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学生“我心向党”征文精选 正文 本文移动端:学生“我心向党”征文精选

学生“我心向党”征文精选

2017-03-11 06:43:1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学生“我心向党”征文精选

  《我心向党,逐梦前行》

  7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一个亲切的日子。妈妈告诉我这一天是党的生日,也是我的生日。小小的我对党天生就有着一份崇敬和热爱。

  爸爸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常常对我说:“我们的党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在艰苦卓绝的奋战中成长,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带领人民励精图治,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里都会涌起一种神圣的自豪感。

  2021年的7月1日是个伟大的日子,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在迎接党百岁生日之时,妈妈送给我一本《红船领航》,这部书生动地讲述了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名人名事。百年前,国内时局动荡,帝国侵略,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董必武等中国共产党的先驱者挺身而出、舍身取义,在迷茫中探索救国的道路,用满腔热血谱写胜利的讴歌。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投入到各项建设事业中去,开拓一个又一个新领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成就。在书中不论是为民着想,冒着丢乌纱帽的风险为农民建立小商品市场的谢高华书记,还是另辟蹊径,在一百九十次失败后发现了青蒿素的屠呦呦,以及经过96小时奋斗,完成第一节沉管安装的港珠澳大桥团队。这些从红船精神走出来的英雄,他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浩然正气深深震撼了我。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环境里,站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胸前鲜艳的红领巾,像一团跳动的火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要做好共产主义接班人,乘着奋进新时代的东风,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奋斗成就学业,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用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放飞少年梦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跑出少先队员的最美风姿。

  《我的党徽情结》

  一面大大的党旗引领着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一枚小小的党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发愤图强。

  我的太爷爷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他把毛主席像章和党徽视若珍宝,从不允许我们轻易触碰。他喜欢和我讲他参加革命的故事: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常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一家人忍饥挨饿,有时候只能吃野菜充饥。共产党吹响了反封建的号角,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让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熠熠生辉的党徽,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召唤着太爷爷,他毅然加入了共产党,踏上了革命的道路。解放以后,太爷爷不忘党徽精神,投身建设家乡的热潮,积极参加地方工作,继续为人民服务。太爷爷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我的爷爷出生在红旗下,在部队入的党,整齐的白色衬衫上戴着党徽是他常有的样子,他虽然已经七十多了,但对我们小辈要求很严格。他经常讲: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能随便铺张浪费。他们那个年代,粮食不够吃,物资匮乏,买什么都要凭票。一家子每到月底就要勒紧裤腰带饿上几天,一年也穿不上一件新衣服。后来是共产党带领着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荒种地,扩工建厂,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带领人民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富裕。爷爷告诉我:“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我的爸爸,是一名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人,胸前也赫然佩戴着金灿灿的党徽,他告诉我:“戴上党徽就是要亮明党员身份,肩负起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节假日,爸爸带着我踏寻祖国的大好河山,带我目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亲历我们党伟大的功绩,感受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野外架桥钻井的工地,我看到了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的身影;扶贫攻坚最艰苦的地方,我遇见了忙碌的驻村党员干部;抗洪抢险的前线,我听到了“我是党员,我先上……”,这铿锵有力的呐喊。在国家需要的每个地方,我都看见高高飘扬的党旗和闪耀的党徽。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就是忘我奉献的共产党员!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红领巾与校服是我最帅最标准的穿搭,长辈们对我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要从小就立下明志,传承党徽精神,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锤炼品德修为,打牢知识根基。我坚信:我们必将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我心向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我都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全心为民的一往情深。

  在建党100周年的伟大而特殊的时刻,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我向往已久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体会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以前都是从书本上去了解到革命先烈们为党和人民舍身取义的动人事迹,这一次我要近距离接触和倾听“八一起义”这个在党的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伟大战役,我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这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走进纪念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在鲜花簇拥下的一座由五个革命先烈人物组成的一座精美的铜像,身穿军装的讲解员阿姨给我们一一介绍铜像,他们分别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铜像,他们是八一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铜像看起来昂首挺胸,炯炯有神。在这些铜像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当时的睿智沉着,感受到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对党的无比忠诚!

  跟随着讲解员阿姨步入展厅,圆形的展厅深深震撼了我,展厅中间高高耸立着一把步枪模样的雕塑,那横扫千军的气势感觉他都快要冲破天花板,雕塑周围是气势磅礴的圆形浮雕壁画墙,圆形浮雕上一个个战士的雕塑栩栩如生,正当我好奇的时候,讲解员阿姨告诉我,雕塑名字叫“石破天惊”,它的造型是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扣动步枪扳机,前面石块中刻着的“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是起义的时间。整座雕塑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冲破重重阻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环绕雕塑四周的是大型浮雕,它描绘了南昌八一起义的全过程,分别是:准备起义、民众援助、打响第一枪、欢庆胜利、南下转战、井冈山会师六大主题。来到浮雕前看着那墙上栩栩如生的革命战士,耳旁传来讲解员阿姨激情澎湃的讲述:“深夜两点,漆黑的夜空中繁星点点,群星如颗颗钻石镶嵌在黑色的天鹅绒布上。突然,三声响亮的枪声在南昌城头回荡,划破了寂静的长夜。无数道黑影在黑暗中闪了出来,这些黑影身着一身笔挺的制服,脖子上系着红色的领巾,肩上背着一把步枪,他们就是南昌八一起义的起义军,三声枪响宣告着起义的开始,一瞬间,南昌城中喊杀声一片,枪声、炮声不绝于耳,震耳欲聋,起义军在南昌城中奋勇杀敌,越战越勇……”听着讲解员阿姨动情的解说,此时此刻,我也仿佛置身于火光烈焰的战场中,与敌人进行着一场殊死搏斗……

  “走,我们去参观下一个景点!”妈妈的喊声将我拉回现实中,看着墙上起义军浴血奋战的情景,我不由得热泪盈眶。“没有这些革命的先辈们,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我这样想着,暗自下定了决心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珍惜当下幸福的生活。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了解了它们背后的故事。临近中午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纪念馆。

  这次游览使我感触颇深,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伟大时刻,我们为党百年的光辉历史而倍感自豪,我们感恩党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定要刻苦学习,坚定信念,磨练意志,完善自我,为续写党下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百年而发奋图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生“我心向党”征文精选》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622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学生“我心向党”征文精选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