,它们是两条非常可爱的小金鱼。

“小机灵”浑身红色,小巧的身体上长满了闪闪发亮的鱼鳞,美中不足的就是尾巴短短的,和大肚子显得不太对称。它可机灵了,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鼓鼓的,那嘴巴一张一合,好像在跟我说话,有时还顽皮地吐几串小泡泡呢!“小滑稽”通体乌黑,游动起来特别有意思,一摇一摆的,真像个滑稽演员。这下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叫“小机灵”和“小滑稽”了吧!

它们俩十分挑食,那天,我向鱼缸里撒了两粒鱼食和一点蛋黄,还有一小块馒头,我想:它们一定会高兴极了!谁知道,“小机灵”只吃了一点蛋黄就不吃了,而“小滑稽”呢,连看都没看一眼,就摆动着肥身子游走了,我气得差点鼻子都歪啦!不过它们的胆子倒不小,一点不怕我生它们的气。我用手在鱼盆上猛敲几下,它们不但不惊慌,反而把头伸到水面上来,好像在问我:“有没有更好吃的?”它们还朝我的手指张开大嘴巴,大概把手指当成美味佳肴了吧!那滑稽的样子逗得我忍不住要笑,哪里还会生它们的气呀!

“小机灵”和“小滑稽”给我的生活添了色彩,每天有它俩相伴,我的内心总是充满了快乐。 点评:在作者笔下,“小机灵”和“小滑稽”哪里是小金鱼啊,它们分明是作者的小伙伴,不仅外形可爱,而且富有个性,带给作者无限的欢乐。本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小金鱼的喜爱之情,多处采用拟人手法,显得活泼有趣。

你还可以这样写:本文重点描写了两条金鱼与作者之间的“交往”过程,其实还可以写写它们彼此之间玩耍嬉戏的情景。比如两者是如何争食的,又是如何追逐“跳旋转舞”的,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显示它们的“滑稽”和“机灵”。

龙虾“小龙”

陆 炜

你说这事奇不?从我家附近火锅城里竟爬出了一只龙虾,我收留了它,将它养在水盆里,并为它取了个名字叫“小龙”。

“小龙”长得壮壮的,那两颗小圆球似的眼睛,时时刻刻瞪得滚圆。难道它不睡觉?我向爸爸请教,爸爸告诉我,原来龙虾不像我们人类有眼皮,所以就算休息也不闭眼睛。噢,原来是这样!它背

部坚硬发青,如同古代将军穿着盔甲。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一对大钳子,它常常挥舞着这“家伙”保护自己。那身“盔甲”,再加上这高举的双钳,使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

“小龙”这钳子可不是做道具用的,钳起人来可疼了。那回,我用筷子伸进水里去逗它,谁知它竟然不感兴趣,爬到另一边去了。我不甘心,用筷子又敲了它一下。这一来它发火了,挥舞着大钳子朝我爬来,八条小腿也一起反抗。它一下子钳住筷子,而且钳得很紧,任我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它那圆球般的眼睛鼓突突的,似乎射出愤怒的火花,全然不念我的“救命之恩”。最后,我只好“缴械投降”了。而它呢?却将筷子高高地举着,好像是在庆功呢!

虽然“小龙”对我从来都是不甘示弱,我却一如既往地珍爱这个小生命,把它当作我最牵挂、最珍惜的朋友。

点评:多么可爱的大龙虾呀,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表现了它的外形特征,同时赋予它人格化的个性。在作者笔下,它虽然“身世坎坷”,但却毫不“自卑”,总是威风凛凛地捍卫自己的尊严,让读者看罢全文,也对“小龙”无比喜爱。

你还可以这样写:你“收留”过妈妈买回来宰杀的螃蟹吗?你仔细观察过它的外形特征吗?你与它处出了感情吗?如果你也像作者一样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博大宽容的爱心,那么,相信你同样能书写一段“人蟹情”。

可爱的“娇凤”

姜正和

看到这个题目,你千万别以为我写的是个小姑娘。“娇凤”是我家养的一只小鸟,如果你来我家玩,一定会听到一阵悦耳的叫声,那是“娇凤”在欢迎你呢!

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这位鸟中的“千金小姐”吧!它有一个妩媚的名字叫“娇凤”,它的样子像“八哥”,是鹦鹉类中的一种,嘴小,不会学舌,但叫声悦耳。它头上的羽毛是金绿色的,头圆圆的,像长了毛的乒乓球,眼珠乌黑,总爱滴溜溜转,像在不停地想什么鬼点子。它的耳朵和鼻子最奇特:它没有耳廓,鼻子长在嘴上面,很小。它的羽毛有红、黄、青、绿、蓝五种,可谓“五彩缤纷”。吃食时小嘴一啄一啄的,有趣极了!如果你把手指放在旁边,准会被啄得够呛,因为它会把手指当“食物”的!

别看它样子秀美,其实有时却很淘气,是个小“淘气包”。一旦把它从笼中放出来,它的“恶作剧”便开始了。一会儿飞到鱼缸边啄小鱼,一会儿又去“骚扰”正在睡觉的猫,弄得我家“鸡犬不宁”。

有一次,它张开嘴狠狠啄猫的尾巴,小猫“喵”的一声溜得没影了,“娇凤”却扇扇翅膀叫开了,不知是表示得意还是觉得没趣。

不过,它和我倒是处得不错,当我烦闷时,它会用爪子抓抓我的手心,把我逗笑了。当我闲着没事时,它就“陪着”我玩,唱歌给我听。当我拿着一张满意的试卷在它面前晃动时,它更会用清脆的声音替我传播喜讯!

一只小鸟,为我家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我爱“娇凤”。

点评:一只小鸟,它有着秀美的外形,却是个“淘气包”。它跟小鱼、小猫玩“恶作剧”,却与作者处得不错。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它的外形,又以具体有趣的事例表现了它的性格,尤其是三个“当我??时”构成的排比句,更充分地表明了作者与它的友谊。

你还可以这样写:人与动物和睦相处是可以永久表现的主题。写一个与小鸟相处的故事吧,哪怕是一只你捡来的受伤的麻雀。你精心地养好了它的伤,并与它处出了感情,可最后,却依依不舍地将它放归大自然,看着它飞向蓝天??当然,这是一篇记事作文,可定题为《我与小麻雀》。


描写动物排比句》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78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描写动物排比句
相关文章
  • 描写动物排比句

    学写排比句小学作文教学案例___学写排比句现代教育更充满人性美。重视了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中如果没有了“人”,就是毁灭的教育。小学阶段不一定只遵循写整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