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学习《合学教育》心得体会 正文

学习《合学教育》心得体会

2017-04-01 05:49:0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合学教育学习有感

感悟合学教育

合学教育,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思想,是再一次教育创新的冲动与勇气,它将使我们打开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合学教育首先应该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因为观念决定人的选择,而选择决定成败,正如张老师所说“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高度”。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习张老师的思想精髓,并把这些先进的理念循序渐进的应用于教学实践,以下是获得的几点思想认知:

一、人性向上,“以人为本”不在是口号

张老师提到:求学是人的天性。因为,求生是人的天性,而求学和求生相生相伴。我们每个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不想学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进步的渠道。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被关注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在课堂上大家互相的关注,互相展示自我,从而他们就会找到乐趣和成就感,自然化的在课堂上发展,才会通过主动参与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我们还要抛弃“以分论英雄的”观念,强调课堂上的收获,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我,他才会有积极的心态,才会盼着上课堂,盼着老师来,我们不能为了暂时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感受,盲目的追成绩往往没有顶好的成绩,我们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调整我们,让我们的教育适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而不是让他们去适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以愉快的情绪和主动发展的状态下学习,从而实现了课堂的高效,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下的负担,教师也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教师的生活状态也会随之得到了改变,摆脱“蜡烛状态”,达到了一种“师逸生乐”的效果,师生互赢共赢。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本的教育,“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还有教师,只有让师生体会到教育的和谐,生活的乐趣,才会更有助于我们的进步与成长,才会让我们的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二、细而无“框”,注重实效

张老师的课堂十分注重实效,也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教学的需要。它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抛弃了所有现代媒体的课堂引入和什么课堂新颖等等一系列所谓优质课的包装,也没讲传统教学的那些什么“套路”;而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上,使课堂“素”而不“俗”。更重要的是它吸取了百家之长,并紧紧结合新课标,坚持开发挖掘学生学的潜力,利用人的认知记忆规律,进行合理的融合,形成了以学为本,以学为主,以学为标,

从学出发的学习教育教学模式。我想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课只要有较高的课堂实效,就是好课。而张老师提倡素课,恰恰把做课的时间和精力应用在了教研和学研上,应用在了对学生的思考上。这一点体现在她的课堂安排,复习巩固,问题设计,小组讨论,检查点拨、查漏补缺、整体提升、作业处理等每一个环节都是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

三、合作学习----实行“多机拉动”,使课堂内外充满了生命活力

在独立学习的前提下进行的合作学习是互助共赢,两个学生的差异分组往往被认为是“一帮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吃亏,帮助别人会耽误自己的时间,不合算。张老师首先在观念上引导学生:二人合作不是“一帮一”的关系,是身份平等的合作伙伴,要互助共赢,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帮助别人时,不仅是付出,也有收获,当你把问题给别人讲清楚时,不仅有一种成功感,而且得到了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一个问题自己弄明白了不算真明白,只有给别人讲明白了才算是真明白。有的学生为了能够赢得伙伴的信任与认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当他以自己的实力“征服”了自己的伙伴时,他感到了自己学习的乐趣。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包容、学会欣赏,在合作中提高合作能力、获得快乐,在合作中创造学习的乐园。从而实现了“多机拉动”。按照“惯例”,班集体就像一列奔腾的火车,教师是“火车头”,拉着学生走。而张老师不再当“火车头”,而是发挥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小的“火车头”,实行“多机拉动”:学生有问题很少问教师,而是问组内的合作伙伴;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问大组的组长(两个小组形成一个大组);大组不能解决的问题,问教师。实际上,真正问教师的问题不是很多。全班学生都成了教师的助手,抢着干教师的工作,教师能不偷着乐吗? 在课堂上,张老师很少给学生讲具体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找规律、找方法。每个问题都是先讲思路(怎么想)后讲做法(怎么做),学生一旦掌握了规律和方法,自己就能够去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不用教师反复讲解。教师从繁重的讲课中解脱出来,课上很轻松。每堂课力求“堂堂清”,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全部掌握,课下布置作业很少,教师便从繁重的批改作业中解脱出来。学生有问题主要靠合作小组解决,教师从繁重的个别辅导中解脱出来,所以教师课下主要是集中备课和进行业务学习。

四、问题引领,注重差异资源

问题设计是课堂效果的灵魂支柱。而问题又是合作的连接点,问题质量决定合作质量,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体现学生的思考,知识的整合,前后的联系,问题的提出要体现课标和教材的结合,并且让学生有交流讨论的必要,还要让让每个学生都有讨论发言、提问、

讲解的机会,从而达到互相帮助、互相提高,使学生能共同沿着“懂——会——对——熟”的途径爬坡。缩小了学生间的分数与能力的差异,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作用在于使有差异的学生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而不该把差异人为地扩大化、绝对化。把差异人为地绝对化,这种不明智的做法无疑对后进生是一种极大的内心伤害。我们老师要做的,是让他不再认为自己差,让他和别人一样,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慢慢充满自信地来缩小这个差距,对学生资源的整合利用是合作学习的核心。

五、两个人一组,效率最高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合作学习的方式已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接受和运用,但有的效果不理想。张老师认为这与教师的组织和分组的人数有关。她认为合作学习两个人一组最合适。这如同两个人在一起交谈,你来我往,每个人表达的频率都很高,谈话的针对性也很强。如果三个人在一起交谈,即使谈同一话题,也往往有一个人会成为配角,大部分时间在扮演听众的角色。两个人一组并非是自然的同桌的两个学生,而是重新组合的学习小组。

分组的基本原则是:

(1)两个人必须有差异,但差异不要太大。有差异才有合作,无差异则无合作。存在差异的合作是最具潜力的合作,也是最具效力的合作。合作双方差异不要太大。如果差异太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居高临下,有优越感:而“学困生"也往往觉得望尘莫及,有自卑感。

(2)同性别组合优先。考虑到中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往往会异性吸引,影响学习。为了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合作小组提倡同性别组合,实在找不到同性别的学生,也要选择自律性强的异性学生组合。

(3)尊重自愿,整体协调。由于学生之间有性格等差异,所以要在有差异和同性别的前提下让学生自愿结合,有些找不到同伴的学生由教师统筹安排,在班内进行整体协调。

六、用和谐促合学

说到合学教育,张老师的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用和谐促合学。

1、人性上的和谐:首先 张老师在人性上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使学生明白合学是一件双羸的事情,对于优秀生来说与差生合作,不是负担,不影响学业。因为小组合作不只是优秀生帮差生,他们自己也能在和别人的交流中反观自己照,以教学相长的方式提高自己,错误是具有广谱性的疫苗,是镜子,是路标,是可供他人共享的资源,帮别人

改错是在帮自己防错,合学能催人自省,使人在发现问题、深化理解、提炼要点等方面进行自我监控,也正是如此引导,学生们在思想上顺利接受,行动中没有了抵触。因此说人性上思想上的和谐为进行合作学习搭建了基础平台。

2、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张老师的合作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把传统的一个先生(教师)教一个学生,变为三个先生(教师、同学和学生自己)教一个学生。这种模式的改变最大限度的达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互动,使各种学习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交流讨论真正体会到: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能力是练会的,不是讲会的。

3、分组的和谐:张老师的合学教育,考虑的可谓周全,连如何分组、组长位置如何安排都做了精心的设计,以至于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需要帮助时得到及时的帮助,并建立了一个由组长、小组长、大组长、“教研员”到教师的“层级结构”,将学生合作由“松散型”改为“紧密型”,合作由课下转入课上,从而使这种合学组织化、制度化、常规化、常态化。

如此和谐的教育教学模式必然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能力得以提高,思维得以锻炼,睿智得以体现。

总之,“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合学教育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教师也真正实现了新课改所提倡的角色转换: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学习天堂。

篇二:合学教育学习心得

来路不由己,但前路可期

说实话,从接到电话邀请到在合学教育参加活动,一直都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想到的是到时候不成,就到定王台买书,出门活动也总比窝在寝室好,到开始和老师咨询,虽然我一直在和老师争辩,但不得不说,他的能力着实令我折服,我最佩服的是校长,像我这么桀骜不驯又爱抬杠的人在他面前都能心悦诚服,这就是人格魅力了。

时至今日,参加过两次活动,第一次是一次英语口语增值体验课,这学期寝室有人报了英语口语班,也曾跟着他们晨读了一个月,虽未见显著效果,但确有改变发生,课程上发音重点巧妙的和晨读内容合上了一拍,能得到老师的肯定,真心高兴,最令我惊叹的是他的对演讲语调,语速以及情感的把握了,席间尹老师问是否需降低目前讲课的难度,我觉得就这样挺好,纯正的语音环境,能使我们尽快地打开状态,适时的中文解释说明也及时的揭开了疑惑,不至于听不懂,再者就是我个人的感慨了,我觉得有差异才有动力,人的短短的一生根本容不得你 敢于平庸,就算有时候不能为人所理解,接受甚至拍死在沙滩上,但也总好过符合大众的平庸,叔本华就曾说“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存在即合理,流传于世这么多年,又巧妙地被我信奉,我想它是真理,看那老师在上面慷慨陈词,我真心心潮澎湃了,不说是人生的目标,却也着实成为了我前进的动力。

第二节是有关团队协作的课,士气展示真是感慨良多,互不相识的是一个人,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甘心消除自身独特性来融入集体,从刚开始的隔膜到迅速熟识再到头脑风暴构思出海报,虽然那士气展示有点伪军训的感觉,但短短十几分钟之内能够配合得那么默契,着实不容易“集昊”,集思广益,昊气中天,这可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长说的,不同专业的团队真是妙不可言,虽然最后展示的时候,有点不尽如人意,因为刚开始队列错误,最后收尾的时候大家又有点茫然,所以感觉有点懵,但转念一想,我们是来学习的而不是单单是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只要我们在过程中收获了就够了,其实 蛮佩服我们团队的,在出了诟病的情况下坚持并有一定效果地完成了展示,像我个人就属于不淡定型的,心理素质差,有什么情况越想越紧张就越发状况百出,想起上次竞选干部,在台上因忘词而紧张,到愈发紧张的尴尬无语,然后黯然下台,真是糟糕的经历,好吧,往事不堪回首,还是着眼当前,我觉得像我这样的人就该多上团队课,始终不愿服人,得治,在合学虽然才刚开始参加了两次课,但感觉还是真切的学到了学校学不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但从学习中也暴露了我的一些问题,首先,在活动中自身积极性不高,难以迅速找到最好状态融入课堂,想起初中老师对我的评价“是支牙膏,挤一点才能有一点”,高中班主任也说“像匹马,赶一下走一下”看来在没有主动性这点上老师们可是有目共睹,其实一字以概之“懒”,老师说懒是人的天性,而且大学一下子将时间,空间的约束降到了极致,于是懒便更畅快淋漓地在身上体现出来,参加合学其实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不至于闲在寝室,其次我的另一问题是态度散漫,或许是没什么迫切的心愿,所以态度也委实殷切不起来,按时上课能做到,如果没堵车的话,但这点自己着实不满意,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是在打不开,像老师要求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一直没有打开,最后嗓子受不了,以后要注意这些问题,希望合学见证我的成长

篇三:合学教育教学反思

合学教育教我前行

我校引进了张素兰老师最新的教育理念——合学教育,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和实践,我的地理课堂大有提高,自我感觉收获多多。但还有很多困惑,小结一下继续前行。

感觉自己最大的改变有以下三点:

一:在备课之前,认真研读课标,利用问题引领方式进行课堂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逐一落实课标。

二:复习课上注重培养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然后对知识点注意细化。

三:课堂问题设计问题有针对性,就是紧扣课标,练习难易适中,做到少而精,注重效果。

我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也是按以上做的,自我感觉课堂比以前有了提高,但还有很多困惑:

一:我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设计的问题还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自觉合作探究,有的学生只顾自己高高举手,小组合作的深度不够,也是我引导方法不到位。

二:课堂的评价方式还比较单一,小组加分总是做得不太好,不能做到让学生从内心愿意解答问题,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大家分享。只为了加分而加分。

三: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积极的回答了问题,但落实还不到位,刚刚经过了一次月考,学生回答写在试卷上的答案还是不够理想。

我把自己存在的问题写出来,也是想让大家多多指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快速提高,把合学教育进行的更好,自己多学张素兰老师的理念,加上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让自己的地理课堂不断创新,合学教育指导自己不断前行。


学习《合学教育》心得体会》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1796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学习《合学教育》心得体会
相关文章
  • 学习《合学教育》心得体会

    合学教育学习有感感悟合学教育合学教育,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思想,是再一次教育创新的冲动与勇气,它将使我们打开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合学教育首先应该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