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爱情心理学家的爱情观 正文

爱情心理学家的爱情观

2017-03-27 06:43:4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心理学家眼中的爱情,强烈推荐

心理学家眼中的爱情

发布人: gr00016 查看次数: 3558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2007-11-02 16:00:17

在心理学的眼中主要对爱情的研究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社会心理学范畴,有关爱情的理论;另一个是人格心理学范畴。谈到个人生命成长的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在发展心理学也会提到,这里归为人格心理学,是因为更重视「人格」所蕴含的稳定、不变的意涵,也就是强调个人生命线的持久、稳定的方向,而较不着重在强调这理论的普遍性发展过程。而在这里我们先介绍在“社会心理学家眼中如何去定义什麽是爱情。

*爱情态度理论

Rubin(1970)开始将爱情定义成对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之後,使得爱情得以并入人际吸引之社会心理学主流内,并能使用一般测量方法研究爱情。

他假设爱情是可以被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他从文艺着作、普通常识及人际吸引之文献资料中,寻找拟定叙述感情的题目,经过项目分析、信度、效度考验而建立爱情量表(love scale)和喜欢量表(liking scale),他发现爱情与喜欢有质的差别,而其爱情量表中包含叁种成份∶

1.亲和和依赖需求。

2.欲帮助对方的倾向

3.排他性与独占性。

* Lee的爱情观类型理论

加拿大社会学家John Alan Lee(1973)经由文献收集及调查访谈两阶段的研究,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分成六种形态∶

情欲之爱(eros)、游戏之爱(ludus)、友谊之爱(storge)、依附之爱(mania)、现实之爱(pragama)及利他之爱(agape)。

所谓的“情欲之爱”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并且是罗曼蒂克、激情的爱情;

游戏之爱:视爱情视一场让异性青睐的游戏,并不会将真实的情感投入,常更换对象,且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友谊之爱:是指如青梅竹马般的感情,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稳定的爱

依附之爱者对於情感的需求非常大

现实之爱者则是会考虑对方的现实条件,以期让自己的酬赏增加且减少付出的成本的爱情;利他之爱:者则带着一种牺牲、奉献的态度,追求爱情且不求对方回报。

承接Rubin将爱情视为态度的方向,有些研究者编制爱情态度量表来验证Lee的爱情类型理论,研究结果发现的确有六个向度,因此验证了Lee的理论。此量表有六个分量表,分别代表不同的爱情类型,每个分量表各有七题,总共有四十二题,采五点量表的反应方式回答对各陈述句的同意程度。日後,大多研究都以此量表为测量工具,也受到多位学者的认可。

*爱情成份理论

除了上述Rubin发展的爱情量表中将爱情成份分成叁类之外,Sternberg(1986)爱情叁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是目前最重要且令人熟知的理论。他认为爱情包括叁种成份: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及 承诺(commitment) 。

所谓的亲密是指与伴侣间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属於爱情的情感成份;

激情是指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动机,也就是与「性」相关的动机驱力,属於爱情的动机成份;

而承诺则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份,短期的部份是指个体「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部份是指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属於爱情的认知成份。

随着认识的时间增加及相处方式的改变,上述的叁种成份将有所改变,爱情的叁角形会因其中所组成元素的增减,其形状与大小也会跟着改变。叁角形的面积代表爱情的质与量,面积愈大,据Sternberg( 1986 )的说法:「叁角形越大,爱情就越丰富。」

Sternberg(1986)进一步提出:在叁种成份下有八种不同的爱情关系组合,其分别为:

1.喜欢∶只包括亲密部份;

2.迷恋∶只存在激情成份;

3.空爱∶只有承诺的成份;

4.浪漫之爱∶结合了亲密与激情;

5.友谊之爱∶包括亲密和承诺;

6.愚爱∶激情加上承诺;

7.无爱∶叁种成份俱无;

8.完整的爱∶叁种成份其急於一个关系当中。

*爱情关系的依附风格理论

此类的研究取向也不脱将爱情分类,但多了将爱情关系与依附关系做了一个连结,这些研究者(Hazan&Shever,1987;Bartholomew&Horowitz,1991)认为个体婴儿时期与人建立的依附关系,会使个体形成一个持久且稳定的人格特质,这项特质对个体在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时自然流露出来。他们认为小时的人际亲密关系的型态对後来的爱情互动型态可能有因果的关系存在。以下介绍两种爱情依附风格理论。

(一)叁类型的依附风格理论 Hazan和Shaver(1987)将成人的爱情关系视为一种依附的过程,即伴侣间建立爱情连结的过程,就如婴幼儿在幼年时期与双亲建立依附性情感连结的过程一般,他们根据 Bowlby (【 1969 】,引自Hazan&Shaver,1987)的依附理论和Ainsworth等人(【1978】,引自Hazan&Shaver,1987)的叁种婴幼儿倾向,提出爱情关系的叁种「依附风格」:

* 「安全依附(secure style)」:与伴侣的关系良好、稳定,能彼此信任、互相支持。

* 「逃避依附(avoidant style)」:与会害怕且逃避与伴侣的亲密。

*「焦虑〖矛盾依附(anxious〖ambivalentstyle)」∶时常具有情绪不稳、极端反应的 现象,善於忌妒且希望跟伴侣的关系是互惠的。

在Hazan和Shaver(1987)的研究中发现,叁种不同爱情依附风格在成人中所占比例(安全依附约占56%,逃避依附约占25%,而焦虑〖矛盾依附约占19%),与婴儿依附类型的调查比例相当接近,而且成人受试者的爱情依附风格,可以从他们对其与父母关系的主观知觉来加以预测;因此他们认为成人的爱情依附风格,可能是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发展的一种人际关系取向。

(二)四类型的依附风格理论 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以上述爱情依附风格理论的概念为基础,发展出一种四类型的爱情依附风格理论,他们以「正向或负向的自我意像」和「正向或负向的他人意像」两个不同的向度来分析,得到四种类型的爱情依附风格:

* 安全依附:由正向自我意像和正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 焦虑依附:由负向自我意像和正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 排除依附:由正向自我意像和负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 逃避依附:由负向自我意像和负向的他人意像所造成。

* Murstein的SVR理论

这个理论与下一个要介绍的理论一样,主要是探讨亲密关系如何发展,两者的差别是前者属於阶段论,後者则属於社会交换论。首先先介绍 Murstein(1987)所提出的SVR理论,他认为亲密关系的发展,依双方接触的次数多寡来看,可分为「刺激(stimulus)」、「价值(value)」、和「角色(role)」叁阶段。

* 刺激阶段:通常双方第一次的接触即属於刺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双方彼此间互相吸引,

主要建立在外在条件上,例如被对方的外貌、或身材所吸引。

* 价值阶段:一般而言,双方大约第二次至第七次的接触,便属於价值阶段。在这个阶段中, 彼此情感上的依附,主要是建立在彼此价值观和信念上的相似。 * 角色阶段:通常双方大约第八次以後的接触,便开始属於角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彼此对对方的承诺,主要建立在个体是否能成功地扮演好在此关系中,对方对自己所要求的角色。

虽然Murstein认为亲密关系包含刺激、价值、和角色叁阶段,但其实在亲密关系的每个阶段中,这叁种因素对关系都有影响;只是在每个阶段中,各有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以整个关系发展历程来看,刺激因素依开始占较高的比重,之後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但是所增加的幅度很小,最後会趋於一个平稳的水准;至於价值因素虽然一开始时的比重较低,但关系发展至「价值阶段」的时候,这个因素的比重会迅速提高,不过在「角色阶段」时,其比重也会趋於平稳,且最後平稳的水准所占的比重,也比稳定後刺激因素所占的比重高;同样的,角色因素一开始最低,到「角色阶段」则会超越其他两个因素,且随着关系的继续发展,其比重也会不断地往上提升。

* Rusbult的投资模式

以社会交换论的观点来看亲密关系的发展,认为亲密关系中的双方,在此关系中互相有所得失,并以一种理性且公平的评估方式,衡量自己在此关系中付出与收获,再以此评估为基准,决定其对关系的应对方式;在这类理论中,Rusbult(1980,1983)的投资模式是其中较重要的一种。

Rusbult(1980,1983)认为男女亲密关系中的「承诺(commitment)」,是由满意度(satisfaction) 、替带性( alternatives )、及投资量(investments)等因素所共同决定。根据投资模式的预测,当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对关系有较高的满意度、知觉到较差的替代性品质、以及投资了较多或较重要的资源时,便会对此亲密关系做出较强的承诺,也就是较不易离开此关系。简单来看,可用一个方程式加以说明:

满意度-替代性+投资量=承诺

满意度: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对於他在此关系中所得到报酬及所付出的成本,会评估相互抵消後的实际结果;随着关系的长期发展,彼此的相互依赖性会随着提高,而开始将伴侣的结果和整个关系的结果也并入实际结果的计算,例如和伴侣一起分享他的成功或共同分担他的痛苦。此外,个体也会依据过去曾有的亲密关系及有关的经验(例如与家人和朋友所讨论、比较的结果),形成一个自己对目前关系所应得结果的预期水准。最後个体会将在关系中获得的实际结果,与此预期水准相比较,而产生对此亲密关系的「满意度」:当实际结果愈好,预期水准愈低,则满意度愈高。替代性:

「替代性」指的是对放弃此亲密关系的「可能结果」的好坏判断,「可能结果」包括发展另一段亲密关系、周旋在不同的约会对象间、或是选择保持没有任何亲密关系的单身状态等。个体对於此关系外可替代关系内伴侣的可能对象,其考虑的因素不只包括特定的喜欢对象,也包括不特定的对象,以及个体对自己能否离开此关系的能力的主观知觉与客观评估。此外,个体的内在倾向与价值观也会影响替代性的主观知觉:例如当个体觉得有自信、有价值、有高自尊、及有强烈的自主性需求时,通常会知觉自己有较佳的替代性品质,而较容易离开此亲密关系。

投资量:

「投资」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所投入或形成的资源。「投资」与报酬或成本最大的不同有两点:第一是「投资」通常不能独立地从关系中抽取出来,而报酬与成本可以;第二是当关系结束时,「投资」无法回收,而会随着关系的结束一并消失。因此投资会增加结束关系的成本,使个体较不愿也不易放弃此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增强了个体对此关系的承诺。

个体投资在亲密关系中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投入的资源,如时间的投入、情绪能量的释放、个人隐私的想法与幻想的揭露、以及为伴侣所作的牺牲等;另一类是间接投入的资源,如双方彼此的朋友、两人共同的回忆、以及此关系中所特有的活动或拥有物等。此外,在长期亲密关系中所形成两人一体的认同感,长期相处下来所建立的默契与思想上的相似,以及彼此互补的一些记忆与讯息等,也是会随着关系结束即失去的投资。个体所投入的资源层面愈广、重要性愈高、数量愈多,则表示其投资量愈大;当个体在此关系的投资量愈大时,对此关系的承诺也愈强。承诺:

此模式中所指的「承诺」,是指会使个体去设法维持这份关系、以及感觉依附在此关系中的倾向。因此承诺的定义包含两个部份:行为的意向与情感的依附。

当个体对一份亲密关系做出承诺後,不仅代表他想维持这份关系并依附关系下,也会促使个体做出种种有助於维持此关系的行为:例如与他人作一些适应性的社会比较,并选择性地加以解释,以便得到此关系是「很好」的知觉;对於对个体具有吸引力而易破坏现有关系的替代对象,尽量拒绝与其接触或相处的机会;采取有效的方式,处理有关忌妒与第叁者介入的问题;自愿为此关系作一些付出与牺牲;以及当伴侣做了某些糟糕或不合己意的事时,采取顺应而非报复的方式解决。

结束语:爱情的现像可以去理解、可以去解释、可以去研究、可以去......但爱情的美只能在感动中得以体会,那是一个充满了想象与超脱现实的生命经验。你永远没有办法去「理解」为什麽一个人可以那样的去爱另一个人,除非你也深深曾体会。

篇二:爱情心理学:第一课时教案2.0

篇三:爱情心理学教案

第十一讲 爱情心理学

教学内容:1、青春期心理生理特点

2、怎样面对青春期

3、爱的真谛

4、怎样对待失恋

5、爱与性

教学目标(高中版):

1、让学生通过对一些爱情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通过对性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对性有正确的认识,学会理智对待

性。

3、正确对待失恋

教学目标(初中版)1、能说出青春期的心理生理特点

2、学会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问题

3、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性冲动

4、学会和异性正常相处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游戏法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及学生后期的发展变化来评价教学效果。

计划课时:2课时实际授课:课时

(初中版)

导入新课:作测试了解学生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程度。

教师介绍青春期的心理知识。

板书 青春期的年龄 女生11——12岁 男生 13——14岁 青春期结束的时期 18——23岁

一、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1独立性增强 随着少男少女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的独立性急剧增强,他们不再被动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

衡量是非曲直,这种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对青少年来说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2情绪两级分化。青春期孩子情绪浓烈,热情奔放,情绪的两级性表现得十分突出,他们既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激动不已,也会为小小的不如意抑郁消沉,他们情绪多变,经常出现莫名的烦恼、焦虑。

3心理上锁 进入青春期,少男少女结束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孩童时代,进入了“多事之秋”。此时由于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比孩提时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出现心理“闭锁”的特点。过去爱说爱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他们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很少和父母交谈,甚至拒绝父母的关爱。

4心理向成熟过渡。青春期是长大成人的开始,是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这一过程对他们来说是漫长而痛苦的。此时,他们既非大人,又非儿童,原来的孩童世界已被打破,但新的成人世界又尚未建立。因此,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比如,生理成熟提前和心理成熟滞后的矛盾;独立意识增强与实际能力偏低的矛盾;渴望他人理解,但又心理“闭锁”的矛盾。

5、行为易冲动。美国和加拿大学者的最新研究指出,青春期青少年的大脑中,负责控制感情和冲动的神经尚未发育成熟,这是他们易冲动的原因。

二、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和体重快速增长,整个青春期,一般男同学平均增长28厘米,最快的身高一年可增加12厘米,女同学平均增高25厘米,最快一年内可增长9—10厘米。女孩子青春期后期会发胖,而男孩子在青春期后期体内脂肪会减少,给人的感觉像豆芽菜,不过用不了几年会强壮起来。

2、脑和神经系统发育 脑重量变化,脑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不断分化和发展,脑对人体的调节功能大大增强,分析理解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迅速提高,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脑和神经系统的最后成熟并发育得和成年人一样,还得等到20—25岁以后。此时的神经系统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

3、第二性征出现 青春期最重要、最明显的生理特征是第二性征的出现并日趋明显。青春期男女生的性腺开始发育,并分泌不同的激素,男同学的性腺(睾丸)分泌雄性激素,女同学开始分泌雌性激素,使男女同学在身体形态上表现出各自的性别特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二性征,男孩子的第二性征表现在:喉结突起,声音变粗,长出胡须,阴毛和腋毛相继出现。女孩子的第二性特征主要

表现在声音变尖,乳腺发育。骨盆逐渐宽大,臀部变小,阴毛和腋毛相继出现。

三、怎样面对青春期

1、接纳自己的身体变化 接纳自己的性别

2、学会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

3 、学会和异性正常相处,慎重进入恋爱阶段。

4、学会理智对待性冲动

(高中版)

导入新课:

教师先让同学做下列游戏:

年轻的你即将进行一次长途旅行,出发前,你会为自己选什么样的鞋来伴你走完这漫漫长路呢?

1、精致漂亮又昂贵,但不一定好走的鞋。

2、兼顾美丽与实用的鞋。

3、便于行走,时尚但有点贵的运动鞋。

4、价廉物美但并不时尚的布鞋

你选择哪一双鞋?为什么?

教师适当做点评。你买什么样的鞋子,暗示你的婚恋观。

一、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展示爱情故事活动。

活动:展示你的爱情故事(了解学生的爱情观)

在你的记忆中,最打动你的一则爱情故事是什么?请写下来并与大家一起分享,请注意,一定要说明故事中到底是什么打动了你。

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讲述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并让同学明白不同年龄的人对爱情的理解不同)

二、 教师补充爱情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家根据行为方式的不同将男女的恋爱情感分成六种形态,分别是:

(1)浪漫式之爱 其特点是将爱情理想化,强调外貌形体帅哥美女,陶醉于现实的快乐和身体情感上的相互吸引,追求浪漫的激情和令人眩目的感觉。

(2)游戏式之爱 其特点是视恋爱为一场让异性青睐的游戏,只求个人需求的满足。当事人会避免投入感情而不停地更换对象,享受爱情过程的乐趣。这种恋爱有时具有传染性,尤其是少男少女们成群的地方,当看到身边的人许多已成双成对时,便 个个迫不及待 ,生怕被人看不起,于是一夜之间纷纷有了新上人,事实上,他们只是试图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魅力和价值,而非真正相爱。这类人将爱情视为儿戏,更谈不上对所爱的人负责。例如有的人用谈恋爱的方式来摆脱空虚、寂寞和烦恼,尽管也有恋爱的一些形式,但心理上的寂寞一旦消失这种爱情也随之消失。

(3)占有式之爱 其特点是对所爱的对象有着极为强烈的感情,并要求对方以同样的方式回报自己,对其所爱的人,有着极为强烈的占有欲,对方稍有懈怠疏忽,即心存猜疑妒忌。

(4)伴侣式之爱 其特点是交往过程比较温和,由友情逐渐推进而成爱情,犹如青梅竹马式的爱情,这种友谊式的爱情中,温存多于热情,信任多于妒忌,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的、平淡而稳定的爱情,但有时也让少男少女们觉得有些平淡。

(5)现实式之爱 其特点是在爱情的名义下,以物质的最大化为追求目标,有时可以牺牲精神的需求,如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就是此类爱情关之典型。

(6)奉献式之爱 其特点是为了让所爱的人获得最大的呵护愿意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甘愿为爱奉献甚至牺牲一切。在其眼里,恋人就是全部的世界。

上述不同的爱情方式,往往体现了个体不同的爱情观。在这个多元的社会里,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只能拥有一种爱情观,同时我们也很难说清楚哪一种爱情方式是完全正确的,哪一种是不正确的,但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分析自己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分析每一种爱情方式各自优缺点,从而让自己收获更甜蜜、更持久的爱情。

李等人总结了六种常见的爱情形式

(1)浪漫式 双方初次见面即互相吸引,一见钟情。

(2)好朋友式 爱情是一种深情厚意,是长时间培养出来的。

(3)游戏式 爱情像游戏 “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

(4)占有式 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

(5)找能满足自己的基本或是实际需求的人。

(6)利他式 “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爱的人受苦。”

以上六种爱情形式并不互相排斥,比任何一种爱情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占有成分。只不过,一定时期或者情境下,人们的爱情可能会以某种形式为主。另一种对爱情的分类是哈特菲尔德,他们认为爱情主要有激情爱和伙伴爱两种,激情爱是个体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的强烈的情感状态,处于激情爱的人春风沉醉,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的冷落和背叛。伙伴爱是对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伴侣的一种深刻的卷入感,彼此理解尊重,互相依赖,像亲人一样,比起激情爱容易动荡的特点来说,伙伴爱稳定一些,一般来说,恋爱初期激情爱的成分多一些,随着彼此关系的稳定,特别是结婚以后,双方的情感会转变为伙伴爱。

三、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一些不太合理的爱情观

你见过这样的爱情吗?你觉得这是真正的爱情吗?

以喜欢为爱情

误会产生的爱情

以性爱为爱情

依恋式的爱情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爱情观下的爱情

他人眼光决定的爱情(如炫耀式的爱情)

四、请写下你的真实想法

爱的期待

爱的理想

爱的迷茫

爱的宽容

爱之取舍

爱之奉献

五、教师讲解爱的本质

爱的真谛 我们从爱的本质,一般人对爱的看法、专家学者对爱的内涵的定义等方面,尝试为爱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爱情的要素

(1) 彼此吸引 两性相吸引往往是两心相印,两情相悦的前提,开始是靠外

在的吸引力,过程中的则靠内在的吸引力。男女双方的互补性和相似性是持久吸引的基础,性格特质互补的人,比如依赖性强的人可能吸引支配性强的人,更多的是相似性产生吸引力。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教育背景,对某一问题的共同看法都会彼此吸引,所谓志同道合的伴侣,就是这个意思。

(2) 认知因素 真正的爱,建立在双方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包括了解对方的

价值观、人生观、恋爱观、品行、修养、能力学识等重要的内容,相互了解,可激发彼此的思想、意念,分享彼此的见解与经验。双方可在言语的互动中,经历那种进入对方认知领域,并与其发生碰撞,然后有所收获的喜悦。同时,由于双方都觉得在了解被了解中,增进不少爱的基础。

(3) 情绪因素 热恋中的男女,通常都有强烈的、激动的、依恋的情绪,巴

不得每一刻、每一时都在一起,也希望自己所有的感觉与情绪都能与对方分享。以对方喜乐为喜乐,以对方兴趣为兴趣,替对方考虑胜过替自己考虑,比平时更敏感,喜怒异与往常,这种强烈的情绪也是爱情的要素之一。

(4) 社会因素 爱一个人而不涉入他的社会关系,是不可能的。双方父母的

态度永远是影响爱情关系的重要因素,认为爱一个人可以不顾及亲人与其他社会关系的想法,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也最终会给这份感情


爱情心理学家的爱情观》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1582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爱情心理学家的爱情观
相关文章
  • 爱情心理学家的爱情观

    心理学家眼中的爱情,强烈推荐心理学家眼中的爱情发布人:gr00016查看次数:3558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07-11-0216:00:17在心理学的眼中主要对爱情的研究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社会心...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