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 农业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正文

农业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2016-10-31 11:16:5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农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好口碑。凡是人,大都渴望留下好口碑。但实际上,好口碑不会从天而降,更不可能巧取豪夺。唯有眼中有群众、心中有感情、真情实意、真抓实干,做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实绩,才能走进百姓的心里,赢得众人由衷称颂的好口碑。沈乾文就是以一腔诚挚之情、一身过硬本领、一生倾情奉献而赢得百姓好口碑的好榜样、好干部。学习沈乾文,就应该向他一样用心实干真奉献。

真奉献得用真感情。沈乾文正是用真感情在为事业付出、为群众服务的。他一心扑在“农”事上,实验失败了,他“像被挖了祖坟那样难受”,成功时,他“像发现了宝贝一样兴奋”。他是局长,但“没有领导架子,巴心巴肝为大家服务。”群众说他:“办实事,是自家人!”他以倾情奉献的行动告诉我们,做人切不可唯上不唯下、虚情假意、装腔作势糊弄人,而应该实实在在谋事干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真奉献得有硬功夫。沈乾文是群众眼中的大专家,更像是一粒种子,播撒在哪里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当农艺师,他钻研栽培技术,选育的产品获全省乃至全国大奖;当站长,他想方设法,维持工作运转,还写出不少调研报告,成为系统内的“一支笔”;当局长,他勤跑田间、虚心学习、大胆试验,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蔬菜专业的“活字典”??是啊,这是他刻苦用功、倾情付出的结果,也本是一个党员干部应该有的作为。但与之相比,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是否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否真正做到了如此用心、用功、用情地对待自己所经手的每一件事情?是否真正做到了尽职尽责、无愧于心?沈乾文的每一次经历、每一处出彩告诉我们,干事切不可耍花架子,只做表面文章,而应该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出成果。

真奉献得有坚强毅力。沈乾文为引进一个新品种,他三天两头往试验田跑,笔记本记了厚厚几十页;为推广一个新品种,他宁可多跑几十公里山路,就为找到最适宜的试验场地;为培育一个新品种,他坚持原则、以科学为标准,不惜和分管领导“吹胡子瞪眼”;为使有限土地产出更大效益,他不分天晴落雨下田间地头测量,不分昼夜查阅各种资料??是啊,不管大事小事、分内事分外事,只要是他认定的,沈乾文都亲力亲为、不干出成果誓不罢手。他身上的那股韧劲告

诉我们,创业切不可急功近利、轻言失败,而应该知行合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资料来源:http:///data/xianjinshiji/

篇二:市农业局机关部门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市农业局机关部门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市农业局机关一支部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不断加强党的工作影响力,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走出了一条党建工作的新路子,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为全市农业的增产增收、农村的稳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真正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创先争优竞风流

为进一步推进支部党建工作创新,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创建良好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市农业局机关一支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安排部署,大力开展创先争优各项活动,以建设“学习型机关、服务型队伍、效能型部门”为主题,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蹲点调研、公开承诺、行风评议等工作,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一帮一扶贫结对等活动积极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能。

二、产业发展担重任

市农业局机关一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粮食生产作首要重任,下乡入村推广农业技术,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丰富农业产品,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实现富民强市的重大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各项工作,市农业局机关一支部经研究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强化四项服务,争比五大贡献,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实践活动。强化四项服务,即:一是强化窗口服务,二是强化技术指导,三是强化挂钩联系服务,四是强化一帮一扶贫服务;争比五大贡献,即:一是比学习,二是比联系户数,三是比下乡指导天数,四是比扶贫效果,五是比粮食种植面积数。要求全体党员要不怕困难,敢于吃苦,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履行自己的承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了粮食生产的榜样。今年创建了石马山、安平、伏口、七星街、桥头河等六个万亩玉米示范区,三甲和七星街两个高产水稻区,还在金石、荷塘、杨市创建三个双季稻万亩区。

三、科技服务到田间

为进一步激活农业创业主体,市农业局机关一支部在农村着重培育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种养专业大户、返乡农民创业者,通过指导和培训,大大提高他们的能力,推动农业产业的大力发展。做大做强一批经营规模大、产业基础牢、服务内容全、带动农户多、规范运作好的专业合作示范社。支持和帮助种养专业户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种养殖技术水平。鼓励和引导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就近就业,实现从“一人外出打工、带领一家致富”向“一人返乡创业、带动一方致富”的转变。为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市农业局机关一支部组织了粮油、植保、土肥、种子、执法大队等股站,在春耕生产期间,深入到全市各镇开展“粮食高产栽培技术培训”、“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培训”、“安全施用农药”等一系列培训班,并广泛开展了“送农业科技送放心农资下乡”活动。截止目前为止,共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普宣传活动56场次,开展技术服务3300多人次,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316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36万份,赠送水稻、玉米良种价值6万元,赠送农药、化肥等农资价值11万元。

四、为民办事尽全心

市农业局机关一支部号召全体党员在工作时要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各单位要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推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农业企业和农民实行“无缝对接”和“零距离”服务,各股站开通了“为民办事直通车”,市农业局机关一支部为了方便农民办事和搞好农业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在各股站设立了“共产党员示范岗位”,接受农民技术咨询,负责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权益维护等各种各样的个性化服务。二是开通了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电话(07384820260),受理群众的技术咨询,解答群众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印制了《便民服务卡》,将党员的工作职责、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以及服务承诺等信息全部进行公布,随时接受农民群众咨询和监督。通过全体党员的勤劳工作,新品种、新技术、病虫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信息及时发送到乡村农民手里,提高了办事效率,赢得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五、联系帮扶结硕果

随着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科技示范户成为了农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如何扶持好、服务好、发展好这些农

业龙头企业和种养示范户一直是摆在市农业局机关一支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市农业局机关一支部大力推行了党员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挂钩联系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制度,扎实开展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三直接”活动,千方百计为全县农民就业创业提供全程服务和指导。市农业局机关一支部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学习宁乡经验,实施加速赶超,建设幸福涟源”的号召,32名党员干部深入到安平、伏口、桥头河三个乡镇的农村,与32户困难户结对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技术优势,帮助他们发展农业生产,向困难户送去200——300不等的慰问金,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六、抗洪救灾显身手

近几年我市发生洪灾、旱灾、冻害等灾害较多,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毁坏,农业生产损失惨重。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市农业局机关一支部心系灾区,及时应对,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抗洪抢险和生产自救,广大党员干部发扬了中华民族遇难不悲,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发挥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与洪涝灾害进行了一场场殊死博斗,谱写了一曲曲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壮丽篇章。去年我市发生洪灾,为了战胜洪涝灾害,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市农业局机关一支部迅速抽调党员组成党员突击小分队,深入灾区指导农民生产自救,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组织农技人员连夜编写了《粮食生产救灾措施》、《蔬菜生产救灾措施》、《果业生产救灾措施》,并将上述救灾措施打印成资料,分发到农民手中,共发放3000余份。广大共产党员深入一线,与农民手拉手,肩并肩坚持在抗洪救灾第一线,凑响了一曲曲抗洪救灾战歌。

资料来源:http:///data/xianjinshiji/

篇三:榆中县农业局先进事迹材料

为了大地的丰收

——兰州市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榆中县农业局

三年来,榆中县农业局党组(委)一班人,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围绕“提升素质、服务三农、闯出特色、做强产业”的发展理念,立足“抓特色、建基地、扩规模、强产业、促服务、创品牌”的发展思路,以实施“五个30万”工程(即双垄全膜种植30万亩,高原夏菜种植30万亩,脱毒马铃薯种植30万亩,农田节水技术推广30万亩,舍饲羊饲养量达到30万只)为目标和抓手,在“创先争优”上做文章,在做强产业上下功夫,依靠科技创新谋发展,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特别是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促进了农民增收,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市、全省前列,部分工作甚至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提升素质,树立形象,干部队伍成为农业发展的保障线 农业局党组坚持提素质、建队伍、抓党建、促工作,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树立形象,通过人文关怀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提升素质,努力打造坚强的领导班子和一流公务员队伍。

(一)建设了一支团结坚强的领导班子队伍。一是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学习,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和水平,班子成员在组织

纪律、敬业精神、廉洁奉公和团结协作等方面起带头作用,在全局树立了威信,形成了强有力“龙头”。二是领导班子坚持农业发展新理念,始终保持求实、团结、勤奋的精神状态,带领出了一支创新实干、团结活泼的农业干部队伍。三是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以“建设一流机关、打造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为目标,明确工作重点,提升服务质量,开展“五比五创五走前”活动,努力营造“争做先锋模范,打造现代农业”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四是领导班子以人为本,在工作标准上严格要求,在职工学习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安排职工外出考察深造,想方设法解决职工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增强了单位凝聚力。五是抓好环境和办公硬件设施建设。通过争取资金,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的办公条件普遍得到了改善,为干部职工创造了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条件。特别是通过完善岗位责任制,健全了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全局实现了队伍建设大变样、办公设施大变样、工作姿态大变样、工作业绩大变样。2009年,局党组主要领导被评为兰州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

(二)打造了一支高效率的公务员干部队伍。一是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利用电子大屏幕开辟爱国教育、廉政文化、法律法规、农业技术等学习园地,激发了干部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举办职工论文演讲比赛,将科技论文汇编成册,在系统内交流学习。通过学习,干部职工把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和追求。二是倡导一种农牧精神。把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定、表彰先进的主要条件,培养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超前性。通过开展多申报一个项目、多争取一笔资金、多发表一篇论文、多进行一项试验、多取得一项科技成果等“五个一”活动,干部职工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主动把领导交办的任务做好,需要协作的主动配合,能想到的提前预备,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干好工作。以“白加黑”、“五加二”和“特别能吃苦”为主的农牧精神在干部职工身上得到普遍体现。三是职工对“三农”有着极深的感情,由于服务态度好,工作热情高,服务质量高,农牧工作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在2009年全县机关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农业局名列第三。四是教育干部从平凡的事情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平凡的事情做好,把每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点滴成绩汇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洪流,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促使全县农业工作上台阶。五是同志之间相互关心、包容,创造出了一个和谐的团队集体。尊老爱幼、相互帮助已成为干部的基本素质,把“琢磨事、不琢磨人”当做最基本的素养来抓,把自己当做农业局大家庭的一份子,正确对待工作和学习中的矛盾,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创造出了一个和谐、进取、热情的农业局新形象。六是积极参与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和“献爱心”活动,在系统内举办职工运动会、团拜会,参加市县系列主题文体活动,年年组织召开离退休老干部慰问活动、职工优秀高考大学生家庭座谈会,关心关爱患病职工家庭等

等。通过上述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了同志之间的感情,凝聚了人心,营造了充满激情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创造力,提高了战斗力。多年来,全局干部职工中没有出现任何违纪违法现象,涌现出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各单位获得各类奖励100多项,先后有150名(次)干部和技术人员获得农业部及省、市表彰。去年,全局系统有30名优秀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三)培养了一支敢于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一是积极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全县建立乡镇农技站23个,区域站5个,构建出队伍精干、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全局系统现有高级职称41人,中级职称67人,初级职称51人,技术干部占职工总数的61%。农业局下属单位县农技推广中心承担着全县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任务,是甘肃省第一批成立的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始建于1980年。发展至今,已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7人,其中:市级“拔尖人才”6名,入选“151人才工程”11人,副高级职称以上19人,高级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0.4%,在全省位居前列。2008年,全局系统有2位副高级职称人员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创县级职称之最。二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三年来,科技人员共发表各类农业方面的科技论文35篇。截止2010年11月,共获得各类成果奖励76项,其中省部级11项,地厅级32项,县级33项。特别是我县独创的“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简称“双垄全膜”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称之为农业科技

人员在实践中的一大创造。2010年全省推广“双垄全膜”技术种植面积1000万亩。2009年经过省科技成果鉴定的“旱作双垄三沟蔬菜栽培技术”(简称“双垄三沟”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成为冷凉旱作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生产技术。这些科技成果的成功推广应用,对提升我县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三是搭建五个平台,激发科技队伍的创新活力。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动作用、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中高级技术人员的技能作用、特设岗位的创新作用和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设立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循环生态农业、蔬菜标准园、高产胡麻、脱毒马铃薯、新品种试验和冷凉型蔬菜基地建设科研攻关八个特设岗位,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的“传帮带”作用,使之成为科技创新和激发科技队伍活力的源泉。技术人员在石头沟村精心建立的省级旱作农业综合试验示范点,多年来承担了全县旱作农业技术所有的试验示范项目,为旱作农业集成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拓展和创新提供了详实的科学数据资料,每年接待国际国内参观学习考察团30多批次。农业部部长、副部长,科技部部长,非洲联盟议长,埃塞俄比亚农业考察团等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多次到示范点参观,对科技人员的工作和我县农业发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二、服务三农,关注民生,农技人员成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服务好三农是农业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局党组注重解决机关效能建设及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出了团结奋进、


农业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13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农业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相关文章
  • 农业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农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好口碑。凡是人,大都渴望留下好口碑。但实际上,好口碑不会从天而降,更不可能巧取豪夺。唯有眼中有群众、心...

  • 农业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农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好口碑。凡是人,大都渴望留下好口碑。但实际上,好口碑不会从天而降,更不可能巧取豪夺。唯有眼中有群众、心...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