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作文大全 > 满分作文 > 论伯乐与千里马作文800字 正文

论伯乐与千里马作文800字

2017-03-15 05:42:27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伯乐与千里马

伯乐与千里马——戴维与法拉第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今,化学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尤其是它的边缘学科或者说是它的分支学科,譬如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晶体化学等等,令人目不暇接。眼下热门的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以及共轭电场理论等,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而古往今来,又有很多化学家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呢?在化学史上有一对出名的千里马与伯乐,他们都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戴维

1772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发现了一种气体。他制备一瓶这种气体,将燃着的木炭投进往,木炭燃烧得更旺盛。当时普利斯特把它当成氧气,由于氧气有助燃性。与氧气不同的是这种气体稍带“令人愉快”的甜味(氧气是无味的),而且易溶于水(比氧的溶解度大得多);当时他无法判定这是什么气体。26年后的1798年,普利斯特的实验室来了一位年轻的实验员。这位实验员有一种忠于职责的工作作风,凡他制备的气体,他都要亲身“吃几口”,以了解其生理作用。他吸了几口这种“氧气”后。稀奇的现象发生了:戴维在实验室里狂笑不已并手舞足蹈,持续很久才平静下来。从此把这个气体取名为笑气。不日,他做了拔牙术,疼痛难忍。他想到令人兴奋的笑气,取来吸了几口。他意想不到的觉得疼痛减轻了。他的经验不胫而走,笑气很快成为麻醉剂。这个实验员也开始为大众所知。他就是著名的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

1778年12月17日,亨弗利·戴维出生在英格兰彭赞斯城附近的乡村。父亲是个木器雕刻匠。他5岁入学,是个淘气、贪玩的学生。他衣服的两个口袋,常常是一个装着钓鱼的器械,另一个装满了各种矿石,这是在离家不远的矿区拣的。 1794年他父亲去世,家境更加困难了。为了谋生糊口,作为长子的戴维被送到当地一位名叫柏拉兹的医生那里当学徒。这项工作很符合戴维的志趣。他一方面充当医生的助手,护理病人,学习行医的本领,另一方面他必须天天调配各种药物,用溶解、蒸馏的方法配制丸药和药水,真正地操作化学实验仪器。这时他才明白自己的知识大浅薄了,于是开始勤奋地学习,抓紧空隙认真阅读拉瓦锡的《化学概论》等化学著作。自此,戴维开始了他的化学之旅。

1802年开创农业大学。

1807年戴维用250对锌—铜原电池串联作为电源电解得到钠、钾,1808年电解得到镁、钙、锶、钡、硅、硼。

1774年瑞典的席勒用MnO2和HCl反应制得Cl2,在拉瓦锡观点影响下,因产物溶于水显酸性,他便认为氯是“氧化盐酸气”。盖?吕萨克在气体反应的简比定律中发现“氧化盐酸气”没有氧,但他坚信拉瓦锡的观点。1810年,戴维分别用焦炭、硫、磷、金属和“氧化盐酸气”反应,均无含氧的产物生成。于是他宣称:焦炭、硫、磷、金属和“氧化盐酸气”反应,均无含氧的产物生成。

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爆发。产业革命时主要的能源是煤,当时煤矿设备简陋,常发生瓦斯爆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年戴维用

了三个月的时间解决了瓦斯爆炸问题——用金属丝罩罩在矿灯外,金属丝导热能,矿井中可燃性气体达不到燃点,就不会爆炸。这就是安全矿灯。煤矿安全灯沿用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电池灯逐渐取代。

……

戴维的贡献当然还有很多,然而,就在他去世前有个人问他:“你认为你此生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回答说他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法拉第!

二、法拉第

迈克尔?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贫困的铁匠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年幼便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开始了长达7年的装订图书的学徒生涯。然而,也正是这份工作让从没有进过学校的法拉第有机会接触了很多书,如《大英百科全书》、《化学漫谈》。一本《化学漫谈》他就看了7遍,书里描述的化学界的奥秘,让法拉第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遇到了他的伯乐——汉弗里?戴维。

1 8 1 2 年2 月到4 月,在英国皇家学院的报告厅里,法拉第连续听了大化学家戴维的4次讲座。戴维的精彩演讲给他展示了美丽、庄严、圣洁的科学世界,那里阳光灿烂,照得他心里光明而温暖。4次讲座的笔记,经他仔细整理,并加上自己的理解,配上精美的插图,再包上皮质的封面,最后成为一本厚达386页、装帧精美的书——《戴维爵士讲演录》。最后,他鼓起勇气给戴维写了一封“求职信”,一起寄过去的当然还有《戴维爵士讲演录》。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法拉第成

为了戴维的得力助手!此后,法拉第开始了他的科学事业。

物理课本中,他是第一个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人。他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并引进了“电场”、“磁场”和“磁力线”的概念,又证明了电“荷守恒定律”,发明了圆盘发电机等等,为经典物理电磁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电气的时代,电动机在工厂里轰鸣,电车在飞驰,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许多令人神往的幻想因为有了电都变成了现实。这一切都归功于法拉第。然而,任何人没有理由因为他在物理方面贡献突出而遗忘这位物理精英在化学方面的贡献。

1、法拉第是神秘钝化的拓荒者

最先研究钝化现象的是法拉第,当时他从事的是钢铁腐蚀和防护问题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法拉第发现当他把铁块放入浓硝酸(70%)里面时,铁与浓硝酸并不反应,而把铁块放入稀硝酸中,则很容易发生反应且反应剧烈。众所周知,金属的腐蚀是极其可怕的,能否使更多金属本身或人为地钝化起来,避免金属腐蚀所造成的浪费呢?法拉第发现的这种钝化现象无论是对当时还是现在都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2、“永恒体”不再永恒的开创者

法拉第是最早研究气体液化的科学家之一。如果没有法拉第的实验也许到现在为止“气体是一种永恒体”还是一句真理。1823年法拉第在对氯气的化学性质进行研究时,他意外地获得了液态氯。法拉第的实验装置很简单:一个封闭的“V”形玻璃管。他在管的一端放入能够产生氯气的水合氯晶体,把另一端浸在致冷混合液体中,当管的一

端产生氯气时,他发现管的另一端竟有液态物质生成,后来明白这是因为产生的气体使管内的压力增大致使气体液化。在此基础上法拉第又重复实验,发现不仅Cl2如此而且其他气体如SO2、H2S、CO2、N2O、NH3、HCl等都可以液化。他的这些工作虽然当时没有带来明显的影响,但却消除了根植于人脑多年的永久性气体的概念,使人们对物质的气态和液态的关系有了正确的理解,冷冻也因此变得可能,这对当时的人来说是思维上的一个飞跃。它为后来临界温度的发现和空气液化等技术的开发开辟了道路。今天当我们享受用厨房里的液化气做出的饭菜时,当以液态氢和液态氧作为燃料和助燃剂的长征3号给国人带来骄傲时,是否会想到法拉第的贡献呢?

3、芳香族兴起的开路人

在化学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人类首先认识无机物,但化学结构理论却主要是从有机领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化学家们虽然能方便解释脂肪族分子但面对芳香族分子却依然困惑。而第一个发现苯并研究苯的人就是法拉第。也许很少有人在意甚至去研究日常用以照明的煤气,然而法拉第正是对这无人问津的煤气的研究而发现了苯。当时伦敦这个城市所用的煤气是将鲸鱼或鳕鱼的油滴到高温的炉子里产生的。在压缩储存这种气体时会有一种副产品——油状液体产生。法拉第花了将近5年的时间来研究这种液体!经过精心的精馏,他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苯。

法拉第在化学方面也是不容小觑的!

当然,讲故事很容易,重要的还是学习!两位杰出的科学家都有

篇二:伯乐与千里马

题目:先说明一下,我们的是反方,即“伯乐不一定决定千里马的命运”1、辩词,举例,理由2、向正方提问的问题

参考:伯乐不一定决定千里马的命运

常听有人感叹:“伯乐太少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即使我有才华,若不被人看中,又有什么用呢?”一副怀才不遇郁闷的样子.且慢感慨!步入新的青,如果还用一千多年前愈先生的话来怨天尤人,未免太失之偏颇了!

愈写马说,意在抨击封建统治者的昏庸,对人才被埋没,被摧残表示痛惜。如今时变了,当家做主了。废除了科举选拔的单行道,我国基本上建立了人尽其才的用制,出现了“万马奔腾”的可喜面。再作如此感叹,实在有些片面。

说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这话即使在以前也不算全面。爱迪生这匹“千里马”,在时期又被哪位“伯乐”相中呢?当时那些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都认定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是低能儿,在没有“伯乐”的情况下,爱迪生默默地奋着,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仙白、爱国诗人陆游等,他们都不被统治者所看重,报国无门,“伯乐”何在?但他们不都成为名垂千古的“千里马”了吗!

由此可见,一个人能否成功,不能仅靠伯乐的发现,最根本的还在于自身的努力。只要自信、自尊,刻苦努力,不依靠“伯乐”,也能成为“千里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是出自于文愈的马说。无可否认,作者此时所阐述的是识别人才的人和人才之间那种微妙,他们在很多时候似乎总一前一后出现,而且识别人才的人(伯乐)对于人才又决定性的作用。正因如此,当一个时的“伯乐”稀少时,那么“千里马”不就要“骈于槽枥之间”吗?这对于那些“千里马”来说多可悲呀!但是,这些“千里马”就只能依靠别人来找你吗?他们自己就不能站出来遂自荐吗?一个人才的悲哀莫过自己不具备这种精神啊!

你我都知道,“伯乐”是个人,一位你我一样的凡人,只不过他熟悉马,了解马罢了。仅此之外,他也没有特别之处,那么,作为你——一匹有日行千里能力的好马。你能把自己的光明前途全部寄托给伯乐吗?你敢保证,你认定的伯乐不会在芸芸众生的大世界里去找其他千里马吗?要知道,世上的千里马不是仅你一匹啊!与其做这样没有把握的选择,还不如自己把才美外现出来,尽管在有些“千里马”和“伯乐”眼中看来,那样做等于自傲,自以为是,但是,只要自己的作法对自己,对都有利,能让自己有奉献才能的机会,又怕别人说什么呢?好歹自己不枉上天给自己的恩泽,没浪自己的才华!天底下的“千里马”们,你们何乐而不为?一个时的“伯乐”是有限的,而一个时的“千里马”是数不清的,因此自然避免不了有大部分“千里马”没有被“伯乐”发现的可能了,那么既然不被发现,那些“千里马”们就一定祗辱于人之手,骈于槽枥之间吗?不是唯一的,关键在于你自己的选择!

“千里马”们,在自己没被“伯乐”发现的时候,请你们抛开那份怕他人道长短的心理!做一个“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的大智“千里马”吧!

决定千里马是不是千里马的决定性因素不是伯乐,伯乐只是个发现者,伯乐的出现只是对千里马的名声起了扩大宣传作用,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决定千里马之所以是千里马的是千里马本身的素质,即内因。即使没有伯乐,千里马仍然是千里马,仍然表现得出来千里马才有的特质,只不过名气没有那么大而已。

正方:有些自我感觉怀才不遇、可怜兮兮的人每每叹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这是一句颇能在小文人圈子里得到共鸣的话.我要说,错了,这句话经不起认真推敲.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诗赠琴师董庭兰即《别董大》)

伯乐者,相马师也.岂能独有千里马而不有伯乐哉?!私以为,大师韩愈,谬甚!须知,千里马在先,而伯乐在后;是先有千里马,而后有伯乐.伯乐者,乃千里马之创造者也.

汽车零件玩出来的花样行政侵夺科学的灾难美女博客决赛进行北京手机资费下调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叹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者,决非真千里马也.任何志存高远如千里马者,当知,“吾道不孤”!纵一时没有伯乐,也不宜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而当反躬自省、慎思明辨,谨遵圣人之教:“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若然,可知,儒之大者如韩愈者,不过尔尔!——我辈岂可望当今屑小而等而下之?!

“戒之哉,宜勉励”!

这世间到底是千里马多还是伯乐多?千里马一定需要伯乐吗?千里马在被伯乐发现之前是否是庸马?

想起了《阿甘正传》,当小阿甘被恶少追打挣脱掉腿上的矫正支架后,如飞一般地奔跑,他自己不知道自己跑得有多快,可当他跑过小镇的时候,酒吧里的人惊叹“这小子是谁,跑这么快!”;当几年后的少年阿甘同样跑过球场的时候,教练惊叹“这小子是谁,我要他”.教练是伯乐吗?酒吧里感叹的人是伯乐吗?当面对阿甘的飞跑时,人人都可以成为伯乐.,大概就是这样,你考虑一下吧,

篇三:伯乐与千里马

伯 乐 遇 千 里 马 的 二 三 事

古文 《人有卖骏马者》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燕二》)

翻译:有个卖骏马的人,在集市上待了三天,却没有人知道他卖的马是骏马。 他拜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骏马想要卖掉它,连着三天站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能围着我的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来看它一眼,请让我奉送给您一天的报酬。"伯乐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一会儿这匹马的价钱(成了原来的)十倍。

注:1、比:副词,连续地。2、莫:没有谁。3、知:知道,了解。4、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5、旦:天。6、立:站立,呆。7、于:在。

8、言:交谈。9、愿:希望。10、还:音义通“环”,围绕,转圈子。11、顾:回头看。

12、一朝之贾:一天的价值;贾:通“价”,这里指报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13、乃:就 ,于是 。14、去:离开。16、之:代词,这里指千里马。17、一旦:这里是“一会儿”的意思。18、见:拜见,谒见。19、子:代词,代指伯乐。20、一朝之费:(等同于)工作一天所得的报酬[1] 21、三日:三天。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辱 一作:只)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现代文

伯乐相马篇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是春秋时期的孙阳,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

有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很稀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但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将马找到。

伯乐在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仔细寻访,跑了好多地方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很吃力地在陡坡上拉着盐车,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

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以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读者感悟】(知遇)

这样的马如果没有遇上伯乐,也许会一生都普通,一生驮盐不着力。 “高山流水遇知音”,只有真正的伯乐,才能相好千里马。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讲的是伯乐对千里马有知遇之恩,不能把他人对待自己的恩情完全归于幸运(自身运气)。 反之,如下(讲一匹励志的黑马):

马相伯乐篇马与伯乐

这天,一匹黑马对众马说:“我要去寻找伯乐,你们要去吗?”众马听了说:“我们是千里马,我们干吗要去寻找伯乐?你不是千里马,找到了伯乐也不会成为千里马!”

但黑马还是决定要去寻找伯乐。

黑马抖擞精神,踏上了征途。黑马逢人就问:“你知道伯乐在哪里吗?”被问的人就说:“你要找伯乐,你是千里马吗?”黑马说:“我不是千里马,我希望让他推荐我……”被问的人笑了一下,不说话了。黑马知道那人嘲笑它,看不起它。但它仍在迢迢的路上奔跑着,马不停蹄,翻山越岭。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虽然黑马辛苦,但它不仅没有消瘦,反而因为长久的奔跑变得更加强壮,腿脚也更有力了。黑马跑了许多路,还是没有找到伯乐,于是它开始往回跑。

黑马回到原来的地方,众马幸灾乐祸地问它:“你找到伯乐了吧?”黑马说:“虽然我没有找到伯乐,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奔跑,我成了千里马,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我自己就是自己的伯乐。”众马听得似懂非懂,便问道:“自己的伯乐?”黑马说:“作为一匹马,不能等伯乐来发现自己,要自己发现自己,自己成就自己!”这回,众马懂了。就在黑马回来不久,伯乐就来了,伯乐把黑马推荐到皇宫去了。

【读者感悟】(励志)

历练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人有再高的天赋,再大的本领,如果停滞不前,那么所有的优势终将被荒废。


论伯乐与千里马作文800字》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818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论伯乐与千里马作文800字
相关文章
  • 论伯乐与千里马作文800字

    伯乐与千里马伯乐与千里马——戴维与法拉第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今,化学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尤其是它的边缘...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