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 正文 本文移动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

2017-04-16 05:58:3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点击查看更多:2020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总结汇报

篇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办法

为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纵深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事局关于赣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赣市办字

[2008]91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实施范围和对象

1、除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已经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单位外,全县列入事业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所有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其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均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二、岗位类别设置

2、本办法所称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性质等需要设置的具体工作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以下简称三类岗位)。三类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岗位等级、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设置管理岗位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要求。 专业技术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工勤技能岗位是指担负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设置工勤技能岗位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3、事业单位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按照科学合理、精简高效、动态管理的原则,在机构编制部门确定的职责任务、机构规格、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内,对岗位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控制标准为:

(1)主要依靠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服务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上述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根据工作需要,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4、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内设机构,其管理业务岗位可由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完成的,可不再设置管理岗位;专门从事管理业务工作的,一般不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

5、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核准,事业单位可以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三、岗位等级设置及比例确定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及结构比例。

6、管理岗位共分10个等级。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4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七至十级职员岗位。现有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七至十级职员岗位。

7、事业单位领导及中层领导岗位数量,依据机构编制部门确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有关规定设置;其他承担管理任务的岗位结构比例按照精简、合理、高效的原则,根据编制员额和工作需要设置。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及结构比例。

8、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由高到低为一至七级,其中正高级岗位为一至四级(一级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二级岗位是省重点设置的专任岗位、由省控制),副高级岗位为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为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由高到低为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9、按照全省1:3:6的总体控制目标,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实行分级控制。分级控制目标为:县属事业单位0.6:3.4:6。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按全省总体控制目标执行: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十三级为员级岗位,不受职数限制。

10、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按《江西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及最高等级控制标准(试行)》(赣人发[2008]13号)执行。

11、每个事业单位应根据承担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专业技术工作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一个专业技术岗位的主系列岗位,其他需要设置的专业技术岗位为辅系列岗位。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数量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总量的80%。

12、副高级岗位主要设置在单位的主系列,辅系列一般不设置副高级岗位,根据工作任务确需设置副高级岗位的,必须严格控制。辅系列岗位等级的设置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等级的设置。

13、事业单位在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内,自主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及结构比例。

14、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

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依次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5、按照全省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的总体控制目标,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超过25%,其中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超过5%。

16、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以工勤技能为主体岗位的事业单位和科学研究、教学实验、医疗卫生等领域,对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与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辅助岗位上设置,其他领域原则上不设置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各单位工勤技能岗位具体结构比例按《江西省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标准(试行)》(赣人发[2008]14号)执行。

(四)特设岗位设置。

17、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一种非常设工作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设置特设岗位:

(1)承担国家级或省、市重大研究项目、课题,本单位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确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

(2)符合国家和省级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特设岗位设置具体规定的;

(3)其他确需设置的。

特设岗位的设置由单位申请,经主管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报市人事局核准。首次岗位设置时暂不设置特设岗位。

18、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行分类指导。有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按照行业指导意见及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执行;没有颁布本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

经政府人事部门同意,参照相近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执行;无相近行业指导意见和行业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参照的,由政府人事部门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四、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9、事业单位三类岗位通用的基本条件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及技能条件;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

20、管理岗位基本条件: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此外,各等级岗位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七级职员岗位,须在八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八级职员岗位,须在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九级职员岗位,须在十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的人员,大专、中专毕业生分别在十级职员岗位工作三年、四年以上人员,具备九级职员岗位任职条件。

(4)十级职员岗位,须中专和大专毕业见习期满。

(三)专业技术岗位。

21、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按照行业《指导意见》的要求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执行。专业技术五级、六级、七级岗位必须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八级、九级、十级岗位必须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岗位必须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还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2、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一级岗位设置的具体条件和审批程序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篇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法和步骤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法和步骤

(黔东南州人事局2009年3月)

第一部分 岗位设置管理概述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相关背景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006年7月,国家人事部在全国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二、岗位设置管理基本政策文件

(一)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

1、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

2、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

3、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 《关于做好党群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85号)

4、国家人事部与文化部、科技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农业部、卫生部等单位制定的9个《行业指导意见》

(二)省、州出台相关文件

1、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编委办印发的《贵州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黔人发(2007)9号)

2、省人事厅印发的《贵州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不同等级结构比例暂行方案》(黔人通[2007]274号)

3、《贵州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和最高职务档次设置方案》(黔人通[2002]38号)

4、我州制定的《黔东南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州人发[2008]3号)

5、省人事厅印发的《贵州省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指导意见》(黔人通

[2007]194号)

6、省人事厅印发的《贵州省事业单位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指导意见》(黔人通[2008]165号)

7、州人事局印发的《黔东南州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指导意见》(黔人通

[2008]24号)

三、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需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岗位类别设置:

岗位类别是根据工作性质不同而划分的工作岗位。事业单位的岗位类别设置分为三类: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设置的原则:管理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设置的原则: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专业要求,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设置的原则: 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

升服务水平,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特设岗位

特设岗位是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特设岗位的设置由用人单位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州人事局核准。

2、岗位等级设置:根据工作性质、职责任务、任职条件不同而划分的工作岗位。根据国家、省的规定,将事业单位三类岗位分别划分了通用岗位等级。

职员岗位:共分为10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

专业技术岗位:共分13个等级,分别对应专业技术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对应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对应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对应十至十三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原则上最高等级可暂设至专业技术五级,待国家有新的规定出台后按新规定执行。

工勤技能岗位:共分5个等级,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3、合理设置各类别不同等级岗位数和结构比例。岗位结构比例有两类,一是岗位类别的结构比例,二是岗位等级的结构比例。

职员岗位数:总体上按编制部门核准的各级领导职数和管理人员数确定。实行最高等级控制,最高等级设置不超过单位的规格。最高等级和不同等级岗位的数量根据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确定。

专业技术岗位数和结构比例:以编制部门确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为基数,按《贵州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和最高职务档次设置方案》(黔人通[2002]38号)确定高、中、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再按《贵州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不同等级结构比例暂行方案》(黔人通[2007]274号)确定高、中、初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一、二、三级岗位的总量控制在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25%左右,一、二级岗位的总量控制在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5%左右。

(二)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

⒈“不同岗位”是指:不同类别的岗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岗位;这里指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岗位。

⒉不同岗位的职责:是指同类别不同等级确定的那个具体岗位的职责。

职责:指职能和责任;

岗位职责:岗位所确定的职能和岗位所要求的责任。

⒊不同岗位的权利:是指同类别不同等级确定的那个具体岗位的权利。

⒋不同岗位的任职条件:是指同类别不同等级确定的那个具体岗位的任职条件。岗位条件

岗位条件分为基本条件和任职条件。基本条件,是各类各等级岗位都必须满足的共同条件。任职条件,指某一具体岗位的任职条件,同类别不同等级岗位的任职条件是不同的。任职条件又分为基本任职条件和单位设定条件。

基本任职条件是由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任职指导条件。目前,我州统一采用省的“任职指导条件”,主要有《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任职指导条件》(黔人通[2007]194号)和《黔东南州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指导意见》(州人通[2008]24号)及《贵州省事业单位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指导意见》(黔

人通[2008]165号)

单位设定条件是事业单位在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特点、专业水平制定的具体的条件。单位设定的条件不能低于上级人事部门设定的基本条件。单位设定的条件要有行业,学科特征,要反映本单位的专业水平;单位设定的条件要以岗位的要求为标准,不能以人的职称职务为标准。

(三)实行岗位管理

就是改变管理工作的方式,把管理工作的重心由对人的身份管理转变成对岗位的管理。 ⑴ 身份管理:指按人的身份进行管理,管理的重心在于管人的身份。一旦人的身份确定,不管他在不在这个岗位上,履不履行岗位职责,他都享受这一身份规定的待遇,其特点是:岗变薪不变。

“人的身份”就是人所承担的职务,一旦其职务所确定,就确定了他的身份。其身份确定了,就很难改变其身份。即使其岗位发生了变化,其身份仍然不变。如,一个人当了某某处的处长,不管能不能胜任,都不能变换其处长的身份。

身份管理的主要弊端:一是权责不对等;二是能上不能下,形成事实上的终身制,三是没有竞争激励机制,用人机制不活。

⑵岗位管理:按岗位进行管理,不管人的身份。管理的重心在于管岗位,即赋予岗位相应的责权利,不管是谁在这个岗位上,都享有相应的责权利;离开了这个岗位,就不享受相应的责权利。其特点是:岗变薪变。

岗位管理的优点:一是权责对等;二是能上能下,破除了终身制;三是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搞活了用人机制。

第二部分 实施岗位管理的方法步骤

一、岗位设置管理时间安排

1、州直各事业单位按州人事局的时间安排进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实施。

2、各县(市)在三月份要全部启动事改工作,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要求在5月底前结束。

3、全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在2009年10月30日前完成。

二、岗位设置工作流程指引

三、学习动员

1、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学习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有关文件、有关政策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相关配套文件,使广大职工充分了解实施这次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深刻意义、基本内容和工作步骤,在最大程度上取得共识。

2、利用单位宣传栏做好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有关政策的宣传学习。

目的:通过宣传教育,使职工能够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具备承担改革风险的能力;并能积极参与其中,形成改革的合力。

四、制定岗位设置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

(一)岗位设置方案等五个方案参照“范本”制定。

(二)填写岗位说明书的具体要求是:

①单位名称:填写单位全称;

②岗位名称:必须按行业规范名称填写,力求准确、简明、规范,使人们通过名称就能大致了解其具体的工作性质和内容;

③岗位等级:系指管理、专技、工勤技能岗位中的哪一级;

④岗位职责:应列出岗位应承担的全部工作项目,要求内容具体,责任落实;

⑤任职条件:必须以完成本岗位工作所需的学识、才能、技术和经历为前提,以岗位的工作需要为依据,从单位人员状况的实际出发,符合文件规定的基本条件和单位制定的具体条件

⑥工作目标任务:每个工作项目应达到的质量和数量的基本标准,明确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限要求,以便今后评比和考核;

黔东南州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说明书(范本)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1份)

2、黔东南州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1份)

3、机构编制部门设立单位的审批文件、调整内设机构和增减编制的相关文件及复印件1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4、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的编制本原件及复印件1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5、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等三类人员的批复文件(1份)

6、机构编制文件未明确单位规格且管理岗位等级设至八级以上的,需提供单位主要领导的任职文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7、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如地(县)级重点中学、三级医院等类似单位要报送相关证明材料各1份。

六、 岗位设置方案审批需提供下列材料

1、单位主管部门关于报审岗位设置方案的请示(1份)

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7份)

3、全员聘用制实施方案、未聘人员安置暂行办法、中层职员竞聘上岗方案、职工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方案等4个方案(1份)

4、事业单位岗位说明书(1份)

5、职代会(职工大会)集体讨论通过意见(1份)

6、报人事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七、核准拟聘人员名单

需提供下列资料:

1、经人事局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附表3)

2、《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聘用人员情况表》3份及Excel电子文档

3、《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人员情况表》3份及Excel电子文档

4、《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聘用人员情况表》3份及Excel电子文档

5、《事业单位双肩挑人员审核表》3份及Excel电子文档

6、其它证明符合任职条件的相关材料。

八、总结验收

验收需提供下列资料: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总结1份

2、经人事局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附表3)各1份

3、《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聘用人员情况表》1份

4、《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人员情况表》1份

5、《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聘用人员情况表》1份

6、《事业单位双肩挑人员审核表》1份

7、其它证明符合任职条件的相关材料。

8、《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结果审核表》3份

9、聘用合同鉴证证明材料。

10、其他材料:《全员聘用制实施方案》、《中层职员竞聘上岗方案》、《职工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方案》、《未聘人员安置暂行办法》。

11、以上所有表格和各方案同时报电子文档。

12、从验收核准的次月起兑现单位聘用人员的岗位等级工资。

九、签订聘用合同

通过竞聘确定的受聘人员,经核准或备案后,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用合同确定单位与职工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工作关系,并按规定到

篇三:事业单位岗位与岗位设置政策问答

事业单位岗位与岗位设置政策问答

一、事业单位岗位与岗位设置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所称的岗位是什么?

答: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岗位是事业单位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组织分工的结果,具体到每个单位而言,岗位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相对而言都会有一定任职条件。国家从整个事业单位管理的需要出发,从适应各个层次事业单位,适应各个层次的岗位出发,提出通用的岗位等级;事业单位则按照规定,将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对应到相应的岗位等级,以便规范管理、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

2.事业单位为什么要进行岗位设置?

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对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也迫切要求制定岗位管理的政策规定,使岗位管理制度改革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特别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制定岗位设置管理规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1)推行聘用制度的需要。科学设岗是推行聘用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推行聘用制度需要岗位管理方面的政策配套;(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的需要。岗位设置是岗位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顺利实施岗位管理,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前提和基础;(3)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收入分配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将岗位作为确定工资的主要因素,这就迫切需要制定岗位设置管理规定,为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和基础。

当前,规范岗位设置已具备了基本条件。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用人机制逐渐形成,岗位管理已被很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所接受。在实践中,很多地方和事业单位对岗位管理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和效果,为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相关规定提供了宝

贵的经验。

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答: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从管理学的角度上讲,一般组织机构的岗位能级,从高到低可分为四个层次:决策层岗位、管理层岗位、执行层岗位、操作层岗位。在任何组织中,其岗位的能级结构都是呈梯形结构的,合理的能级结构是发挥组织整体功能的重要因素,能级既体现在职务上,也体现在业务水平上,当确定具体岗位时,必须兼顾到这两个方面。

事业单位设置岗位,从事业单位在设定岗位时就毋庸置疑地与本单位的职能、任务、目标直接挂钩,即所谓因事设岗。在设置岗位时,不能孤立地、局部地重视某一类别或子系统的岗位设置,而应该从各类别或子系统之间,从各岗位之间的相互联系上,从总体上去把握设置。因此,在考虑设置岗位时,不仅要强调向主业岗位倾斜,还要考虑到辅助或支持系统的岗位设置。岗位设置的关键在于高、中、初能级结构比例的合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岗位作用发挥出经济、协调、科学、高效。事业单位工作岗位的设置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分清主次,又要注意协调配合。在事业单位设岗时,要根据单位的性质与特点,使各类能级岗位层次,高、中、初级岗位结构体现出层次的合理与适当。

岗位管理要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这是在制度层面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顺利实施,保证各个岗位的人员协同配合工作的基础。聘用制度为岗位管理提供了平台和制度基础,所以岗位管理必须与聘用制度相结合,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系列文件

4.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文件包括几个层次?

答: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政策文件包括《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以

下简称《实施意见》)、行业指导意见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5.岗位设置不同层次文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是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国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宏观调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依据。

岗位设置管理行业指导意见对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岗位名称、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设置等具体问题进行规定,指导行业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明确岗位设置的具体程序、岗位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以及对一些特殊问题的具体规定。

6.为什么要制定分行业的岗位设置指导意见?

答:事业单位是我国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骨干力量,全国125万个事业单位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为实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应该制定岗位设置管理的分行业指导意见。

7.行业指导意见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答:行业指导意见要着重解决本行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基本问题,主要是:适用范围、岗位名称、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岗位基本条件等。

三、事业单位岗位类别和等级

8.事业单位岗位分哪几类?

答: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9.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通用的岗位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答: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

10.什么是管理岗位?管理岗位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

答: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

11.管理岗位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答:管理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12.现行的管理职务如何对应管理岗位的不同等级岗位?

答: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13.什么是专业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

答: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

14.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答: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专业要求,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15.专业技术岗位分为哪三个层级的岗位?各层级岗位包括哪些等级的岗位?

答: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至十三级。

16.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区分正副高的高级岗位分别包括哪些等级的岗位?

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

17.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高级岗位如何确定所包含岗位的等级?

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改革办法结合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18.什么是工勤技能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为哪两种岗位?各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

答: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

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9.工勤技能岗位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答: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20.现行的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如何对应工勤技能岗位的不同等级岗位?

答: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21.什么是特设岗位?

答: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22.特设岗位与其他岗位的区别是什么?

答: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实质是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中的一种,不是单独的一类岗位。

四、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及最高等级控制

23.什么是岗位结构比例?岗位结构比例分哪两类?

答:岗位结构比例是岗位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是不同岗位占岗位总量比例的一种表示方法。岗位结构比例有两类,一是岗位类别的结构比例,二是岗位等级的结构比例。《实施意见》既提出了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也提出了不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24.为什么要对事业单位岗位进行结构比例控制?

答:首先事业单位要完成本身所承担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需要有合理的组织结构,优化的工作人员配置,这需要有合理的岗位结构比例。同时,对事业单位岗位进行结构比例控制,有利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成长,构建合理的发展阶梯。另外,合理的结构比例也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工资总

点击查看更多:2020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总结汇报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002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