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成语练习(含答案)
小学成语练习(含有答案)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反。
例:一(来)二(去)
前( )后( ) 七( )八( )三( )两( ) 推( )出( ) 同( )共( ) 无足( )()水( )石( ) 舍( )为() 危在( )( ) 半( )半( ) ( )倒( )歪( )顾( )盼
有( )不( ) ( )( )顿挫能( )能() 坐观(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近。
( )死( )伤 ( )机( )算 ( )谋( )计高( )远( )
( )峰( )石 ( )古( )青鬼( )神( ) ( )风( )雨 千( )万( ) 左( )右( ) 东( )西( ) ( )花( )草
无( )无( ) ( )功( )绩 ( )途( )路( )( )失措( )身( )骨自( )自( ) 日( )月( )( )( )无路
三、根据要求写成语
1、根据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分别写出四个成语。
(1)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2)来源于神话传说的成语:
(3)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4)描写自然景物的:
(5)描写人物神态的:
(6)描写建筑物的:
(7)表现人物的英勇行为的:
(8)形容知识丰富的:
(9)含有动物名称的:
2、写几个含有叠词的成语
AABB式:
AABC式:
ABCC式:
3、一、三位意思相反的成语(例:苦尽甘来)
4、二、四位意思相反的成语(例:化险为夷)
1
5、一三、二四位意思都相反的成语(例:大同小异)
6、一三相反、二四相近的成语(例:生死离别)
7、一三相近、二四相反的成语(例:瞻前顾后)
8、一二相反、三四相反的成语(例:阴晴圆缺)
9、含有修辞的成语
比喻手法:
夸张手法:
拟人手法:
10、不是四个字的成语。(二字、三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各一个)
四、写出下面成语中的人物主角。
四面楚歌()初出茅庐()入木三分() 三顾茅庐
()
望梅止渴()图穷匕见()纸上谈兵() 背水一战() 煮豆燃萁()破釜沉舟()望梅止渴() 图穷匕见() 指鹿为马()围魏救赵()草船借箭() 完璧归赵() 卧薪尝胆()负荆请罪()毛遂自荐() 闻鸡起舞()
五、根据意思写含有“手”的成语
形容极为兴奋:______________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______________
形容医术高明:______________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_____________
形容重归于好:______________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___________
形容十分喜爱:_____________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____________
六、根据意思写含有“言”和“语”的成语。
1很少的几句话( )言( )语6随口乱说的话( )言( )语 2说了很多的话( )言( )语7含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 )言( )语
2
3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言( )语 8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言()语 4豪迈雄壮的话( )言( )语9毫无根据,污蔑,诽谤的话( )言( )语
5像蜜糖似的话( )言( )语 10虚假而动听的话( )言( )语
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然大物 ( )然大悟 ( )然泪下 ( )然大怒
( )然无存 ( )然若失 ( )然起敬 ( )然一笑
八、选出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引人注目 一筹莫展 相安无事 欢天喜地 垂头丧气 坚定不移
将信将疑 举世闻名 窃窃私语 胸有成竹 想法设法 神气活现
安然无恙 交头接耳 愁眉苦脸 千方百计 海底捞针 惊弓之鸟
近义成语( )-( ) ( )-( )
( )-( ) ( )-( )
反义成语( )-( ) ( )-( )
( )-( ) ( )—( )
九、成语填空。
春意( )然 有备无( ) 日月如( ) 瓜熟( )落
勤能补( ) 观者如( ) 跋山( )水 ( )拳擦掌
( )犊之情 艰苦( )绝 披星( )月 根深( )固
一( )风顺 ( )阳似火 目不( )接 鱼( )而入
倾( )而出 ( )天大厦 运( )帷幄 沧海一( )
星罗( )布 ( )息万变 有( )无恐 出类拔( )
力( )纸背 义无反( ) 雷( )风行 披荆( )棘
烟波浩( ) ( )驴技穷 郑人买( ) ( )苗助长
发人深( ) 羊( )小道 花团锦( ) 永( )不朽
水( )不通 晶莹( )透 憨态可( ) 相得益( )
名列前( ) 满腹经( ) ( )古通今 同舟共( )
开卷有( ) 循规( )矩 天道( )勤 ( )塞顿开
才华横( ) 鞠躬尽( ) 斩钉( )铁 声色俱( )
含辛( )苦 眼花( )乱 ( )名而来 闪( )其词
惊涛( )浪 ( )才是举 革故( )新 身( )其境
3
( )然而止 迫不( )待 ( )然大波 ( )竽充数
( )流不息 无( )之谈 安然无( ) ( )篇巨制
家( )四壁 化为( )有 脍( )人口 哀( )遍野
( )而走险 高( )远瞩 气宇( )昂 处之( )然
( )经风霜 扶老( )幼 化险为( ) 惊涛( )浪
心( )诚服 所向披( ) ( )然开朗 高深( )测
拾人牙( ) ( )波斩浪 不( )思索 积水成( )
浓( )淡抹 银( )素裹 负( )顽抗 悲愤欲( )
与世长( ) ( )然泪下 ( )费心血 顶礼( )拜
众星( )月 ( )雀无声 ( )立鸡群 心急如( )
广( )无垠 艰苦( )绝 颠( )流离 ( )泊不定
( )息万变 相( )相成 回( )荡气 硕大无( )
风卷( )云 ( )谋已久 万( )俱寂 同仇敌( )
( )不及防 如火如( ) ( )羞成怒 明( )秋毫
顾名思( ) 匪( )所思 时光荏( ) 白驹过( )
莫( )一是 ( )往如来 窗明( )净 ( )大精深
苦心孤( ) ( )者如斯 轻举( )动 螳臂( )车
十、成语接龙
①万众一心→心想事成→( )→( )→( )→(
②一马当先→先声夺人→( )→( )→( )→(
③发扬光大→大失所望→( )→( )→( )→(
④急中生智→智勇双全→( )→( )→( )→(
⑤一衣带水→水深火热→( )→( )→( )→(
⑥引火烧身→身体力行→( )→( )→( )→(
十一、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成语:
漫步在熟悉的校园,回响六年的小学生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1)校园的景色真美啊!(请写出描写优美环境的成语)
(2)教师里,我们曾经一起认真学习。(请写出描写认真学习的成语)
(3)操场上,我们曾经一起打球、赛跑、游戏。(请写出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
4) ) ) ) ) )
小学成语练习(答案)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反。
例:一(来)二(去)
前(俯)后(仰 ) 七( 上 )八(下 ) 三(言 )两(语) 推( 陈)出( 新) 同(甘)共(苦) 无足(轻 )(重 )水(落 )石(出 ) 舍(己 )为(人 )
危在( 旦)( 夕 ) 半(信)半(疑 ) ( 东)倒(西 )歪(左 )顾( 右)盼
有(恃)不(恐) (抑 )(扬 )顿挫能(屈 )能( 伸 ) 坐观(成 )(败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使前后所填的字意思相近。
(救 )死(扶 )伤 (神 )机(妙 )算 ( 阴)谋( 诡 )计高(瞻 )远(瞩)
(奇)峰(异 )石 (万 )古( 长)青鬼(斧 )神(工 ) (呼 )风( 唤)雨
千(磨)万(击 ) 左(顾 )右( 盼) 东(张 )西( 望) (奇 )花(异)草
无(边)无(际) ( 丰)功( 伟)绩 ( 穷)途( 末)路( 惊)( 慌 )失措
(粉)身( 碎)骨自(言)自(语 ) 日( 新)月(异 ) ( 走)( 投)无路
三、根据要求写成语
1、根据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分别写出四个成语。
(1)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惊弓之鸟拔苗助长 南辕北辙 亡羊补牢
(2)来源于神话传说的成语:夸父追日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开天辟地
(3)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入木三分完璧归赵
(4)描写自然景物的: 万古长青姹紫嫣红崇山峻岭 花红柳绿
(5)描写人物神态的: 呆若木鸡目不转睛目瞪口呆 聚精会神
(6)描写建筑物的: 高楼大厦 拔地而起 平地而起高大挺拔
(7)表现人物的英勇行为的: 视死如归 奋不顾身为国捐躯 舍己为人
(8)形容知识丰富的: 博览群书 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博学多才
(9)含有动物名称的: 牛刀小试羊肠小道 胆小如鼠 呆若木鸡
5
篇二:小升初成语练习题(有答案)
成语练习
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再一次重蹈覆辙,大家都对他失去了信心。
B、他正襟危坐在大厅里,好像在等待一位大师的接见。
C、整篇文章内容和形式巧妙结合,天衣无缝,可谈性强。
D、树叶无精打采地低垂着,一场寒霜就吓坏了它们。
2、按要求补全成语。
(1)、补充含“然”字的成语
___怡___然自得道貌___岸___然 __怅____然若失 __豁____然开朗
(2)补充含“影”的成语。
______弓蛇影浮光__掠____影 立______见影 化为______影
(3)填动物名补充成语。
狡______三窟风声______唳 雕______小技走______观花
(4)、填植物名补充成语。
______木皆兵胸有成_____ _____暗_____明
望______止渴 百步穿______投____报____
_____断丝连 揠_______助长 ____ ____ 一现
4、根据词语之间的关系写一个成语。
(1)忘本 三国演义 洛阳 刘婵 ( )
(2)孙悟空 太上老君 炼丹 踢翻( )
(3)鱼 湖面 皱纹 ( )
(4)岁寒三友 画画 自信 苏轼 ( )
5、改写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振耳欲聋 ( ) 张冠李带 ( ) 废寝望食 ( ) 意味身长 ( ) 应接不遐 ( ) 坐无虚席 ( ) 流光益彩 ( ) 不言而语 ( ) 救死负伤 ( )豪不犹豫 ( ) 不容争辨 ( ) 身临其镜 ( )
6、把下面词语按要求分类。
①繁花似锦②鸟语花香 ③地动山摇 ④气吞山河 ⑤翻天覆地 ⑥青山起舞
⑦粉妆玉砌 ⑧山欢海笑 ⑨枫叶似火 ⑩势如破竹
A、 含比喻的有:1.7.9.10
B、 喊拟人的有:2.6.8
C、 含夸张的有:3.4.5
7、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异:a、有分别,不相同 b、奇异,特别 c、惊奇。奇怪 d、另外,别的 e、分开 奇花异草(b ) 异口同声(a ) 诧异( c)异乡 (d )
(2)、绝:a、断绝 b、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c、极,极端的 d、副词,一定,无论如何 绝不(d ) 络绎不绝(a ) 绝处逢生(b)绝顶聪明( c)
8、找出下面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并改正。
兴国安帮 神机妙算 书声琅琅 粉妆玉砌 精兵简政 应接不遐 和蔼可亲 耀武杨威
9、下面两家店铺窗上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公用电话——长途直播 新款手机——震憾上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1)天下兴亡,_______________(2)只许州官放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4)司马昭之心,___路人皆知 _________
11、把下面画横线的部分概括成一个恰当的成语。
(1)、蔺相如语言严正,道理正确充足迫使秦王交回了和氏璧。( 义正词严
)
(2)、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全国人民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 )
(3)、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从早到晚,来来往往,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川流不息)
12、看图猜三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拼音,写汉字。
ráo有趣味( 饶 ) 风华正mào() 与世gé绝( ) 千jūn一发( ) 惊心动pó ( 魄 )座无xū席()
14、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含辛如苦 坚贞不屈 攻无不刻 B、手疾眼快 应接不暇 语重心常
C、理直气壮 一碧千里 同心协力 D、落慌而逃 各抒己见 精益求精
15、写出和下面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各写两个)
1、吕 蒙——____手不释卷_________________刮目相看________
2、诸葛亮——________鞠躬尽瘁___________神机妙算__________
16、选择恰当的比喻,填入横线处。
春联,是文学殿堂的一支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如________________,婉约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粗犷如____________________,细腻如___________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旭日喷薄 风拂杨柳 小桥流水 大江东去
17、下面的反义词错误的一组是( )。
A、对答如流——吞吞吐吐B、惊慌失措——神态自若
C、成千上万——寥寥无几D、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18、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填成语。
我的叔叔是一个______博学多识_鸿儒硕学_______(有学问的)的人,他___博览群书
___________(读的书特别多),常常是____________一目十行________(速度特别快)。为了读书,有时他_________废寝忘食_____(忘记了吃饭和休息)。
19、解释加点的字并选择其中的两个词造句。
奇花异草:_____奇异、特别________大雨倾盆________使器物反转或倾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________ 置之不理_____放、搁置____________
三年五载:____年_________秉烛夜游_________拿着持_______ 举世瞩目____注视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另一成语来解释下列成语,即写出一个意思相同的成语。
画蛇添足( 多此一举 )得意忘形(忘乎所以 )
有条不紊( 井井有条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21、先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
①烟波浩( 渺 )②( 碶)而不舍 ③舍( 生 )忘死 ④心急如( 焚 )⑤惊( 魂 )未定 ⑥( 崇)山峻岭⑦目( 瞪 )口呆 ⑧( 泰 )然自若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人物心理或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将下列广告中的成语还原。
沐浴器——随心所浴()洗衣机——爱不湿手( )
23、根据前后语境,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问心无愧 倍加珍惜 信心百倍B、信心百倍 问心无愧 倍加珍惜
C、问心无愧 信心百倍 倍加珍惜D、倍加珍惜 问心无愧 信心百倍
24、将成语补充完整,再把含贬义的写在横线上。
欣欣向( ) ( )气凌人 口若( )河
好高(骛 )远精兵()政 高( 瞻)远瞩
25、按照示例写成语。
例:最大的手 一手遮天
最大的影集_____包罗万象_____ 最反常的天气 ___晴天霹雳_______ 最好的记忆_______过目不忘_____ 最大的谎言 ______瞒天过海_____
26、写出4个形容专心的成语。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 目不转睛 一心一意 苦思冥想 全心全意 心无旁骛 目不斜视
篇三:成语练习及答案
成语练习(后附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
一、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不寒而蚌相争 迎 而解高气扬 望洋 道听鱼目目不 共苦 学步 一鼓
二、写出下列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
完璧归赵( ) 望梅止渴()闻鸡起舞( ) 卧薪尝胆() 四面楚歌()悬梁刺股( ) 一鼓作气() 凿壁偷光()迎刃而解( )
三、填空。
1、本学期,我们学了两则寓言故事()和()。课外,我还看了很多寓言故事,如( )、( )、( )、( )等。
2、()------黄雀在后 ()----渔翁得利 金玉其外-----( ) ( ),再而衰,三而竭 ( )----口是心非
3、大家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确实,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成语故事()也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
4、学习任何本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古以来,流传着很多古人发愤图强的故事,如( )、()、( )、( )等。
5、我们的家乡慈溪,山清水秀,(),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口。
6、他这个人很骄傲,稍微取得了点成绩就摆出一副( )的样子,因此,他的身边都没有朋友。
7、看她那气势汹汹的样子,恐怕连老虎见了她都要()。
8、爸爸在我心目中是无所不能的,无论碰到什么困难他都可以( )。
9、不少商家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往往利用促销的机会,把不合格的商品混在合格的商品中间,( )。
10、都说2012年是世界末日,有些人怕得吃不好,睡不好,真是( )了,现在地球不是好好地在转吗?
11、半夜,走在这乡间小路上,听得松涛呼啸,山鸟啼叫,我不禁感到毛骨悚然,( )。
12、隔壁张爷爷虽然( ),但是总能从生活中总结出许多做人做事的经验。因此,大家都很喜欢和他聊天。
13、作为好朋友,在任何时候都要(),共度难关。
14、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增长见识,以后遇到问题就只能( )了。
15、他战败回来,看到眼前的事物仿佛草木皆兵,更是( ),吓得不知所措。
16、许多人因为贪图小利而被骗走了一大笔钱,真是()啊!
17、谣言止于智者。我们千万不要去相信那些()的话,更加不要再去传播了。
18、写作文时如果一直照搬例文,那样就像( ),永远写不出好文章来。
成语练习答案
二、写出下列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
完璧归赵( 蔺相如 ) 望梅止渴( 曹操)闻鸡起舞(刘琨、祖逖) 卧薪尝胆( 勾践 ) 四面楚歌( 项羽 ) 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一鼓作气( 曹刿) 凿壁偷光( 匡衡 ) 迎刃而解(杜预 )
三、填空。
1、本学期,我们学了两则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 )和( 南辕北辙 )。课外,我还看了很多寓言故事,如( 买椟还珠 )、( 杞人忧天 )、( 叶公好龙)、( 杯弓蛇影)等。
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 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 ( 叶公好龙 )----口是心非
3、(孟母三迁 )
4、学习任何本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古以来,流传着很多古人发愤图强的故事,如(闻鸡起舞 )、( 卧薪尝胆)、(悬梁刺股 )、( 凿壁偷光 )等。
5、( 人杰地灵 ) 6、(趾高气扬 )
7、( 退避三舍 )8、(迎刃而解 )。
9、( 鱼目混珠 ) 10、( 杞人忧天 )
11、(不寒而栗) 12、( 目不识丁 )
13、(同甘共苦) 14、( 望洋兴叹 )
15、( 杯弓蛇影)16、( 贪小失大 )
17、(道听途说 ) 18、( 邯郸学步)
《很全小学成语练习(一、二)含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648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