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2 正文 本文移动端: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2

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2

2017-04-20 05:53:2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点击查看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篇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资料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资料

瓷器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剪纸与民俗

中华大地,流淌了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华夏民俗,钤记着老祖先的生生不息,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

民俗是我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以及凝聚力的载体,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民间习俗、

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朴素的思想情感、悠久的、精湛的手工技艺都融入到薄薄的

纸片上,灵巧的双手,一剪一刻一琢磨,便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代代传承的剪纸艺术,反映出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

现在过新年,贴窗花仍是中国某些农村的重要民俗。因为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剪纸保留了大量古老风俗和文化。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花卉、草虫鱼兽,喜庆图、门窗花饰、灯彩花、龙船花丰富多彩,百般变化,寓意多端,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民俗的某些观念决定了剪纸的内容取向和表现形态,形成了民间剪纸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

剪纸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祖先赋予我们的历史精神。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 一民俗艺术来自于民间,造福于民间,繁荣于民间。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日渐被大家认可、 喜欢并使用着,当一年又一年的隆重节日开始时,它为我们增添更多的节日气氛和浓郁的喜气,美丽的剪纸在节日里闪亮起来。

“镂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纸艺术苍茫几千年,与民间习俗密不可分,代 代承传延续至今,显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恢弘气度和深邃底蕴。小小剪刀剪出了大千世界的风云变幻,剪出了民族精神之魂,剪出了绵绵不息几千年华夏文化的行走轨迹。

剪纸——中国民俗文化中永远的风景。

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簧”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粗犷威猛的男人,别称花脸)、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由来的几种说法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几种:

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压岁钱”的由来

春节拜年,一般是按辈数大小互相拜的。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拜年的儿童“压岁钱”。压岁钱,相传是由宋代的“压岁盘”演变而来的。

据说,在历史上,旧俗除夕夜,各家有小儿女者,用盘、盒等器具,盛果品食物,互相赠送,这就是“压岁盘”。后来,“压岁钱”取代了“压岁盘”,这就是现在付给压岁钱的方式。

清代,压岁钱带上了去邪、祈福的成分,《燕京岁时记·压岁钱》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这里,是指带方孔的铜制钱。自纸币代替金属制钱以来,便改用红纸包封之以示吉利。清代曾有人写诗描绘了儿童得到压岁钱时的喜悦心情:“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锡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百家姓起源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魏、蒋沈韩杨”许多华人都对这四字谣感到熟悉。即使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也听说过百家姓。

姓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个人特征,是一个家族的印记。它与社会学、历史和传统有密切的联系。

众所周知的《百家姓》是一本非常好的阅读材料,读者可从中了解百家姓的起源与其深远影响。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十世纪北宋朝代起在中国广为流传。

是谁创造了《百家姓》?它何时初具规模?又何时出版?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个迷。根据明清朝代有文字记载的学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处吴、越地区(现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学者将其编辑、装订成册。

南宋(公元1125-1210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最早在他的诗-- 《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诗人在注释中指明他的灵感源自两本书,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流传了。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划对应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有102行组成,38个是复姓,编成15行。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

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

过去,《百家姓》有几种修订版,如:明朝末年修订的“黄周姓”,清朝康熙年间修订的“御指百家姓”,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由丁延修订的“百家姓三编”。这些修改后的百家姓在表现格式上花了很多功夫,每本都各具特色。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无法取代原稿,这体现了原稿对后来创作的深远影响。

风筝的起源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娱乐的玩具。宋朝风筝已在民间广泛流行。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中国的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先是传到日本和朝鲜等近邻国,后又漂洋过海,传到了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直到更远的东方岛屿上;另一线则顺着“丝绸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战路线,进入了阿拉伯和西欧。元代在中国为官十七年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归国后,也把风筝介绍到了西方。

山东潍坊是我国著名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艺人。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道光年间,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描绘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潍县志》也记载着:“清明,小儿女作纸鸯,秋千之戏,纸鸯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之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清末,潍坊已形成了固定的风筝市场,全国各地许多商贾都来潍坊购买风筝,一时间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涌现出了一大批手艺高超的风筝艺人。

潍坊风筝主要有三种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简形,其中以龙头蜈蚣最突出。据说是受了龙骨水车的启发而制造的。现在已发展成许多品种,小的可放在掌上,大的有几百米长,造形、色彩也各不相同,从很简单的白纸糊身,红纸糊头,不画一笔,不染一色的蜈蚣风筝,到色彩缤纷,绘金描银的九头神龙风筝。从构思奇妙的二龙戏珠到三条巨龙在空中呈“y”,字形飞行的“哪吒闹海”,乃千变万化、奇巧百出。

潍坊的长串风筝除蜈蚣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题材。如“梁山一百单八将”是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做得个个形态不同,栩栩如生,放上天去排成一队,各持兵刃,随风飘动,这时你也许会隐约地感到有战鼓催阵,好像他们正要出发,去打下大宋朝庭??

1984年4月,在潍坊的北海滩上放起了一条巨型龙头蜈蚣,头高4米,长4米,腰节直径1.2米,这个风筝共长320米,当时在全国是最大的了。现在潍坊已成为国际风筝节的固定举办地。现代风筝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花样翻新,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誉。

篇二: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

绪论:

一、文化的涵义:

1.中文的考察。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许多引申意义。 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

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采。

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彬”(出自《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

化:“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改易,二是生成,三是造化。主要是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渐进性(昆虫化蝴蝶、冰糕化了)改变。“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词 ,其涵义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

2.西文的考察。

拉丁文Culture原为V,含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多重含义。英文Culture 表示栽培、种植,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与中国“以文教化”接近。比文化内涵更为宽广。

(二)文化的定义。

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文化的本质就是“自然的人化”。

1.“自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不依赖与人而存在的自然界,二是人自身的自然。

2.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东西。

3.“自然的人化”的实质性含义:(1)人对自然的改造。(2)人自身的进化。 “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文化定义: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二、文化与文明的含义: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 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如下3种意见:

其一,文化和文明没有多大差别,甚至可以说,两者是同义的。 英法学者其二,文明包括文化,即文明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化更加广泛 。

其三,文化和文明是属性不同的两个部分。 第二种较为符合事实。

2.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文化—自然,文明—野蛮(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

(3)从空间看,文明有国界,文化无。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既有精神又有物质和技术。

(5)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

三、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主创者。中国的由来。 传统:从文化社会学角度诠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逐代延续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 。

文化:如前所述。此不赘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从远古至清晚期以前这漫长历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典文化,具体而言,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古典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定义为: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

传统文化: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

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像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

四、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

1.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在中国文化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等方面。

2.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的影响。

五、中国文化的分期:

第一,史前期,包括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相当于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第二,文明奠基及元典创制期,即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中国思想文化 “三晚”时期:

晚周——东周末年的春秋战国时期 ;

晚明——明清鼎新,是一个文化冲突非常剧烈的时期;

晚清——是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的大转变时期。

第三,大一统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即秦汉两朝的四个多世纪。

第四,胡汉、中印文化融合期,即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

第五,近古文化定型期,即唐中叶至明中叶。

第六,东西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即明末迄今。

六、对待中国文化传统的态度:

(一)需要剔除的糟粕 :1.复古保守2.消极无为3. 纲常名教4.重义轻利 5.重道轻器。

(二)应该汲取的精华:1.宽厚仁爱,推己及人2.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3.坚贞的节操4.爱国主义精神 5.积极进取精神6.注重人格修养7.虚心好学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开拓:

(一)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1. 中国传统文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

2. 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连续性与变革性的对立统一。

3. 中国传统文化又是独立性与融通性的统一。

(二)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开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持彻底批判与摈弃的态度。

2. 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成分,则要善于辩证地扬弃,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内在依据批判地予以继承。

3. 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则是我们必须着意继承并大力弘扬的。

第一章 农业文明与中华文化的发生:

(1).农业与中国文化的产生。

1.中国早期文明的分布及地域特征。

(一)人类的产生:印度旁遮普省的拉马古猿是世界上最早的类人猿。我国29个省市中都发现了人类的遗迹。

(二)中国历史的开端:

长江流域:云南禄丰,类人猿化石距今约七八百万年。云南元谋人,距今有175万年

黄河流域:山西西候渡遗址(距今180万)河北阳原的泥河湾遗址(距今200万)人类的产生:腊玛古猿头骨化石,腊玛古猿生活环境复原图。直立人:直立人即猿人,中国境内发现的不同时期的直立人,创造了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元谋人(距今约175万年)。蓝田人(距今约10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1万年-23万年)。

中国的古人类从直立人经早期智人至晚期智人是连续进化的。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在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直立人,稍晚的重要发现有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等。此外还发现大荔人、马坝人、山顶洞人、柳江人等智人。这些发现说明中国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中国的人类遗存和化石,在时间上形成一个体统 。腊玛古猿到直立人(元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人类产生之后,也就产生了文化。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各种其他因素,原始人产生之后,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类型。

苏秉琦将中国地区的考古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黄河流域的史前文明与中国历史联系最紧密、最直接。

史前文明的区系类型: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2.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与中原文化:

比较适合早期人类居住、发展的是阳关、玉门关以及横断山以东的平原、丘陵地带 。

分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属于热带地区,温暖湿润,全年适于作物生长。 第二个单元是属于亚热带气候,雨热条件好,四季分明,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主要是长江流域。第三单元主要是黄河流域,属于暖温带气候,年降水量在400——

800毫米之间,为半干旱区,是旱地作物的主要生长区。

第一、二单元文明发展速度与程度不如第三单元。不适于人类居住原因

黄河流域适合早期人类定居的条件:1.首先是植被没有长江流域茂密,易于开垦。2.其次河湖纵横,便于取水以及农业生产。 3.突出的特点就是黄土高原及其特殊的性质 。地表土有丰富的适应作物生长的无机盐于矿物质。黄土颗粒很细,上下缝隙很小,形成的毛细吸力可以把最深层的水分和养料吸收上来,供作物生长。这样就可以抵御因为季风的变化而带来的干旱,在施肥技术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可以连续耕作而不必休耕。4.凿井技术发明为农业文明的发展与发达提供了客观条件。 黄河流域存在的原始文化遗址。

3.早期农业文明与国家的产生:

(一)两个农业起源中心。

“在全世界少数几个农业起源中心中,中国独居其二。”这两个农业中心:长江流域农业区与黄河流域农业区。公元前7000年到5000年在长江中游发现的城背溪和彭头山遗址中发现了稻谷遗存。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早期稻作农业的实物资料。

长江流域的早期稻作文明:彭头山文化,河姆渡文化。

(二)农业与国家的产生。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城市

历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国家产生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其一为原来的氏族部落没有被解体,它们的组织形式以及财产所有制在经过稍微改造之后成为国家的组成部分。 其二为农业生产,这是国家产生的直接推动力量。

神农炎帝贡献:1.制耒耜,种五谷;2.尝百草,开医药先河;3.立市廛,首辟市场;4.治麻为布,民着衣裳;5.作五弦琴,以乐百姓;6.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7.制作陶器,改善生活。

早期国家的产生。国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没有独立发展的权力,它们必然是人在与外界斗争(劳动)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必然的、偶然的事件而产生的。

国家的产生:传统说法: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较新的观点:游团(或群队)——部落——酋邦——国家 酋邦的特征:尖锥体形的分层社会;集中的个人权力;官僚萌芽

中国国家的形成:

1.中国的国家形成始终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进行的,如大规模的治水活动,氏族、部落的组织没有被打破,国家就是在大规模的部落联盟的基础上产生的 。商业在这里没有起到解体血缘氏族的作用。

2.政治组织原则是宗法制。在西周时期,这种宗法制达到最完备的形式。这是在政治制度方面区别于古希腊的根本所在 。

(三)农业文明类型的奠基

中国是农业文明并不意味这中国商业、手工业以及海洋事业的不存在和不发达。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多元化经济成分。地理条件使文明特点形成的必要条件,但地理条件并不是决定文明走向的唯一因素。(政治因素)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经过三代的经营,大陆文明就牢牢地占有了主导地位 ,逐鹿中原成为强大的历史惯性 。

(2).农业文明与前诸子观念系统:

前诸子观念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产生之前的观念系统,是夏商周三代时期文明的积淀,是诸子百家兴起的文化土壤,它反映着更早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早期的文化基因。诸子百家以及以后的各种灿烂多姿的文化现象中,都不同程度的保留甚至发展着这种“基因”。

1.尚德自强与早期人文主义。

黑格尔认为,神话蕴涵着民族精神。分析民族精神也从神话入手。以产生于前诸子的神话为主要依据,以诸子时期的神话为辅助材料 。“尚德自强”是神话中非常突出的主题 。

中国神话:中国德力统一的“英雄神话”,三皇五帝,舜 孝感动天,大禹治水。 德力统一的英雄神话是最突出的主题,占中国神话的主要部分。神话主体倾向于反映人的道德属性。

尚德自强的文化特征应,从正反两方面来理解:

1.过分强调道德的泛道德注意的弊端。 “内圣外王”。用道德取代了法律,过分强调人性善,能够自觉遵守道德,忽略了法律的建设 。

2.强调个人的崇高,重视自我修养是一种优秀的传统。

第二章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1).礼仪综述:

礼仪的发展过程:

1. 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 万年-公元前1 万年)

2. 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 万年-公元前22 世纪)

3 .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 世纪-公元前771 年),中国由金石并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

4.礼仪的发展、变革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前221 年,东周时期) 西周末期,王室衰微,诸侯纷起争霸。“三礼”。5 .礼仪的强化时期(元前221 年-公元1796 年)

6.礼仪的衰落时期(公元1796-1911 年) 满族入关后,逐渐接受了汉族的礼制,并且使其复杂化,导致一些礼仪显得虚浮、烦琐。

7 .现代礼仪时期(公元1911-1949 年,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礼仪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礼仪革新阶段(1949——1966 年) 1949 年至1966 年,是中国当代礼仪发展史上的革新阶段。

(2) 礼仪退化阶段(1966——1976年) 1966 年至 1976 年,中国进行了“文化大革命”。

(3)礼仪复兴阶段(1977 年-至今)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礼仪建设进入新的全面复兴时期。

一、人生开端礼-----诞生礼:

诞生礼:摇篮边仪礼,童礼。诞生前:未孕时祈子、怀孕后禁忌、临产期惯制。 诞生后:报喜、沐浴、剃发、百日、取名、抓周。目的:为产妇驱邪,为婴儿祝吉,祈求长寿。特点: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传统重男轻女思想)。周岁过后,过生日(寿诞礼)。

二、成人(冠礼)礼:

篇三:中国传统文化资料包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包

汉字、中国书法、四大发明、绘画

龙凤纹样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龙的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寓意:突起的前额表示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现威严;魔爪表现勇猛;剑眉象征英武;狮鼻复象征宝贵;金鱼尾象征灵活;马齿象征勤劳和善良等。

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兆祸、示威来概括。

凤为百鸟之王,五行属火,是火之精灵,向上飞升的凤凰,仪态万方,气宇轩昂,是火之图腾。传说“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凤也是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自古以来,“凤”与“龙”一样,是中国人民寄寓祝福和希望的传统图腾。凤在中华文明史中留有深深的印记,它所代表的祥瑞与希望,始终伴随着人民的日常生活。

"龙凤配"图案在唐代以后,广为流传。它不但象征帝王和帝后的权威,也可象征人类所有夫妻间的美满结合,而且还可象征一切世间的精神与物质的阴阳两极调和。可以说,龙凤图案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形象符号,是美妙的艺术形象。

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而这一切都与和田古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的神秘宗教意义。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中国结

传说中国结是由一个和尚在闲暇之余用一根绳编出一个整结,然后串上名贵的佛饰品,在按上编出”王“字的穗,流传至今。当时的和尚,为了体现他“一心一意”向佛所以是用一根线编出来的,穗上为了体现他”至高无上“的信仰故编出”王“字。 后来,逐渐流入社会,中国结的意义也从信仰改变为中国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一心一意”及拥有者”至高无上”身份的象征。

祥云图案

祥云来自佛教文化,其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

玉石文化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中国的古籍中把昆仑山称为"群玉之山"或"万山之祖"。

玉于古代中国所产生出来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例,是东方精神生动

1

篆刻艺术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

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

“吉祥”主题图案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题的词句、对联、图案非常丰富。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它们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我国传统中以“吉祥”为主题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一起,寓意为“连年有余”,把麦穗与花瓶结合在一起,寓意为“岁岁平安”等。

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毛笔之源一般人都以为是秦代的蒙恬,但考

殷墟出土之甲骨片上所残留之朱书与墨迹,系用毛笔所写。由此可知毛笔起于殷商之前,而蒙恬实为毛笔之改良者。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墨的发明大约要晚于笔。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

从目前出土古纸自身的年代顺序,可以分别排列为:西汉早期的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灞桥纸、悬泉纸、马圈湾纸、居延纸,西汉晚期的旱滩坡纸。

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始以粗见雏形。刚开始时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中国红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其渊源追溯到古代对日神虔诚的膜拜。 采撷了晚霞最绚丽迷人的光芒;蒸腾着熊熊烈火的极温;图一:松鹤延年或松鹤长春;图二:喜上眉梢或双喜临门; 中国红吸纳了朝阳最富生命力的元素;

图三:四季平安或月月平安;图四:吉祥如意或如意吉祥。 凝聚着血液最浓稠活跃的成分;糅进了相思豆最细腻的情感;浸染了枫叶最成熟的晚秋意象??

中国红(又称绛色)是三原色中的大红,以此为主色调衍生出中国红系列:娇嫩的榴红、深沉的枣红、华贵的朱砂红、朴浊的陶土红、沧桑的铁锈红、鲜亮的樱桃红、明妍的胭脂红、羞涩的绯红和暖暖的橘红。

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成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中国红意味着平安、吉祥、喜庆、福禄、康寿、尊贵、和谐、团圆、成功、忠诚、勇敢、兴旺、浪漫、性感、热烈、浓郁、委婉;意味着百事顺遂、驱病除灾、逢凶化吉、弃恶扬善??

中国红

文房四宝

"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 420-- 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2

皮影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中国刺绣

史传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那就是说,古代原始人类早懂得用色彩来美化自己。开始时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再进一步刺在身上,称“文身”;后来就画在衣服上,再发展成绣在服装上。

武术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的一个运动项目。据史籍记载,大禹时期三苗部族多次反叛,征伐多次未能使之降服。后来,禹停止进攻,让士兵持斧和盾进行操练,请三苗部族的人观看这种“千戚舞”以显示武力雄厚,三苗部族从此臣服。这是原始社会一次盛大的武术自卫演练。古代的“武舞”为后来武术套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它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无论是对抗性的捕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质击方法国棋技术核心的。

中国功夫则是指中国流传的独特的格斗体系,这不仅包括传统的武术套路、散手等,还有摔跤和现在流行的散打等。

剪纸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下棋"也称"对弈"。 "弈"是围棋最古老的称谓。 在先秦典籍中屡见,但"围棋"一词 却少见, 迄

3

今所知关于围棋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的:"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通过最早的文字记载可知围棋起源于春秋中叶之前的中国。

4

点击查看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2》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333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2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