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正文 本文移动端:《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2017-05-05 06:53:15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2016年一模前名著阅读汇编(教师版)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1.【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解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普遍照顾百姓又能确实济助众人,这样如何呢?可以称得上行仁吗?”孔子说:“这样何止于行仁,一定要说的话,已经算是成圣了!连尧舜都会觉得难以做到 啊!所谓行仁,就是在自己想要安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安稳立足,在自己想要进展通达时,也帮助别人进展通达。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

5.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 【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1.【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文】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4.【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5. 【原文】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6. 【原文】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译文】孔子说:“真正的通达是:品质正直,懂礼义;善于观察别人讲话的脸色;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

1.【原文】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孔子说:“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2.【原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译文】孔子说:“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3.【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4.【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解析】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

5. 【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处于上位却不宽容,向人行礼没有敬意,面对丧事毫不悲伤,我还有什么期待呢?”

6.【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7. 【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8.【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原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3. 【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原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6.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

【译文】孔子说:“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一件美事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2.【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3.【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

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

4.【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5.【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

6.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

7.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

8. 【原文】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9. 【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可以称仁。孔子说:“能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就可以称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勉,(给人)恩惠。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任用,勤勉就会有成绩,(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10.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

文学名著推荐与阅读复习梳理

《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明朝小说家。

【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阅读感受】: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

本领高强、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忠心耿耿、敢作敢当、敢于反抗

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爱搞恶作剧

特殊本领:筋斗云七十二变 火眼金睛 武器:金箍棒

猪八戒: 高老庄招亲、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女儿国遇难

一方面好吃懒做、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

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唐僧: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女儿国遇难

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坚定执着;

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沙和尚: 流沙河皈依佛门、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

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二)历年历届考题汇编

1.【2008年北京中考】《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曾自称“齐天大圣”,他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他还能七十二变,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

2.【11年朝阳二模】:读破万卷书,神交千古人: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性格鲜明的人物。读《战国策》,我们走近了善于进谏的的邹忌。读《水浒传》,我们结识了直率鲁莽的黑旋风李逵、足智多谋的 ②智多星吴用 。读《西游记》,我们感动于唐玄奘的 ③信念坚定(心地善良??)、孙悟空的忠心耿耿。

3.《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 ①吴承恩。《西游记》以丰富想象描绘奇异的神魔世界的同时,也借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 ②惩恶扬善(邪不胜正) 的古老主题。其中“三打白骨精”、“计盗紫金铃”、“ ③ “真假美猴王””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水浒传》

篇二:《论语》经典名句

一、《论语》中关于儒家思想的经典名句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篇》)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论语·卫灵公篇》)

3、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篇》)

4、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篇》)

6、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篇》)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篇》)

9、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篇》)

10、孔子谓季氏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 (八佾(yì):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这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只有天子才能用。诸侯六佾,大夫四佾。)

二、《论语》中关于教育思想的经典名句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篇》)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 (《论语·为政篇》)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篇》)

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为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篇》)

7、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

而篇》)

8、 子曰:“不愤不汽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愤:心求

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论语·述而篇》

9、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

灵公篇》)

1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

三、《论语》中关于为人处事的经典名句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

2、子曰:“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

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篇》)

1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尔》)

12、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篇》)

13、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

也篇》)

(译文: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轻浮。文采和朴实想适当,这才是个君子。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多用来指人

文雅有礼貌。)

14、 知者乐水,仁这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

也篇》)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篇》)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篇》)

12、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篇》)

13、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篇》)

14、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篇》)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篇》)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篇》)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

1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

19、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篇》)

20、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篇》)

21、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篇》)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篇》

2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篇》

2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篇)

2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论语·为政》)

26、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

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篇》

27、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篇》)

2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篇》)

四、富于情感生命鲜活的孔子

1、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篇》)

(杇:wū,泥工抹墙的工具叫杇,把墙壁抹平也叫杇。何诛:责备什么呢?)

2、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篇》

3、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篇》

4、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篇》)

(译文:孔子道:“没有人知道我呀!”自贡道:“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您呢?”孔子道:“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知道我的,知识天吧!”)

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言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篇》)

6、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1” 《论语·雍也篇》

(译文:孔子去和南子相见,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道:“我假若不对的话,老天厌弃我!老天厌弃我!”)

据说汉人取名讲究“女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不知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不过现代人取名字确实很喜欢引经据典。这是好事。今人多有数典忘祖的倾向,外国语大学遍布全国,却不曾听说有一个国学学院(据说有还是有的,不过都相当低调)。取名的时候,终于想到祖宗了,于是临时抱佛脚的不在少数。

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2、燕飞。《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3、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如台湾有艺人名萧淑慎。

4、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

5、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2010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角色Orz。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6、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炜:光彩。

7、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8、燕婉。《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燕婉:安静和顺,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这一篇《新台》主旨是讽刺卫宣公的乱伦,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9、如云。《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如云:像云一样众多。《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屈原《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10、邦媛。《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家。媛:美女。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彦:杰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

11、灵雨。《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灵雨:及时雨。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后鼻音,该词极易被念成“淋雨”,再取个“落汤鸡”的外号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12、朝雨。《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唐时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13、芃芃(音朋)。《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芃:草木茂盛貌。值得一提的是,该篇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14、绿竹。《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15、琇莹。《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琇:宝石。莹:光亮透明。

16、巧倩、美盼。《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17、佩玉。《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篇三:经典《论语》名句五十条带翻译

经典《论语》名句五十条 带翻译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举一反三)

【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立志篇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品德篇

1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7、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18、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9、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20、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讲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1、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22、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2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杀身成仁)

【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

2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

2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2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27、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

2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讲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29、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3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31、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3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处世篇

3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

3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讲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3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3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

3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3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讲解】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人家恶事。

4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讲解】自古以来,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

4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讲解】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4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讲解】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比喻要胜任工作,必须先学好本领。

4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讲解】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

46、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讲解】见到自己应当做的正义的事情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4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讲解】凡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怨恨了。

哲理篇

48、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 《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讲解】孔子谈到《韶》这一乐舞说:“美极了啊,又好极了。”

4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讲解】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过问那方面的政事。

5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讲解】过去的事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来得及改正。

51、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讲解】不求速成,不要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410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